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翻译大神在 | 京沪神秘的青年翻译团队【斑斓 · 文化】

2021-08-01 06:07:55

 【编者按】为了及时推送有趣有料的域外资讯,法影斑斓经常会组织编译一些最新外文司法文献。由于个人精力有限,除自己上手外,偶尔还会邀请一些译者合作。令我欣喜的是,,活跃着两支非常专业的业余翻译团队,,,两个团队都曾提供过非常专业、前沿的稿件。,报道过两个青年团队的事迹。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

 


作 者 | 玄 璇


传统与现代

    

2017年4月12日,粉丝数超20万的“法影斑斓”公众号,推送了一篇翻译文章,并推荐了该文的始发公众号。“版主”何帆写下这样的一段话:“作为一家屡创首例、,在对审判实务问题、基层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保持开放的国际视野,实在难能可贵。,。

   

 “优秀裁判、精深学术一直是我们的特点,调研工作更是我们的传统优势。。通过公众号推送典型文章案例,全面梳理和集中展示审判业务研究成果,鼓励干警参与调研思考,针对司法实务和理论研究问题进行创作,展现基层法官的审判智慧和专业素养,成为新媒体时代的“调研新方式”。作为一个年均办案近7万件、,丰富鲜活、“专业”“接地气”的素材并不少见,在公众号的版块设置中,裁判文书、案例评析、调研成果等传统“优势”栏目显然必不可少。

    

然而,,。凭借长期以来的域外调研传统和翻译资源,“审判前沿”打造出“前沿·域外”栏目,以司改中的重点工作和核心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外最新司法领域成果,组织编译美国、日本、法国等域外案例、司法制度、前沿问题和司改资讯,,“前沿翻译小分队”的得名由此而来。

    

业余与专业

    

为保证“审判前沿”推送翻译文章的持续性和高质量,,在全院范围内组织起一支由青年法官和法官助理组成的“翻译小分队”,在域外专栏持续推送文章。

    

作为一支没有经费支持、没有翻译资质、没有专业指导的“三无”“业余”翻译团队,如何运行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翻译或研究,都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思路、方法,因此在选题上,我们希望每篇译作都能切实契合当下需求。”研究室负责人廖钰介绍道。


小分队成员们为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是翻译经典判决还是最新案例,或是仅仅翻译裁判文书还是兼顾理论文章。最终,一致决定将域外最新案例和司法制度的相关研究文章作为关注重点。

    

美国联邦司法中心的《法官助理手册》(2017年版)是团队最早确定要合力完成的一个“大稿子”。这是美国司法机关学习教育的基本指南,是对法官助理的日常工作和行为准则的概括性描述,。之所以选取这个材料,。


在规范化建设中,操作指南、操作规范成为助理、书记员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官助理手册》的节选翻译文章一经推送,有不少读者纷纷在后台留言,希望能获取完整翻译版本。还有网友说:,而不是宽泛的行为规范。”

   

 在团队的运行组织中,为了保持推送文章的频率和质量,研究室给小分队成员们组织了一个“前沿翻译小分队”微信群,在群里统一安排翻译任务和进度要求。“我们在准备好翻译材料之后,就在群里公布,让大家先根据个人兴趣和喜好的选题文章进行挑选。如果没有什么特别喜好,就随机分配。会根据材料长度和成员的个人时间安排,大致确定一个交稿时间,随时在群里提醒大家注意进度。”廖钰介绍说。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不仅实现有效流转,也充分调动起小分队成员们的积极性。在这个微信群里,能看到定期公示的任务分配、完成以及译文推送情况,还能看到成员们遇到翻译难题时的求助信息和热烈讨论。有的成员还随时将自己看到的最新案例、相关资料推送出来供集体学习参考。

    

主业与副业

    

前沿翻译小分队现有院内正式成员20人,,编外人员延伸到不同领域——海淀区人民的检察官、高校学生等。其中多人具有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证书,甚至熟练掌握第二外语,具备日语、法语的翻译能力,绝大多数都有留学或国外交流、外所实习、翻译文献资料的经历,让他们不仅热爱英语、更精于熟练翻译。

    

“年轻”“学历高”“英语好”仅仅是这支年轻队伍的“标配”,甘于付出、细致严谨、独具视野也是他们身上独有的特殊“标签”。,累于案牍、埋首于卷宗之中,办案压力始终是主旋律,在季末以及年末的大部分时间里,加班更是一种常态。即便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每个译者的任务量却并不小,平均每人每次需要翻译5000字左右的英语文稿。


年轻法官龚莉婷在翻译《应该发Twitter吗?21世纪法官的沟通体系》一文时,完成之后还四易其稿,精益求精,全部工作在短短半月内完成,与此同时她是一个年均审结300余件劳动争议案件的员额法官。一名网友的评论道出了大多数读者的心声:“忍不住想给翻译小分队点个大大的赞,平时工作已经非常繁忙了,他们还能翻译出这么好的作品,不仅是榜样,也提供了一种将爱好融入工作,让工作更有趣的新思路”。

    

翻译工作为年轻干警纾解办案压力的同时,也让他们开拓域外视野、锻炼比较研究思维。他们主动关注司法热点问题,定期搜罗裁判资料和前沿讨论,不断尝试深度挖掘文章价值。小分队的资深翻译法官吴扬传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刑法博士,还是“日语活字典”,对日本的案例、裁判文书翻译几乎是手到擒来。


作为员额法官,虽然日常审判任务很繁重,但他还是保持着高质高产,独特的视野和深厚的学术积淀让年轻干警纷纷感叹:“传哥出品,必是精品。”作为备受关注的 “快播案”的合议庭成员,他对日本Winny案中关于P2P共享软件的犯罪认定与“快播案”进行异同比较,对“中立帮助行为”的理解更加深入。


美国热议的LinkedIn案裁定公布仅半个月,法官助理王静姝就撰写了《抓取社交网络信息是否违法?LinkedIn类案中美裁判之比较》一文,在及时抓取热点认真编译整理的同时,也加入自己对中美类案的比较分析与研究思考。

   

 通过翻译团队的付出和努力,提供了调研工作的新视角和新素材。法官助理陈昱晗介绍说:“在以往的调研报告和研究文章中,域外研究的素材往往来自于著作或论文中作者的甚至参阅其他文章的转引,译文的准确性、时效性可能会打折扣。


通过对一手资料的编译,为我们日常调研工作提供一定帮助。”作为英文娴熟、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新晋优秀助理,陈昱晗算是翻译小分队里的“元老”。虽然助理工作千头万绪,但她还是会挤出时间潜心投入自己的翻译,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个细节,不断查找统计数据和相关领域文章,在保留文章原汁原味的同时,把握好与平实通顺的微妙平衡。细致雕琢下的翻译作品让大家赞叹不已,广为流传转发的美国联邦司法中心《法官助理手册》“首发”就出自她的手笔。

    

内修与外化

    

短短半年时间,小分队成员们翻译、校对了近8万字的文稿,共分30余期文章在“审判前沿”上发布,通过积极联系推介,多篇文章被“法影斑斓”“法律读库”“庭前独角兽”“中国应用法学”等著名公众号转发,多家公众号主动联系授权转发,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与关注。“庭前独角兽”运营者、:,定期刊载翻译文章,,希望能够与小分队的同事们互动交流,共同进步,欢迎更多法律人能够参与进来。”

    

在法律翻译的道路上,小分队还在不断探索和学习借鉴,为了进一步开拓比较研究视野,组织“前沿·瓦斯钮”(What’s New)系列活动,联系邀请法律翻译专家进行授课和经验分享,不仅收获了实用的翻译技巧,还在提升资料获取能力、增加相关领域知识储备等方面有了新的目标方向。此外,为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更好地展示翻译作品,,为适应新媒体需求力争提供有品格、有专业的翻译作品。

    

通过翻译作品展现自我的同时,青年法官和法官助理的调研热情也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在各项调研工作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不断加深,不仅在翻译和“审判前沿”公众号编辑工作中主动走到前台,在各庭室的信息、调研写作等方面也逐渐显露头角,成为重要培养对象和调研后备军。

    

。在翻译美国《法官助理手册》的同时,,;对“量刑规则和辩诉交易”的比较研究,;对“亲职协调机制”的编译介绍,;。

    

:“翻译小分队的组建体现了我们今年在调研骨干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的新思路,即打造‘全员’和‘梯队’格局,最大限度激发青年干警潜力。”他告诉记者,通过翻译团队的建设和作品的宣传转化,、有独立研究能力、又能组织调研工作的青年调研队伍。“不断适应新形势下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储备及培养,。”

    

,要以专业化、职业化为方向,全面提升法官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水平。2017年6月6日,,“要努力培养一批既精通法律、熟悉审判,又精通外语、善于交流的复合型高端司法人才。,,我们也相信,将有更多的法律人关注国际司法动态,为全球治理贡献我们中国的司法智慧。

   


作 者 | 严剑漪  黄丹


“我向你推荐文章时,你可以拒绝我,It’s up to you(由你决定)。”徐玮调皮地笑了笑。


从翻译团队成立的那一刻起,徐玮就经常去BIMCO、CMI这些网站“转悠”,一旦寻找到含金量高的翻译素材,她便发到微信群里,让“翻译员”伙伴们认领。她不强迫也不摊派,每个伙伴都有选择权,因为——人生,由你决定。


一开始就奔着月亮去


2008年1月,浦东机场。


徐玮提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站在安检通道前,已经是复旦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生的她,这回是第一次出远门。她要去哈佛大学法学院做半年的交换生。


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成为唯一一个赴美的幸运儿,徐玮有些小得意。她还记得,那位远道而来的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在面试结束后当即表示“我觉得她(徐玮)可以去。”


很多人来恭喜她,爸爸的一句话却惊醒了她:“你要知道,在哈佛读书的人水平都很高,你要是在那里考试不及格,比你不去还不好!”徐玮的小尾巴顿时不翘了。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徐玮有些焦急,怎么爸爸到现在还没上来呢,停车停那么久?登机牌已经拿好,她马上就要进去了,爸爸可真够慢的!


多年以后,每当想起这一幕,徐玮的眼眶就会不听话地湿润起来。她回国后才从母亲那里得知,原来那天爸爸哭了,一个人躲在停车场里哭了很久,后来好不容易整理完情绪才到安检口来送她。


在美国交流了半年,徐玮回国,然后在美国瑞生律师事务所和欧洲德和信律师事务所先后担任法律助理和实习律师,翻译重大项目文件,起草招股说明书、商业合同、法律意见书。研究生毕业前,她已凭借自己的能力拿到了外资所的“offer”(录取通知书)。


那么,是做律师,还是做法官?


读本科的时候,,旁听了一起劳动争议案。庭审结束后,书记员和当事人都走了,法庭的灯也暗了,只剩下徐玮一人。徐玮紧张又兴奋地走上审判席,然后,轻轻地、只是轻轻地,敲了一下放在桌上的法槌!


她太喜欢做法官的感觉了。如果做律师,她只需为客户找到最有利的材料,把法律意见书、报告写得精致漂亮,,那和她无关,客户满意她就成功了。但法官不行,法官不能回避问题,必须通过裁判来直面回答,这是对法律人的最大挑战。


与其做一个“案子输了客户仍然说你好”的律师,还不如做一个“判他输了败诉方仍然夸你公平”的法官。徐玮深吸一口气,!


一开始就奔着月亮去,就算失败,也能收获一颗星星呢。而且,“奔月”的不止徐玮一个,喻晖也在努力。


喻晖说话轻轻柔柔,高考那年,她的第一志愿是复旦大学法学院,没想到考砸了,直接“掉”到二本,阴差阳错进了上海海事大学读海商法。


教海商法的老师很熟悉国际航运界的实务,上课只讲实战,从不务虚,喻晖很喜欢。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她进入律所开始实习,白天各地开庭,晚上倒时差与纽约、伦敦的律师同仁开会,一个海事案子,可能既在南非打扣船官司,又在上海打无单放货纠纷,同时还在伦敦仲裁解决滞期费的问题……各地程序交织连结、各国律师携手合作。


可是奇怪,每当师兄师姐陪着老板外出吃饭应酬时,喻晖宁愿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在所里写答辩状和其他材料,她仿佛天生不适合做律师。


在律所接手的案子多了,喻晖渐渐理解英国伦敦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的原因了,一方面它依靠英国法历来在国际商务交易方面保持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在以中立、廉政、专业和公平著称的英国法律体系内,活跃着一批长期致力于解决涉及国际贸易、金融、能源、石油、航运、保险以及分保等领域的商业纠纷、熟悉商业惯例并拥有充足经验的法官们。


,,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国家的司法水平,代表一个国家的司法形象,才是她寻求个人发展的最好平台,喻晖下定决心做法官。


可是想做法官就要先考公务员。律所的工作繁忙,喻晖年年报名,年年裸考,而且她数学不行,每次都被图形题考得焦头烂额。


2011年,喻晖又一次站在考场前,手里照例拖着拉杆箱。望着身边一脸稚嫩的应届考生,再想想自己排得密密麻麻的出差日程表——这次考完最后一门,她就要直奔虹桥机场前往天津参加第二天的庭审。喻晖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但愿今年能考上!


这一次,喻晖如愿以偿了,。当她向司法局递交注销律师执业证申请的那一刻,心里兴奋不已。而此时,。


人生的复利棋盘


一位国王想要奖赏一名棋士,棋士指着棋盘说:“我不要您的重赏,陛下,只要您在我的棋盘上赏一些麦子就行了。”


棋士所说的“赏”,就是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1粒麦子,在第2个格子里放2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4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8粒,依此类推,以后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2倍,直到放满第64个格子。


国王一听,慷慨地同意了,但他很快发现,即使将国库所有的粮食都给棋士也不够,因为经过多次乘方后,64格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了。


人生的复利也一样,如果你每次都能适当地调整好自己,以稳步的速度提升自己,那最后的收获是惊人的。


李家春是福建人,他从没想过自己会在上海“扎根”,,还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海事法官。


10岁那年,父亲邀请一群朋友来家里玩,小家春低头在一边做作业。作业做完了,他径直走出门,顺手把灯一关。


“怎么回事?”聊得正酣的一群人在房间里惊叫起来。


“他不是故意的,他不是故意的!”父亲赶紧解释,他知道读书专注的儿子已经完全忘记房间里还有其他人了。


李家春读的中学是县城最好的中学,他从初中直升到高中,高二分科时,95%的同学选择了理科,他选择了文科,因为他知道自己适合这个。


每天一张数学卷,两小时完成。高考前,李家春天天如此。整个人沉浸在题目的海洋中,每道题的内容都烂熟于心,每个篇章的用题时间都泰然自若,等到闹钟响起,两个小时早已一晃而过,接下来便是让人过瘾的核对答案,李家春感觉“很爽”。


那年高考,李家春成了县里的文科状元。填志愿的时候,他看到浙江大学的人文科学试验班。“那就去试验一下吧。”他对自己说。


浙江大学的读书氛围很自由,大一的法理学深深吸引住了李家春,上课的老师是风度翩翩的浙大光华法学院院长孙笑侠,他不仅善于穿插法学的经世致用,同时还有理工科的逻辑思维。李家春听得津津有味。期末考试时,李家春答题如飞,监考的孙笑侠很欣赏他,于是李家春大着胆子说:“孙老师,我以后要学法理学!”


可惜大四毕业时,孙笑侠已经离开浙江大学,李家春最后选择前往武汉大学攻读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


研二那年,李家春前往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斯金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进行一个认证项目的攻读,他选了美国历史、、国际法三门课程。其中,讲授美国历史的Fowler教授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Fowler教授已经70多岁,有着一头整齐的白发,他从华盛顿大学退休后来华教书,并成为中美中心任教时间最长的一位美国教授,Fowler教授有一个中文名叫“傅乐”。


每天,西装笔挺的傅乐缓步走进教室,仔细环顾周围,俨然一位绅士,他的板书非常工整,讲话也不紧不慢。每当学生发言,他便专注地看着,而当讲到一段过往历史时,他会带着全班同学走进校园,指着那一幢幢沉默不语而又独具特色的建筑或历史遗迹,讲述岁月沉淀里的人和事。


教书是一种天职,李家春从这位美国教授的身上强烈地感受到了“使命感”,也体会到了认真、不浮躁、沉下心来做事所带来的愉悦。


请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语言;请注意你的语言,因为它将变成行动;请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请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请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撒切尔夫人很早就这样说。


李家春对自己的性格很了解,内向、被动、深入简出、喜欢倾听、不喜欢多说话、不喜欢和很多人有交集,这样的他,似乎更适合做法官。


研究生毕业那年,李家春来到上海参加公务员考试,凭借笔试第一的成绩,。


“大家好,我是一号考官。”进门的时候,李家春由于过分紧张竟然说错了话,明明自己是“考生”,却说成了“考官”。


完了,李家春暗自想。


几天后,李家春踏上从上海回武汉的高铁,,他被录取了。


激动!止不住的激动!李家春赶紧打电话把喜讯告诉老家父母。


火车在轨道上飞驰。


小家春做完作业,抬头笑笑,然后走出家门,随手把灯一关。


“怎么回事?”有人在喊。


“李家春要做法官了。”火车在回答。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


Life is a box of chocalate,you don’t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阿甘正传》里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


,第一年通常去一线岗位轮训,徐玮第一年被安排在立案庭,喻晖第一年在洋口港派出法庭,李家春则进了连云港法庭。


刚开始工作时,徐玮不会填写快递单子,当旁人递给她EMS单子时,她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啊?”旁人笑道。


徐玮有些委屈,之前在律所实习,寄快递的事情都有秘书帮她做,哪里需要她亲自动手。失落就像一杯刚泡好的茶,雾气缭绕地升腾到她的心头。


庭审记录也让徐玮有挫败感,当事人的语速贼快,她打字的速度跟不上,有些东西记不下来,只好庭后眼睁睁地看着律师在笔录上补,那感觉真糟糕。


李家春就更“惨”了。刚到连云港法庭的他每天都压力山大,拿着小本子不断地把各种要点记下来,审判管理系统如何操作,打印机里的判决书稿纸应该朝哪个方向放,法庭纪律的规范文本在哪里……即便如此,有些事情还是要犯错。


第一次开庭,李家春向其他书记员要了一个模板,然后飞快地敲击键盘,当事人的口音很重,他听得很辛苦。


“你怎么把一些无用的话也记进去了呀?”法官看了一下笔录嘟囔了一句,李家春这才知道,原来庭审笔录需要书记员进行一定的归纳。


打电话是李家春的弱项。一次,他电话通知一名当事人来法庭开庭,当事人回答没空,李家春便说:“好吧,谢谢。”承办法官坐在对面一听,赶紧抢过听筒,对着电话里的当事人讲起诉讼法的程序规定来,并义正辞严地要求对方准时到庭。


李家春傻傻地站在那里,如履薄冰。


喻晖也有同感,派出法庭就像“集立审执于一身”的魔鬼训练,不仅要经历第一次送法下渔村却听不太懂渔民话语的尴尬,还要经历第一次扣船时一路从码头追到锚地的争分夺秒。


,这位武汉妹子性格活泼,说话特逗,英语水平也很高。原本大学第一志愿考的是软件工程和机械设计,不小心数学考砸了,于是理科女来到上海外贸学院读起了国际经济法,接着研究生又读了国际贸易法。


,廖璐琪特别开心,微信里一群同学点赞,她在朋友圈里欢呼:“开始打工赚钱了!”


可是,无穷无尽加班的日子来了。第一年还有新鲜感,分在派出法庭和立案庭轮岗也不觉得累,第二年在连云港法庭就累惨了,常常要周末在院里加班输入案件信息、卷宗归档。


但,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升了助理审判员之后,徐玮常常和书记员交流自己的经验。当她看到书记员把空信封扔掉时,会立即提醒他:“信封上有很多信息,,这涉及到时效和答辩期限的计算,你得留着,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EMS。”


庭审的时候,徐玮会特别关注书记员的记录速度,她偶尔提醒双方当事人放慢语速,也会建议书记员在开庭前先熟悉一下卷宗,了解案件的争议焦点。和书记员校对文书时,她也会提醒:“只简单看看标点符号并没有错,但你还可以看看判决书的逻辑和思路。做法官,一切都需要积累,,你自己也不敢审。”


,在连云港法庭轮岗结束后,他又去了执行局半年,每天在执行立案窗口收材料兼写一些执行异议的裁定书。《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指导》、执行全套规定,他如饥似渴地看着,有时候当事人拿材料来立案,李家春还会当面给他们解释法条。


李家春最爱的是写判决书。第一份判决书写的是租船合同,后来案件被调解,判决书没派上用场。第二份判决书是关于海域使用权纠纷的,标的额高达七八千万,李家春花了整整两个星期完成初稿,带教法官改了不少,他自己也觉得判决书说理部分的表述不老练,但写判决书的那感觉真好。


先做预备工作,然后在脑海中搭起整个判决书的框架,接着通过思辨的方式层层推进,。写判决书对于李家春来说,就是一个愉悦的过程,每次写到证据质证、本院认为以及判决主文时,他就觉得特别过瘾,每次想到判决可以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分配,重新规范社会秩序时,他就有满满的成就感。


翻译最好的自己


2015年年底,徐玮、喻晖和另外两位同事共同参加了第八届国际海商法研讨会。院里能让年轻人参加这么重要的会议,这让徐玮和喻晖都倍感意外和荣幸。


茶歇期间,,他不仅提到了中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首次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


“原来,!”喻晖油然而起一股自豪之情。


晚上,兴奋的喻晖和徐玮久久不能入睡。


“下次再有机会来就好了!”喻晖说。


“不行不行,院里那么多年轻人,这个福利我们不能霸占。”徐玮连忙给喻晖“泼冷水”。


此时的徐玮,脑海中正思考着一个全新的计划,能不能在院里成立一个青年翻译团队?

,徐玮在其位谋其政,一对一地找青年干警谈心,看看大家对组建翻译团队的反应。


“如果能成立这样的团队,我第一个报名。其实我很担心自己的英语由于长期不锻炼而退化,正希望院里能有这样的平台呢!。孙亚楠毕业于武汉大学国际法学专业,之前曾在律所实习,从事过合同、论文等翻译工作,英语水平不错。


徐玮又和喻晖一说,两人一拍即合。、指导性案例的精品案例不少,如果能把这些工作成果翻译成外语、在恰当的时机对外发布该多好!”


李家春则被徐玮的热情和真诚所感动,他没有办法说“No”了,只剩点点头:“好吧。”


征询了一圈,徐玮掐指一算,支持者超过20人,,Ok,人数基础有了!


院长赵红是徐玮最大的支持者和启发者:“在选题方面不用太急,不用一上来就想着翻译几十页的中文判决、翻译大稿子,院里希望的是通过这个平台培养年轻人,提高大家的英语水平,开拓大家的国际视野。”


院长的话让徐玮醍醐灌顶,她决定翻译团队先从英翻中入手,把国际上最新的海事司法案例、航运市场咨询翻译出来,至于中翻英,、案例摘要等小篇幅文章做起。


2016年6月,,“海法青年译员之家”微信群随之组建。“我不摊派任务,实行认领制工作方式,大家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性翻译,你可以拒绝我,It’s up to you(由你决定)。”徐玮对所有人表态。


翻译不轻松。


李家春常常挤出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来看翻译原稿或者校对其他人的翻译稿。在校对一篇关于荷兰法官遴选问题的文章时,“presidents’ meeting”这个词的翻译几乎让李家春抓破头皮。从字面意思来看,应该是“总统会议”,但荷兰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没有总统啊。经过反复斟酌和推敲,李家春将这个词翻译为“主席会议”,整篇文章豁然开朗。


廖璐琪喜欢关注海商法和航运界的前沿观点以及最新发展动态,第一次认领稿件,她挑了一篇《干散货船建造市场发展趋势》的文章。拿到全文时,她傻眼了——那些船型名称的专业术语好陌生,航运、物流、外贸、船舶建造等领域涉及的专业知识太广博了,她感觉自己就像挖了一个坑,把自己埋了!找资料的时间远远超过了翻译的时间,原本打算半小时翻译出来的文章,足足花了她一个晚上。


徐玮也碰到了挑战,“salaried judge”和“paid judge”有什么区别?如果单从字面翻译“授薪法官”“付费法官”,读者看不明白,而文章本身又没有对这两个概念作出解释。怎么办?,原来英国法官有全职法官和兼职法官,全职法官拿工资,所以是salaried judge,而兼职法官根据工作量领取报酬,因此是paid judge。


越来越多的翻译员在考验自己,提升自己,向外界“翻译”着自己。


廖璐琪最佩服牟鹏飞:“他英语很棒,院里每年白皮书有两三万字,都是他在校对修订初稿。”


牟鹏飞不善言语:“英语好不等于翻译好,卷宗里有很多英语材料,你必须学习,越难的工作才越有收获。”


:“英语实用性在执行中最能体现的价值,就是扣押外籍船舶,包括如何跟外籍船员交流、出来扣押外轮的法律文书。”


喜欢挑战、热衷跑半马的费晓俊,从最初的观望转为主动请缨,他问徐玮:“你那儿有没有那种属于鸡肋而没人翻的,我先学习学习?”


曾在英国留学的顾双杰作为新进人员被徐玮“逮”住,他很喜欢这个翻译团队:“对新人来说,平台很重要,自己翻译的东西能够被大家都看得见,这很令人鼓舞!而且翻译要求中英文都俱佳,每篇文章都要精打细磨。”


——“我不要您的重赏,陛下,只要您在我的棋盘上赏一些麦子就行了。”


——OK。


2016年6月12日,,定期登载介绍域外法律文化的翻译文章,孙亚楠的《域外司法讯息:美国司法大会关注法官员额问题》成为首发文章。


2016年11月1日,“庭前独角兽”发布徐玮和顾双杰合作翻译的《还有兼职法官和“志愿者法官”?没错,英国就有!》该文当日被“法影斑斓”微信公众号转载。

一个月后,“法影斑斓”上又登载了《美国法庭为何看不到律师,都被外星人抓走了吗》一文。


阅读量在增加,影响力在扩展,短短一年间,21人的翻译团队共翻译审判白皮书、司法前沿信息、司法实践动态、典型案例43篇,、诉讼指南、。


,;,,共计80人。


 “你说,等我们中年了,还会把翻译团队做下去吗?”喻晖问徐玮。


“It’s up to you。”徐玮说。


 “我肯定会做下去。”喻晖想了想,“到时只要把‘青年翻译团队’改成‘中青年翻译团队’就行了!”


【记者手记】把最好的自己献给这个世界


记者原以为这次采访只是去听一个翻译团队的故事,后来发现,其实是在听一群未来法官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对法律的热爱、对英语的兴趣、对自身的要求、对未来的好奇,徐玮、喻晖、李家春、牟鹏飞、廖璐琪、费晓俊、顾双杰、李啸飞……还有其他一些年轻法律人,他们不会聚拢到翻译团队的平台里来。


采访中记者得知,费晓俊靠着自己的努力,从一名文员一路成长为法官助理,他说:“做法官是一种压力,但有时候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我都想尝试一下。”徐玮则告诉记者:,可能和我本人的性格有关,我喜欢奉献和服务。,但对未来充满信心:“我在英国最喜欢的一门课是谈判,我觉得自己擅长调解,,把调解的一些想法融入到办案中去。”


记者真喜欢这些充满激情和阳光的年轻法律人,他们正在努力做着能够成就自己人生的事业,因为:第一,这份事业是他们力所能及、干起来不太费力的;第二,这份事业是他们的兴趣点,一干起来就忘乎所以;第三,这份事业是他们的幸福所向,他们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怀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信仰。


“把最好的自己献给这个世界。”记者想起了特雷莎修女的那句话。未来法官们,愿你们能够走满64格棋盘,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感谢您阅读“法影斑斓”,希望它能兼顾新知与审美。如果您觉得图文有点儿意思,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共号”,再点击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funnylaw1978。如果想阅读过往文章,可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何帆出品   扫码关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