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连载】青洋山村志之七:民间组织与寺庙

2022-02-19 12:37:38

青洋山《村志》报道之七:

           六、民间组织与寺庙

(一)民间组织

1、福利会

       青洋山村福利会,成立于一九八八年,属民间组织。成员由村民推荐,并均匀分布于村的各个角落,他们是在村民中较有威望的。其宗旨是福利乡民。即依靠村党政的领导,紧密配合村政工作,积极开展村民的福利事业;传承中华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组织村民游神赛会、尊祖敬宗等活动。资金来源,靠村民与信众乐捐。组织内设会计、出纳、保管。每次活动后或年终都出榜公布账目。会址设于佛祖宫前,青洋山戏台旁二楼。参会人员二十多人,全属义务。


       青洋山村福利会的成立,得助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一九八三年,村中族老苏庆海、苏亚贼、苏锡池、苏奇香、苏大昌、苏贞河、苏振开、苏荣协、苏天良、苏亚丰等等老前辈,首先行动,恢复佛祖宫,将藏匿多年的佛祖聖像奉上宝殿,一九八五年,又组织族人,将用作学堂的“苏氏祖祠”收回,并予以修葺。这些老前辈,为我村传承传统文化、传统习俗,开了先河,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前人们力行的基础上,一九八八年,村终于成立了以苏育茂为会长、苏楚耀为副会长的理事会。同年,青洋板大峰祖师庙也成立了以苏汉锦、苏荣协、苏天良等为首的福利会,开始进行恤孤怜寡,施舍棺木等福利。一九八九年,经苏楚耀提议,将理事会、福利会合并,定名福利会,改选苏楚耀为正会长,苏育茂为副会长,成员有苏廷建、苏沐恩、苏汉锦、苏奇香、苏荣协、苏汉章、苏锡贞、苏振来等等。据此,青洋山福利会,至现在已有三十左右年的历史。


村福利会址

福利会自成立以来,为村民做了大量的福利事业。

(1)二00八年,在村党政的领导下,发动乡贤捐资三百多万,安装了全村的自来水管道,解决了村民饮用水难题。

(2)配合村党政,投资一百多万,作建桥、筑路、修路等之用。

(3)配合殡葬改革,于二00五年,投资三十多万元,建设“安仰堂”,让逝者灵有凭依,让亲属既节约,又方便。安仰堂安仰堂芳名榜

(4)支持办教育,为学校教室安装风扇、电灯,提供奖教奖学资金,改善办学环境,激励师生勤教勤学,总资金在八十万元以上。

(5)支持文体事业,于一九九五年拨款四十万元建设青洋山大戏台。每年间还支持资助春节灯谜竞猜、球赛等活动。有效的引导群众过有意义的、正当的文体生活,为社会注入了正能量,。

村戏台

(6)以孝为本,敦伦理、笃纲常,尊祖敬宗,每年间组织村民祭祖扫墓等纪念先祖活动。多年来,维修祖祠、祖墓等,总投资五百多万元。

(7)组织游神赛会,如元宵游神、端午龙舟赛、七月半盂兰胜会、岁末谢神等等,每年间付出资金约五十万元左右。

福利会历届会长任职情况表

名  称

会长姓名

任  期

备  注

理事会(一届)

苏育茂(正)

1988年


理事会(一届)

苏楚耀(副)

1988年


福利会(二届)

苏楚耀(正)

1989——2011


福利会(二届)

苏育茂(副)

1989——1994


福利会(二届)

苏文伟(副)

1995——2010


福利会(二届)

苏林波(副)

2011——现在


福利会(三届)

苏崇水(正)

2012——现在


福利会(三届)

苏林波(副)

2012——现在



福利会成员集体合影

2、老人会

      青洋山老年人文娱协会,成立于一九八五年,现改为老人会,首任会长苏育茂,地址于青洋山老祖祠。一九九九年,活动地址改在佛祖宫前青洋山戏台旁楼座一楼。


      青洋山老年人协会宗旨,在于配合村党政组织老年人文娱、保健、颐养,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同时,引导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余光,指导、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协助村政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及时为村的建设、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等。


      青山夕阳红似火,练水老竹翠如春。青洋山老年人文娱协会,为继承和发扬具有潮汕特色的潮州音乐,曾于二00四年,由副会长苏奕初等人捐款五千元,用以购置乐器。并利用寒暑假期,在青洋山学校开办了一个有一百零七人参加的潮乐培训班,由正副会长苏汉国、苏少岩等人亲自辅导,聘请原青洋山文化室潮剧导演苏耿通为顾问。开班过程中,辅导的老年人不辞辛苦,不顾腊月寒冬,烈日炎夏,始终手把手的耐心教导。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人们倾注了心血,洒下了汗水,终于把这些少年人塑造成才。二00五年,国庆暨中秋之际,特于青洋山戏台进行演出。普宁电视台闻讯专程前来采访,将演出过程搬上银幕。十二个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潮曲潮乐,又有小品诗歌。少男少女们,如鲜花绽放,指艺娴熟,歌声甜美,舞姿婀娜,博得村、镇两级干部及全村人民的高度赞扬。

文娱节目

青洋山村2005年中秋少年文艺表演      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在本届会长苏汉国的领导组织下,发动乡贤捐资建设老年人活动场所。青洋山人素有尊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知悉后纷纷捐款。目前,一座耗资一百多万、有三层七五、建筑面积二百零三平方米的大楼拔地而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操的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正是对青洋山老年人的恰切写照。

历届会长一览表

届 别

正会长

副会长

任  期

备 注

第一届

苏育茂

苏楚耀

1988—1994

兼 职

第二届

苏瑞兴

苏基发

1995—2002


第三届

苏汉国

苏奕初  苏少岩

2003—现在



老人会址

正副会长合影

3、深圳市青洋山同乡会

     深圳市青洋山同乡会成立于二0一一年八月。宗旨是联络在深圳经商、工作、学习等方面的青洋山人,起到互爱、互助、团结的作用;同时也沟通了家乡与在外人员的信息,支持帮助家乡的建设等。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负责人:苏得贤

(二)寺庙

       1、正德寺。正德寺位于青洋山辖区内的狮山地,属“万人冢”范围。解放前,因岁月更迭,人世间荣辱盛衰及沧桑幻变,万人冢不断出现无主墓,经烈日暴雨,泥土剥蚀,致骸骨裸露,有伤风化。为此,于一九一九年,青洋山、碧屿二乡,特组成崇义善堂,并盖间陋厂棚,于青洋板公庙,请来大峰幢幡,及时清理、收埋尸骸。后因万人冢墓主遍及数县,范围特广,经崇义善堂倡议,与潮阳贵屿的贵德、桥柱的怀仁三个善堂合并,组成潮普狮山正德堂(一九二八年至一九四九年期间,总理是贵屿华美陈河清)。一九八0年重新修建堂址,从和平报德堂引来大峰香火,以大峰祖师作为堂主。由贵屿八个村、桥柱八个村及青、碧二村等二十多个乡村派代表组成理事会,共同管理,属民间慈善机构。主要工作是恤孤怜寡,收埋野尸遗骸,施舍贫病孤寡老人及造桥修路等等善事。二00七年,正德堂全面改建,至二00九年秋竣工,并更名“正德寺”。


     新建成的正德寺,建筑面积四千六百四十平方米,规模恢宏,古朴典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草树木,点缀有方;寺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金刚、罗汉、揭谛、,三宝诸佛端方慈祥,大峰聖像,宝相庄严,霞光万道,一派祥和景象,确是朝圣宝刹,游览胜地。

正德寺

解放以来,在历届会长苏陈林、苏龙钟、苏廷仁等的主持下,特别是以苏卢填、苏炳廷分别为正副会长的理事会成立以来,正德寺善缘广结,善果累累,海内外仁善之士,慷慨捐赠,为世民做了很多善事。


(1)新建成的正德寺,投资七百四十八万元。

(2)修筑青碧至桥柱、至陇华、至贵屿、至陈店等数十公里的水泥大道,投资四百多万元。

(3)建交通练江南北的青洋板大桥及青碧与贵屿交界的“雨亭桥”,青洋山境内的环东桥、环东路,为后望、旧地、青洋山、碧屿等村建治安岗亭七个,投资一千多万元。

(4)为邻近村道交路灯费每月七千多元,至于为赈灾、恤孤怜寡、施舍贫病孤寡老人、收埋野尸骸骨等等善事,不胜枚举。

▶青洋板大桥竣工通车庆典仪式


青洋板大桥芳名榜

正德寺芳名榜

附:正德寺有关联对


寺左前方凉亭:

狮山云石窥色相,正德亭月照禅心。


 寺右前方凉亭:

寺处西山峰峦翠,亭眺象岭松柏葱。


 
天地父母前联:

天大无私恩沾烧香客,地缘有福泽润积善家。

天地父母后联:

福地锺灵显赫荫百姓,金炉焕彩光芒耀千秋。


孤爷庙前联:

青山秀石环福地,绿水清流绕洞天。

孤爷庙后联:

宝殿陈经开觉路,盂兰献果荐孤魂。


正德堂(寺)历届理事会长情况表

名  称

姓    名

任    期

籍    贯

正德堂

陈大金(正)

1978——1994

桥柱新寮

正德堂

苏锡池(副)

1978——1994

青洋山

正德堂

苏  林

1995——2001

碧屿

正德堂

苏龙钟

2002——2004

碧屿

正德堂

苏廷仁(正)

2005——2006

青洋山

正德堂

苏龙钟(副)

2005——2006

碧屿

正德寺

苏卢填(正)

2007——2016

青洋山

正德寺

苏炳廷(副)

2007——2016

碧屿

正德寺

陈廷泉(副)

2007——2016

桥柱杉铺

正德寺

苏龙钟(副)

2007——2016

碧屿

正德寺

庄根层(副)

2007——2009

贵屿新厝

正德寺

苏振发(正)

2016——现在

青洋山

正德寺

苏炳武(副)

2016——现在

碧屿

正德寺

陈明利(副)

2016——现在

桥柱

正德寺

陈祥龙(副)

2016——现在

贵屿

 2、庙

(1)神庙

(1)北极古庙

      “北极古庙”,内奉“北极真武玄天上帝”,又尊称“真武帝君”。“北极”者,北方极地。“真武”是帝君道号。根据华夏朴素唯物辩证,“五行”配“五方”、“五色”之缘故,东方甲乙木,其色青,代表的动物为“青龙”,故东方之帝为“青帝”;西方庚辛金,其色白,代表的动物为“白虎”,故西方之帝称“白帝”;南方丙丁火,其色赤,代表的动物为“朱雀”,故南方之帝为“赤帝”;北方壬癸水,其色黑,代表的动物为“玄武”,“玄”即“乌龟”,“武”者是“蛇”,故帝君脚踩龟蛇出自于此。所以,北方极地之君称为“黑帝”,“黑”与“玄”通用,故称“玄天上帝”。因北极真武玄天上帝灵圣显赫,有佛家至高无上的法力,故世民尊称为“佛祖”。


     据传,佛祖原庙址在碧屿,因游神赛会之故,,驻马歇息后,那轿子再也抬不起了。治子们意识到,此地后有青山翠岭,前有波光粼粼的一湾溪水,佛祖必是相中这一方佳境灵地,而这地却是严祖的产业,严祖公知悉后,毫不保留地将地捐出。于是,于乾隆二年(1737),建成了“北极古庙”。至今村民有时日相同的佛事,都让与严祖裔孙优先进行。

北极古庙

北极古庙建成之后,每逢朔望之日,佛祖扶乩,让人们求问吉凶祸福。佛祖的第一道乩文,就是“丹水扶苏”,意即神丹仙水,扶持苏氏子民。至此,苏氏一族,真相大白,原来佛祖对我苏族情有独钟。从此,青洋山其他姓氏不断迁徙,至乾隆十五年(1750),整个青洋山成为苏姓村。


佛祖的灵圣显赫,还有一小故事,更是让人心服。

     民国年间,占陇朴兜村有一叶姓人家,夫妻俩都是快半百之人,却只生一子,老两口视为掌上明珠。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幸儿子患了疑难杂症,肚子发胀,时有疼痛,饭量特大,身子却日见羸弱。四处觅医,药石无效,求神问卜,也未能治癒,夫妻俩伤痛至极。有邻居通透消息说:“听闻贵屿双忠公特显赫,何不前往求问?”只要有些小希望,老两口都不放过。当即父亲草草收拾,带着儿子前往贵屿,至青洋山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顿时大雨倾盆,不得已父子俩只好进村渐避。猛然间,老父想起前有人提及青洋山佛祖。眼前暴雨不停,道路泥泞,且儿子脸色苍白,舐犊情深,权衡再三,决定参拜佛祖。进入佛祖宫,恰逢设壇,帝君降乩,小老儿拉着儿子晋香跪求。那桃木乩迅速转动,扶乩者报出:“无心往北极,有心往双忠。”闻此,小老儿内心悚然,示意儿子连连瞌头如捣蒜,口中不停地说:“是、是,佛祖公显赫,治子愚昧,求佛祖公原谅……”,接着又乩示“流肚猪”。在场的人,听后面面相觑,不解其意。那乩不停地转,不时发出“笃、笃”之声。乩手不停地念,案旁侍者迅速地记。当乩停时,大家一看,原来是一处方。老者松了一口气,喜不自胜,不断许愿,表示今后厚谢功恩。


       回到家中,抓药煎药,每天一剂。第二剂服后,待到晚上儿子骤然肚痛,且越来越严重,后又要来马桶,坐于马桶上经一阵阵艰难哭喊,终于拉出了一物。老父拿灯一照,粘乎乎的,像刚出生未开眼的小猪。老父恍然大悟,这就是佛祖公所说的“流肚猪”。眼见儿子精神清爽,老两口喋喋不休,“佛祖公功劳功恩,佛祖公显赫……”。“流肚猪”,即是肚内良性肿瘤,现代科学,则需剖腹切除,可佛祖只用了二剂中药,却能泻出,可谓神乎其神!可惜其药方未能传下,从此佛祖灵聖之名四方传扬,深受人们敬仰。为谢恩功,朴兜老者特送来牌匾一方,并书上对帝君的赞文,其文曰:

“跡起隋朝即肅中,

超生金光顯靈通,

恩光遠被南天外,

法眼高懸北極中,

何續懷柔尋水德,

妖邪擒伏緒神功,

馨香俎豆垂千古,

處處歌聲聖德隆。

沐恩治子戎都樸兜鄉葉瓜敬赠”至今佛祖宫礼拜的善男信女仍是络绎不绝,香火旺盛。

樸兜鄉葉瓜敬赠的牌匾

“北极古庙”的四字门匾,由信生苏元锦敬书。大殿高悬一匾,上书“帝德广运”。聖座有联一对:玄法无边伏魔怪,天堂有路通善家。两厢露井有“龙”、“虎”绘画两幅,并分别附上联对各一,其左边联:破壁腾云三汲浪,登天驾雾一声雷。右边联是:半壁云山扶梗概,一庭风雨映英流。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为佛祖成道日,三月初三日为圣诞日。


(2)大峰祖师庙

      大峰祖师庙,位于练江北岸,青洋板桥头。该庙建于晚清,薪火传于和平报德堂,因年久失修,庙的前半部俱已坍塌,解放后曾被利用作土法榨蔗场。一九九一年重修。二0一0年因重建青洋板大桥拆除易址另建,同年八月告竣。新建成的祖师公庙,庙址改移,格局基本不变,只把右厢房建成二层楼座,形成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建筑格局。整个庙的拆、建过程,全由村福利会负责。总付出资金三百多万,其中除青洋板大桥建桥管理小组拨款三十八万元外,全由热心人士郑和国、庄仁文、及乡贤苏映廷、苏少初、苏文信、苏俊拱、苏国生等等捐助。特别是负责青洋板大桥施工的建通公司董事长郑和国,捐出巨资三十万,大力资助了新庙建设。充分显示了郑先生的仁善于博爱精神。


      二0一四年农历十月初八日,举行了新庙落成,重放光彩的隆重庆祝典礼,梨觴俱备,水陆并陈,旷古热闹。参加庆典的有普宁市统战部长苏泽平先生,郑和国先生也放弃了工作偕同在香港的苏少初乡贤专程前来,还有贵屿镇的华美、北林、玉窖、后望、湄州,陈店镇的早美、占陇镇的铁峰会、石港以及碧屿等等慈善机构的负责人,总人数达二百多人。


      新建成的祖师庙,南傍练江大堤,西北濒临练江,江水粼粼,环境清幽,是村民颐憩的适宜场所。庙前门匾“祖师古庙”,两旁“山明”、“水秀”,全为原迹。

祖师古庙

芳名榜

庙内有联数对,特抄录:

聖座正中,旁有联一对:

大峰德泽沐四境,祖师聖威保万民。

拜庭联二对:

共兴大业沐祖德,同跃小康歌师恩。

大靖斯垅青山贵,峰威于疆绿水祥。

两廊对应联二对:

盛世凝祥龙起舞,地灵人杰气永流。

水秀山明虎长啸,薰凤献瑞卉飞香。


(3)珍珠娘娘庙

珍珠娘娘庙,俗称妈宫,位于本乡牛头,内奉珍珠娘娘。因年代久远,于一九九一年重新修葺妆饰。规模虽不大,但雕梁画栋,描花绘鸟,颇为美观。庙前埕地,加盖铁皮屋顶,方便信众参拜。

珍珠娘娘庙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为娘娘寿诞日。由村福利会主持,演戏三晚,以表示善男信女贺寿之庆。


(4)置寨伯爷宫

     置寨伯爷宫位于牛尾宫仔港旁,内奉土地爷。系明洪武十一年(1379)村初置时修建的小型伯爷宫,历史悠久,可算是一古迹。


     随着形势的发展、村容村貌的改变,因古庙特小,又要享受全村人的祭拜,故亟需重建。遂于甲午年(公元2014年)于原址重建新庙,拓宽修整庙的四周场地,令旧庙变换新颜。


     庙前石柱有联:“福临境泰天溢彩,德惠民安地流金。”拜壇两旁也有联一对:“福宫添秀色,长昭族众昌盛;德泽益光辉,永佑合境安宁。”

置寨伯爷宫

(2)祖庙

(1)苏氏祖祠

    苏氏祖祠,始建于明代,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派下子孙三万多。

苏氏祖祠为三厅二天井,规模恢宏壮观。中后厅配护垣木柱,中厅加悬梁,且盘上镂空巨龙,栩栩如生,整座祠内,石雕、木刻、彩绘,各具特色,咸为名家佳作。十多方悬挂金匾,悉为官宦大家题赠,配上雕梁画栋,灿然耀眼。祠外大埕左角,十多条旗杆石柱,象征派下裔孙,簪缨永替。祠内龛椟各有定位,左昭右穆,继祖继祢,合族统尊,各以伦序。整座祠宇,卓尔非凡,美轮美奂。


     随着星霜递变,岁月推移,祖祠日渐颓朽,加上解放后改作学堂,,题匾、石、木雕刻,破坏殆尽,整座祠堂,面目皆非。改革开放后,由族老多人,发动族众,将用作学堂的墙壁拆除,使祖祠初步恢复原状。一九九二年春,再次鸠工修葺,并升龛晋主,从此,祖祠重光,祖宗之灵得以慰安也!


      二0一四年,正当盛世华年,全族裔孙,一致认为,祖祠必须跟上形势,全面刷新。于是,村福利会,力肩其任,派下族众,踊跃捐金。是年孟秋,鸠工庀材,全面兴工,乙未年仲冬基本完成。由是,祖祠光彩重现,祖宗灵爽得以凭依。每年十一月十五日为祭祖日。

苏氏祖祠

芳名榜

(2)和靖祖祠

      和靖祖祠约建于清乾隆年间,因岁月悠悠,时间变迁,年久失修,有碍观瞻。今逢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百业俱兴,故重修祖祠,正得天时。一九九四年秋,蒙海内外派下族亲,热心捐献,历一年维修而告竣,九五年乙亥葭月十九日举行隆重晋祠庆典。愿吾裔孙,祧承传统,岁月祭祀,崇德报功,则孝思不匮,永恒而无穷,其在斯乎,记之以垂厥后。


      上文是和靖祖祠重修记原文。和靖祖祠原龛主是十四世衷符祖,故称符祖祠。九四年重修时,祖祠维修理事会,决定把龛主推到第十世和靖祖。后厅正中悬大匾一方,上书“思本堂”。中厅正中一匾,上书“文魁”,上款署“苏箕斗丁丑科进士”,下款“乙亥孟冬重立”,后厅左边也有一匾,上书“武魁”, 上款署“苏光成乾隆庚寅科举人”,下款“乙亥孟冬重立”。

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祭祖日。和靖祖祠

(3)梅斋宗祠

    祖祠创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即公元一八三八年,系第十六世祖集资兴建。嗣后,历经沧桑变故,年久失修,残缺不堪。幸于公元一九九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祭祖之日,家乡族老鉴于时值改革开放,国运昌盛,为弘扬祖德,遂发出修建倡议,获全体裔孙支持,选派代表四十四人,从代表中推选出十五人成立修祠理事会,并订出计划,得到海内外裔孙热诚资助,动工修葺,于是年八月竣工。九月二十八日晋主大庆,祖祠重光,聘广东潮剧院一团演戏三夜,并邀潮普邻乡族亲共庆大典。


     该祖祠继乡老祠先祖第九世操守公之子、第十世梅叟公为龛主,下至第十七世列祖共八代。

  梅斋宗祠

(4)祠宇轩昂

青洋山村祠堂之多,是四周邻乡所少见的,从寨头至寨尾,顺序是:

1、德 祖 祠(已拆去)

2、新    祠

3、文约祖祠

4、文诚祖祠

5、彩庵祖祠

6、苏氏祖祠

7、果斋祖祠

8、和靖祖祠

9、日祖宗祠

10、嘉垂祖祠

11、禄斋祖祠

12、轿 铺 祠

13、明时祖祠

14、后 祠 堂(已拆去)

15、静山祖祠(公厝)

16、苏氏宗祠(梅祖祠)

17、和乐祖祠

18、清溪祖祠

19、学诗祖祠

20、碧阳祖祠

      全乡20座祠堂,除2座已拆去外,其余多有修建,重放光彩,不尽详述。

从祠宇轩昂中,反映了青洋山苏氏族人孝道文化底蕴的深厚。

(待续)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继续关注



投稿方式微信号:QsgrQ138033389 邮箱:138033389@qq.com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版权属原作者,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天下苏氏信息平台”或ID号“TXSS138”搜索,即可关注!查看历史消息请点击标题下面的“天下苏氏信息平台”进入,请大家分享本平台资讯,请订阅今日头条天下苏氏信息平台》多谢!

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