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解码“双一流” | 杨清华等:建立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

2022-06-09 12:00:42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亟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体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


主流世界大学排名不能体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目标

 


 世界各国的各类大学排名多如牛毛。在这些排名中,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发布的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以下简称THE)、英国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以下简称QS)、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US 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以下简称US News)以及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以下简称ARWU)在国际上认可度最高,是当前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但即使是这四大排名,也一直徘徊于学术、商业、,屡遭质疑和争议。



1.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无法反映中国特色



总体来看,世界大学排名是利用各自特定的指标体系,对世界各地的大学进行相对直观和量化的比较,这使大学对自身卓越程度有所感知,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对大学评价比较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各国的排名机构会不断调整和完善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但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以及世界各国国情、文化和教育制度的差别,使这些排名无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


通过分析四大主流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可知,THE、QS和US News均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重视大学“声誉”更是QS大学排名区别于其他大学排名体系的关键特征。然而,主观评价的可靠性也是这些大学排名被质疑的地方。声誉调查的地域和行业分布不均衡、调查对象的专业性和公正性、英语地区国家调查反馈率占优等实际问题,给西方传统名校或位于国际大都市的大学赋予了天然优势。而为了避免主观评价的影响,ARWU以最强硬的国际学术指标进行评价,但也因完全以论文和个别国际奖励作为一流大学的判断标准,导致其排名出现重理工轻人文、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等问题。


从以上各个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到,各大排名主要考虑的是学术因素,但并没有充分考虑大学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情况,尤其是评价大学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方面的指标有所缺失。这些大学排名难以很完整地体现出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


此外,这些排名指标体系还存在其他一些缺陷。例如,QS国际化指标权重偏高,掩盖了部分大学对本国生源吸引力不足,转而依靠吸引海外留学生、收取高额学费来维持运作的行为;THE指标体系中多个指标间存在关联,影响整个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USNews指标体系除学术声誉调查外,主要依靠文献计量指标,但文献计量法由于其研究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而且影响文献计量过程的既有科技等客观因素,也有社会、心理等主观因素,所以它的定量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似的、随机的和模糊的。



2.世界大学排名背后的商业利益



现有的世界大学排名均由各国的“商业盈利性机构”发布,背后的商业利益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公布大学排名的同时,这些机构同时还会推出有偿的咨询、认证、数据库等服务。例如,QS推出的QS Stars服务旨在为大学分析问题、找到提升名次的途径;THE借助排名向大学推销其杂志广告,以及数据分析系统THE DataPoints;US News以其排名在美国的巨大影响力,为有意去美国留学的学生提供留学咨询及周边产品和服务;上海软科是一家从事国际教育信息的研究开发与咨询服务的专业化企业。在这一背景下,相关排名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和公允。


有的大学排名的发布已异化为排名机构自我营销的手段。每年伴随排名的发布,必然会出现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排名变动,从而引起公众注意和讨论。排名上升的大学谋求加强合作,排名下降的大学急于购买服务、找出原因。这种情况下,更难以用这类大学排名来衡量一流大学的建设。





从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来考察,科学活动中心与高等教育活动中心的转移与国家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大学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地位。。


一方面,大学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浪潮中承担着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优质生源、高层次人才、建设资金等资源的任务,与国家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大学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及其国际影响力越大,在引领世界学术发展、对外输出本国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就越大,。查阅近年来的大学排名不难发现,英国机构发布的THE和QS世界大学排名中,英国本土大学每年都大量上榜且排名靠前,而由美国机构发布的US 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则由美国大学占据绝对优势。



建立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

迫在眉睫

 


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我国先后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等文件。“双一流”建设强调“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形成激励约束机制。资金分配更多考虑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重点向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1.建立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引导中国大学坚持特色、加强自信



早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大学排名不是在大学自身发展中出现的结果,而是多种力量围绕利益而进行的人为设计,大学在这场‘排名游戏’中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和话语权,、经济力量甚至抹杀了大学排名中‘大学’的痕迹。”我国不少大学在确定建设目标时,已自觉不自觉地参考了各类世界大学排名,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也有意无意地出台了有利于提高排名指标得分的措施,以期把相关排名的逻辑内在化和制度化,尽快实现排名提升。然而,目前的各大世界排名以一把标尺衡量一切。这对我国的大学而言,可能导致放弃自身的特色和传统,盲目追求与国际标准接轨。


每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特色。不同的大学,其发展道路也各异。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以国际学术标准推动国内学术发展,但不应是唯一标准,更不能简单地复制西方的逻辑和模式。相反,只有通过建立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引导中国大学立足自身历史、加强自信,在坚持特色、发挥优势、培育新增长点三个方面下功夫,面向学术前沿、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加强内涵建设,为人类的文明和科技进步服务,才能获得本国和本地人民的认可和世界的认同。



2.建立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引导中国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都不可能脱离本国和本民族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大学有责任也有义务进一步服务社会需求,助力经济转型。然而,目前的世界大学排名普遍存在重学术水平、轻社会贡献的缺陷。THE排名虽设置了“产业收入”指标,以衡量大学“以创新、发明和咨询促进产业发展这一核心使命”的履行情况,但这一指标仅是社会服务的一部分。事实上,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促进国家和区域工商业创新和发展,还要为国家和区域输送一流人才、传承和创新文化、为整个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做贡献。目前的世界大学排名,还没有或者并不能将涉及大学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因素完整地考虑在内并以量化指标的方式体现,而这些因素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却十分重要,忽视这些因素可能造成中国大学设定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向出现偏差,进而影响整个建设过程和结果。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和区域的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国家民族振兴提供世界一流的人才和科技支撑,是中国大学当前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通过建立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引导中国大学把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意志融入建设中,充分利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主动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国家重大战略,才能有效激发大学各办学因素的活力,促进中国大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与国家民族的振兴同向同行。



3.建立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引导中国大学重视整体功能的发挥



目前的世界大学排名主要评价大学的科学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较少评价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的履行情况;评价方式以文献计量法为主,非论文的研究成果和对国家区域所做的贡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容易导致大学将政策和资源引向科学研究,而忽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根本使命;使大学只关注理论创新和论文发表,忽视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传承创新本国和区域文化,无法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应有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路径,根源都在于体现了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在于引领了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建立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引导大学充分发挥功能,把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科学研究中为国家和区域、乃至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全面驱动,在服务社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引领世界主流价值观,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坚守核心价值、弘扬优秀传统和文化,才是中国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对国家和民族以及世界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应做出的回应。



4.建立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引导中国大学分类发展,明确定位追求卓越



大学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以统一的指标体系去评价千差万别的大学,最终只会导致大学的严重同质化。因此,应通过建立中国特色评价体系,从机制上引导中国大学找准办学定位,积极探索特色发展道路,在各自领域、类型中追求卓越,在建设过程中协同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对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的建议

 


、世界一流’为核心,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指导思想。建议从如下几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



1.评价体系应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兼顾国际学术标准



:“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可以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特色是根本,世界一流是目标。一方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必须以中国特色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另一方面,体现“世界一流”,就是要在主要国际可比办学指标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具体而言,在中国特色方面,建议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对国家、区域和学校的优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传承和创新、形成区别于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中国标签;在新的历史起点,为开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为形成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发挥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在世界一流方面,建议更多考虑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1%学科领域数、ESI论文总被引数等国际公认的相关学术评价指标。



2.评价体系应关注人才培养的质与量



一流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为国家和民族乃至世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强调“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因此,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应高度重视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的评价。


在数量方面,大学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人才培养规模,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所承担的人才培养责任,在评价中应充分体现。此外,扎根国内的毕业生数量也体现了一所大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贡献度,是中国特色的重要体现。


在质量方面,由于人才培养的成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评价指标不宜片面关注就业率,还应关注深造率,关注大学所培养的学生毕业一定年限后的发展情况,关注当中成为学术精英、行业领袖和其他社会英才的比例及其对国家和区域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3.评价体系应主客观结合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这明确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必须包含的因素及其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由于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以及部分内涵的不可量化特征,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其建设成效较为困难。选取客观指标时应注意抓住关键要素、突出重点。建议考虑以ESI前1%学科领域数、ESI论文总被引数、最近一轮的学科水平评估结果,上一轮建设期间的科研经费总量、科技论文总数和人均数,。这些因素均能较好地反映大学的学科建设成效,且数据可获取性强、真实可信。同时,大学部分质量不可量化的特征,使得声誉调查成为一项必要指标。在选取主观评价指标时,应关注难以通过客观指标反映的因素,如办学特色、历史传承、管理体制、校园文化、人才培养质量、对国家和区域的贡献等。建议考虑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主观调查,包括面向国内外的同行学术评议,面向大学主管部门、大学所在地政府和支柱行业代表的认可度和美誉度调查,以及面向社会公众的知名度和关注度调查,以实现从多维度衡量大学声誉。


中国特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为牵引。,体现中国特色和国际标准相统一、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设立专家委员会,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要依据,参考国际相关评价因素,综合高校办学条件、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情况,协助遴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组织相关绩效评价。相信这将是建立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的重要实践。


【作者:杨清华  孙耀斌  许  仪】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杨清华为副校长】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中山大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杨清华、孙耀斌、许仪

编辑:丘&琳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