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戴建平: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概述(上)

2021-11-16 09:44:55


来源:磁共振成像传媒


王凯, 张姝, 施露, .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概述. 磁共振成像, 2016, 7(12): 881-896.






戴建平,教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磁共振成像》杂志主编、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专业特长:神经影像学,分子影像学。

社会兼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现代诊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医院协会顾问、、亚大放射学会主席、北美放射学会荣誉会员、欧洲放射学会荣誉会员等,以及国内外多家杂志的主编、副主编、编委等职务。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九届、第十届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等。

   获得荣誉:先后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脑肿瘤的分类主要是依据对组织发生的认识,人们可以根据肿瘤与某种起源细胞的相似性和推定的分化水平对其进行分类。组织学的特征主要取决于光镜下苏木精-伊红染色特征、相关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以及超微结构的特点。比如2007年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 system,CNS)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 Organization,WHO)肿瘤分类将所有具有星形细胞表型的肿瘤与具有少突胶质细胞表型的肿瘤分开,无论这些不同的星形细胞肿瘤在临床上表现相似还是不同[1]。

过去20年的研究已经阐明了常见肿瘤及一些罕见肿瘤发生的遗传学基础,这些都有助于肿瘤的分类[2]。2007年CNSWHO分类中已经发现一些重要基因的改变,但人们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些基因改变能够用于定义特定的肿瘤类型,不过它们还是为传统组织学诊断分类提供了预后和预测性数据。2014年,在国际神经病理学会支持下,人们在荷兰哈勒姆举行的会议上制定了一项指南,在于如何将分子信息应用于脑肿瘤的诊断中,这为修订2007年CNSWHO分类打下了基础[3]。目前的修订版(2016年CNSWHO分类)打破了延续了一个世纪的完全依赖于光镜的诊断原则,同时将分子信息纳入到CNS肿瘤分类中。这项工作有赖于来自20个国家的117名贡献者之间的国际合作,以及由来自10个国家的35名神经病理学家、神经肿瘤学专家及学者组成的工作小组针对最具有争议性问题进行为期3天的一致性讨论。这篇综述总结了2007年及2016年CNSWHO分类的主要变化。

2016年CNSWHO分类总结见表1,此为2007年第4版的修订版,而不是正式的第5版。目前,还没有计划制定WHO蓝皮书系列第5版,但是鉴于该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血液/淋巴及神经系统肿瘤卷被许可更新。2016年较2007年CNSWHO分类[1]有很多不同。肿瘤分级概况见表2。


1 总体原则和挑战

“整合的”表型和基因型指标的应用为CNS肿瘤分类增加了一些客观性,这些信息在过去的诊断过程中常常被忽略[3]。相对于之前的分类,这种客观性的分类方法能够让诊断之间保持生物学的一致性,并且让诊断更加明确,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改善患者管理,在预后和治疗方面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但是也可能出现更多不符合这些限定条件的肿瘤(例如无特异性/未定型分类,见下文),这一类肿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分类。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是关于少突胶质细胞瘤的诊断,这一类肿瘤常常很难界定,经常会出现不同观察者观点不一致,以至于某些医院经常而其他医院很少诊断[4-5]。根据基因型[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icdehydrogenase,IDH)突变型和1p/19q联合缺失型]和表型对这些肿瘤进行诊断,绝大多数肿瘤都符合星形细胞瘤或少突胶质细胞瘤[6-8],很少有报道关于分子学上真正的少突星形细胞瘤,包括组织学上和基因学上典型的星形细胞肿瘤(IDH突变型,ATRX突变型,1p/19q未缺失型)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IDH突变型,ATRX野生型和1p/19q缺失型)成分[9-10]。因此,对常见的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亚型的诊断定义更加一致。在2016版CNSWHO分类中,将以前诊断为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定义为未定型分类,因此缺少诊断性的分子检测或者在出现极少数双基因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情况下才做出此类诊断。

使用组织学和分子基因特点联合诊断[3]还可能出现不一致的结果。例如,一种弥漫性胶质瘤在组织学上表现为星形细胞但是具有IDH突变和1p/19q基因缺失,或者光镜下类似于少突胶质细胞瘤却具有IDH突变,ATRX突变和TP53突变和1p/19q未缺失。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要以基因表型为主,而不是组织学表型。因此第1例应诊断为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型和1p/19q-联合缺失型,第2例诊断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

对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及少突星形细胞瘤诊断的例子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能否单单利用基因型就可以肿瘤分类,而不需要组织学诊断。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还需要将其诊断为弥漫性胶质瘤(而不是其他肿瘤类型)来理解特定基因型改变的疾病分类学和临床的重要性。另外,WHO的分级仍然取决于组织学的标准。如前所述,组织表型仍然必要的另一个原因是,个别肿瘤仍不能完全满足表型和基因型的限定。比如,少数肿瘤在表型上呈典型的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但是却没有IDH和ATRX突变。尽管如此,在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基因组学信息下,未来WHO对弥漫性胶质瘤的分类将会更少地依赖于组织学评价,也许只会出现弥漫性胶质瘤的诊断。目前,2016年的CNSWHO分类是基于表型和基因型联合的分类标准,并且已进入整合诊断的时代[3]。

最后,必须承认的是,修改分类方法并将基因型纳入诊断标准中是对病理检测和诊断报告的挑战,其他研究已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3]。这些挑战包括:基因分型或替代基因分型的可行性和选择;没有分子技术和替代免疫标记医疗机构需要采取的方法;“整合”诊断报告书写的标准格式[3]。尽管如此,一些大的医疗机构已经在进行包含表型和基因型的综合诊断,免疫组化替代分子基因方法也越来越成熟,相信这些困难在不久的未来将都会被克服[11-12]。

 

2 系统命名法

将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诊断会带来混成词诊断名称,并且需要对这些命名标准化以便使用。由于造血/淋巴疾病分类命名已经包含了分子信息,因此2016年CNSWHO分类参照造血/淋巴系统的传统命名方式,决定对神经系统肿瘤使用新的命名法。正如后文中详述,CNS肿瘤诊断应该包括组织病理学名称,后附带其基因特征;其基因特征应该位于逗号之后作为形容词出现,例如,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和髓母细胞瘤,WNT-激活型。

对于那些包含一种以上基因特征的疾病,其分子特征应该包括在名称中: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型和1p/19q-共同缺失。

对于缺少基因突变的肿瘤,如果其野生型真实存在则可以用“野生型”这个术语表示:例如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式的野生型诊断并非容易,若缺乏突变检测,肿瘤应诊断为未定型分类(见下文)。对于有无特定基因突变的实体肿瘤,如果存在某种分子特征则被称为“阳性”:例如室管膜瘤,RELA融合-阳性。对于一些缺乏分子检测手段的地方,一些肿瘤类型允许诊断为未定型(非其它分类)。这些也被添加到分类中,可有这样的诊断。未定型分类意为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对其进行具体分类。在这种情况下,将那些缺乏相关基因改变检测的肿瘤划分为未定型是最为简便的方法,在少数情况下还可以包括那些已经进行检测,但没有诊断相关基因型的肿瘤。换句话说,未定型不属于特定类型,而是对那些目前不能纳入任何一种已知类别肿瘤的命名。未定型分组代表那些从病理学、基因学和临床特征上认识还不完全的肿瘤类型,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对于格式来说,笔者用斜体来表示具体基因(如:ATRX),但是不包括基因家族(如:IDH,H3)。为了避免众多连续的连字符,野生型写法为wildtype,而不是wild-type,在某些命名中使用连接号(如:RELA融合-阳性)。最后,和旧版本相同,WHO分级使用罗马数字表示(如:I、II、III、IV而不是1、2、3、4)。

 

3 定义、总结和讨论

2016年分类中的肿瘤疾病以定义开始,诊断标准的定义性语句以斜体表示,后面为肿瘤的特征性信息。例如,“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型和1p/19q-共缺失”定义的第一句话是:“弥漫性浸润、生长缓慢,伴有IDH1或IDH2突变,1p和19q染色体臂共同缺失”(斜体的肿瘤定义标准)。接着是“典型特征是微小钙化和易损的细小毛细血管网”(这些属于肿瘤特征,而不是诊断必需条件)。然后是疾病评注,包括临床特征、病理和分子结果。最后,一些肿瘤还有分类信息,用来明确基因指标的本质,并提供用于鉴别的基因型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肿瘤分类并不取决于具体检测技术,而是依赖于医生的判断。在肿瘤评注部分还会有关特定基因的解释,例如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定义IDH野生型(这有赖于肿瘤类型及患者年龄),为什么1p/19q共同缺失的患者预后较好[在IDH突变和组织学上表现经典的肿瘤中,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发现染色体每个臂上只有单点异常时就可以确定为联合全臂缺失]。

 

4 新加入的实体肿瘤、变异和分型

2016版CNSWHO分类加入了很多最新确定的实体肿瘤、变异型和分型。变异型是已确定肿瘤的亚型,从病理学上进行充分描述并可纳入某一类型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性。分型属于组织学特征,易于辨认,但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意义。新引进的实体,变异型和分型如下,分子时代下中枢神经系统诊断概念修订包括以下方面:弥漫性胶质瘤的重大调整,加入基因定义的实体肿瘤;髓母细胞瘤的重大调整,加入基因定义的实体肿瘤;其他胚胎性肿瘤的重大调整,加入基因定义的实体肿瘤,删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名称;加入基因定义的室管膜瘤变型;鉴别小儿相似肿瘤的新方法,包括对新的基因定义实体肿瘤的命名。其他新认定的实体肿瘤、变型和类型包括:IDH-野生型和IDH-突变的胶质母细胞瘤(实体肿瘤);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实体肿瘤);伴多层玫瑰团胚胎性肿瘤,C19MC-改变(实体肿瘤);室管膜瘤,RELA融合-阳性(实体肿瘤);弥漫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实体肿瘤);间变型多形性黄色细胞瘤(实体肿瘤);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变型);含原始神经成分的胶质母细胞瘤(类型);神经节细胞瘤结节和空泡化模式(类型)。删除掉的疾病名称、变型和命名包括:大脑胶质瘤病;原浆和纤维性星形细胞瘤变型;室管膜瘤细胞变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名称。此外,将脑组织浸润作为非典型脑膜瘤的标准之一;将孤立性纤维瘤和血管外皮细胞瘤(solitaryfibrous tumorSFT/hemangiopericytoma,HPC)作为一种疾病,修改分级系统以对应这个改变;对神经鞘瘤进行扩展和澄清,包括混合神经鞘瘤,将黑色素性神经鞘瘤与其他神经鞘瘤区分开;对中枢神经系统造血/淋巴肿瘤(淋巴瘤和组织细胞瘤)进行扩展。

 

5 弥漫性胶质瘤

目前,肿瘤疾病命名系统正转向基于表型和基因型的分类,这一点在弥漫性胶质瘤分类的诸多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图1)。最明显的是,过去将所有星形细胞瘤分为一组,而现在将所有弥漫浸润性胶质瘤(无论是星形细胞来源,还是少突胶质细胞来源)分为一组:不仅依据肿瘤生长模式和行为,还依据IDH1和IDH2基因突变。从发病机理角度看,此分类提供了基于表型和基因型的动态分类;从预后角度来看,其将有相同预后标记物的肿瘤归到一起;从患者管理角度看,它指导对具有相似生物学和基因表现疾病的治疗(传统治疗和靶向治疗)。在新分类中,弥漫性胶质瘤包括WHOII级和III级星形细胞瘤和II级、III级少突胶质细胞瘤,IV级胶质母细胞瘤,以及儿童相关弥漫性胶质瘤(见下文)。这个分类方法将那些具有局限性生长类型、缺乏IDH基因家族改变和BRAF改变(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或者TSC1/TSC2突变(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的星形细胞瘤与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区分开。也即,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比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疾病分类更相似,使肿瘤家族谱得以重新绘制。

 


5.1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WHOII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WHO III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现分为IDH-突变型、IDH-野生型以及未定型。对于WHOII级和III级的肿瘤,如果做过IDH检测,大多数都属于IDH突变型。如果突变的R132HIDH1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和IDH1 132号密码子和IDH2172号密码子基因突变测序均是阴性;或者,单有IDH1132密码子和IDH2 172密码子基因突变测序阴性时,可以诊断肿瘤为IDH野生型。然而,“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DH-野生型”不是常见的诊断,需要进行仔细的评估,以避免误诊为低级别病变,如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并且,间变性星形细胞,IDH-野生型也很罕见,大部分这种肿瘤将会表现为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的基因特征[6,13]。最后,在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或者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中,如果不能进行IDH测序或者不能完全进行检测(例如:在没有测序的情况下免疫组化为阴性),诊断结果就分别是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未定型;或者是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未定型。

过去,WHOII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WHOIII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预后差异很显著[14]。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IDH-突变型WHOII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IDH-突变型WHOIII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预后差异并不显著[15-16]。然而,这一研究结果并不普遍[17]。同时,虽然在WHOII、III级星形细胞瘤中IDH-突变型的预后更好一些,但还是建议WHO分级保留IDH-突变型和IDH-野生型星形细胞瘤。2016年的分类将此加入了标识中。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已经从WHO分类中删除:原浆星形细胞瘤,以前只有模糊的术语定义,考虑到具有这种组织学表现的肿瘤可以将其具体划分为某一类,这一名称就不再使用;纤维星形细胞瘤,因为这个诊断几乎与标准弥漫星形细胞瘤重叠。因此,仅将IDH-突变型肥胖型星形细胞瘤保留下来。

2016年CNSWHO分类还删除了大脑胶质瘤病,目前不认为其属于目前胶质瘤的生长类型,包括IDH突变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瘤以及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18-19]。因此,现在将涉及3个脑叶及以上,通常双侧生长和延伸到小脑幕下结构的广泛脑浸润病变定义为一种特殊的扩散类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明确这些肿瘤弥漫性浸润的生物基础。

 

5.2 胶质母细胞瘤

在2016年CNSWHO分类中,将胶质母细胞瘤划分为:(1)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大约占病例中的90%),这个分型几乎与临床上定义的原发或者原位胶质母细胞瘤相对应,患者的主要年龄在55岁以上;(2)胶质母细胞瘤,IDH突变型(大约10%的病例):对应于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有低级别弥漫性胶质瘤病史,在年轻患者中多见[20](表3)。(3)胶质母细胞瘤,未定型:这个诊断对应于那些不能进行全面IDH评价的肿瘤。对于老年患者、年轻患者、WHOII级以及WHO III 级的弥漫型胶质瘤,IDH全面评价的定义各不相同。对于后者,强烈推荐在R132HIDH1免疫组化阴性之后进行IDH测序,超过55岁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几乎均缺乏非R132HIDH1和IDH2突变[21],提示当R132HIDH1免疫组化为阴性时,对于这些患者可能不需要进行测序。



分级中加入了一种暂时性的胶质母细胞瘤变异型: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它和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胶质肉瘤一起,共同属于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的范畴。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的特点是具有丰富嗜酸性细胞质的大上皮细胞、泡状染色质明显的核仁(通常类似于黑色素瘤细胞)以及各种横纹肌样细胞(图2)。好发于儿童和年轻的成年人,典型表现为脑表面或间脑的肿块,并且经常有BRAFV600E 突变(可以使用免疫组化方式检测)[22-24]。在一个系列中,横纹肌样胶质母细胞瘤缺乏INI1表达,以此与和它表现相似的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相区别[25]。IDH-野生型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经常缺少一般成人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的其他分子特征,比如EGFR的扩增和10号染色体的丢失;相反,可以经常观察到ODZ3半合子缺失。这种病例可能有相关的低级别的前体,经常但并非总是显示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特征[26]。



伴有原始神经元组分的胶质母细胞瘤作为一种类型加入了胶质母细胞瘤的分类中。这种类型在以前在文献中指的是含有原始神经外胚层组分的胶质母细胞瘤,经常由各个级别弥漫的星形细胞瘤(或者在少数情况下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组成,这些星形细胞瘤有边界清楚的结节,结节中含表现出神经元分化[例如,HomerWright菊形团,突触素阳性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缺失]的原始细胞,以及有时可以见到MYC或者MYCN的扩增(图3);这些肿瘤具有脑脊髓液播散的趋势[27]。之前已知有低级别胶质瘤的患者中,1/4的患者出现病情进展,这些患者在神经胶质和原始神经成分中均显示R132HIDH1免疫反应[28]。从临床观点来说,对这个种类(伴有原始神经元组分的胶质母细胞瘤)的识别,能够促进对脑脊髓轴的评价,以便于排除肿瘤的播散。



小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和粒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仍被保留作为一种类别,前一种的特征是具有均一的、浅淡的小肿瘤细胞,类似于少突胶质细胞瘤,并常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扩增;后一种的特征是颗粒样、巨噬样,富含溶酶体的肿瘤细胞。这两种肿瘤即使在没有微血管增殖和坏死的情况下,预后也比较差,这一点类似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

 

5.3 少突胶质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少突胶质细胞瘤的诊断既需要IDH基因家族的突变,也需要1p和19q联合的染色体全臂缺失(1p/19q联合缺失)。在缺乏突变的R132HIDH1免疫组化阳性结果时,推荐对IDH132号密码子和IDH2172号密码子进行测序。在缺乏检测能力或者基因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组织学上表现典型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应该被诊断为未定型。在间变少突胶质细胞瘤缺少诊断性基因结果时,可能需要对胶质母细胞瘤基因特点进行谨慎的评价[6]。与少突胶质细胞瘤组织学相似的儿童时期的肿瘤一般没有IDH基因家族突变以及1q/19q基因缺失;在从分子水平上更好地认识这些肿瘤之前,它们应该被暂时归为少突胶质细胞瘤未定型分类中。然而,应该注意再排除在组织学上表现相似的肿瘤,例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和透明细胞室管膜瘤。

 

5.4 少突星形细胞瘤

在2016年CNSWHO分类中,不建议将少突星形细胞瘤作为一种诊断。因为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对组织成分中含有星形细胞和少突胶质成分的肿瘤分为星形细胞瘤或少突胶质细胞瘤[7-8]。因此,将少突星形细胞瘤(WHOII级)和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WHOIII级)划分为未定型,提示这种诊断可在没有适合的分子诊断情况下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同一个肿瘤中明确具有少突胶质瘤和星形细胞瘤表型和基因型证据的“真正的”少突星形细胞瘤在以往的文献中极少报道[9-10],后期的报道证实这种肿瘤可在以后的WHO分类进行归类,可暂时归为少突星形细胞瘤(未定型)或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未定型)。此外,由于技术手段的问题可能会造成检测错误,比如对1p/19q联合缺失的检测,肿瘤内局部区域会出现ATRX免疫染色假阴性及FISH结果的假阳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避免对局部异质性的误判。

 

5.5 儿童弥漫性胶质瘤

过去,虽然认识到儿童弥漫性胶质瘤和成人弥漫性胶质瘤具有类似的组织学特征但是具有不同的生物行为,仍然根据成人胶质瘤标准对儿童弥漫性胶质瘤进行分组。目前,人们已经开始根据儿童弥漫性胶质瘤潜在的基因异常将其从组织学类型相似的成人胶质瘤中划分出来[29-31]。目前已经确定了一种主要发生在儿童的胶质瘤类型,其特征包括组蛋白H3基因H3F3A的K27M突变,还可出现HIST1H3B基因异常,肿瘤呈弥漫性生长,常位于中线(例如丘脑、脑干和脊髓)(图4)[32-33]。这种新确定的肿瘤被命名为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这其中包括之前的弥漫性先天脑桥胶质瘤(diffuseintrinsic pontine glioma,DIPG)。对于这种具有明确表型和分子特征的肿瘤可以为治疗提供依据,并且直接针对这些基因突变造成的结果。

 


5.6 其他星形细胞瘤

2016年CNSWHO分类将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胶质瘤(WHOIII级)作为一种特殊类型,而不使用之前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胶质瘤,伴间变”。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胶质瘤的分级需要满足在每10个高能区域内有5个或更多的有丝分裂像,可出现坏死,但是有丝分裂活动缺失情况下的坏死意义尚不明确[34]。与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胶质瘤(WHOII级)患者相比,这种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较短。

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的分级标准也与以往不同。过去将其定位WHOII级肿瘤,进来研究发现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和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在组织学和基因特征上存在很大程度的交叉重叠,一些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可逐渐转变为成熟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其侵袭性也不一定比典型的鞍上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强。由于这些原因,将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自行划归为WHOII级肿瘤尚不明确,在将来研究阐明其生物学行为之前,建议暂不提高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分级。



微信ID:cjmri-media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磁共振杂志更多内容!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