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倒在黎明前:不可不察的流动性风险 ——我们的金融评级之流动性剖析

2022-05-29 06:46:07

兴业研究金融行业负责人 孔祥

本周专题

      

兴业研究金融组近期专门研究了金融行业评级体系,并发布研究报告剖析方法论,本文作为第二篇,关注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






一、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为何重要?

作为本土金融业研究者,我们发布了我们的银行评级分析框架,并根植于金融机构的四大领域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即区域风险、治理风险、牌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本报告为系列第二篇,关注银行业经营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中次级贷款大量违约只是导火线,市场的信任危机引发了机构的资产流动性缺失。最终流动性风险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资产价格下跌,甚至危机中部分金融机构难以在短期筹集资金应对客户的挤兑,最终垮掉。

随着金融去杠杆的延续,我们认为目前我国部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在增加。关键在于近年来金融机构负债结构的扩张下,新增的负债结构与资产结构流动性不匹配。这是将流动性风险列为我们关注的主要风险的核心原因。


    

本文中我们回顾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流动性缺失过程,并针对我国银行资负结构,分析我国银行业流动性特征。


二、从次贷危机下看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

1.宽松货币政策催生房地产业复苏

新世纪初,为刺激美国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速,美联储2001年至2003年连续降息13次。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美国房地产业走出阴霾,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银行的住房贷款业务规模扩张,并开发一系列以住房贷款为底层资产的证券化产品以及相关衍生品。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张,带动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规模扩张。

经济刺激政策奏效后,2005年起美联储上调基准利率,货币政策转向。短期房地产业务的扩张到顶,2006年房价出现下滑,低资质的住房贷款率先违约,浮动利率的次级抵押贷款逾期比例增加,2007年迅速提升到20%。受底层资产恶化影响,衍生品风险逐步暴露,金融机构经营遭质疑,2007年危机爆发。

2.衍生品风险引起市场恐慌

受次级抵押贷款违约上升及房价下跌的影响,大型交易商银行Dealer Bank,指在主要证券市场和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里起中间商作用的金融机构,如高盛、摩根大通等)衍生品业务损失巨大。20077月穆迪和标普首次下调了数百只RMBSCDO评级,直接引起对交易者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的质疑,同时衍生品的底层资产的价格下滑和质量恶化,市场恐慌蔓延。

3.危机下流动性危机迅速发生

市场对金融机构存在的潜在风险嗅觉灵敏,并迅速反应在市场交易中:(1)偿债能力受质疑时,金融机构负债端基本无短期筹资能力;(2)同业交易风险扩散至对手方,造成流动性的迅速枯竭。一旦大型交易商银行违约,出现偿付问题。相关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压力通过交易在不同形式不同阶段不同国家的金融机构里面游走,危机向全球蔓延。在雷曼兄弟破产后,摩根士丹利在交易中获得的可再抵押品急剧减少,流动性受限制。20088月至11月摩根士丹利减少了5830亿美元可再抵押证券。美林和高盛的可再抵押的客户资产也分别减少51%30%。(流动性风险蔓延过程详见金融组周报《次贷的启示》)

4. 流动性危机下资产价格反应

次级贷款的违约率持续上涨,以此为基础的次级债证券的市场价值也急剧下跌,市场流动性迅速缩减。雷曼兄弟的5年期次级债券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一路大涨,于20089月创下历史新高(CDS指数越高代表面临的风险越大)。同时,雷曼兄弟的市值收缩,20082季度市值较年初下降超40%。同年9月,雷曼兄弟宣告破产。



三、中国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源在何处

,。、,还有MPA

我们认为近年来我国流动性风险增加本质上是来自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根据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特征,可将银行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处于第一象限,即用波动性高的负债对接高流动性资产(如通过同业负债对接债券交易),此种流动性风险中等;

2)处于第二象限,即用高波动的负债对接低流动性的资产(如通过同业存单对接信贷资产、同业非标资产),此种流动性风险较大;

3)处于第三象限,即用稳定的负债对接低流动性的资产(如通过存款对接信贷资产),流动性风险较弱;

4)处于第四象限,即用稳定的负债对接高流动性的资产(如通过存款对接债券交易),流动性风险较弱。

银行表外理财资金池运行模式属于第二象限结构,即滚动发售的理财产品形成资金池对接长期债券投资、非标产品。风险、期限错配下,该模式流动性风险较高。而真净值型产品属于基金类产品,单独建账、单独管理,对于单期产品,负债端相对稳定,资产端参与交易投资,具有流动性。

银行资负结构有向流动性风险最高的第二象限移动的趋势。其中,负债结构有向高流动性方向移动的趋势,股份制、城商行表现较明显。负债项目中流动性从高到低排名:同业存单>同业存款>存款>其他发行债券。因此,从银行负债结构来看,2016年末,五大行、农商行的存款占比为78%73%,负债流动性较低,股份制、城商行的存款占比为59%64%,同业融资(同业存单+同业负债)占31%30%,相对负债流动性较高。从时间趋势来看,2012-2016年,城商行、农商行同业融资占比提升较快,自2012年的26%13%,升至2016年末的30%21%

我国部分银行机构负债端对融资批发市场依赖增加,负债成本的波动水平增加。随着理财投资的种类逐渐丰富多样,银行存款规模增速放缓,难以满足银行的规模扩张,尤其城商行等银行先天存款优势并不明显。而金融市场业务不受经营地区限制,银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批量融入资金,这解决了区域性银行融资需求。

基础货币投放方式造成流动性结构分层,处于链条末端的中小银行融资成本高且不稳定。基于同业渠道,央行形成“央行—大行(一级交易商)—中小银行及非银机构”的流动性分层传递过程,中小银行处于链条末端,融资成本较高,同时融资波动性较大,容易形成边际资金面紧张。

同时,银行资产结构有向低流动性方向移动的趋势,城商行、股份制表现较明显。资产项目中流动性分类较为复杂,贷款、应收款项投资等业务流动性较低。因此,从银行类型结构来看,2016年末,虽然城商行贷款占比36%,但是低流动性资产(包括贷款、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不低,为63%。从时间趋势上看,农商行的低流动性资产占比较低。2012-2016年,农商行低流动性资产占比51%左右。

中小银行受区域经营限制,贷款业务集中在当地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有限。为保持银行盈利空间扩张,发展金融市场业务的重要性凸显。,区域性的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存在分层。其中,农商行的金融市场业务类型以标准化业务为主,资产流动性较高。2016年,农商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9.6%,比例小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分析详见金融组周报《走出田园之金融市场:深情相拥还是相忘江湖》)

      

       根据对资负结构流动性的分析,我们对五大行、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整体流动性风险进行判断,其中认为股份制、城商行整体流动性风险相对较高,表外非净值产品的运行模式存在较大流动性风险。然而,中小银行自身资质存在差异,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扎根本土经营的城商行负债以存款为主,相对稳定;金融市场业务占比较大的农商行的非标产品规模较大,资产端流动性偏低。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在自己的金融同业评级体系中,构建了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的计量和评价体系。其中在金融机构评级模型中,我们根据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充分考虑了区域性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包括融资来源、融资结构、资产结构、外部支持等。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业研究公司”,CIB Research)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是基于分析师本人的知识和倾向所做出的,应视为分析师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我司可根据客观情况或不同数据来源或分析而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不一致或表达不同观点的报告。分析师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我司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报告阅读者独立做出评估,我司和分析师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分析师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我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