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如何评价2017年宏观经济?3个短期趋势与2个长期趋势

2022-03-23 09:28:19

这儿只分享最真实的职场/管理/营销经验,偶尔码点情感杂文。

点击“聊职场/聊营销/聊感情”3个栏目,查看连载文章。


麦青导语:

做品牌营销的人,虽然日日处理的都是微观层面的事务,但无论如何,都要懂得一些宏观经济大走势,对自己的品牌或者生意,会有更高的格局判断。


此文作者毛东元先生,此前我曾转发过他另一篇非常宏观且干货的文章,直接点击此链接【深度】宏观经济&历史“双视角”下的营销3大套路)可查看。


他毕业于上海交大,先后任职于宝洁、妮维雅、飞利浦等500强企业市场部,后来从品牌营销转行进入资本行业,现任迈萃资产CEO。迈萃资产是以量化模型和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新型量化资产管理公司。


毛东元先生是我见过的最懂宏观经济、也最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清楚复杂的宏观经济,且给出最有价值的判断的专家。虽然我也是北大经济学毕业,但可惜一毕业,全部知识就已还给老师,所以至今,我都不怎么会做个人理财与公司资产管理,几乎都是交于毛东元先生帮忙打理。


期望他的此篇宏观经济解析文章,对各位同行有所启发,更能帮助大家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做好自己的资产管理。



在我们还无暇翻过2016的年历的时候,金鸡啼鸣声又接踵而至了。现在各大城市都禁止放鞭炮,虽然热闹劲少了倒是平添了一丝冷静和理性。面对2017,如果去理性的分析就不需要去预测数字。

 

做量化的经历告诉我们,最难莫过于预测数字,而最有效莫过于用数字描述可见的趋势,和分析趋势下我们应该做什么合情合理的准备。开年之际,忘掉一堆晦涩的图表和似似而非的判断,让我们把握当下真实的感受。

 

现实来讲,我们不会期待经济马上走出L形态,来波“闻鸡起舞”,但全球各种力量制衡下,也没有谁敢轻举妄动来一刀“杀鸡儆猴”。毕竟全球化浪潮推了30年,改革开放春风吹了近40年到今天,没有人可以无视左右任何一方去存在。人类也不是头一回面对不确定性,新春当前,各位务必以吃肉和讨红包为主。

 

张罗各种信息和趋势,我们来摆出2017开门三件事。而后面再说长远几年来看,也有2个大趋势,但我们先说眼前。



2017年的3大经济短期趋势:好汉不吃眼前亏


2017年的经济生活主旋律在于三个趋势:

政策愈发紧、快、准;

全民去杠杆;

逆全球化;


短期趋势一:

,细则调整越来越频,

针对性更加精准。


从华尔街到人民路,路人皆知2017悬而未决的事情很多,而且很难见到整体性经济反转的双重背景下,,以“见招拆招”为辅。这些可能出现的“招”比如说:


1

 墙外风声不可捉摸:


,近的来说“邻里关系”的风险开始增大,纵观古今,往往在国家发展的深水区和局势多变的时候,邻国往往是最大的不安分因素。所以大力治军,变戏法一样冒出各种新兵器也是务实的,是和平的必须保证。


远的来看,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西方国家左化意识开始加强,今年和欧美出现贸易争端和贸易壁垒的情况可能性很大,对于型以及资本出海的企业会有很大影响。由于国情,这些企业在所占的GDP虽然不是很大,但牵涉的就业和福利影响深远,对政策制定时的参考权重不轻。


2

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变迁:


不管政策如何高明给力,国内人口结构的趋势是极难改变的——最近二胎政策落地的汇报中就可以看出,对扭转出生偏弱的影响甚微。


一方面,最近几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每年下降0.3%,这将拖累经济的传统竞争力——成本优势。


另一方面,年龄结构的变化将在更长远的未来主导我们社会的变迁,这点从日本和欧洲就可以看出。

于是这个预期又会不断加强我们政府通过“人口调控”来实现缓解对冲的意愿。所以接下来经常会得到调整的包括社会福利、教育、收入分配等民生政策。


3

汇率压力依旧:


美元猛涨的趋势在2017年头已经貌似得到弱化,即便如此,我们的汇率依然需要严加关照。


别纠结特朗普继续指责我们是了,开始操纵的时候我们连一个靠谱的操盘手都没有,汇率市场的波动都在于各个主要大国、主要利益集团和的博弈,所谓“操纵”无非是老司机责骂学生的方式。


总体来看,在实体经济动力缺失,,,对特朗普鹰派动作“见招拆招”随时奉陪。所以作为市场参与者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太平洋对岸的态度变化。


4

2017年政策核心:从“稳增长”到“防风险”


基于经济状态以及以上这三点不确定性,2017上半年的核心政策仍然是稳增长。


回顾2016,当时年初制定的16年GDP增速目标区间为6.5%-7%,但是1季度的GDP增速就已降至6.7%,后面被迫突然加大投资放松杠杆应对,导致了16年房产的泡沫极大化。


教训在前,2017上半年的政策核心目标应该是稳增长。例如央行可能在春节后降准、货币宽松。


下半年政策重心会转向防风险。千幸万幸,希望我们稳住了增长,保护了GDP,但代价是各种商品价格上扬,泡沫可能进一步飙升且通胀显著反弹。因而年中开始防风险成为首要任务。


2016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都出现了收紧的拐点。加息而欧日退出QE,内外压力夹击下,结果是央行可能在2017锁短放长,抬升资金成本。下半年利率中枢可能上移,货币短期收紧。


过去的2016,央行投放资金的平均成本(隔夜回购利率)已从1.8%升至2%出头,估计届时将可能升至2.5%。


而且我们认为只要资金仍然持续流出、央行不降息的格局未变,那么资金成本上升的趋势就很难改变。


因此,综合来看,短期内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的货币政策态度都有收紧的趋势,这暂时对个人和家庭影响的感受不会很强烈,但作为企业或每个CFO来说,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资金的利用率和周转率,提出了多套方案的要求。 


短期趋势二:

全范围去杠杆


无论是从经济周期还是政策需要来看,过去10年各行各业加大杠杆的趋势不能够,也不允许再继续。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赵薇最近通过“人脉关系”抵押融资收购A股公司然后被证监会约谈,横跨了娱乐版、财经版头条,放10年前这应该是会被鼓励的,足见上面对事情的严肃程度。


价值的回归在整个2017年会延续,从感受上来讲,就是社会投资的风险偏好显著下降。这种情况下,价格虚高的东西会大幅受到打压。


跟股市一样,熊市重质,社会资金在投资选标的时对公司、行业的基本面、业绩的要求会特别高,甚至是如果没有技术或者行业门槛,都会望而却步,会以前所未有的务实态度加以筛选。


说“去杠杆”,你所关心的房子必然是最佳行业拿出来举例。同样的,我们不去猜价格,只说已经知道的东西。


1

以房产为例看“去杠杆化”:1. 刚需接近顶部


刚需的“刚”,不是“钢”,不是一个死板的数字而是根橡皮筋:狭义的刚需是住房需求和住房改善需求,从人口结构看,2011年劳动力人口数量已经见顶;2015年上海市人口净流入出现负数;2013年住宅新开工套数见顶,而2016年新房销售井喷其实已经与狭义的人口刚需无关。


而更广义的刚需是个弹性值,与成本关系显著,在市场趋势很强,投资成本极低,预期收益极高的时候被外力拉长,是一种“跟上队伍”的心理需求。市场一旦掉头,“弹性刚需”也会加速缓解。 


2

以房产为例看“去杠杆化”:2. 杠杆压力极限化


回顾文化上一衣带水的日本,即使在房产泡沫最严重的89年,居民新增房贷占当年GDP的比重也未超过3%,金融危机前,新增房贷GDP占比达到8%后见顶,而2016年新增房贷占GDP比重已达8.6%,不仅较2015年猛增,且全年新增房贷已经超过新增GDP,表明居民买房子用的这根“橡皮筋”已经被拉到了极限。


3

以房产为例看“去杠杆化”:3.流动性拐点与板块分化


真正与房价高度相关的不是刚需,不是房贷利率,而是代表资金流动性的广义货币M2。


最近都在说M1、M2的剪刀差继续扩大,M2增速继续回落,意思就是虽然社会资金面总量很大,但企业家和社会资本在大笔囤钱,不肯花出去。


经济界预计流动性陷阱出现的2016年最终M2增速只有11%,远低于以往动辄20%以上的增速,这已经不足以支撑全国房价一起涨涨涨。


而去年因为“去库存”的临时政策,。那北上广之外呢,和前几年的状况相比,房价疯涨向三四线城市扩散的步伐也明显有阻力。做股票的人都知道资金量见顶和板块分化对于牛市阶段性的意义。


10月后各地出台史上最严的调控政策,商品房改革之后高层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强烈的意志,强不强烈可以从地方官员纷纷表决心的态度去看。政策愈强说明通胀的火苗仍存在,但政策和流动性的的“加盖”和“抽薪”下,价格走势窄幅波动,不用太去担心,除非发生大的变局。


4

去杠杆下的资产如何配置?


那除了房子,我们应该配置什么资产才能保证财富的不掉价?有句话叫通胀配实物,通缩配金融。


 2017年坚持地产调控是大概率事件,那么商品上涨的通胀现象只会是个短波段,未来随着不动产价格稳定波动,通胀再度回落,资产配置也应该发生相应变化。


在2016年表现最好的是房地产和大宗商品,处于“物资”涨价的环境,实物资产最为受益。但如果未来通胀重新回落,那么实物类资产就失去了配置价值,不涨价实物资产就没有回报,而金融资产就成为配置首选。无论债券还是股票,前者有票息,后者有股息,通胀停止后都要好于实物类资产。


 从世界大国走向成熟的历程来看,“零利率”是长期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固定资产周期见顶,资产回报率趋势性下降,最终都会走向零利率。


而随着利率的下降,类债券高股息的资产价值会显著提升。2016年初港股触底开始一路走好也是“价值投资”流向的一个信号,包括美股今年也是公用事业和电信服务板块领涨。


而对于A股企业而言,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出现,企业已经不愿意投资而开始囤积现金,意味着未来分红率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可以关注高送转标的。


短期趋势三:

逆全球化的力量加强


 过去30多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以生产效率为驱动的全球化浪潮,这个效率值本身也是一种趋势演化,目前这条效率曲线已经走到了山顶;现在的世界开始走向以“核心能力”为护城河的利益再分配格局——这就是逆全球化,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是这样。


我们在PPT上经常看到的“做大蛋糕”的图,实则并不是战略有多厉害,本质上是得益于全球化的价值流通和价值溢出。


目前这个转折点开始了,所以感受到做大“蛋糕”越来越累,分配“蛋糕”成了主要的课题和战场,守住核心力量比“做大”更为紧迫。


1

逆全球化运动下的2个担心


 外因方面,逆全球化运动虽然本质上是世界经济停滞,但更容易被既得利益国家利用来攻击。


我们可能因不断增强的经济影响力,产品继续涌出,渐渐成为欧美反全球化运动中一些不满其国内失业率上升和贫富差距扩大的人指责对象,和替当地政府背黑锅的目标——例如最大的工会组织“产联”联合26家纺织、钢铁、农业公司组成“反货币联盟”,要求政府根据其国内贸易法301条款对是否操控货币进行调查并实施制裁,对到的货物课征77%。

 

而内在影响可能是最坏的、真正实质性影响我们的情况。


国内已存在的反全球化因素,甚至是反改革开放的因素,可能会因国际反全球化运动的影响而进一步得到反作用加强、发酵,进而引发社会自我封闭和动荡。


虽然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受益较多的国家之一,大规模的反全球化运动目前尚未在我国发生,但并不能因此无视国内反全球化运动的潜在力量。


事实上反全球化运动的因素在我国近代史开始以后,几乎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改革开放之后不断被压缩,不断因为经济活力的释放而转移注意力。从古至今,在不经意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这种力量的传递者。


2

逆全球化也能借东风


如果有幸,全世界反全球化运动的不断发展深入,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力量可能在“中间地带”汇合成一股理性的合力,自行寻求到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会使得世界经济利益集团之间取得平衡,也算是有利于的经济发展。

 

比如,在反全球化运动的压力下,近年来“减少发展家债务”、“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信息鸿沟”等被列为各种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是反国际经济旧秩序、反联系在一起的,力求推动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这有利于我国国际环境的改善,尤其有利于加强与东亚、拉美和非洲发展家的区域和跨区域的合作与交流(比如南南合作的奠基)。

 

综合来看,我们既需要利用逆全球化趋势中的一些事件来巩固我们取得的经济地位上的进步,同时也需要关注国内对此的反应,防止形成偏左的思潮,阻碍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



未来2大经济长期趋势:一枝红杏出墙来。


面向2020年后的长远日子,也有两个主要的经济趋势,接下来开始真正崛起的机会也在于把握住这些趋势。

 总体需求趋缓下,“体验为王”的生产观得以重塑;


生产关系转变下的新兴需求,急待新思维新技术去满足;


长期趋势一:

总体需求趋缓,重塑“体验为王”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总体生存需求已经在近几十年的和平发展中得到了容量饱和,衣食住行的生产总量已经不可能再保持强势增长。转而我们的需求开始转向产品的“质量”和精神层面的“体验”。


这个体会在过去两年中开始显著形成,例如现在得到各种鼓励的“工匠精神”。对于,“产品体验为王”的新一代生产观,可能主要在下面这些行业率先破土,引领经济新增长点:


1

消费升级,走心为上


高端服务、特色体验消费、以精神消费为主的服务业,这些不会垮,只会更加繁荣多元发展。历史上经济紧缩期“口红效应”的解释,为文化产品的走红创造了一定的可能,但“内容为王、服务至上”才是始终不变的铁律。


“质量”并不代表“高价”,消费升级并不就是几百万买车,几十万出国。经济存在压力的时候,更是需要轻松易得的、高效解压的东西来让人恢复信心与活力,所以升级的意思不是“越来越奢侈”,而是“易得”+“走心”的模式。


2

制造业龙头的逆袭


目前制造业行业增速较低,但龙头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有行业定价权也有很大的现金储备,可以利用竞争对手正在面临生存问题的喘息间隙,努力实现产品质量和供给水平的跨越提升,。


况且因为制造业行业增速较低,周期性长,这些年得到的关注度远远不及新型产业、其实价值被严重低估。典型代表是本身已经具有国际水平的家电行业、装备制造和化工行业。


3

社会福利产业及健康产品


人重大疾病率持续上升,这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更不要去提说得太多的雾霾、食品安全、水资源污染……生存质量是最大的质量需求,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速快过世界平均增速,截止2015年在50%以上水平,且金额仍处于低位。在过去十年,的人均医疗支出增速也快过政府的医疗保健支出,这个社会中巨大的供给侧漏洞将在今后通过医疗改革和发展民资来满足。


4

进口替代


典型代表是自主品牌汽车、制造装备,家居生活等。可以想象一下,八十年代能猜到家电稳居全球第一,会让SONY和夏普关厂卖地?猜到会有一个叫华为的手机让苹果面对随时跌下王座的恐慌?目前自主品牌汽车或许就像十多年前的家电。不用怀疑技术能力问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具有如此巨大的意志在于让每件东西国产化,至于如何实现国产化,那是手段总比问题多。


长期趋势二:

新技术、新需求、新思维


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的转变导致供给真空,找到真空并且加速创新和弯道超车的力量,将成为今后十年比拼经济后劲的发动机。这些足以让你拥有未来世界的趋势,包括:


1

租赁平台引领“去物权化”向纵深发展


经济关系导致个体的“按需使用”和“及时性使用”的转变——优步、Airbnb是颠覆传统经济的明星。接下来的“租赁平台”将开始告别简单的生活物资用品租赁,进一步延伸走向“服务型租赁”。


最明显的例子比如阿里巴巴提供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供应与库存管理服务;Netflix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商却不用你下载任何一部电影;SONYPlayStation Now作为最大的游戏平台却无需你购买,这些都是平台帮你省去了“拥有”的成本。


租赁业在过去几十年因物质供给大爆发被冷落,都可能在这几年迎来又一春,还包括私人医生、陪护、玩伴、奶妈等,都可以上架。


2

“瘦身型”行业厚积薄发


瘦身是指所有能将产品变小变薄变轻的集成能力和生产技术。这十年间,全球生产的汽车平均减轻了25%,现在再说车子轻很low本身也是很Low的评价了;电脑和手机越来越薄,薄到外观设计师都要失业了。表面上这是一种设计趋势和美感,实际上是经济的要求,社会压力转变成的需求。


这种需求不光是外面上的“瘦身”,更强调装备制造业的换代升级,将带动一些储备了扎实精密加工技术的企业成功上位。


3

“精炼型”行业悄然走俏


不是指化工,而是提炼“人的需求和欲望”。比如过去补充营养需要买老母鸡虫草来炖,现在提供成分搭配最贴近自然但吸收更高效直接的蛋白质氨基酸复合配方给你;过去你不开心了要给你几平方公里的游乐场让你撒欢,现在只要给你一套VR触感套装,足够让你肾上腺素爆表;甚至以后对于精神症状,我们可以合理提供多巴胺的注射服务让你生活每天充满愉快。也就是说,产品将越来越直接满足人类身体机能和大脑的核心需求。


4

智能替代人工、延展人工的趋势加快


不管你信或不信,关注或不关注,那些制造流水线机器人、机器服务员、机器人军队、人工智能股票操盘手、人工智能客服的公司,已经在世界各地悄悄的开干了很长时间。


在世界缩减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大需求下,不关注这个趋势发展的人只能等着被取代和弱化;另一方面,如果只是简单持有“人工智能只是人类劳动的替代”的观念,可能会被无情抛弃——务必记住,人工智能的目标是对于人类自己也无法企及的认知水平的突破,这个学习曲线是一条指数曲线,将会猛然间上天。


5

撮合平台升级为生态平台


我们习以为常的网购平台、打车app、招聘网、婚恋网…本质上还是2.0版本的双方撮合平台。接下来平台的路怎么走?


其实facebook、知乎之类的平台的已经给出了一个经过实践的方向——不再有明确的两方交易,而是搭建一个广场,七嘴八舌,各取所需。在未来也会发展出注重感官体验的实体商业综合体(共享商务中心、居住度假生活一体化社区…等)。这样的平台的客户不光是有交易需求,而是提供存在感的信息需求。


当大部分人都在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并为此祈祷和担忧的时候,只有少数人去关注这背后的社会需求变化,并且说干就干。



彩蛋,真正的大趋势—— 一览众山小


虽然前面说“逆全球化”的运动开始加强,但辩证的看,这本身也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价值观绑定”。这个最后的大趋势无懈可击,终将慢慢把我们每个人揽入怀中: 

 

为何把逆全球化放在“短趋势”里——不管他们要不要全球化,要不要经济贸易自由,地球上传播技术和信息密度的加强已经呈现指数型加强,并持续了一个世纪,创造了一个所知宇宙中信息流量最大的网络。人类越来越紧密相连汇入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共生体,这个共生体并不是“人的意识”,它是一个“智能程度”持续加强的过程,我们个体的、集体的、国家的意志和欲望都在推动这个母体意识的加速形成,从而变成母体与寄生的关系。


这个大趋势给他起个名字叫:智慧母体。


比如,在世界一战、二战的时候,我们可能还像一群人打群架,而当这个“母体”逐渐形成之后,一群人纠缠凝合成为一个肉身内的关系——这是为什么现在世界大战这么难真正打起来的原因,大家感觉这都是一个身体内的痛,就像肝嫌胃喝了太多酒,腿抱怨肩膀扛太多东西,但谁都无法彻底忍痛割舍谁、毁灭谁。军事化程度越强,这种共生体发生撕裂的“痛”就越深,。这是真正的“全球化”,不是政客和游行者能够抵抗的。

 

“母体”的构成包括全体人类的思维、所有人类开发的机器程序的智能和自然界的演化之道。如果要把全球比作一台自动驾驶大客车的话,我们每个人、每套程序和网络系统都是里面的晶体管、探测仪、处理器…每时每刻都在做出0/1的输出,然后集成起来这个“智慧母体”才是真正的地球司机,将会给出自己的方向。

 

篇幅所限,话题就此打住。之所以提起这个,是觉得对当前而言,“她”是一个安慰,是“同一个身体”带来了维稳效果,短期减少了一些担忧,这是好事。

 

彩蛋说完,让我们仍然把目光放在当前的道路上——2017年,这个依旧风光迤逦的时代。


面对2017经济与社会前路,最后两句概率“老司机”的态度:

关注政策和消息的背后。在紧缩和重新分配阶段,政策作用是调控,消息背后是动机。

 

 以“活好”作为最高策略。休息与专注并行,全心地开往自己的应许之地。


【转载声明:此文已经获得作者许可,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邮件至(mqzwp2015@126.com),或者后台留言。如想要私下联系作者本人咨询资产管理相关的事务,可直接关注作者的公众号,在他的微信号后台留言找他】

【迈萃资产】是以量化模型和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新型量化资产管理公司。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