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新方略

2021-05-20 13:12:2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此病发病率仍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保守溶栓治疗等诊疗方法因效果欠佳已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近年来通过国内外血管外科专家近十年的共同努力一种新型的诊疗方略已经应运而生,且成千上万的静脉血栓病人已成为受益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以下肢(左下肢多见)突然肿胀、疼痛,肢体紫暗或潮红,站立活动后症状加重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早期易并发肺栓塞导致突然死亡,或血栓发展快而导致肢体坏死,后期易形成足靴区溃疡、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等症,被大家称为血管外科的一种极危重症及疑难病。传统的诊疗方法在诊断上缺乏特异性,且对血栓的长度、部位、新鲜或陈旧性不易明确诊断;在治疗上存在完全再通率低、溶栓不彻底、易复发等问题,故以往本病临床治疗效果往往不满意,而新的诊疗方略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诊断方面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来说,是首选的检查手段,但彩超检查人员的熟练程度及经验多少会对彩超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对后期或者急性期需手术的病人来说,不能做出临床理想的诊断。随着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设备的不断改进与提高,无创的下肢静脉核磁成像对静脉血栓的部位、性质及范围方面诊断的客观准确性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这为血管外科医师开展介入及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另一种静脉血管造影检查为血管腔内影像学检查,其结果真实、可靠,是目前静脉血栓取栓、介入治疗、手术搭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航标灯。另外,肺核素扫描对是否并发肺栓塞有权威的定论;血中血小板记数、凝血四项、D—二聚体检测也是该病主要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以上几种诊断方法综合起来可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作出精确的诊断,并为临床治疗选择适应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很大帮助。

保守溶栓

保守溶栓治疗是该病传统主要治疗方法。许多医院由于凝血系统监测欠缺,国际标准抗凝溶栓法不能很好的开展,加上局部给药灌注条件不具备,以至于该类病人早期血栓不能尽快的溶解,后期恢复不理想。有血管外科专家指出,该类病人若发病七天以内者,可考虑尽快手术导管取栓,越早越好,且72小时以内更佳。不能耐受手术或无条件者应以介入。发病1月之内者均可选用介入置管溶栓,插入特制的溶栓导管局部持续灌注国际化标准溶栓抗凝药物的治疗法为首选,其损伤小,见效快,更适合年老体弱者。数月以后的陈旧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则可选择手术搭桥或仿生空气压力仪间断治疗及配合中西医结合方法促进侧枝循环建立为目的。根据临床报道,通过以上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应全民动员,提高预防意识。对长期保持站立、坐位的血粘度高的人来说应经常拍腿,间断运动或穿预防弹力袜。对手术后长期卧床、骨折的病人来说应注意经常抬高双下肢或在床上做静脉体操。对早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来说无论保守溶栓或手术取栓均应绝对卧床2~~3周,防止血栓脱落。右下肢发病者或有肺栓塞症状(胸闷气短、咳嗽、咳血者)出现应积极行保命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以防致命的栓子突然脱落至心脏及肺动脉导致呼吸衰竭死亡。刚刚达到临床治愈的病人应注意逐渐增加活动量,下床活动时切勿忘穿静脉驱动袜,并坚持做静脉体操及药物巩固疗效。后期若并发下肢淤滞性皮炎、色素沉着、溃烂(老烂腿)者应积极到血管外科专科行后期综合治疗。


作者: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杜丽苹 

来源:好大夫在线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12.04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联系电话:010-65264325

官方网站:xueguanwaike.bookoes.org

投稿邮箱:xgwkzz@163.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