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全口义齿后缘有关的解剖标志不包括
A、腭小凹
B、颤动线
C、上颌结节
D、磨牙后垫
E、翼上颌切迹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上颌结节:是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表面有黏膜覆盖。颊侧多有明显的倒凹,与颊黏膜之间形成颊间隙。上颌义齿的颊侧翼缘应充满在此间隙内。其与全口义齿后缘的解剖标志无关。
【该题针对“第五单元牙列缺失”知识点进行考核】
2、全口义齿的印模确切的提法是
A、压力印模
B、初步印模
C、功能性印模
D、解剖式印模
E、开口式印模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全口义齿的印模是功能性印模。
印模的要求
(1)使组织受压均匀由于口腔的各部分组织各有其不同的解剖特点,缺牙时间不一致,而且牙槽嵴各部位吸收不均匀而高低不平。在采取印模时,应注意压力要均匀,否则,影响模型的准确性。
(2)适当扩大印模面积在不妨碍粘膜皱襞、系带以及软腭等功能活动的条件下,应充分伸展印模边缘,以便充分扩大基托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固位力也越大,同时无牙颌上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咀嚼压力越小。
无牙颌印模的边缘要与运动时的唇、颊和舌侧粘膜皱襞和系带相贴合,还要充分让开系带,不妨碍唇、颊和舌系带的功能运动。印模边缘应圆钝,有一定的厚度,其厚度为2~3mm。上颌后缘的两侧要盖过上颌结节到翼上颌切迹,后缘的伸展与后颤动线一致。下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约6mm,远中舌侧边缘向远中伸展到下颌舌骨后间隙,下缘跨过下颌舌骨嵴,不应妨碍口底和舌运动。
(3)采取功能性印模取印模时,在印模材可塑期内进行肌肉功能整塑,由患者自行进行或在医生帮助下,唇、颊和舌做各种动作,塑造出印模的唇、颊、舌侧边缘与功能运动时的粘膜皱襞和系带相吻合。以至所形成的义齿基托边缘与运动时粘膜皱襞和系带相吻合,防止空气进入基托与无牙颌的组织面之间,达到良好边缘封闭。
(4)保持稳定的位置取印模过程,应保证载有印模材料的托盘在口腔中保持正确而稳定的位置,避免移动,同时维持一定的压力直到印模材完全凝固为止。
【该题针对“第四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3、全口义齿合适的磨光面可以
A、有助于义齿的稳定
B、避免咬颊咬舌
C、提高咀嚼效率
D、使发音清楚
E、增加面颊部丰满度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磨光面可以理解为全口义齿的基托与唇、颊、舌活动时相接触的面,磨光面一般为光滑凹面,在唇、颊、舌活动时减少阻力,利于义齿的稳定。
【该题针对“第四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4、全口义齿固位有关的因素,下列那一项是错误的
A、颌骨的解剖形态
B、口腔黏膜的性质
C、牙槽骨致密程度
D、基托的伸展
E、咬合平衡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牙槽骨致密程度主要与支持方面有关,对固位的影响不大。因此符合题干要求。
【该题针对“第四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5、按照无牙颌组织结构特点,后堤区属于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边缘封闭区
D、缓冲区
E、上颌硬区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边缘封闭区:是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包括上下颌口腔前庭沟底、唇颊舌系带附着部、下颌舌侧口底黏膜反折处、上颌后堤区和下颌磨牙后垫。
【该题针对“第五单元牙列缺失,第五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常覆盖时,上颌前牙切缘咬在下颌前牙唇面的距离是
A、0mm
B、3mm以内
C、3~5mm
D、5~7mm
E、7mm以上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覆盖:亦名超
,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如在前牙,即指上颌切牙切缘到下颌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正常情况下,距离在3mm以内,超过者称为深覆盖。深覆盖的程度取决于距离的大小。超过3mm者为Ⅰ。深覆盖;超过5㎜者为Ⅱ。深覆盖;超过7mm者为Ⅲ。深覆盖。有时由于发育异常,下颌切牙切缘突出于上颌切牙的唇侧,或下颌后牙的颊尖突出于上颌后牙的颊侧,则称为反覆盖。
【该题针对“第四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7、对关于正中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又称正中
B、亦称正中关系
C、亦称牙尖交错
D、髁突位于关节窝中部
E、是一个稳定可重复的位置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正中关系:是指下颌不偏左、不偏右,适居正中,髁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髁突在关节窝的后位时,髁突对上颌的位置称为正中关系位。它是一个稳定而可重复性的位置,是一个功能性的后退边缘位,如果迫使下颌再向后退,则会由于附着在下颌骨上的肌肉受拉,髁突后方的软组织受压而感到不适。髁突在正中关系位时,又称为铰链位,下颌依此为轴可作18~20mm转动(切点测量),为铰链开闭口运动,称为正中关系范围。在此范围内,上下牙齿发生接触(一般在磨牙区),称为正中关系,亦称后退接触位。
【该题针对“第四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8、下颌的基本位置正确的是
A、正中
位
B、牙尖交错位
C、息止
位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颌位即下颌骨的位置。由于下颌骨位置的变化,可产生不同的颌位,其中有重复性,又有临床意义的有三种颌位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即正中
位)、下颌姿势位(即息止颌位)。
【该题针对“第四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9、主承托区可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是因为
A、黏膜上皮有角化层
B、牙槽骨致密
C、有坚韧的黏膜
D、此处牙槽嵴宽
E、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主承托区:包括上下颌牙槽嵴顶的区域,此区的骨组织上被覆盖着高度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其下有致密的黏膜下层所附着,此区能承担咀嚼压力,抵抗义齿基托的碰撞而不致造成组织的创伤。
10、一位患者。 876│5678缺失,铸造支架式义齿, 5│4设计RPI卡环,舌杆大连接体。义齿戴用3周后,主诉义齿压痛、基牙咬合痛。口腔内检查发现:舌系带根部溃疡, │4叩痛(++),义齿各部分密合,咬合不高。
<1>、舌系带出现溃疡的原因是
A、义齿前后翘动
B、义齿摘戴困难
C、舌杆位置过低
D、义齿下沉
E、舌杆未缓冲
<2>、│4基牙疼痛的原因是
A、受力过大
B、根尖周炎
C、牙周病
D、牙本质过敏
E、咬合于扰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题干提示舌杆大连接体,口腔内检查舌系带根部溃疡,考虑为舌杆损伤舌系带,患者可能存在口底过浅。 RPI卡环组由近中支托、邻面板、Ⅰ杆三部分组成,常用于远中游离端义齿。使用近中支托时,则产生二类杠杆作用,基托和卡环同时下沉,卡环和基牙脱离接触,基牙可不受扭力,同时近中支托的小连接体,还有对抗义齿向远中脱位的作用。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RPI卡环组由近中合支托、邻面板、I 杆三部分组成,常用于远中游离端义齿.
4叩痛(++),说明近中合支托给予4过大的(牙合)力。因此,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