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东莞考前48小时可以提高10分的资料!

2021-11-01 15:54:10

【推荐】喜讯|第七个100%通过诞生!阳江两期面试班全员通过!

东莞面试课程本地开课!考后面试分科教学!更专业!

东莞打印准考证了吗?还没打印的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打印!

你准备好了吗?

下面尚佰为大家准备各科的考前秘籍!


1

教综(心理学)

下滑查看内容

心理学部分

1.一般来说,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更容易引起(    )

A有意注意      B.注意转移      C.无意注意      D.注意分配

 

2.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习的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现象叫做(    )。

A.注意          B .随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3.老师上课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运用的原理是(    )

A.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B.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C.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D.活动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4.当个体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转移

 

5.一目十行体现是(   )特性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转移

 

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    )特性。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7.驾驶员在驾车时,眼、耳、手、脚并用是(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范围

 

8.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状态因素之一是(   )。

A.有明确的目的     B.直接兴趣     C.意志努力    D.间接兴趣

 

9.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注意某个对象时,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提高。这就是(    )。

A.注意的集中性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指向性    D.注意的转移

 

10.学生上课时想着课外的事是注意的(     )。

A.转移       B.稳定性        C.分配      D.分散

 

11.小学儿童不宜参加过于长久和单调的活动,这是因为小学生(    )。

A.注意的分配差    B.注意的广度差    C.注意的稳定性差     D.注意的转移性差

 

12.注意的基本特点是(      )

A .选择性     B.选择性与指向性      C.紧张性与选择性     D.集中性与选择性

 

13.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4.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5.学生上课时,同时听课、看书、记笔记。这是注意的(     )。

A.分散      B.分配      C.转移     D.起伏

 

16.陈明既想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锻炼自己,服务社会,他又怕需占用大量时间,影响学业,陈明的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

A.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双趋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7.奥苏泊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18.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进行归因,老师想要让学生努力学习,不管其能力水平或任务难度如何,应让学生形成(    )归因。

A.外部、稳定

B.外部、不稳定

C.内部、不可控

D.内部、不稳定

 

19.关于学习动机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学习动机的作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

B.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就是学习者遇到的问题情境

C.学习动机只对学习活动的发起起作用

D.学习动机越强,学习的效果越好

 

20.浩浩是一个活泼、热情、思维敏捷、喜欢与人交往但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心态较为浮躁的孩子。浩浩的气质类型可归为(    )。

A.胆汁质

B.抑郁质

C.粘液质

D.多血质

 

21.德国邓克尔发现人看到的某物品具有一种功能后就很难看出其他功能,进而影响问题解决这一现象称为(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问题表现 

D. 知识结构

 

22. 根据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的人是(   )

A.力求成功者

B.自我实现者

C.追求荣誉者

D.避免失败者

 

23.七年级学生小叶喜欢在早晨和晚上学习需要记忆的知识,她认为早上和晚上的学习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到的干扰是(   )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24.(   )是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将其应用于教育中,即教师的期待效应。

A. 罗森塔尔效应 

B. 晕轮效应  

C. 过度理由效应 

D. 巴纳姆效应

 

25. 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能背诵的效果好,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其保持效果将不再增加。一般认为,学习程度以(    )为佳。

A. 80%       B.100%         C. 120%        D. 150%

 

2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围绕(    )而展开的。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

 

27.不同年级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不同年段对应的年龄阶段特征,这间接表明了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与定向性

 B.阶段性与连续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28.下列关于高中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理论型”向“经验型”转化

 B才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

 C.有时意志水平上也会出现和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D.才开始出现反思思维

 

29..家长和学校对于孩子的道德教育在(    )岁时最为关键。.

 A.5

 B.7

 C.9

 D.11

 

30.别人都说,儿童学外语要早点学,这与儿童身心发展的(     )有关

 A.差异性

 B.关键期

 C.不平衡性

 D.定向性

 

31.妈妈把自己的脸挡起来,宝宝会以为妈妈彻底消失在这个世上了,此时宝宝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2.自我意识最原始、最低级的形态是(    )。

A.生理自我

B.理想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

 

33.儿童不小心撞到桌子上擦破了皮,哭了起来,大人连忙边拍桌子边说“桌子坏,打桌子”,这说明了这个儿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4.儿童知道A比B大,B比C大,便知道A比C大,这说明儿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5.“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    )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桑代克

D.冯特

 

36.探讨了“发展”的实质,并认为就心理学家看来,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的学者是(    )

A.华生

B.皮亚杰

C.维果茨基

D.乌申斯基

 

37.下列不属于维果茨基提出的教育与教学中三个重要问题之一的是(    )

A.“最近发展区”思想

B.同化和顺应

C.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D.学习最佳期限问题

 

38.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的学者是(    )

A.奥苏贝尔

B.班杜拉

C.布鲁纳

D.维果茨基

 

39.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前(   )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A.三

B.四

C.五

D.六

 

40.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猜疑,面对新环境时会焦虑不安,形成不信任他人的人格的时期是(     )

A.0~1.5岁

B.2~3岁

C.6~11岁

D.12~18岁

 

4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个体差异性

 

42.“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这句话隐喻学生的学习具有(     )。

A.主体性      B.客体性      C.被动性      D.强制性

 

43.我国中学开设的“艺术”课程属于 (    )。

 A.学科课程      B.分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44.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顺序进行教学反应了教学过程中的(   )。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45.班主任利用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来教育学生,这属于 (  )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答案解析】

心理学

1.【答案】C【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2.【答案】B【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答案】B【解析】考察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4.【答案】B【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

 

5.【答案】B【解析】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6.【答案】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又称为注意的持久性,即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持续的时间。

 

7.【答案】B【解析】同时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是注意的分配。

 

8.【答案】B【解析】无意注意是不需要意志努力,且无目的的,引起的主观因素是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状态,因此选B.

 

9.【答案】A【解析】将注意集中在某个对象上,是注意的集中性体现。

 

10.【答案】D【解析】课堂开小差,离开学习任务,注意的分散。

 

11.【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小学生注意持续时间不长,7-10岁在25分钟左右,10岁以上在40分钟左右,持续时间的长短体现为注意的稳定性。

 

12.【答案】D【解析】注意主要的两个特点是选择性和集中性。

 

13.【答案】B【解析】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无意注意。

 

14.【答案】A【解析】新颖性刺激的闯入,引起学生的注意为无意注意。

 

15.【答案】B【解析】一边一边体现的是注意的分配。

 

16.【答案】A【解析】双趋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形成强度相同的二个动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其中的一个目标,此时个体往往会表现出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这就是双趋冲突。双避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这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趋避冲突指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二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所谓“想吃鱼又怕鱼刺”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多重趋避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的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由此引起的冲突焦作多重趋避冲突。

 

17.【答案】D【解析】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奥苏伯尔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其中有意义学习需具备的条件是:学习材料对学生而言有潜在意义;学生头脑中有同化新学习材料的知识;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意向。

 

18.【答案】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其中,努力使内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

 

19.【答案】A【解析】B错,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诸多,比如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志向水平与价值观、焦虑程度、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C错,学习动机的作用有启动、维持和监控。D错,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会阻碍学习效果的优化。

 

20.【答案】D【解析】胆汁质的学生热情直率、精力充沛;脾气急躁,易冲动;反应迅速,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情绪明显表露在外,但持续时间不长。其显著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兴奋性,行为不均衡,易感情用事。工作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多血质的学生外表上活泼好动、不甘寂寞、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情绪情感易产生也易改变,体验不深但明显表露在外面。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灵活性,粘液质的学生安静稳重,交往适度;反应缓慢,沉默寡言;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难以转移;善于忍耐,沉着坚定;做事不够灵活,因循守旧。其显著特点是安静、均衡。

抑郁质的学生行为孤僻,动作迟缓;多愁善感,体验深刻,情绪不易外露,敏感多疑,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感受性,善于察觉别人不易发现的细小事物。其显著特点是敏感、多疑、忧郁。

 

21.【答案】B【解析】考察功能固着的定义,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22. 【答案】D【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麦克利兰和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目标和课题。

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倾向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目标和课题

 

23.【答案】C【解析】白天或晚上只受到单一抑制。早晨学习利用了前摄抑制;晚上学习是利用了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24.【答案】A【解析】考察罗森塔尔效应的定义。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对学生寄以期待,学生就会发生相应于这种期待的效应。

 

25. 【答案】D【解析】考察学习策略之过度学习。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学习效果最佳。

 

26.【答案】D【解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27.【答案】B【解析】阶段性与连续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为持续发展的积累而出现某种心理特质的突发性变化或出现新的心理特征阶段性。从人的一生看,发展是连续的各阶段并非彼此孤立,而是重叠渐进连续性。

 例如:在学龄前的幼儿阶段,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主要的特点是易于形成与实物相对应的、单个的概念,而到了儿童时期,儿童的认识能力,已发展到了可以了解和掌握事物间联系的程度,但是这种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帮助。只有到了青年时期,人的认识能力才开始以抽象概念为基础,逻辑思维才成为人的认识能力的根本性特点。

 

28.【答案】C【解析】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并且有时意志水平上也会出现和生活相脱节的幻想;而初中生时就已经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和反思思维。

 

29.【答案】C【解析】9岁(小学三年级)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关键期,教育者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和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0.【答案】B【解析】关键期是指个体的行为和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减弱或没有影响。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抓住儿童学习外语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答案】A【解析】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儿童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客体衡存的发展。刚开始儿童并不能意识到客体衡存,当事物不出现在眼前时,他们会认为事物永远消失。在感知运动  阶段的中后期,他们就能意识到客体衡存。

       此阶段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儿童只有动作层面上的智慧,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初生时,儿童仅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靠感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在这一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出现分化,思维开始萌芽。这一阶段儿童认知上获得了两大成就:一是,主体与客体的分化,例如,这时的儿童可以学会看着镜子,用手来摸自己的鼻子,而不是镜子中的自己。另一个是,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例如儿童在这一时期可以学会用手达到面前的毯子,拿到毯子上放置的玩具,这就意味着因果性认识已经产生。

 

32.【答案】A【解析】自我意识的发展要经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因此,生理自我是其最原始、最低级的状态。

 

33.【答案】B【解析】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存在泛灵的思想,会认为桌子是有生命的,因此大人打桌子可以帮助孩子舒缓情绪。

和上一阶段的儿童相比,此阶段的儿童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

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34.【答案】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的儿童不仅思维可逆,而且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而ABC属于抽象概念,因此此时的儿童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已经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此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为:

①命题之间的关系

②假设——演绎推理

③抽象逻辑思维

④可逆与补偿

⑤思维的灵活性

 

35.【答案】B【解析】维果茨基创立了如前所说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

维果斯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36.【答案】C【解析】维果茨基探讨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维果斯基认为就心理学家看来,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37.【答案】B【解析】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最佳期限问题。而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提出的。

 

38.【答案】D【解析】维果斯基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

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1、心理发展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结构的改变,到最终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的过程。

2、维果斯基强调活动,认为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

3、维果斯基强调内部心理结构,认为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

 

39.【答案】C【解析】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五个阶段都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40.【答案】A【解析】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对周围世界以及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基本的信任感。这是人格健康的基础。一个婴儿出生后最迫切的需要是父母爱他、照顾他。如果他能得到合理的照顾、哺育、关切与爱护,就会感到世界是个安全而可信赖的地方,因而发展起对他人的信任的人格。反之,如果父母照顾不周,环境多变,哺喂欠缺,对他态度恶劣,就会使儿童对周围环境产生猜疑,面对新环境时会焦虑不安,形成不信任他人的人格。

 

41.【解析】A。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有示范性、复杂性、创造性与长期性。“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故答案选A。

 

42.【解析】A。学生是能动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题中所述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特点。

 

43.【解析】D。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以学科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它以人类对知识经验的科学分类为基础,从不同的分支学科中选取一定的内容来构成对应的学科,从而使教学内容规范化、系统化。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我国中学开设的“艺术”课程属于综合课程。故答案选D。

 

44.【解析】C。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故答案选C。

 

45.【解析】C。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故本题答案选C。


2

教综(教育学)

下滑查看内容

教育学部分

 

46.《学记》中“藏息相辅”教学原则强调 (  ) 。

A.教学要遵循一定顺序进行          B.启发式教学

C.教学要把握最佳时机              D.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7.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   )。

A.认识和情感特征        B.情感和意志特征

C.气质和性格特征       D.生理和心理特征

 

48.教育目的观上,“个人本位论”的代表是(     )。

 A.柏拉图        B.梁启超        C.孔子        D.卢梭

 

49.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    )。

A.洋务运动的推行              B.京师大学堂

C.废科举兴学校               D.北洋大学的创立

50.以下对师生关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B.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C.本质上是朋友关系           D.道德是促进关系

 

51.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   )。

A.学科专业知识      B.广博的文化知识      C.教育学科知识       D.实践知识

 

52.其特点在于动手“做”和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类型属于(    )。

A.教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生课程      D.学科课程

 

53.当前我国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是(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广域课程     D.学科课程

 

54.学校工作的中心是(     )。

 A.德育      B.教学     C.管理      D.校园文化建设

 

55.利用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来教育学生,这属于 (  )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56.班主任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方式称为班级 (  )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57.根据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将课外活动分为(   )。

 A.科技活动、学科活动、体育活动      B.个人活动、群众活动、小组活动

 C.参观、访问和调查                  D.报告、讲座和集会

 

58.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                          B.少先队活动

C.            D.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59.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膳的“七艺”都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经验课程

 

60.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具有坚定意志和积极作用进取精神;心胸开阔,兼容并包等都属于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良好(   )。

A.气质特征     B.能力特征     C.人格特征     D.认知特征

 

61. 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的是(      )

A. 实用主义教育学         B. 实验教育学    

C. 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62. 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育教育

 

63.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

A.班级授课制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便利  

B.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  

C.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导致社会拒绝学校毕业生  

D.学校发展指导制度促进学生学业、生涯、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6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 环境       B. 遗传      C. 教育       D. 社会活动

 

65. 终身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形成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为标志的。

A.《终身教育导论》

B.《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

C.《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D.《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首次对终身教育进行定义

 

66.一个测验可以推广的程度,称为(   )

A.信度          B.常模        C.标准化         D.效度

 

67.主张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外观评价模式         D.CIPP评价模式

 

68.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69. 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

A.分组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70. 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A.班级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社会公益活动

 

71.体谅模式与其他教育模式的区别在于(    )  

A.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  

B.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C.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 

D.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

 

7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 爱岗敬业                   B. 关爱学生

C. 教书育人                   D. 为人师表

 

73. 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74.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75.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76.下列不属于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是(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接受学习      D.探究学习

 

77.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A.君子之教,喻也       B.藏息相辅      C.时教必有正业         D.不陵节而施

 

78. 发现教学法有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

A.示范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监督者

D.促进者和引导者

 

79. (   )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A. 教会          B.学校          C.文字       D.教师

 

80.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体现了 (    )的教育理念。

A.前制度化      B.制度化      C.非制度化      D.上述三项

 

81. 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教育目的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

 

82.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83.学制在大中小学阶段的入学年龄方面,数多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设置受(   )因素的影响.

A.       B.生产力和科技    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D.名族文化传统

 

84.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保证方向和提供动力作用的是(   )

A.美育 B.智育   C.体育    D.德育

 

85.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    )体现出来。

A. 课程目标       B. 教育目的      C. 教育目标       D. 培养目标

 

86.下列与人格发展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我调控能力决定着人格的发展

 B.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C.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

 D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87.下列智力与年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个体的智力在25岁以前是直线上升发展的

 B.智力发展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

 C.26~35岁智力保持高原水平

 D智力从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88.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我国和苏联心理学家常用描述性方法对性格的静态结构进行分析,其中性格的理智特征不包括(   )

 A.意志过程中的差异

 B.思维过程中的差异

 C.感知过程中的差异

 D想象过程中的差异

 

89.下列关于性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B.性格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两方面

 C.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

 D.性格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每种性格都有它相应的特征

 

90.下列关于特殊儿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弱智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80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140的儿童

 C.自闭症属于社交和行为问题

 D.对于超常儿童,学校一般采用插班、办特殊班、个别教育三种方式

  

教育学答案


46.【答案】D【解析】《学记》指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臧”,指获得的知识,“息”是指下课后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臧息相辅”的意思是指课内要在规定的时间传授正课,课外应有休息、游戏和作业。体现的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故本题答案选D。

 

47.【答案】D【解析】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特征。故答案选D。

 

48.【答案】D【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代表人物有卢梭、孟子、福禄贝尔、罗斯杰等。故本题答案选D。

 

49.【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故此题选择C。

50.【答案】C【解析】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的关系,故本题答案选C。

 

5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所掌握的知识结构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基础,教师所拥有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就是教师所学和所教专业课的知识,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在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故答案选A。

 

5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学科课程获得的是间接经验,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故此题选择B。

53.【答案】D【解析】我国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按各种不同的学科划分门类,并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故本题答案选D。

 

54.【答案】B【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故答案选B。

 

55.【答案】C【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故本题答案选C。

 

56.【答案】A【解析】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的作用。故本题答案选A。

 

57.【答案】B【解析】学校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的人数和规律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58.。故答案选C。

 

59.【答案】A【解析】我国古代的“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和古希膳的“七艺”分为三科四学,三科是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是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属于学科课程。

 

60.【答案】C【解析】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因此该题反应的是人格特征。故此题选择C。

 

61.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的教育学流派。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他的这种学说以“经验”为基础,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

 

62. 【答案】D【详解】了解“古代斯巴达教育”。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63.【答案】B【解析】A为教学组织形式。C为教育的负向功能。D为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的促进作用。

 

6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着重体现的是周围的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65. 【答案】C【详解】了解“终身教育理论”。l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明确指出“终身教育的概念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今后,整个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而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发表,标志着成人终身教育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也标志着成人终身教育思潮和理念开始向主流的教育指导思想发展和变化,使成人终身教育成为各种国际新教育思潮、理念等产生的重要前提和背景。

 

66.【答案】A【解析】(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指的是测量的一致性程度。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即是,可以推广的程度(2)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特征的程度。(3)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6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A目标评价模式由被誉为“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提出,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B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模式。认为评价应当注重的是课程的实际效果而不是预期效果,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专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是以作为评价的准则。D项CIPP模式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等学者提出来的,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而应该是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应改为课程的改革服务。CIPP是背景评价(content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

 

68. 【答案】A【解析】了解“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学校就是教学之地,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

 

69. 【答案】A【详解】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分组教学是把学生按能力或学业成绩分为不同的班或组,通过定期测验决定学生升级(组)或降级(组)的教学组织形式。

 

70. 【答案】C【解析】了解“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参加活动的人数(即活动的规模)为标准进行分类,学校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分为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群众性活动。

 

71.【答案】A【解析】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

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按照麦克费尔的观点,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这种基本核心是所有的人自然具有的,而且“根据经验可以证实,人的相似之处是深刻的,人的不同之处是表面的”。对于道德发展来说,给机会表达隐藏于心中的敏感点,是至关重要的。

 

72. 【答案】B【解析】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蓝本和准则。

   (1)三爱两人一终身。核心是关爱学生。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及终身学习。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基本任务;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的道德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要求,核心是热爱学生。故选B。

 

73. 【答案】D【详解】掌握“德育的基本方法”。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74. 【答案】C【解析】掌握“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75. 【答案】C【详解】班级民主管理是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76.【答案】C【解析】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C项接受学习是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故不选。

 

77.【答案】D【解析】A选项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B、C项体现的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D项体现的是循序渐进原则。

 

78. 【答案】D【解析】布鲁纳倡导发现教学法,倡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教师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79. 【答案】B【解析】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标志着制度化教育、也即正规教育的诞生。

 

80. 【答案】C【解析】“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一种思潮的体现,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学校系统的出现。而由制度化到非制度化教育思潮可能出现的标志是教育不再受制于学校环境。

 

81. 【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即提出要引导学生将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所以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

 

82.【答案】C【解析】素质教育的重点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不同。

 

83.【答案】C【解析】大中小学的入学年龄段的设定,主要考虑的是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84.【答案】D【解析】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它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其它各育的智力基础。

 

85.【答案】B【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最高理想。

 

86. 【答案】A【解析】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

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87. 【答案】A【解析】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在13岁以前是直线上升发展的,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88. 【答案】A【解析】性格的理智(认知)特征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过程中的差异,意志不属于认知(理智)过程。

 

89. 【答案】D【解析】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不同,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性格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两方面。性格与气质不同,性格是有好坏之分的,而气质才是没有优劣之分。

 

90.【答案】A【解析】

特殊儿童的类型如下

1、智力超常儿童: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140的儿童。对于超常儿童,学校一般采用插班、办特殊班、个别教育三种方式。

2、弱智儿童:弱智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70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

3、认知或学习障碍

学习困难学生

4、社交和行为问题

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焦虑症、攻击行为),自闭症

5、生理和感觉缺陷儿

 


3

语文秘籍

下滑查看内容

55个语文基本常识汇总

语文常识(一)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3.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4.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5.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6.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7.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韦庄)为“乐府三绝”

18.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9.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20. 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1.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2.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3. 三代:夏商周

24.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5.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6.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7. 三教:儒释道

28.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9.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30.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1.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2. 岁寒三友:松竹梅

33.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4.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5.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6.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7.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8.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9.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40.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1.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2.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3. 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4.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5.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6.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7.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8.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49.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50.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1.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2.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3.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4.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5.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4

数学秘籍

下滑查看内容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sin α=∠α的对边 / 斜边

  cos α=∠α的邻边 / 斜边

  tan α=∠α的对边 / ∠α的邻边

  cot α=∠α的邻边 / ∠α的对边

  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

  (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

  三倍角公式

  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

  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

  tan3a = tan a ·tan(π/3+a)· tan(π/3-a)

  三倍角公式推导

  sin3a

  =sin(2a+a)

  =sin2acosa+cos2asina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降幂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cover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半角公式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cot(A/2)=sinA/(1-cosA)=(1+cosA)/sinA.

  sin^2(a/2)=(1-cos(a))/2

  cos^2(a/2)=(1+cos(a))/2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三角和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

  两角和差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和差化积

  sinθ+sinφ = 2sin[(θ+φ)/2] cos[(θ-φ)/2]

  sinθ-sinφ = 2cos[(θ+φ)/2] sin[(θ-φ)/2]

  cosθ+cosφ = 2cos[(θ+φ)/2] cos[(θ-φ)/2]

  cosθ-cosφ = -2sin[(θ+φ)/2] sin[(θ-φ)/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积化和差

  sinαsinβ =[cos(α-β)-cos(α+β)] /2

  cosαcosβ =[cos(α+β)+cos(α-β)]/2

  sinαcosβ =[sin(α+β)+sin(α-β)]/2

  cosαsinβ =[sin(α+β)-sin(α-β)]/2

  诱导公式

  sin(-α) = -sinα

  cos(-α) = cosα

  tan (—a)=-tanα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tanA= sinA/cosA

  tan(π/2+α)=-cotα

  tan(π/2-α)=cotα

  tan(π-α)=-tanα

  tan(π+α)=tanα

  诱导公式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α/2)]

  cosα=[1-tan^(α/2)]/1+tan^(α/2)]

  tanα=2tan(α/2)/[1-tan^(α/2)]

  其它公式

  (1)(sinα)^2+(cosα)^2=1

  (2)1+(tanα)^2=(secα)^2

  (3)1+(cotα)^2=(cscα)^2

  证明下面两式,只需将一式,左右同除(sinα)^2,第二个除(cosα)^2即可

  (4)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常考几何图形的考点汇总

三角形

(一)三角形

1、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2、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3、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1)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6、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7、三角形中的中位线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共有三条中位线,并且它们又重新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2)要会区别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

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

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

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

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二)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夹边就是三角形中相邻两角的公共边,夹角就是三角形中有公共端点的两边所成的角。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三)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这个判定定理常用于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四)直角三角形

1、两个锐角互余:∠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

可表示如下:BC=AB

                C=90°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CB=90°  

可表示如下:CD=AB=BD=AD

                 DAB的中点

4、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

5、射影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6、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CD=ACBC

7、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理论依据

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三边之间的关系:(勾股定理),

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边角之间的关系:


(五)三角形内心

外心:外接圆圆心,为三边中垂线交点,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内心:内切圆圆心,为三角角分线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
垂心:三条高线的交点  ,三角形只有一个垂心。

三角形四心的结论



5

英语秘籍

下滑查看内容

解题技巧

u  词义辨析题

生词生义

熟词生义

1)常见提问方式

The underlined word “__”in thepassage means __.

What does “___”in the thirdparagraph stand for?

The word/phrase “____”most nearlymeans ____.

The word/phrase “__”could best bereplaced by __.

The word/phrase “__”in Line…, Para …refers to__

2)解题关键:联系上下文语境

3)接近/递进关系:and, or

选择或相对关系:对比or(要么,或者)

根据同位或解释关系:生词后定、表、同位语、破折号等

转折或对比关系:but,however,otherwise

根据因果关系:because, sothat

据例举的实例:for example

4)熟词生义(跳出字面义):

e.g.All these thingscan be a cause of stress, and it is best to face them honestly, and to bringour frustration into the open. People who have a row and then forget it aredoing their health more good than those who bottle up their feelings.(2011)

    42.Judging fromthe text, the word “row”in the third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means______

    A.a noisyquarrel                     B.a boat journey

    C.a goodrelationship                 D.a cured disease

5) 生词生义

e.g.Dr Cheetham said:“I am dismayed by the increasing numbers of children weare treating with this entirely preventable condition.Fifty years ago,many children would have been given regular doses of codliver oil,but this practicehas all but died out.”(2010)

64. The underlinedword“dismayed” in the fifth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 delighted        B. unconcerned   

C.entertained      D. shocked

 

u  事实细节题

对文中叙述的事实、细节进行理解或判断

直接信息题

间接信息题

1)表现形式

a.例证题(文中举例的作用)

 e.g. / 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like

b.是非判断题 

c.数字和年代

d.一些细节内容

(what, where,who, how, which, why, how many, when)

2)常见提问方式:

Which of the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How did Tom help thefiremen to save his mother?

Why did John rundownstairs first?

Who discovered thesecret?

What did Jim do toprotect himself?

When did Petergraduate from college?

Which of the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false?

What is the rightorder of...?(排序题)

The underlined word"it"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refers to ...

......

3)解题技巧:

原文定位法。不想当然地依赖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带着问题找句子,根据相应出处的信息作选择。

对关键词语提高敏感度,时间、地点、人物圈出来,以便做题时回头再推敲。

注意识别指代词语。为避免重复,文章中对多次提及的事物或现象会使用不同的词语,如同义词、近义词、代词。

注意有些选项是对原文的照搬,有些是原文内容的换一种方式表达。

e.g1“....create thermal pollution in the bay”,“no acceptablemeans for disposing of its radioactive wasters”,“Stop Private Profits from Public Peril”....

    7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NOTmentioned as a reason for the demonstration? ____

    A. Public transportation.        B. Public peril.

    C. Pollution.                  D. Disposal of wastes.

E.g.2

1. Driver Wanted

(1)Clean drivinglicense.

(2)Must be of smartappearance.

(3)Aged over 25.

Apply to: CapesTaxis, 17 Palace Road, Boston.

2.  Air Hostesses for International FlightsWanted

(1)Applicants mustbe between 20 and 33 years old.

(2)Height 1. 6m to1. 75m.

(3)Education to GCSEstandard.

(4)Two languages.Must be able to swim.

2.  Air Hostesses for International FlightsWanted

(1)Applicants mustbe between 20 and 33 years old.

(2)Height 1. 6m to1. 75m.

(3)Education to GCSEstandard.

(4)Two languages.Must be able to swim.

3. Teacher Needed

For private languageschool. Teaching experience unnecessary.

Apply to: TheDirector of Studies, Instant Language Ltd, 279 Canal Street,  Boston.

64. Which of the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here?____  

    A. Marriage.

    B. Male or female.

    C. Education.

    D. Working experience.

E.g.3

Kids count more thantheir colleges. Getting into Yale signify intelligence,talent and ambition. But it’s not the onlyindicator and,paradoxically, itssignificance is declining. The reason:so many similarpeople go elsewhere. Getting into college isn't life's only competition. In thenext competition—the job market andgraduate school—the results maychange. Old-boy networks are breaking down. Princeton economist Alan Kruegerstudied admissions to one top Ph.D. program. High scores on the GRE helpedexplain who got in;degrees of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didn't.

64. What does theauthor mean by“Kids count more thantheir colleges”?____

   A.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oa person's success.

   B. A person's happiness should be valuedmore than their education.

   C. Kids' actual abilities are more importantthan their college background.

   D. What kids learn at college cannot keep upwith job market requirements.

 

u 推理判断题

1)题型

言外之意

观点/情感/态度题

后续内容推断题

文章出处判断题

作者/读者身份推断题

题干常见关键词

infer, suggest,imply, indicate, conclude, be likely to, probably, intend...

2)常见问题示例

We can infer fromthe passage that _____.(推测言外之意)

We can learn fromthe passage that the two talk shows__(推测言外之意)

The writer of thispassage intends to _____.(推测言外之意)

According to theauthor, manufacturers_____(观点题)

In the next part,the author would most probably discuss..(后续内容推断)

The passage isprobably taken from a ______.(文章出处判断)

Who are the intendedreaders of the passage?(读者身份判断)

3)做题原则

结合语篇,忌主观臆断

4)部分题型讲析

v 言外之意题:

a)有些选项据常识而言有理,但离原文意义太远,文中找不到确切根据,肯定不是答案。

b)文中出现过的原意和原句虽没错,但非推断出的内容,肯定不是答案。

c)仅仅简单表述原文的选项不能当选,因为不符合“言外之意”的意思。

v 情感、观点、态度题:

a)舍身处地,分清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

b)题干关键词:feel, opinion, attitude...

c)选项:

optimistic,pessimistic, enjoyable, exciting, sad, neutral, indifference, opposition,approval, insistent, suspicion, appreciative, critical, satisfactory...                          

e.g. As thefatalities continue to occur daily in every state,some Americansare even beginning to speak well of the 13 years’nationalprohibition of alcohol that began in 1919,which PresidentHoover called the“noble experiment”.They forget that legal prohibition didn’t stop drinking,but encouragedpolitical corruption and organized crime. As with the booming drug tradegenerally, there is no easy solution.

75. What is theauthor’s attitude towardall the laws against drunken driving?____

    A. Optimistic.    B. Pessimistic.   

    C. Indifferent.    D. Ironic.

v 后续内容推断题:

e.g. Having apositive attitude is one of the keys to making a successful change,according to Judy Zerafa,author of severalbooks based on how people can improve their lives.Sh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of believing in yourself-and having positive habits,a creative imagination,andpersistence-to make change happen.

65. What informationwill probably be provided following the last paragraph?____

  A. Useful methods used to avoid negativethoughts.

  B. The side effects self-denial behavior.

  C. The ways Judy Zerafa advised to make achange.

  D. Examples showing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a positive attitude

 

u 主旨大意题

a. 题干表现形式:

1)主题型主旨大意题

What's the main ideaof this passage?

The passage mainlyconcerns__

The text is mainlyabout___

What's the topicdiscussed in the text?

注:可以是段落

The second para. of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___.

e.g.Two researcherssaid modern diets often lack vitamin D and this could be a big reason—along with changing lifestyles—for the increasing health problems,in particular rickets(佝偻病)in children.

    61. The passage mainly concerns _____.

    A. problems caused by modern diets

    B. problems of the computer generation

    C. the importance of vitamin D

    D. the coming back of rickets

错误选项特点:

以偏概全

过于笼统

强加观点

无关信息

2)目的类主旨大意题

The passage is meantto___

The author's main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is to___

.....

例:

   Successful peopl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understand the cultures of other countries and learn to change their practicesin different cultures. The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avoiding businessdecisions based on misconceptions---mistaken ideas.

    One cause of misconceptions isethnocentrism, the belief that ...

    A knowledge of the local language can helpinternational business people in four ways. …

    Values are people’s basic beliefs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ightand wrong, good and bad.  …

64. 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article is to tell people_________.

A. how to take aright attitude in business

B. how to avoidmisunderstandings in business

C. how to use alocal language in business

D. how to actpolitely and properly in business

3、标题类主旨大意题

The best title forthe passage might be___

What would be the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

b. 技巧:

找出文章主题句,其他句子是对主题句的阐述、解释、支持或发展。

1) 高频词。

2) 标志性提示。

On the whole , inshort, therefore…

I agree with theopinion that…

Given all thesepoints above , I would support the idea that…

For all the reasons mentionedabove , I would prefer…

Sample 1

    People have different tastes in food.Some feel that they haven't eaten a meal unless they have had steak or otherred meat. Some prefer chicken or fish and eat one or the other at every meal.Others prefer vegetables and fruits or grains and would enjoy a meal ofspaghetti, eggplant, and fresh fruit. Others could live on what were calledfast--foods: a hamburger or hot dog, French fries and a soft drink.

Sample 2

   Some students prefer a strict teacher whotells them exactly what to do. Others prefer to be left to work on their own.Still others like a democratic discussion type of class. No one teachingmethod can be devised to satisfy all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Sample 3

     Nothing is as useful as a flashlight on adark night if a tire goes flat. Few inventions are so helpful to a child who isafraid of the dark. In fact, the modern flashlight brings light to many darksituations. Finding something in the back of a closet is easy with aflashlight in hand . A camper also needs one after the light of the campfirehas been out.

 注意事项

适当放弃,不要死抠难题

相信第一直觉

遇见长难句不慌,抓主干

先看题,再做题,目的性要强,有针对性地找答案

灵活运用阅读技巧,有些跳读,有些精读

学会将背景知识与熟悉事物联系(e.g.examination)

题目看清楚

注意偷梁换柱的答案

注意选项不对题的答案(答非所问+照抄原文)

选项范围过大或过小,感情色彩过重或过轻

区分观点和事实

切忌被自己已有常识误导

做题忌想当然


扫码进入官网查看

在尚佰,等待最美丽的绽放,必过!

咨询电话:020-89114526、02037362087

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官方网站,点个赞,领导给小编发5分钱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