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讲”得好,也是启发式——品鉴李卫东老师执教《论语十则》的“讲析”艺术

2021-11-24 16:08:26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学的课文的题目叫什么吗?

生:《论语十则》。

师:你怎么知道念lún,不是念lùn呢?孔子曾经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说他自己并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难不成同学们就是生而就知道论语的“论”读二声?

生:在二年级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后面的那个“资料袋”就注明“论语”的“论”是读lún。

师:这位女同学把旧的知识掌握得太好了,今天要学的《论语十则》里面就有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怎么样?

生:为师矣。

师:她可以当我的老师了。李老师再补充一点,这个“论”在这儿读二声,它和咱们平时读的lùn意思不一样了,读二声的时候当什么讲呢?编撰。同学们写下来,编撰整理。“论语”的“语”当什么讲呢?“语”就是论难答述的意思,相当于“对话”,同学们写下来。“论语”就是经过整理和编撰的对话,也就是说《论语》是一部对话集,知道了吗?《论语》作者是谁?

生:孔子和他的弟子。

师:对,孔子和他的弟子,当然以记录孔子的言行为主,中间也记录他弟子的一部分言行,比如说这《论语十则》里边就记录了其中一个弟子的话,哪一个?

生:曾子。

师:很好,反应很快。曾子就是他的一个弟子,曾子比孔子小46岁,他写了一篇长文就是《大学》。我们说的“四书五经”,“四书”就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好,关于文学常识咱们就了解到这儿。下面咱先放声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古诗文我们必须要多读,放声读。

(学生读书)

【评点:讲文学常识,不是机械地打出几个幻灯片,而是从题目的读音说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且顺势勾连,回扣课文,简介曾子,拓宽了知识面,还强化了《论语》“以记录孔子的言行为主,中间也记录他弟子的一部分言行”的印象。】

师:真好,真乃众生喧哗,读得不亦乐乎!我尤其发现一个男同学读得摇头晃脑,下面就请这位男同学给咱摇头晃脑一番。

生(朗读):……

师:好,请坐。这位同学你接着读。

生(朗读):……

师:读得也不错。有没有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生:“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把“为”读成了四声,应该读二声。

师: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在这儿应读二声?

生:因为这里的“为”是表示“成为”,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反复回忆以前的知识可以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就可以成为老师。

师:很好,这个“为”是一个动词,它在这儿也可以解释成“做,当”。而读四声时,“为”常作介词,比如“为什么”。

【评点:讲字的音义,看似小儿科,其实体现了李老师的良苦用心:一是肯定学生,二是强化认知,三是学法渗透,带着学生学着理解字音与字义之间的关联,由音及义,由义推音。】

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他读成了wáng,应该是三声。

师:好,请同学们注下音。同学们用笔写一写这个字,这个字容易写错,注意框架结构。

(学生写字)

师:这个“罔”当什么讲?快速看注释。

生:迷惑。

生:“诲汝知之乎”,她把“诲”读成三声了,应读四声,是“教诲”的意思。

师:这个字容易习惯性误读。我补充一点,刚才女同学朗读时有一个字处理得非常好,说明她研究注释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处“知”她读成了四声。这是一个什么字?

生:通假字,同“智慧”的“智”。

师:好,下面齐读一遍课文。 

(学生齐读)

师:下面再个人读,这次读大家就要试着翻译一下了。大家小学时就接触过翻译,只不过上了中学翻译要求要高了,要逐渐学会点知识,比如咱刚才讨论的通假字。什么叫通假字呢?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后人纷纷效仿,也就固定下来了。除了通假字的知识,还要慢慢积累一些其他知识来帮助我们翻译文言文。下边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合力翻译,这个同学不懂的,那个同学给讲一讲,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等一会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和李老师帮助解决。

(学生以组为单位翻译、讨论。教师巡视。)

【评点:讲文言知识,介绍了通假字的定义和成因,因为是“随文而教”,所以不生硬,很契合,并由此拓展开去,告诉学生“知识”对于翻译文言的重要性。“除了通假字的知识,还要慢慢积累一些其他知识来帮助我们翻译文言文”这句话,对学生未来学习文言,既是铺垫,又是启发。】

师:没疑难字句就不用提问,有疑难就提出来,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明明就是不知道,你别不懂装懂,是不是?

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我们有点不懂。

师:是这句话全不懂?还是中间个别词不懂?

生:整个句子不会翻译。

师:咱一块儿翻译,“士不可以不弘毅”,“士”是什么?

生:战士。

生:君子。

师:当“君子”讲好一些。“士”就是指读书人。你看它一个“十”字下边一横,在远古时代是从十个人当中选出一个人处理种种事物,帮助大家管理,后来这个“士”就演化成读书人,读书人要出来做官的话那就是“出仕”,是另一个“仕”了。

【评点:这一段讲析,答疑释难,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李老师深厚的知识积淀,还能感受到李老师高超的教学智慧。从“士”的造字说起,饶有趣味,又从“士”说到“仕”,不纯粹是知识的延伸,更是一种文化的渗透了。】

师:“弘毅”又当什么讲?

生:刚强勇毅。

师:“任重而道远”,现在已经演化成?

生:成语“任重道远”。

师:李老师教大家一个翻译文言文的办法。因为文言文以单音节词汇为主,翻译的时候一般可把单音节的词扩展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试一试。

生:“任”是“任务”,“重”是“重要”,“道”是“道路”,“远”是“遥远”。

师:很好。任务、责任很重大,道路却很遥远,意思是一个读书人要使自己变得刚毅,变得坚韧,责任重大路途遥远。再接着往下看:“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读书人为什么要弘毅啊?为什么他的责任重大路途遥远?原因就在“仁以为己任”,翻译这句话的时候也有一个技巧,得把语序稍微调整一下,这五个字其中一个字儿调一下,把它换到另一个地方,你翻译的时候就顺了,怎么调整语序呢?

生:以仁为己任。

师:很好,“以仁为己任”,就是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不亦重乎”,不也很重大吗?再往下看,“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死了,一直到死了才怎么样?

生:停止。

师:对,已,停止。记在书上。一直到死,我才停歇下来,这样一个人生历程不也很遥远吗?

师:你看刚才咱们学了好几种翻译文言文的办法,比如说有的时候调调语序,因为古代汉语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太一样,经常有些后置句,前置句等等,翻译不通的时候调一调试试。还有就是把单音节词置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等等。

【评点:讲方法,不是生搬硬灌,而是水到渠成。我们来分析一下李老师这一处讲析的步骤:先介绍方法,然后学生当堂使用方法,最后总结强调方法。当堂使用方法,最值得称道,因为方法只有在使用中才能生成为能力,“用方法”的过程,就是理解、内化、巩固的过程。】

生:我们组不懂的是第45页那一则,“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师:先不着急翻译,你们能发现这个句子和其它九则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吗?

生:它写的是松柏,写的是植物,其他全部都是写人。

师:是的,其他九个句子都是直接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应该怎么做事,而这个之前告诉没有?用了什么修辞?

生:没有,是比喻。

师:咱把这个句子翻译一下吧,岁就是时令、季节、天气,天气寒冷然后才知道什么?松柏怎么样?李老师想问一问,你见过松柏凋谢吗?

生:没有。

师:那我就不明白了,天气寒冷了,我们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它从来都没有凋谢,怎么后凋谢?

生: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冬天要下雪把松柏绿油油的叶子遮掉了,看起来像凋零那样。

师:很天真的猜测。

生:我觉得是这个树枯萎了。

师:李老师课前查了查资料,这里的“后”相当于“不”,古代汉语在很多时候用“后”替代“不”,整句话应该翻译成: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不凋谢。看来,硬翻译有违常识的时候,就要多查查工具书,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释。

【评点:讲翻译,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先“吊胃口”,“你见过松柏凋谢吗?”、“它从来都没有凋谢,怎么后凋谢?”引导学生质疑;当学生确实回答不了的时候,李老师及时给出了答案;与很多老师不同的是,李老师抓住契机,提醒学生硬翻译有违常识的时候,要“多查查工具书”,这样的提醒,一定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这句话用委婉的比喻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就想告诉我们要坚持。

师:身处乱世,或者身处艰难的情境下,我们才能看出什么是真正的坚强刚毅,是不是这样?《论语》里边比喻、反问、排比、对偶等等用了不少,它本身就是一部非常好的修辞书。

生:我们组想问的是,“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懂“诲汝知之乎”。

师:谁能为他们组翻译一下这个句子?

生:教诲你了解了这些事情是怎么样的。

师:“诲”翻译教诲,不错。“汝”,同学们看下边注释是“你”,我教诲你什么?“知”,是知道,因为下文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由”就是路由,也称“子路”。课一开始说《论语》就是一部对话集,只不过现在看不出对话的情境来,到底是子路先问的什么,然后孔子怎么回答的,他们之间是不是有几个回合,我们已经看不太出来了,在编书的时候把那些情境都省略了。只有最后的结论:子路我教给你什么叫做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就是真正的智慧。同学们如果感兴趣,课后去猜想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境,一定很有意思。

【评点:讲翻译,这一次与之前不同,李老师侧重于“示范”,先落实重点字词,再疏通句意,这也是翻译文言句子的常用步骤。如果就句子讲句子,那实在算不得高明,李老师抓住《论语》“语录体”的特点,强调了“情境还原”对于翻译和理解的重要性,方法的传授可谓匠心独运。】

师:李老师还准备了一个句子,“学而时习之”,李老师查找了不同的资料,对这个“习”有四种解释:复习、练习、演习、实践。你觉得翻译成什么更契合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的关系?契合他们讨论的真正的目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复习”。

师:为什么?

生:温故而知新。

师:你联系到了另一则“温故而知新”。读这一则想到另一则,这种读法叫做互证或者互参,前后文互相证明、互相参照。还有其他选择吗?

生:我觉得可能是“练习”。学了,通过练习他会不断地熟悉。

生:我觉得应该是实践,就是学习了要照着这个去做。

师:你知道你这个理解和谁的理解是一样的吗?他叫李泽厚,李泽厚写了一本书叫《论语今读》,他就认为这个“习”是实践,别光学死知识,学了知识然后要去实践它,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我个人比较认同这个解释,它抓住了《论语》最核心的东西。我们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去复习掌握知识,但是从更宽阔的角度来说,《论语》更多的是教我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做合一。比如说你今天学了《论语十则》,难道仅仅是复习复习背诵它?更应该怎么样?

生:运用。

师:对,去运用它,去认识自己,去过更好的人生,是不是?

生:是。

【评点:讲翻译,又变换了手法,先学生“辨析”词义,谓之“放出去”;再教师精当讲解,谓之“收回来”。一放一收之间,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活动,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价值。】

师:好,句子咱们就翻译到这儿,下边让大家放松一下,听一段小音乐。(放《论语》吟诵音频)好玩吗?

生:好玩。

师:知道这叫什么吗?吟诵。吟诵者是南京师范大学的陈少松,他是用江苏方言吟诵的,实际上同学们也可以来四川版的吟诵,有感觉吗?试一试,按照你的想法来吟诵。

 (一女生用四川方言试着吟诵了第一则)

师:她用四川方言念的,你自己也现场试一试,来,开始。好,回去之后偷偷地练去,今天就不让大家展示了。同学们,如果让你从《论语十则》当中选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生:我选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师:为什么会选这一句?

生:我们学生也是读书人,我们要学会刚强有力,将来背负起复兴国家的重任。

师:好,大家各有选择也各有理由,还有好多同学想举手,就不让大家一一说了。我另给同学们一个挑战性的任务:利用这节课的现场,你来说一段话,这段话要自然地引用上《论语十则》中的一句,不一定把一则全引上。

生:老师教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来了一个脑筋急转弯啊。还是要给出一个情景,自然地引用《论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再想一想。

生:我认为唐漫路可以“为我师也”,因为他能够“温故而知新”。

师:他加上人名把《论语》巧妙地串联了一下,不能说不可以,但感觉还是有点简单。

生:亲爱的楼长,你们寝室不想打扫卫生间,却安排我们来做,孔子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都做不到,就不要太苛刻地对待我们63寝室了。

师:好不好?

生:好。

师:这就是自然地引用。

生:有朋李老师来自远方,不亦乐乎。

师:有意思,但是没展开,我帮着扩展一下:李老师从北京来,还有在座的来自各地的听课老师,和我们初一(14)班的同学一起上课,快快乐乐一节课,真是应了那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学了就要去反复运用。你看,老师比较自然地又引用上了“学而时习之”。

【评点:这里的“讲”,有肯定,有补充,有回扣。令人称道的是,在示范造句的同时,回扣“学而时习”,“运用”是学习《论语》的旨归。所以,此处一讲乃是画龙点睛之笔。】

师:好,课下把这十则《论语》背熟,并且翻译在本子上。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论语今读》,这本书如果你要觉得深的话,可以换读一本稍浅的,《于丹论语心得》。


【总评】

说李卫东老师的课堂“讲析”就是“启发式”,理由如下:

老师的“讲”,能够使学生的新旧知识之间产生“突然接通”的效应。抓住契机,尊重学生学习前经验,顺势而“讲”,一“讲”而通,通了,就顺了,就避免了“灌”的生硬和凝滞。我们看教学伊始,李老师问“论”的读音,就是在学生已然知道读二声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拓展,解释了“论”的意思,继而又解释“语”的意思,连起来解释“论语”的含义,从而水到渠成地讲授了“论语是一部对话集”的知识。以旧知识为起点,讲新知识,符合“温故知新”的学习规律。

老师的“讲”,能够使学生在苦思冥想之际有“顿开茅塞”之感。不当讲之时而“讲”,是干扰,若喋喋不休,那简直就是聒噪了。因此,选择“讲”的时机是一种智慧。对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的“后”,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从课堂现场来看,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识储备是不可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此时,就需要老师出面来“讲”。此时的“讲”,就是“不愤不悱,不启不发”,一“讲”之后,豁然开朗。

老师的“讲”,能够激发学生“得寸进尺”的求知欲。李老师在解答学生疑问的时候,总是将“答疑”与“启智”巧妙衔接,既释疑,又启发新的思考,可谓一箭双雕。比如在解答“诲汝知之乎”这个句子的疑问之后,李老师提及了“情境”,并猜想“子路先问什么,孔子是怎么回答的,是不是有几个回合”。这样的猜想,不就是向学生的心田投入了一颗石子么?激起的涟漪是不言而喻的。

老师的“讲”,能够推动学生的思维“更上一层楼”。关于教师的“讲”,可以分为这么几重境界:讲了不懂,一讲就懂,讲了能懂,讲了更懂。无疑,“讲了更懂”的“讲”,是举一反三,是提升思维品质,是最高境界的“讲”。比如,在组织学生理解“学而时习之”的“习”的环节,李老师提供了四个答案“复习、练习、演习、实践”给学生参考讨论,在此基础上,李老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并强调了学习《论语》的“实践运用”意义,这就将学生的思维由单纯的知识学习提升到了实践运用的层次。

总之,品鉴李老师执教《论语》这一课例,我们最鲜明的印象就是:“讲”得好,就是启发式。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