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海滨,石头,和一群敲石头的人

2022-04-21 14:38:49

小石头

博士博士,您看那些人在海边岩壁上敲什么呢?看起来不像来游玩的游客呀。

他们呀,是来海边进行地质学实习的老师和学生们,是喜欢研究石头的一群人呢。

博士

小石头

哦?研究石头?

对呀,每年夏天,这北戴河的海滨不仅接待了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也是这群敲石头的人向往的地方啊。

博士

小石头

哇!我好想听听他们的故事!

这一次专门请到了他们的指导教师谢智老师,就让他来为大家讲一下这其中的故事吧!

博士

小石头

欢迎谢老师!

嗯你好,那我就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地质学实习”吧。

谢老师

引子

他们在那里做什么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罗盘、地质锤、放大镜

图/知乎日报http://daily.zhihu.com/story/4021450


地质三件宝往往能勾起所有地质人的共同回忆——是的,那群敲石头的人称自己为“地质人”。他们为着不同的探索目标,或是勘察布线,或是找油找矿,或是采集样本,或是分析构造,走向地球表面的各个角落,用自己的工具和知识去看懂岩石的故事。


而在成为一个真正的“地质人”之前,他们还都要经过相应的磨砺,当年轻的他们刚刚在教室里被大量地质学知识轮番轰击后,需要试着走出学校,走到野外,学着他们前辈的样子,一块块敲击岩石、一步步练习思考。把课堂知识运用在野外学习中是这些年轻的地质人不容缺失的经历,也便是我们所说的“地质学实习”。


而北戴河——这个中国北方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也便是如今很多年轻地质人的“第一次”。海风伴着敲击石头的声响,那个凉爽的夏天想必也成为了他们一生难忘的记忆。

秦皇岛实习基地的位置

图/百度地图

摇篮

北戴河的前世今生

北戴河作为一个地质实习基地的故事,是从1979年开始的,当时的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相继在秦皇岛山东堡地区建立了固定的地质实习站,并以此为基地开展学生的野外实习工作。这里的地貌形态多样,岩石类型丰富,有很多出露明显、易于观察的构造现象,从基岩海岸的海蚀地貌,到河口三角洲沉积、河流阶地,再到北部丘陵山地中的褶皱与断层,多年间这些观察点已经成为成熟的教学场所。

小石头

谢老师您曾经经历过北戴河实习嘛?当时是您的第一次实习吗?

我和大家一样经历过北戴河实习,也去了和如今一样的教学点,尽管当时是“第二次”,但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呢~

谢老师


小石头

当时您们的条件非常艰苦吧

艰苦?当时并不觉得很艰苦的,虽然相比现在的条件还是差多啦,但相对的,我们也有些如今不能体验到的经历呢。

谢老师

小石头


哦?好想听听那时的故事啊~

80年代的北戴河啊——

谢老师


80年代的北戴河基地

图/取自1985年实习学生素描

1980年代末参加实习的谢老师,看到的是远离城市的村庄、没有被开发成景区的海滩、和一排排简陋的砖瓦房。初建不久的实习基地,有着活在我们父辈记忆里的“地质生活”应有的朴实摸样,他们住宿条件简陋,交通工具是卡车与双脚,没有小吃没有外卖只有简陋的食堂,更加没有各种的电子设备以供消遣……


但是尽管如此,不同于校内的紧张学习生活,他们的北戴河实习却有着真正“度假”之意味。相对来讲实习任务轻松,在聆听老师趣味十足的讲解时,还能有很多体验海滨风光的机会。那时的北戴河并无大量的游客,也少有被围栏阻隔的海滨浴场,几十公里的海岸完全是充满乐趣的天堂,从海浴到沙排都是可以选择的活动。另外,在向常驻于此的老师探听好潮水涨落时间后,“赶海”也变得可能:守候着退潮的时间,沿着沙滩走到最近的基岩海岸,从岩石的角落里寻找生物的影子,然后将捕到的新鲜虾蟹、贝类带回到基地里的厨房,简单地烹制后,大概便是属于实习最鲜美的回忆了。


在老师们经历的众多实习中,食宿的艰苦均已被视为平常,但有关风景和游玩的记忆过于鲜明,让那个年代的北戴河实习实质上与众不同。尽管并不对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的实习,但北戴河还是被人们冠上了“摇篮”的名号,它承载着那时以来一代代从事地学的人们对于“实习”概念的最初记忆。

2017年的北戴河基地

摄影/许可


近30年过去了,北戴河基地仍然在原来的位置,但人来了一茬又一茬,建筑也翻新了一次又一次,食宿环境亦远非过去所能比拟。房间换做了普通寝室,卡车升级为客车,建起了明亮干净的教室与食堂,原来的荒滩也摇身一变成了小区与公园。尽管没有了赶海和进厨房的体验,但实习过程仍然轻松欢乐,凉爽和海风和看不厌的海景就在眼前,更便捷的交通方式让我们更快捷的抵达各个目的地,而其中很多地方本身已经成为了景区的一部分。连同着轻松的授课方式、同学们久违的交流一起,北戴河仍然作为一个合格的“地质学摇篮”存在着。

小石头

老师您觉得这个“摇篮”是什么意思?

轻松愉快,而且为今后的工作有一个起始的象征概念吧,但这也并不是最实在的意义。

谢老师

小石头

那么您认为这第一次实习的特殊意义在于哪里呢?

实习的意义,首先要和学校里的生活不一样……

谢老师

小东山海岸,同学们一起徒步前行

摄影/许可

第一次实习,也是同学们第一次脱离固有的学习环境,一起体验陌生环境的过程,而这种体验本身便构成了实习的特殊意义,在北戴河如是,在任何一个其他的地方亦如是。平时可能毫无交流机会的同学,在极短的时间内共同吃住、共同跋涉、共同工作,有机会进行全方位的丰富交流,便得到了一种拓宽人际关系的可能,而这对于大家都是充满惊喜的体验。同样作为大学期间的独特经历,实习的故事会为大家提供大家共同的经历与谈资,那些遭遇过的惊险和不堪在多年以后甚至都会变成可贵的财富。

鸡冠山上,同学们在唯一的树荫下一起休息

摄影/许可

至于实习的内容,大多数人并不能最终记得,北戴河见到的大量火成岩、海蚀地貌更可能与今后大家的工作毫无关系,毕竟摇篮中汲取的营养并不是成年后奔跑的动力,这时得到的思考方法与对世界的认识才是延续一生的重要力量。同样的,实习中最重要的教学目的便是学会“地质学思维”,这种思维是对石头的“拷问”,即学会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从更广阔的视野中寻找线索,试图分析出超越当前时空范围的,与岩石相关的过程。它需要多次实习中大量的观察实践,才能最终形成,相比于室内的知识学习,这是所有作为“准地质人”的大学生们最需要加强的地方。

小石头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不明白,“地质学思维”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以岩石为主角,各种要素都完整明确的故事,这也是实习时老师要一定能做到的事情呀——

谢老师

师者

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这个星球上,最古老和最宏大的故事,便是关于石头的故事了,我们只能观察到它们暴露在地表的极小部分,体验它们经历的漫长年代中的瞬间,竟然试图讲出与它相关的全部故事!这并不完全是痴人说梦,而是地质学家们所做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地质实习中老师需要带领同学去探索的。


就像下面这个简图表示的那样,“地质思维”要求我们通过岩石的表象去看到其内在蕴藏的过程,反推“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故事里面要包括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岩浆?沉积物?),在什么时间点由于什么原因(地壳抬升与下降?区域构造运动?地表气候的变化?),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喷出/侵入?风化/沉积?变质作用?),才一步一步变成现在的状态。

岩石转化示意图

图/百度百科


野外实习对老师最大的考验,莫过于叙述一个准确并生动的故事,要能够抓住故事的关键点进行重复,同时说明推出这样一个结果的根据。看起来像是轻松地“编出”一个故事,但实际上这是一个破案的过程,需要缜密的地质思维以及完善的资料准备,对于老师来讲每一个细节过程必须保证真实、正确,经得起严密的推敲——成分、岩性、物质组成、年龄、里面的变化,全部容不得丝毫差错。查阅大量资料,筛选出重点的部分,然后组织语言从最容易引起兴趣的地方讲起,这样才能最终让同学们形成鲜明记忆。


正是因为这些在野外实际看到听到的故事,相比课堂上的知识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利于同学们“地质思维”的形成,才使得这成为了对带队老师的某种考验。

你看到了什么?

摄影/许可

而最终,地质思维和讲故事的能力,都是需要同学们在老师讲故事的带领下,自己慢慢掌握的。在经过实习的训练后,对于一块石头,我们再不能如同走马观花一样只是“看到了”,而是要去认真思考“它是什么岩石?它为什么在这里?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的?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这会逐渐改变我们看东西的方法和视角。


比如上面图里那块形状异常的岩石,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要想讲一个故事,你至少要看到这些:首先要认识矿物并根据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得到——这是一块花岗质岩石;然后根据周围同质岩石的连续性可推测——它形成于新太古代的大规模侵入作用;再看它的形态可以判断——这是典型的海蚀结果,为拍岸浪掏蚀形成的海蚀凹槽;最后环顾四周,发现其处于老虎石地区现代海平面以上6-8米位置,岩石性质和海蚀特征与当前的老虎石一致——一个故事便在这里了。

在距今25-28亿年的新太古代,如今的华北地区地下热流涌动,一千多度的地幔熔体加热了地壳,使得广大区域内地壳岩石熔融、上涌,就像油滴在水中缓慢上升,然后在地表之下几公里停滞不前、慢慢冷却,形成体积巨大的坚实花岗岩体。经过了不知多少亿年的地质活动,这其中有板块的漂移、地壳的抬升与下降等等,这些花岗岩终于露出在地表,并恰好在海滨形成基岩海岸,接受海浪的拍打与侵蚀。最后一次抬升已是距今很近的第四纪,这块岩石就是在那时离开了海平面,来到了现在的位置,它远离海浪静静地立着,却仍难以忘记那亿万年来,充满巧合又注定轰轰烈烈的故事。

如今正接受侵蚀的老虎石

摄影/许可

在习惯于像老师讲故事那样去思考之后,经历实习的同学们似也染上了所谓地质学的“职业病”,当看到石头时,脑回路中会首先有这些词语匆匆飞过:颗粒粗大/结晶好/侵入形成/喷出形成/风化/剥蚀……

小石头

看来大家再不能简单地欣赏石头了,甚至觉得有点遗憾呢~

哈哈,应该说这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到了门道,石头才更有意思呢。

谢老师

小石头

那么老师,未曾接受训练的真正的游客,也有机会一窥这“门道”嘛?

这就是现在新兴的“地质旅游”吧,在旅游过程中深入了解自然现象里的故事,不光看到风光美,还能看到内在美,也未尝不是很令人享受的体验。但要做到让普通游客都能感兴趣,并一定程度上理解其内涵,也是对地质导游们不小的挑战。

谢老师

小石头

地质导游?那您能客串一下导游为我们做一下讲解吗?

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谢老师

地质旅游的讲解和老师对学生讲的故事有那么几分相似:首先第一句十分重要,它要有趣,让对方有兴趣,再进行演绎与发挥;另外讲的时候不能太专业,要用浅显的方式将一个故事描述出来,这样才能让对方有机会记住这个故事;如果对方有相应的追问,则继续描述下去,如果没兴趣便也可到此为止了。

远看鹰角亭:为什么叫鹰角?

这片岩石为何和周围的不一样呢?

摄影/许可

走近鹰角亭:为什么与海岸有陡直的崖壁相隔?

摄影/许可

石头和石头是不一样的。倘你相信这种不同,上图里种种问题自然是一个很好的新世界的入口,你也会因为用心倾听了专属于这些石头的故事,而得到一段与众不同的旅程。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不如寻一个明朗的夏日,亲自去到那片海岸,走到它们身边,再听石头君同你述说罢。

野簿

记录实习的意义

除去上文所说的“地质三件宝”以外,还有一个物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离手的,那便是野外记录簿,常常被地学人偷懒地称为“野簿”,它并不是认识岩石的工具,但它是野外工作最完整的真实记录。

野簿静静躺在老虎石的伟晶岩脉上

摄影/许可


“本簿为地质工作的原始资料,,使用者应严守保密规定。”小小的硬皮红本有个巴掌大,打开来却是这样一行严肃的字,每一个首次拥有野簿的人也就知道了,每一笔都是马虎不得的事情。大家有理由要求自己的野簿兼具准确性与观赏性,能够为实习本身提供更厚重的价值,但显然这并不是大家都容易做到的。

说到野簿,?

谢老师

小石头

嗯嗯,是去年出版的吧,但是因为感觉一定很深奥晦涩,没鼓起勇气去看诶。

不过在地质人看来啊,这些由野簿整理出来的文字,倒是十分接地气呢。

谢老师

从野簿的角度去撰写回忆录,是一个独特的选择,但它确实有其合理性,在成千上万的地学工作者眼里——同样都做的野簿,会有什么不同的故事呢?大家都会抱有一种期待,并最终发现这些野簿里,也确有些不同于常人的亮点。首先这些记录相对完整,能够穿起青年时代到中年时代整个地学工作生涯,有地质学的借鉴意义;其次其中不少记录围绕着某一项工程,不仅仅局限于对地质工作的记录,还包含所见所闻的细节,立体地包含了很清晰的时代烙印,有一定历史意义;最后由于笔迹工整、绘图准确,且叙述了在艰苦条件下恪尽职守、不放弃对自己要求的故事,对于青年人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图/http://www.sohu.com/a/73310961_119895搜狐网


并不是每个人的野簿都能达到这种记录水平,其能有时代性的意义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巧合,但另一方面讲,让自己的野簿拥有“回忆录”的价值,也是每个手拿小红本的人应当有的自我要求


,谢智老师起身到书架前,轻快地取出了一本外表略有些破旧的小红本,翻开内页则已明显泛黄,但整洁的铅笔字还可以清晰辨认。可能60-70年代的故事太过遥远,但面前这20多岁的本子里,记忆由工整的素描携带着直接冲击到脑海深处——鸽子窝、汤河地堑、老虎石连岛沙坝,让人仿佛可以直接走进里面那个波浪声为背景的夏天。尽管技术的革新让素描不再如过去那样重要,野簿仍然是所谓实习意义所最终能依附的具象

鸡冠山顶的合影

摄影/夏琼霞老师


当然技术的进步也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优秀的具象——数码照片,我们有理由相信若干年后的野外工作回忆将更容易保存,这些经历也会更加轻松愉悦,但野外实习与其带来的地质思维和优秀品质,仍然和旧日一样,须臾不容轻视。

小石头

老师,我有时候会很好奇,像您这样做地学研究这么多年的人,是因为对探索地球奥秘的执念才坚持下来的吗?

不会不会,那个主题太宏大了,如果非要说的话,倒确实有那么几分兴趣与好奇心的作用吧——

谢老师

人生

一喜欢就是一辈子

你的脚底下,老不死的地球一直都在那里,人类对它的探索却比你想象中要浅显许多,相比于我们儿时会问的“地球的奥秘”本身,科学家们更关注的是地球内部某一个阶段、某一个点上的地质过程。这样看似小区域的探索,却常常是一个人一生的工作,但不要小看它们——也许正是全球所有人“渺小”的研究连缀起来,才最终帮助我们呈现出地球的奥秘。

地质锤留给海滩的痕迹

摄影/许可


“人总是要做点事情的,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如就一生坚持下来。”


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更何况,还不时有机会到野外去,去见没见过的东西,去体验未经历过的生活——像在北戴河的时候一样。

谢智

1969年出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空学院副教授。199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1998年获得中科大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此后在中科大工作至今,1999年起主讲本科生“普通地质学”课程,多次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地质实习。主要从事放射成因同位素地球化学方向研究。

撰文/许可

排版/时尘

特约采访/谢智老师

责任编辑/许可


石头工作室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dr.stone@ustc.edu.cn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