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独家】浅述基于温度修正的光伏电站发电性能评价指标

2021-12-07 14:47:01

点击上方天合光能光伏能源可订阅哦!


1.PR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光伏电站年新增装机容量都比往年有所提升,2014年新增装机在全球排列第一,而国内光伏市场一片繁荣的同时,全国性的、统一的、完善的光伏电站评价和标准体系还尚未真正跟上步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对环境资源数据采集的重视程度不够,电站发电场所没有配备精确采集太阳辐照资源、组件温度、环境温度等气象指标的监控设施,另一方面缺乏对光伏电站发电性能的正确和完整的评估方法,同时也缺乏多年长期可靠运行的光伏发电数据。


光伏电站一般有着25年及25年以上的生命周期,电站监控和运维对于长期的稳定运行来说显得至关重要,随着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站智能化运营管理的到来,意味着发电性能评价和大数据分析方面的工作在国内电站的运营管理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合工大能源研究所和北京计科公司等,相比之下,国外这方面的工作就做得比较早,研究则更为深入,国外众多的成功案例和运营经验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国际能源总署(IEA)在 1995年启动了光伏发电项目(PVPS)Task-2 工作【1】,即光伏系统的性能、可靠性研究(Performance,Reliability and Analysis of Photovoltaic Systems),并组建了Task-2团队,全球相继有28个国家先后加入(包括中国),他们对全球不同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国家如中国、德国、法国、日本、以色列、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多个不同类型的光伏发电系统(如建筑一体化BIPV、屋顶电站BAPV、大型集中式并网电站、离网系统、混合系统等)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系统监测、数据采集及发电性能方面的深入研究,多数数据是在不同的IEA-PVPS成员国的国家示范项目中进行收集,并通过建立全球光伏电站发电运行数据和技术数据的数据库(Performance Database),来作为光伏系统运转、效能、可靠度及成本方面的研究。


截止目前已拥有大大小小461多套光伏系统(总容量约15MW)的高质量的运行数据,将用于不同的应用,如电能供给、家庭应用、农村电气化和特殊应用等等,相关的研究成果都是公开共享的,可以在IEA官网上进行下载。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研究电站性能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光伏电站性能评价相关指标和定义,如1998年正式发布的IEC 61724标准中所规定的指标就来源于此。


IEC61724中推荐的三个指标分别是Yr、Yf和PR,参考表1,其中Yr是单位面积的光伏阵列倾斜面总辐射量与光伏电池标准测试条件下的标准辐射度之比,也称方阵峰值日照小时数,反映了当地的辐照水平。Yf表示一段时间内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最终并网的交流发电量与光伏系统的额定功率之比,它是用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归一化后的发电量,可用于不同装机容量的光伏系统的比较,也称为发电能力(kWh/kW)。Performance Ratio(PR)称为质量因数或系统效率,是评价光伏电站效率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电站实际输出功率与理论输出功率的比值,反映整个电站扣除所有损耗后(包括辐照损失、线损、器件损耗、灰尘损失、热损耗等)实际输入到电网电能的一个比例关系【2】。电站的PR值越接近100%,说明该电站的运行效率就越高,但是现实情况下PR值达到100%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些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况下,运行较好的并网光伏电站PR值能够达到80%及80%以上。



表1 IEC61724中关于光伏发电性能评价指标参数的定义


注释:

Ht:阵列斜面总辐射量(kWh/m2);

EAC:最终交流发电量(kWh);

P0:光伏电站STC下的额定功率(或称光伏电站标称装机容量)(kW);

Gstc:标准辐照度1000W/m2。


PR的另一种公式表示方法来源于SMA:PR=实际发电量/理论发电量,其中理论发电量=方阵斜面辐射量*方阵所有组件总面积*组件转换效率,经过推导就会发现,虽然表示方法不同,但结果实际上就等于Yf和Yr的比值。


PR指标是目前常用的电站评价参数,对于同一地区的各个电站,如果太阳辐射资源和气候情况比较相似,那么我们可以通过PR、Yr和Yf来进行对比,但是对于不同地区的电站,由于辐射资源不同,环境温度也不同,直接使用该PR来对比是不准确的。因为PR公式并未考虑到温度的影响,晶硅组件的功率温度系数是负温度系数,当温度升高时,功率会降低,温度降低时,则相反,特别是在冬季低温、均匀辐照强度下,PR计算值会偏高,而在夏季高温、均匀辐照下,PR值会偏低,而温度差异造成的PR偏低并不属于电站本身的质量问题,容易给电站运维人员带来误判断。


因此后来业内研究人员提出了对原有PR计算公式进行温度修正的方法,称为CPR(Temperature Corrected PR)。如图1为某电站CPR和PR的计算结果对比,当PR和CPR以年为分析周期进行计算比较时,其实结果相差不大,仅1%左右,但是在冬季和夏季的各个月份,PR就会出现明显的偏高或偏低,但通过温度修正后,CPR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实际的运行情况。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公开报导的关于对温度系数的修正方法至少有3种以上,其中重要的差异来源于电池片结温的计算以及不同的修正方法。


PR和CPR是电站评价的重要指标,国外也有其他机构采用了其他评价方法,如EPI(Energy Performance Index)和PPI(Power Performance Index),其计算方法和各自的用途也不尽相同。如不同气候地区的电站设计验证、投资决策和长期的发电性能比较,可使用CPR,电站发电性能的衰减情况可用EPI指标,运维前后短期的发电比较可用PPI指标,但不管是哪一种指标,理论发电量的计算至关重要,如是否需要采用温度修正,并考虑其他补偿因子等等。



图1 PR和CPR的比较(算例)


2.基于温度修正的CPR

下面基于参考文献中推荐的关于温度修正相关的内容进行解读,希望为行业内电站的性能评估提供一些指导。


CPR的计算公式参考式(1),即在原有的PR公式上除以Ktemp温度修正系数。

从相关文献查阅可知,其中PR温度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A)标准修正法【3】:

顾名思义,标准修正法是将温度条件修正到标准测试条件下的温度25 ºC,修正后的PR也叫PRstc,其中修正系数为:


国内在2014年12月颁布的《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标准文件,文中关于PR的修正也是采用该方法,它对电池平均工作结温的计算是按照GB/T18210-2000(IEC61829-1995)的方法 ,即按照实测光伏组件的背板温度推算结温,此外,业内也有使用方阵平面所接收的辐射能量为权重的组件加权平均工作温度。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并不推荐将PR修正到25℃条件,虽然可以消除PR因季节性气候带来的温度影响,但是和实际值相比可能还会偏高,下文会有具体算例加以说明。


B)基于NOCT修正方法【3】:

IEC中规定NOCT的测试条件为光伏电池在辐照度 800W/m2、环境温度 20℃、风速1m/s 条件下的温度,NOCT模型主要是为了预测太阳能电池工作温度,该方法认为光伏电池的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与太阳辐射成线性关系,据此计算就得到光伏电池的实际工作温度,参考式(3)。



C)基于Sandia温度模型的SunPower温度修正方法【3-5】:

美国 Sandia 实验室,经过多年研究,得出了光伏组件背板温度与环境参数之间的通用关系式。根据美国 Sandia 实验室组件背板温度的相关结论,电池片结温用公式表示为【6】:


其中H为组件平面辐照度,Tm为组件背板的实测平均温度,ΔT为标准辐照度下背板温度与电池片温度的差值,这是一个由实验确定的经验系数,与组件类型及安装方式相关。在有些情况下如现场不能安装热电耦探头,那么组件的背板温度就没有办法进行测试,这时可以从环境温度来估算组件背板温度,其经验公式为:


其中,Ta为实测环境温度,WS为10米高度的实测风速,H为组件平面辐照度,a、b为由实验确定的经验系数,a描述了辐照度对组件温度的影响,b描述了风速对组件温度的减小作用,参考表2。



表2 Sandia 温度模型参数【6】


综合(4)和(5)式可得电池片结温的最终计算公式:


SunPower公司研究人员Timothy Dierauf和NREL实验室在基于Sandia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PR温度修正系数:


其中Tcell-sim-avg为以电站方阵平面接受辐射能量为权重的组件加权平均工作温度,一般以一年为计算周期。因此高辐照的权重因子将比低辐照下的权重因子高,当辐照为0时,权重因子就变为0【4】【5】。


如果组件的加权平均工作温度不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比如计算周期就1天,那么PR和CPR的值是几乎相同的。如表3列举的数据,如果以某冬季某一天的加权平均温度计算,则CPR和PR都为93%,但如果以一年的电池加权平均温度42°计算,那么PR和CPR就会出现差异,PR值会偏高。



表3 不同计算周期下Tcell加权平均工作温度对CPR结果的影响


CPR的计算步骤参考如下【4】:

①:以户外方阵平面辐照度的采集时间间隔为最小计算时间单位,比如数据5分钟采集一次。环境监控仪采集环境温度和风速数据,通过式(6)可计算每个采集时间点对应的电池片工作温度。


②:计算一年内的组件加权平均工作结温。


③:使用式(7)温度修正系数并以数据采集间隔5分钟为步长,计算理论发电量,参考式(9):


步长Tstepi以小时为单位,如5分钟,则为5/60(h)。


④:统计计算周期内的所有理论发电量之和,实际发电量除以该值即为CPR。


为了较准确地表征一个电站的CPR,辐照度、环境温度和风速的采集设备尽量做到准确连续,数据不中断。测试收集的周期最好为1年,电池片的结温计算的时间间隔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因为1小时内温度可能波动很大。


3.不同温度补偿法的结果比较

运用上述CPR的各种修正方法,以某电站冬季某一天的发电为算例进行比较,图2为某一天各个不同温度修正方法的CPR和PR的比较,Weighted Temp STC法是在标准补偿法的基础上,Tcell是采用辐射能量为权重的组件加权平均工作温度。从结果可知,冬季PR值明显偏高,Sunpower法计算的CPR值较小,尽管STC法和NOCT法均修正到STC条件25℃,但值仍然偏高。



图2 基于不同温度修正方法的CPR和PR比较


4.基于环境温度的不同电池片温度的计算方法比较

电池片温度的计算对于温度修正系数非常重要,除上述介绍的NOCT法、Sandia经验公式法外,文献【3】提到的还有一种方法和NOCT法比较相似,称为Text Book法,不同之处是增加了风速影响因子,其公式为:


由于缺少实际测试数据,这里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简单比较,计算周期从冬季某日上午8点03分开始到16点18分结束,参考图3,原始环境温度和辐照数据从软件中获取了100个采集点(时间间隔5分钟),其中数据的准确度可能和实际有点误差,但这里并不影响各个方法的比较。从图3计算结果可知,总体上NOCT法计算的值比Sandia法和Text Book法计算值要大一些,根据文献【3】实测对比的结论,Text Book法计算的温度和实际测试温度偏离程度仅为4%左右,准确度较高,其次为Sandia法,但两者计算值和实际值的偏离程度均在容许范围之内。



图3 电池片温度计算方法对比(冬季某一天8:03-16:18)


5.结束语

PR是光伏电站发电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根据IEC 61724标准规定的PR值计算方法不能绝对地直接表征不同地区光伏电站的优劣性,文中对国际上基于温度修正方法的CPR进行了总体介绍,不同的修正方法得到的修正值也不相同。通过比较,基于Sandia环境温度模型的Sunpower法CPR其准确度相对较高,但是电池片加权平均温度需要一年的统计周期,因此对于当年的月度性能分析会遇到困难,其中的解决方法可以参考历年已计算的电池片加权平均温度或者借助于其他评价指标协同分析,比如EPI、PPI等。


文中最后对电池片温度的不同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Text Book法和Sandia法都是可靠的计算方法,但前者准确度较高,因此在Sunpower温度修正方法中,温度修正因子中的电池片温度也可以考虑使用Text Book温度计算法。


光伏电站发电性能评价为电站经营者更高效管理电站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 在此也呼吁国内应在电站质量和性能评价方面完善相应的标准。另外作为电站运营管理企业,电站性能评价的前提是自有电站的管理已经达到智能化水平,太阳辐照、温度、风速等环境监测的配套设施都已经具备,如果没有这些条件,要做好电站的性能评价工作就等于是空中楼阁。


来源
《光能》杂志

(作者: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