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简说三槐王氏的上源争议

2022-04-27 14:48:21

三槐王氏是我国当今王姓各堂号中子孙繁衍最大的一支,不仅族人数占王姓族人总数的30%以上,而且居住也遍布祖国各地,甚至远播海外,是海外华人的根源。所以对“三槐王氏”的世系溯源问题,就成为“三槐王氏”族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关于“三槐王氏”上源世系,目前存在着极大的分歧。一部分人认为三槐王氏源自王元之后的琅琊世系;另一部分人认为“三槐王氏”源自王威之后的太原世系。即三槐始祖王言的父亲是王抟还是王乾这一争论焦点。大家各执己见,引经据典。有的认为应以正史为本,家谱牵强附会不足为据;有的认为正史语焉不详,世系断续驳乱,以此连接的世系是为硬伤,不是证据。

“三槐王氏”的受姓祖是周灵王太子晋,以后延续至秦之王翦、王贲、王离。大家对此已形成共识,尽管在世代传承上还有一些小的分歧,但并无大的争议。从汉起至唐中期,是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其中,,世代传承时断时续,颇多争议,但总的来讲是这两支族人内部的考证研究,在此就不作讨论。自五代末到北宋的王言及其以下世系,无论从正史或谱牒上纪载都比较完整和翔实,也没有分歧。金兵南下,宋室南渡,“三槐王氏”后裔有的随宋室南渡,有的被虏北迁,有的留守中原,以及再经元明清时度,就播迁至全国以致海外,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王氏家族。其间经1000年有余的历史 ,史书不可能详细记载各分支家族传承世系,只能靠各支系家谱的记载并辅之以史料片断记叙的佐证来解决。所以不可能不引起全国性全族的争论。

因此,“三槐王氏”上源世系的研讨应归结为从中唐至五代这其间二百年间几代人的考证问题。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再经过唐末黄巢起义,农民军风起云涌,给门阀制度以毁灭性的打击;到了五代时期,,多国割据,使得多数姓氏的世系出现断层,王氏姓氏的世系当然也不例外。也正因此时社会动荡,史籍资料凌乱佚失,造成了对这段历史研究的困难,也造成了“三槐王氏”世系归属的争议。

对于“三槐王氏”的世系归属这个问题,我认为不能带着私心和偏见去进行无理争执,而应该放下一己之私的心里客观科学的来对待事实。也不能受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要尽可能地收集史料(不论是符合自已观点的或反对自已观点的正反两方面资料),冷静地进行研究分析,兼听旁采,求同存异,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世系真相。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两种说法的情况。

[琅琊说]关于“三槐王氏”的上源世系是:

王褒→王鼒→王弘直→王綝→王曒→王宠→王仲连→王绍→王玙→王及→王鐬→王抟→王言→王彻→王祜

其主要根据是说《 新唐书 》上有记载,自王褒至王綝(方庆)再至王玙,再至王抟,这一段史料是清楚而且连续的。这确实是正确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王抟有没有一个儿子叫王言?

王抟有几个儿子,在《新唐书.王抟传》中没有注明,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则明确记载王抟有王倜、王倓、王倫三个儿子。王抟在晚唐出将入相,是个声名显赫的人物,光化三年,即公元901年,因受诬陷遭贬,后赐死兰田驿。王言出生于公元869年,是年31岁。王言在公元894年已是都指挥使牛存节部下的一名都将,在进攻山东 郓城的战斗中立有功勋,其后军旅无名,从其文职。这在《旧五代史》中有记载,但没有说他是王抟的儿子。如果王言是王抟的儿子,怎么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会不予记载,而只记载王倜、王倓、王倫三个儿子呢。再有从《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五部正史中也找不到只言片语的记载啊!

那些强调“国史为鉴”的人对于这一点却是讳莫如深,他们拿不出一条正史的记载证明王言的父亲就是王抟。又有人想另辟蹊径,从近代的部分家谱中去找一些没有采信依据的说法,说有的家谱记载王言是王练的后裔;说有的家谱记载王言是王抟的从孙辈;说有的家谱记载王言是王羲之后代王冕的儿子;说有的家谱记载王言是王羲之后代王彦枢的儿子;甚至有的抓到一个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前几年关于“对三槐王氏上源世系考证报告”中的漏字语句也大作文章(即报告中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记载:‘皦生宠,宠生仲连,生绍,生玙,生及,生岁,生抟,生倜、倓、伧、并王言’”。这“并王言”中漏了一个“无”字,应该是“并无王言”。有些人就以此为据,说这“并王言”是国史记录,是新唐书的记载,是国史,并非近修家谱所述,是不能随意改变的),等等。越说越离谱,越说越糊涂。反而证明王言是王抟之子的说法没有具体根据。

在此,我们还可简单地看一个事实,古人给子嗣取名时,若是讲究的话,连使用什么偏旁的字都常常是统一的。如像王抟三子之名“王倜、王倓、王倫”。若是硬要将王言说成是王抟之子的话,那“王言”这一名字与“王倜、王倓、王倫”这三个名字不是格格不融吗?若是说王抟确实还有第四子的话,那也不是王言,而是另有其人。贵州有一支邕江王氏,在他们拿出来的家谱上,十分明确的记载着:抟公确是生四子,他们分别是“倜、倓、伦、亿”。这后面的第四子亿公便是他们邕江王氏的始祖。

还有琅玡说中的王抟到王言的世系衔接也可能是硬伤。族谱编修的实际是兴盛于明朝以后,特别是百姓人家修谱。所以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明代家谱就很少,不说唐宋了。所有家谱中的唐宋以前的世系都并非时人所记,更不是逐代修谱积累出来的原始内容,基本上是用史书中的名人世系拼凑嫁接而成的,只能是有的说法接法错误多些,有的少些而已。由此,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再说王庸敬所著的《琅琊王氏通谱》中记述三槐开基祖王言是唐末宰相王抟的儿子之记载了。这无疑是他所引用的旧谱谱系资料的不准以致,无需再言错与对。……

[太原说]关于“三槐王氏”的上源世系是:

王元则→王焕→王虬→王彦→王杰→王世隆→王通→王福畤→王勉(或勔)→王怡→王潜→王质→王庆存→王乾→王言→王彻→王祜

其根据主要是关于王言的先世传承这一世系中,没有一个人做到宰相一类的大官,所以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就没有象[琅琊说]那么连续而且完整的记载。只能依据部分三槐王氏支系家谱中记载,并从一些零散的先祖个人人物传记,或是他人传记中的侧面记叙,或是一些名人所撰写的铭、序等来加以佐证而成。如:三槐嫡系后裔三沙王氏的始祖王皋南渡时特意把谱版也载到了南方,南渡后没有隔代就续修谱了,而且王皋还让三子把到岳飞处请来的墨宝一直刊刻在族谱中就证明原谱内容延续了下来。即说明这谱载的上源世系等内容系出自于北宋的王旦时期。若是论三槐王氏的部分家谱记载其上源世系的准确度的话,应该说这是其它家谱不能与之相比的了。据北京图书馆所藏《王氏世谱》所载赵孟頫为王言撰写的简历《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中载明王言的父亲名叫王乾,自王言起定居大名莘县。赵孟頫为王祜撰写的简历《宋尚书兵部侍郎晋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中载明其曾祖名讳乾。如果没有一定的依据他又怎么可能知道王言之父是王乾呢?

就是我们原来的懋公支系老谱上,也与多数三槐王氏族谱一样称太原王氏三槐堂。

当然太原说中也有说王言之父是王仲舒之子王哲的,那就更是找不到翔实的依据了。

关于对三槐王氏上源世系的问题,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编辑部历时八年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谱牒资料和史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证,并将详细的考证依据和方法公之予众,统一认同王言的父亲是王乾的太原说作为参考世系,其余不同观点均作为保留,留给后裔贤达继续考证,这应该说是比较认真负责科学的。

我认为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即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关于《三槐王氏上源世系的考证报告》是较为客观科学的,以此作为三槐王氏上源世系的今天定论是基本正确的。

三槐世系源岀太原还是琅玡的争议是现在王氏族人最大的争论,也是造成族人不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既然不可能有绝对性的根据,何不以和为贵,彼此理解,求同存异,搁置争议,以今天较为客观科学的定论和多数三槐族人的文化认同为今天结论。若有后来精英者能发掘到更为科学准确的证据时,再补充完善或更正其说,也是可行的。古时说“天下王氏出太原”,今天说“天下王,三槐堂”这也就是典型的一种文化认同吧了,其他大姓氏也多如此,即便是在中国极具文化影响的孔氏家谱也有错漏。奉劝我族宗亲不要再不加研究探讨,盲目取义,横加指责,固执己见了!


 

附:

关于三槐王氏上源世系的考证报告

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对三槐王氏上源的考证已经经历了六年时间,自去年开始规划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以来,更是加大了考证力度。各地同宗也向本会呼吁希望抓紧认真考证,拿出一个较为统一的三槐王氏上源世系表。去年,编辑部在中华王氏网和会刊上发出了关于调查三槐王氏上源的函,征求各地、各三槐王氏支族的意见,收到了数十份回函和电函,编辑部也查阅了数百个三槐王氏支族谱就三槐王氏上源记述的资料。今年又经总编辑部的集体努力与反复讨论,得出了多数认同的结论,现特作此总结报告。

经过考证,编辑部认为,三槐王氏上源是属太原王氏世系。对于历史上和当今存在的几个不同说法,将作为存疑同时列出,以供后裔贤达进一步考证。具体报告如下。

一、考证依据和方法

本次考证采取以下方法和依据。

1.史、志、谱综合考证。凡国史、方志中有记载的则先以国史为准,次以方志为准。凡国史与方志中无记载的,则参考有关通谱和三槐王氏支谱的记载,当不同的谱有不同记述时,则以多数谱的记述为准。

2.世代年率考证法。对一线图中的先祖人物,以其生卒年月进行比较,从而考证父子传承的准确性。

3.源流比较法。对于具有典型意义的上源世系一线图,绘出统一格式的世系图表,从而按史实进行比较取舍。

4.坚持留同存疑原则。在经过严密考证与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比较科学并符合历史,又是多数三槐王氏同宗认可的上源世系,作为三槐王氏的认同上源。其余不同记载或看法作为存疑保留,以供今后继续考证。

5.统一郡望始祖。为便于考证辩析,琅琊王氏以王元为始祖,太原王氏以王威为始祖,二者世系图均以太子晋为一世祖。

二、三槐王氏上源的不同记述及其质疑和辩析

(一)认为属于琅琊王氏世系的典型记述及质疑。

在王氏家谱中有关三槐王氏属于琅琊系的记述分二类,其一是记述在王导的世系中;其二是记述在王羲之的世系中。下面择其典型谱例并考证质疑。

1.从琅琊祖王元至王导、王羲之的世系源流。按王庸敬的《王氏通谱》列出如下:

元(19)—忠(20)—浑(21)—曜(22)—袭(23)—吉(24)—骏(25)—崇(26)—遵(27)—音(28)—仁(29)—融(30)—览(31)—栽(32)—导(33)。

王羲之的上源世系简述为:览(31)—正(32)—旷(33)—羲之(34)

此间尚需作一特别说明,在浙江嵊州的《东林王氏宗谱》与《谷来王氏宗谱》上,在崇(26)—遵(27)—音(28)中尚应增加5至8代。

即:东林谱中:遵(27)—才—文信—仕高—灏—世达—计—丰—允—音 增加了8代。

谷来谱中:崇(26)—遗—安—高—超—和——遵 增加了5代。

由于考证困难,此间仅作说明,未正式列入主流世系。

2.记述为王导世系的典例有三例。

第一例:王庸敬的《琅琊王氏通谱》中对三槐王氏源自王导的一个流传较广的记述是说三槐开基祖王言是唐末宰相王搏的儿子。

在王庸敬所编著的《王氏通谱》卷二、三(2册),卷七(5册),卷八(6册)等谱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王言出自琅琊世系王导的阐述为:“太子晋33世:导—34世:洽—35世:珣—36世:昙首—37世:僧绰—38世:俭—39世:骞—40世:规—41世:褒—42世:鼒—43世:宏直—44世:綝—45世:曒—46世:宠—47世:仲连—48世:绍—49世:玙—50世:及—51世:(金岁)—52世:搏—53世:言。

经过认真考证,发现上述这个世系传承错误甚多,可能是王庸敬所引用的旧谱的谱系资料不准,质疑如下:

(1)褒、鼒、宏直祖孙三代出生时间竟间隔103—107年,不合实际,中间缺二代。41世王褒,北周车骑大将军,生于南梁武帝天监八年(509年),卒于南陈太建四年(572年),享年64岁。王褒子鼒(42世),为北周光禄大夫。王鼒子宏直(43世),唐太子舍人,卒于龙朔囗年(661—663),年48岁,即生于公元613—615年。所以祖父王褒与孙子王宏直的出生时间竟相差103—107年。相隔二代间隔如此之大,不合实情。

(2)孙子王绍竟出生在祖父王宠之前。46世王宠,卒于唐贞元初(贞元元年是785年,贞元初按785—790年计),享年71岁,即生于公元714—719年。而其孙王绍(48世),唐明经不仕,卒于唐开元十九年(731),卒年42岁,推算生于公元690年。也就是说,孙子王绍生于690年,而他的祖父王宠竟生于714—719年。这个世系传承完全是颠倒了。

(3)《王氏通谱》卷七(5册)的注解中,对48世的王绍与49世的王玙,也犹疑地说:“按旧唐书有王玙传,传首不言为方庆六世孙,传末不言曾孙为王搏。惟新唐书传增入此说,……”。也就是说在旧唐书的《王玙传》中,并未提起王玙是王綝(方庆)的六世孙,也没有说王玙的曾孙为王搏。亦即按旧唐唐书的《王玙传》中,并未提起王玙是王綝(方庆)的六世孙,也没有说王玙的曾孙为王搏。亦即按旧唐书,王搏的上源是有问题的。

(4)王搏是否有第四子是有矛盾的。根据以下资料与分析,王搏只有“王倜、王倓、王伦”三个儿子,并无四子王言。

①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记载“曒生宠,宠生仲连,仲连生绍,绍生玙,玙生及,及生(金岁),金岁生搏,搏生倜、倓、伧”,并无王言。

②据《中国族谱序列选》上的《黄岩西桥王氏族谱》序载:“(金岁)生搏、字昭逸,相昭宗,搏生三子:倜、倓、伦。”也没有第四子王言。也有其它族谱是同样如此记载,不一一举例。

③王搏于唐光化三年(900年)被赐死,在以皇帝为集权的封建时代,是应株连九族或满门抄斩的,若真有四子王言,罪臣之子怎么还能任黎阳县令呢?

④古代谱系的人名是有特定的部首定律的,即父亲不伧生几个儿子,其讳名都用同一个部首。搏的前三子“倜、倓、伦”,都有一个“亻”旁,难道会有无“亻”旁的四子“言”。

根据以上充分的证据,可以认定:第一、王搏没有“王言”这个儿子;第二、王褒至王搏的世系大有问题,可能是拼凑的。从而证明三槐王氏不是王搏的后裔。

第二例:山东莘县提出王言是王导世系中的王练。

这种说法认为:“方则、光禄卿,再传至练,为莘县尉,遂徙莘。历数传至言公,令黎阳。”就是因为王练任过莘县尉就推断王言是王练的后裔,不足证也。

王练的上源在《琅琊王氏通谱》是有清楚记述的:褒(41)—鼒(42)—宏让(43)—方则(44)—景(45)—练(46)。谱中还较详细记述,太子晋42世鼒、字玉铉、石泉县候、隋安东通守;鼒的长子宏让、字敬宗、中书舍人、唐掌机密;宏让次子方则、字元宪、唐举进士、光禄卿;方则长子景、字光义、唐兰州剌史;景五子絿、又名练(即王练)、唐举明经授莘县尉,配车氏。而王练以下谱中就无任何记述,从王练以下至王言将隔七、八代,无任何史、志、谱载的依据,只能作为一种猜测,不能作为证据。

第三例:山东临沂孝友村王氏宗谱的记述。临沂孝友村是琅琊王氏祖居地,王祥卧冰求鲤等许多著名遗迹尚存,本应是琅琊王氏后裔典型的集居地,但据孝友村宗谱也自述为三槐王氏,实在是令人惊讶。正因为这是琅琊王氏祖居地宗谱的记述,因此也作为典例予以考证。

孝友村宗谱对三槐王氏上源记述是:导(33)—悦(34)—洽(35)—珣(36)—昙首(37)—僧绰(38)—俭(39)—骞(40)—规(41)—褒(42)—璋(43)—文(44)—方庆(45)—难得(46)—子颜(47)—(用、仲邱)(48)—无兢(49)—亮(字奉叔)(50)—彦平(字王搏)(51)—节(字言)(52)—泽(字彻)(53)—祐(54)—旦(55)—素(56)—巩(57)—(琳、琛)(58)。   

根据该支王氏世系,有以下考证质疑:

(1)悦与洽是同辈亲兄弟,悦为导的长子,洽为导的三子。

(2)“褒”以上世系为正传,可以在正史中见证。“褒”以下是为“乱世”。

(3)该世系“褒”之子为“璋”、“璋”子“文”,下至“彦平(字搏)八世,是拼凑世系。根据《二十五史》记载:《周书.列传卷第三十三》,王褒生一子名“鼒”,鼒下没有记载子嗣。

(4)从“亮”向上考证,“亮”为南北朝宋时人《梁书.列传卷第十》载:“亮”字奉叔,琅邪临沂人,晋丞相导六世孙也,祖偃,宋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父攸,给事黄门侍郎。再从偃向上考证,“偃”父“嘏”,“嘏”父“琨”、“琨”父“悦”,“悦”父“导”同样可见于《琅邪王氏通谱》,据此考证成为以下世系:导-悦-琨-嘏-偃-攸-亮,与孝友村世系完全不同。孝友村“亮”至“导”有17世,比正史多了10世。

(5)“亮”《梁书.列传卷第十》载:“天监九年(510)转中书监,加散骑常侍”,其年卒(510年)(见附件二)。“亮”子“搏”(名彦平),居莘县(二十五史)载王搏四世祖“绍”,本家于太原,徙京兆万年。三世祖王玙,徙居咸阳(今属陕西)。王搏、隨祖,父居咸阳(详见海外《太原王氏》书)。孝友村宗谱说“搏”居“莘县”是错误的。王搏因事发,被唐绍宗于光化三年(900)赐死于蓝田驿。

按孝友村谱之说:“亮”与“搏”是父子关系,“亮”卒于公元510年,“搏”死于公元900年,父子死亡年差390年,这种世系可为之笑话。

《新唐书》七十二卷中的宰相世系表,按作者当时所掌握的资料,明确记载着王搏只有三个儿子叫:倜、倓、伦”。并无王言一子。

(6)孝友村宗谱有王素生王巩,王巩生琛、琳二子,不切实际。据海外太原王氏书引《王庸敬.三槐王氏通谱》和《永泰王氏宗谱》等记载:王巩生“奇、时、由、皋”四子,并无“琛、琳”二子。

从以上的考证可知,孝友村谱载的所谓三槐王氏上源也是不正确的。

3.记述为王羲之后裔的也有三例。

第四例:王泉根先生依据浙东的一王氏族谱在他所编著的《华夏姓氏丛书—王》的书中,记述三槐王氏为王羲之后裔的世系图为:

羲之(34)—献之(35)—靖之(东晋)(36)—恒之(37)—安之(38)—大之(梁)(39)—清(40)—猛(陈)(41)—缮(隋)(42)—弘(43)—明(44)—御(唐)(45)—易(46)—彦超(47)—知仁(48)—昕(49)—冕(唐)(50)—言(51)—彻-(祐、祜、祚)(52)。

考证分析如下:

(1)“世系”自“羲之”至“清”七世,有史可考的仅羲之-献之-靖之(静之),靖之生一子“悦之”。王泉根书“靖之”以下至“清”的四世均无考。“清、猛、缮”三世非“靖之”后裔,系“羲之”叔“彬”之子“彪之”后裔,即正—彬—彪之—临之—讷之—准之—兴之—清—猛—缮,“缮”名下无嗣子记载。而王泉根笔下的“缮”有子“弘”(唐时人)。“缮”以下八世有“弘”、“彦超”、“昕”可见于《二十五史》,即“弘”(379-432),字休元,南宋、齐时人,系王导曾孙;“彦超”见于《宋书.例传卷第十四》,大名临清人;“昕”《北齐.列传卷第二十三》,六世祖王猛,父名“云”,生一子“顗”。此说“六世祖王猛”,与王泉根笔下的“昕”七世祖王猛只一世之差,按此推理,王泉根书“弘”为唐代人,“彦超”为宋代人,“昕”为北齐人,“昕”子“冕”唐代人,如果不是有“同名”之疑,这“四个人”的时代顺序有异,即颠倒交叉混合,“王冕”子为“王言”更无依据。

(2)王泉根的《华夏姓氏丛书·王》书中的“王槐王氏”上源世系为王羲之是不能成立的,即“恒之”至“弘”七世,非为羲之后裔,是王导后裔。按下“昕”《北齐.列传卷第二十三》,“王昕,字元景,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人,六世祖猛,父云,仕魏朝有名望”。昕子顗。昕弟晞。“昕”也为王导后裔。(见附件十一)。如若“昕”仕北齐依据成立,则北齐始于文宣帝高洋天保元年(550),终于高绍义元年(577)。“昕”下隔“冕”一世,就是“王言(生於869年),”与“昕”的生活年代相差300多年,由此“冕”生“王言”的依据不能成立,更何况王大良《中华姓氏通事.王姓》书第170页。“王言”的父亲名叫王乾,而非他谱所称的宰相王搏。

第五例:原剡北南岙王氏宗谱中有“三槐”上源记述,他们自己已经否认。

该谱的世系为:羲之(34)—献之(35)—静之(36)—僧虔(37)—俭(38)—骞(39)—规(40)—褒(41)—鼒(42)—宏艺(43)—缄(44)—思恭(45)—希倩(46)—珪(47)—添(48)—俭(49)—智蕴(50)—彦枢(51)—祐(52)—(懿、旦、旭)(53)。

(1)羲之至静之三世,可见诸于《晋书.列传卷第五十》。从僧虔以下十代多为王导后裔,竟扯到王羲之世系下了。

(2)该世系第四世“僧虔”(426-485),为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僧虔”非“静之”之子,“静之”子名“悦之”。“僧虔”系王导四世孙。以下“缄”非“弘艺”之子。“弘艺”子为“方寿”。“缄”为“鼒”次子“弘直”长子。以下“俭”非“添”之子,“添”之子为“迈”。以下“彦枢”生“王祐”尚有父“彻”、祖“言”。由此,该世系下的“三槐王氏”是“嫁接”而成的。

值得高兴的是,以王家德、王潮梅、王爱根、王利民等为代表的嵊州南岙王氏修谱委近年来,经过长期认真细致的调查考证,否定了老谱中在他们的王羲之上源中夹杂着三槐王氏的错误记载,在他们正在编修的新谱纠正了老谱中的这个错误,确立了完全是王羲之嫡传世系的源流。新的南岙王氏的上源世系为:

羲之(34)—献之(35)—静之(36)—悦之(37)—宁之(38)—超之(39)—逊之(40)—化之(41)—徵之(42)—斐之(43)—略之(44 )—训之(45)—梦之(46)—孟之(47)——韩之(48)—剡之(49)—扬之(50)—厚之(51)—健之(52)—祥之(53)—良之(54)—元敬(55)—瑊(56)—枸(57)—煤(58世,南岙王氏始迁祖)

第六例:嵊州长安图山王氏宗谱记述的世系源流将明显是太原王氏的王通也列入该世系。

该谱中世系为:羲之(34)—徽之(35)—雅之(36)—弘之(37)—彪之(38)—琳(39)—铨(40)—淮之(41)—绍(42)—通(43)—福郊(44)—勮(45)—璿(46)—鼎(47)—元英(48)—简(49)—仁裕(50)—祐(51)—旦(52)—素(53)—巩(54)—布(54)—十朋(55)。

考证分析如下 :

(1)羲之之子徽之,可见于《晋书.列传卷第五十》王羲之传。

(2)“雅之”非“徽之”之子,“徽之”子为“桢之”,“桢之”生“翼之”,“翼之”生“法兴”。

(3)“弘之”-“彪之”非父子关系。“弘之”系羲之叔“廙”之曾孙。“彪之”为王览四子“正”,“正”子“彬”,“彬”次子名“彪之”。“彪之”以下世系为临之-讷之-准之-舆之-进之-(生清也错)清-猛。因此,该世系不能确定为是“王羲之”之后裔。

(4)“淮之”子“绍”孙“通”,更不是历史事实。“绍”《旧唐书.列传卷第七十三》载:“王绍”(743-814),本家太原,迁京兆之万年(唐时属陕西境),父端,第进士,此见“绍”父不是“淮之”而是“端”。“王通”(584-618),号文中子,太源祁县人,讲学山西河汾。通父名王隆,非“王绍”,“绍”、“通”生年差160年,此父子关系不能成立。以下“勮”不是“福郊”之子,系“福畴”之子。

(5)“仁裕”,《旧五代史.周书列传卷第八》载:王仁裕(880—956),字德辇,天水(今甘肃天水县)人。“仁裕”没有“王祐”之子,且两人籍贯亦不当。“仁裕”不能替代王祐父王彻。

(6)“王巩”系王旦孙“布”非为“王巩”之子。

(7)“十朋”,据《宋书·列传卷第一百四十六》和海外太原王氏书引《琅邪王氏通谱》卷九记载,十朋为温州乐清人,先祖为琅邪王氏,曾祖父王信,祖格,父辅。

可见长安图山王氏宗谱中的“三槐”上源世系,也是拼凑而成,经不起历史的见证。

综述以上六例“三槐王氏”上源世系的考证,可以肯定“三槐王氏”的上源世系与王导、王羲之无关。

(二)认为属于太原王氏世系的典例记述及辩析

第一例:《三沙王氏统谱》、浙江《尚儒王氏宗谱》及苏州《皋桥王氏支谱》等,从王威至王言的世系传承记述为:

威(19)—忠(20)—曜(21)—吉(22)—骏(23)—崇(24)—符(25)—霸(26)—烈(27)—殷(28)—仪(29)—履初(30)—傑(31)—泽(32)—昶(33)—湛(34)—承(35)—述(36)—坦之(37)—元则(38)—焕(39)—虬(40)—彦(41)—杰(42)—隆(43)—通(44)—福郊(45)—元暕(46)—景肃(47)—政(48)—仲舒(49)—哲(50)—言(51)。

第二例:湖南《上梅王氏通谱》记述的世系源流为:

威(19)—忠(20)—曜(21)—邑(22)—揆(23)—白(24)—章(25)—骏(26)—崧(27)—霸(28)—殷(29)—甲(30)—烈(31)—允(32)—述(33)—〇(34)—宏(35)—〇(36)—〇(37)—寓(38)—牢(39)—秀(40)—玄则(41)—涣(42)—虬(43)—彦(44)—杰(45)—隆(46)—通(47)—福郊(48)—玄暕(49)—景肃(50)—政(51)—仲舒(52)—哲(53)—〇(54)—〇(55)—〇(56)—乾(57)—言(58)。

第三例:浙江东阳《永泰王氏宗谱》的记述为:

威(19)—志(20)—珣(21)—言(22)—山寺(23)—彞(24)—彛(25)—励(26)—霸(27)—殷(28)—源(29)—岱(30)—卓(31)—述(32)—懋(33)—凌(34)—飞(35)—武(36)—寓(37)—牢(38)—秀(39)—玄则(40)—焕(41)—虬(42)—彦(43)—杰(44)—隆(45)—通(46)—福祚(47)—勉(48)—怡(49)—潜(50)—质(51)—庆存(52)—乾(53)—言(54)。

第四例:王庸敬的《王氏通谱》中,王威至王通的世系源流为:

威(19)—志(20)—珣(21)—……霸(29、珣八世孙)—殷(30)—亥(31)—岱(32)—卓(33)—述(34)—懋(35)—宏(36)—〇(37)—〇(38)—寓(39)—牢(40)—秀(41)—元则(42)—焕(43)—虬(44)—彦(45)—杰(46)—隆(47)—通(48)—……

第五例:南昌安义后港王氏谱的王威至王仲舒的世系源流为:

威(19)—志(20)—珣(21)—言(22)—山寿(23)—嵚(24)—彛(25)—勖(26)—霸(27)—殷(28)—源(29)—岱(30)—卓(31)—述(32)—懋(33)—泓(34)—并(35)—扬(36)—寓(37)—牢(38)—秀(39)—玄则(40)—焕(41)—虬(42)—彦(43)—杰(44)—隆(45)—通(46)—福畴(47)—勔(48)—玄暕(49)—景肃(50)—仲舒、徵(51)。

第六例:重庆黔江九龙坡三槐王氏谱另有一个全新的说法。

霸(29)—殷(30)—〇(31)—〇(32)—林绍(33)—家寿(34)—英(35)—相儒(36)—九子王(37)—〇(38)—占德(39)—国才(40)—〇(41)—〇(42)—承蒙(43)—延武(44)—景升(45)—忠(46)—世录(47)—……—乾(64)—言(65)。

对于以上与三槐王氏有关的太原王氏世系源流的六个典例,考证辩析如下:

1.三槐王氏属于太原王氏世系源流的三个要点:

(1)元代名臣及大书法家赵孟頫在《宋尚书兵部侍郞晋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中称王祐的曾祖为“乾”,即王言的父亲谓王乾。这是一个重要的基准点。而记述王言的父亲谓王乾的只有在太原王氏的源流中出现。

(2)大多数三槐王氏宗谱称是文中子王通的后裔,而王通明确是太原王氏系列。

(3)三槐王宗谱中支族最多、族谱规模最大的二套(也是所有王氏族谱中规模最大的),即《三沙王氏统谱》和《上梅王氏通谱》,均记述为是太原王氏系列。

2.在上述六个典例中也有混乱和不完整的现像。如:

(1)第一例的《三沙王氏全谱》中,从20世忠到37世坦,先琅琊后太原混在一起,其中32世泽至37世坦是王霸次子“咸”的后裔,为晋阳派,不属祁县支。

第二例的《上梅王氏通谱》中,从20世忠到27世崧都是琅琊王氏世系;30世甲至32世允是王霸次子“咸”的后裔,即为晋阳王氏,而且32世允与33世述父子关系颠倒,“允”是“述”的幼子。

上述第一例与第二例的“福郊(45)—元暕(46)—景肃(47)—政(48)—仲舒(49)”的源流连接有问题,从正史和《王氏通谱》均记载福郊并无“元暕”这个儿子,福郊的二个儿子是:佃、俊。因此说王言是王仲舒的后裔值得怀疑。

(2)第四例的《王氏通谱》虽然只记述到王通,而且有空缺,但对王威、王霸、王通等三位先人定位比较准确。

(3)《后港王氏宗谱》的世系源流中,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太原王氏先先祖人物,也有个别缺位,更重要的是它将“—玄暕(49)—景肃(50)—仲舒、徵(51)”记载在王通三子王畴之下,基本上与第一、第二例相同情况。

(4)第六例的《九龙坡王氏谱》因空缺太多而暂时无法考证。

3.经过分析比较,第三例的东阳《永泰王氏宗谱》是比较标准的太原王氏世系源流,最为重要的是源流中主要人物均有史书记载。如王离、王霸、王通、王玄谟、王质、王言等多人都可见诸于《二十五史》,尤其是王玄谟和王质的行传中,都较详细记载上下世代的传人,该谱也清楚记载王质之子王庆存的儿子是王乾。

 

三、当今姓氏学专家与著述对三槐王氏上源的评述

我国姓氏学专家王大良先生对三槐王氏有诸多阐述和评论,如他在自己编著的《中华姓氏通史·王姓》指出:三槐王氏兴起于唐宋五代之世,初居大名府莘县(今山东省莘县)。但关于三槐王氏的来源,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唯一共同的是都承认三槐王氏为太原王子晋之后,开基始祖是王言。一种说法认为三槐王氏为琅琊王氏的分支。如清修《三槐王氏宗谱》所录王国栋《修谱辨异》及《世系源流》说:“三槐王氏,系出琅琊。”此说主要流传在南方及海外王姓宗族中。与此说相近的一说也认为三槐王氏为琅琊王氏的分支,但认为是王羲之的后裔。如四川巴县南龙乡《王氏族谱》所载《王氏小引》即持此说。另有一说与此大不相同,认为三槐王氏系出太原王氏,为隋代文中子王通之后,原属河汾龙门王氏,与王抟及其琅琊王氏无关。这一说多流传于北方地区,以山西太原、河南密县等地王姓族人为此说的代表。

此三说互相矛盾,因而关于三槐王氏族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

三槐王氏的开基始祖是唐朝黎阳令王言。据北图所藏《王氏世谱》所载赵孟頫《宋尚书兵部侍郞晋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王言的父亲名叫王乾,而非他谱所称的宰相王抟。王乾大概是个普通平民百姓,因而文献上只提到他的名字,而未提到他的官职。王乾之子王言,始定居于山东大名府莘县。

达良先生在1993年编著的《中华姓氏通书·王姓》第17页的太子晋世系源流的表中,记载三槐王氏隶属于太原王氏王威的后裔。

在海外太原王氏联谊后援会编纂的《太原王氏》一书的第53页《新安世系表》中,王搏只有“倜、倓、伦”三个儿子:

缴­­—宠—仲连—绍—玙—及—鏚—搏 —侗、倓、伦

又在《中国谱序选刊》,浙江黄岩西桥王舟瑶纂《姓氏族望考》一篇,对太子晋以下的太原、琅邪二望王氏作了详细考记,其中王搏也只有三个儿子,即王倜、王倓、王伦。特别可信的是,中国最权威的《二十五史·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中》记载王搏也只有“倜、倓、伦”三个儿子。

四、考证结论

基于上述12个不同记述三槐王氏上源世系的典例分析,依据我国仅存的史实资料并参考当代有关专家、文献对三槐王氏上源的论述,得出本次考证的结论是:三槐王氏上源应属太原王氏世系源流。

其主要依据是:

1.在史实资料中,关于王言的父亲是谁的问题上,只有《王氏通谱》与极少数支谱记载为王搏。而权威的唐《宰相世系表》则明确记载王搏没有王言这个儿子,只有倜、倓、伦等三个儿子。

但元代名臣及大书法家赵孟頫在《宋尚书兵部侍郞晋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中称王祐的曾祖为“乾”,即王言的父亲谓王乾。在太原王氏世系的几个典例中出现王乾,而在琅琊王氏世系源流中就是没有王乾;王搏是属琅琊王氏。因此,王言自然只能属于太原王氏了。

2.虽然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世系源流都存在世系混杂之处,但在琅琊王氏的典例中错误较多,尤其是王羲之世系中错误更为严重。太原王氏的源流中虽然也有混入琅琊王氏的先人,但总体上比较清析,尤其是永泰王氏与后港王氏的世系源流中均为清一式太原王氏先人。因此三槐王氏归属太原王氏比较合理。

3.“两个多数”倾向太原王氏。一个是目前本会属三槐王氏的会员绝大多数认为是应该归属太原王氏;另一个多数是当今三槐王氏中两个最大的支族,他们的族谱也是三槐王氏(乃至整个王氏)族谱中规模最大的族谱,即《三沙王氏统谱》与《上梅王氏通谱》,该两谱的记述均为归属太原王氏。根据尊重多数的原则也应归属太原王氏。

4.本次考证也不是简单地照搬某谱的世系源流作为标准源流,而是在三沙、上梅、永泰等三谱中,适当去伪存真,尤其是王威至王霸段,参照太原王氏通谱进行定格定位。特别是《永泰王氏宗谱》是清一色的太原王氏世系,在王通至王乾段有《二十五史》的史载资料为证,因此以永泰谱的世系为主线,又参考三沙、上梅、后港等谱并进行严格考证而进行适当修正,从而提出了一个比较标准的太原三槐王氏世系源流,简述如下:

太原三槐王氏世系源流一线图

1世晋—2世宗敬—3世凤—4世覃—5世渠—6世丰—7世芝—8世亿—9世错—10世墳—11世渝—12世息—13世恢—14世亢—15世頣—16世翦—17世贲—18世离—19世威—20世志—21世珣—22世言—23世山寿—24世嶔—25世彝—26世彛—27世勖—28世励—29世霸—30世殷—31世亥—32世岱—33世卓—34世述—35世懋—36世宏——37世(并)—38世(扬)—39世寓—40世牢—41世秀—42世玄则—43世焕—44世虬—45世彦—46世杰—47世隆—48世通—49世福祚—50世勉—51世怡—52世潜—53世质—54世庆存—55世乾—56世言—57世彻—58世祐。

5.存疑。本编辑部在提出上述标准三槐王氏世系源流的同时,也将存在的不同记述的几个典例作为存疑列入本报告,以供广大同宗参阅并供后裔贤达继续考证。凡有不同意见者也欢迎向编辑部反映,以供今后视情考证作参考。

作为存疑的不同记述有如下几种情况:

甲、琅琊世系说:

①《琅琊王氏通谱》记述的王言是唐末宰相王搏的儿子;

②山东莘县认为,王言是王练的后裔;

③临沂孝友王氏谱也认为王言(节)是王搏(彦平)的后裔,但其世系传承与通谱不同。

④王泉根在《华夏姓氏丛书·王姓》中记述的王言是王羲之世系中王冕的儿子。⑤嵊州图山王氏谱记述的王羲之……王通…彦英…王仁裕……王祐的世系。

乙、太原王氏世系说:

⑥湖南上梅王氏谱记述的 通……仲舒……乾—言;

⑦三沙王氏谱记述的     通……仲舒……哲—言;

⑧重庆黔江九龙坡王氏谱记述的太原祁县……九子王……世录……乾—言。

    (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

 



三槐王氏上源世系的补充考证

 

随着《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三槐王氏总谱》编辑工作的深入进行和展开,关于三槐王氏上源世系的考证问题己基本定局,总谱局编辑部也己经于2008年11月公布了《关于三槐王氏上源世系考证总结报告»,得到了大多数三槐王氏宗亲和研究者们的认可和赞同,但是也收到了一些建议和质疑,尤其在个别世系结点上的不同观点和修改建议,并且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史志参考资料。编辑部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个别结点上作出补充考证,报告如下。

一、补充考证要点

首先,我们肯定编辑部于2008年11月公布的《关于三槐王氏上源世系考证总结报告》是基本正确的,主要是三槐王氏系姓始祖王言的上源连接是基本正确的。因为,尽管在王言的父亲问题上,有属于琅琊王氏世系王导后裔的“王搏”说,王羲之后裔的“王冕”说:也有属于太原王氏世系的“王乾”、“王哲”、“王彦英”等说。由于在我国《二十五史》中无记载,比较有权威的还是史料中的元代重臣赵孟頫在《宋尚书兵部侍郎晋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中称王祐(即枯)的曾祖为乾,即王言的父亲谓王乾。而王乾是太原王氏王通的后裔,因此三槐王氏上源为太原王氏源流是明确的。所以,可以说在王言父亲结点的考证是清楚的。

目前主要的疑点是太原王氏重要历史人物王通有几个儿子,王言之父王乾应该挂在哪个儿子上。为此,编辑部王福华、王树蕲、王宣国、王汝珊等编委收集了较为丰富的资料,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因此,本次考证就是针对王通至王乾的世系连接提出较为准确合理的王通——王乾世系一线图。

二、主要参考资料

本次考证主要参考应用的资料如下:

1.《旧唐书·文苑传..卷一百九十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上»“王勃传:附王劇、

王勔、王助”。

2.《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十三»“王质传”。

3.《新唐书·文艺传·列传第一百二十六»“王勃传:附王劇、王勔、王助”。

4.《文中子世家·卷十》中杜淹撰文“文中子世家”。

5.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6.福畤撰文《东皋子答陈尚书书》。

7.王勃的《王子安集》。

8.刘禹锡的《王质神道碑》。

9.司马光《文中子补传》。

10.清王庸敬《太原王氏通谱》。文中简称《通谱》。

11.浙江东阳《永泰王氏宗谱》。文中简称《永泰谱》。

12.安徽金寨《七邻王氏宗谱》。文中简称《七邻谱》。

三、王通家传——儿子、孙子的传承关系辩析

(一)有关史、志、谱资料中关于王通的儿子和孙子的记述。

1.杜淹的记述:据王通门人弟子杜淹撰文称:“文中子王氏讳通,字仲淹。其先汉徵君霸洁身不仕,十八代祖殷,家于祁。以春秋周易训乡里为子孙资。十四代祖述,克播先烈,著春秋义统,公府辟不就。九代祖寓,遭愍怀之难,遂东迁。寓生罕,罕生秀,皆以文学显。秀生二子;长日玄谟,次曰玄则。玄谟以将略显,玄则以儒学进。玄则,字彦法,文中子六代祖也,仕宋历太仆,历太子国子博士。常叹曰:先君所贵者礼乐,不学者军旅,兄何为哉?遂究道德,考经籍,谓功业不可少成也。玄则生涣,涣生虬,虬始北事魏,太和中为并州刺史。家河汾,曰晋阳穆公。穆公(虬)生彦,同州刺史。彦生济州刺史,一曰安康献公(注:或名傑)。安康献公生铜川府君,讳隆,字伯高,文中子之父也。……文中子二子:长曰福郊,少曰福畤。”

上段说明,王通两个儿子是福郊与福畤。

2.王福畤撰文《东皋子答陈尚书书»,专门介绍王通弟王绩的世家,文中说:“东皋先生讳绩,字无功,文中子弟也。弃官不仕,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谨録世家寄去,余在福郊面悉,其意幸甚。”

此段说明福郊与福畤关系亲密,为兄弟。

3.《旧唐书·文苑传..列传第一百四十上»“王勃、王劇、王勔”传载:“王勃字子安,绎州龙门人,祖通,隋蜀君司户书佐。大业末,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义宁元年卒。门人薛牧等相与议,溢曰文中子。二子:福畤、福郊。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劇,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王氏三株树”也。……。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王劇,弱冠进士登第,累除太子典膳丞。长寿中,擢为凤阁舍人……。通天二年,劇坐于耀善并弟勔并伏诛。”勔官累至泾州刺史,神龙初,追复劇、勔官位。

4.《新唐书·文艺传·列传第一百二十六»“王勃、王劇、王勔、王助”传载:“王助,字子功,七岁丧母,……。服除为监察御史裏行。初,勔、劇、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株树。其后,助、劼又以文显。劼早卒,福畤少子勸也有文。福畤尝诧韩思彦,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耶!’使助出其文,思彦曰:生子若是可誇。卒赠著作郎。”

5.《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十三》“王质传”。传中称:“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代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子庆存。”质元和六年进士,开成元年暴卒,年六十八。

《永泰谱》和《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十三》“王质传”共同表述出王通以下世系:通—福祚—勉—怡—潜—质—庆存。而《永泰谱》续载:庆存—乾—言。

6.王通本传——载于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二》及杜淹撰文《文中子世家》。王通子二:长曰福郊,少曰福畤。

7.司马光《文中子补传》载:王通“二子,长曰福郊,少曰福畤。二弟:凝、绩。”

8.刘禹锡的《王质神道碑》云:“文中子生福祚,福祚生勉,勉生怡,怡生潜、质。潜之季子为谏议大夫、给事中,终宣歙观察使。”唐书有传。福畤之子见于《文艺传》:勔、劇、勃、助、劼、勸。

该资料中,潜与质非父子关系,是兄弟关系。

9.《通谱》(太原王氏通谱)与《永泰谱》均载:王通有以下三子及其孙:

长子福郊,生子二: 佃、俊。

次子福祚,生子:勉。

幼子福畤,生子六:勔、劇、勃、助、劼、勸。

10.《七邻谱》载,王通生以下二子及其孙:

长子:福郊,生子三: 勔、劇、勃。

次子:福畤,生子三: 助、劼、勸。

 (二)对王通所生儿子的分析

1.认为王通有二个儿子福郊、福畤的,主要是杜淹撰文《文中子世家》、司

马光《文中子补传》及相应的史、志资料,和《七邻谱》等。

2.认为王通有三个儿子:福郊、福祚、福畤的,主要是刘禹锡的《王质神道碑》及相应的史、志资料和《通谱》、《永泰谱》等。

3.对于上述有矛盾的史、志、谱资料,我们要进行历史的与客观的分析:杜淹是王通的门生弟子(即学生),时间上是同时代的人(王通的生卒年代是581-617),关系亲密是师生关系,又是直接写王通的家史的: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比杜淹要晚约200年,又为王通的六代孙王质所撰的墓志铭——《王质神道碑》。

基于上述分析,虽然他们二人的文献都载入《二十五史»,但杜淹的资料可信度要高于刘禹锡的。因此,我们认为王通的儿子是福郊、福畤二人。

(三)对王通的孙子辩析

1.《新唐书》和《旧唐书》均载王通有六孙,即: 勔、劇、勃、助、劼、勸。无 “勉”之说。勔、劇、勃并称“王氏三株树”。新、旧唐书有两篇文献明确提出助、劼、勸是福畤之子,旧唐书也将勔、劇、勃载为福畤之子。也就是说有史籍载王勃之父为福畤。

《通谱》和《永泰谱》则载王通有九孙:福郊有子二即佃、俊:福祚子一勉:福畤有子六即勔、劇、勃、助、劼、勸。

《七邻谱》则载福郊子三: 勔、劇、勃。福畤子三: 助、劼、勸。

2.“勉”与“勔”应是同一人。

编辑部经过深入研究,认为《通谱》和《永泰谱》中的“勉”,可能是《旧唐书》王质传的撰史者、后晋人刘晌所为,在后晋至唐初的三百多年中,难免把“勔”当作“勉”,而且二字同音。由此可以推论,勔与勉实际是同一个人,怡的父亲是“勉”或“勔”,怡以下则同编辑部的《关于三槐王氏上源世系考证总结报告》所载。

至于《通谱》中原载:福畤—勔—鹤年—纲、纪—希翰、希羽、希翔—……。其中鹤年以下属太原王氏世系,尤其是“希翰、希羽、希翔”是明显的太原王氏晋阳支中四房派的武口王氏。己经不属三槐王氏源流,是错接的。

四、王通至王乾世系传承

基于上述众多资料的引证与分析,三槐王氏上源世系的王通至王乾的世系有以下三个方案:

第一方案:即原《报告》中的方案:通—福祚—勉—怡—潜—质—庆存—乾。

第二方案:《七邻谱》载的方案:通—福郊—勔—怡—潜—质—庆存—乾。

第三方案:是经过综合考证的方案:通—福畤—勔—怡—潜—质—庆存—乾。(因史藉明载王勃(649-676)之父为福畤〉。

经过编辑部认真讨论分析,认为第三方案较为合理的考证结论,亦即王通至王乾的世系传承一线图为:通—福畤—勉(或勔)—怡—潜—质—庆存—乾。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编辑部

                     2010年12月12日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