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谈假讲解现象——物在灵府 不在耳目

2022-08-13 06:19:42

KJGBBS.com科技馆论坛 科普人网上家园

     常听歌坛上有“假唱”之说,所谓“假唱”,是指演员在演唱过程中使用事先录制好的歌曲代替现场演唱的一种行为。,假唱是一种欺骗观众的行为,与假冒伪劣商品一样应处于“挨打”的位置。同样,在博物馆的讲解行业中也存在着"假唱"行为,只不过这种假唱不是用事先录制好的讲解词来代替讲解员的现场讲解,而是将固定的讲解词事先录制在讲解员大脑记忆库里,不进行文字处理和图像转换,以背诵、表演的形式进行讲解。我们把这种不经过心灵滤化、不进行二次创作、情感游离于正确交流轨道类似复读机一样的讲解称为“假讲”。

      假讲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体分为两种:背诵式假讲和表演式假讲。

      “背诵式假讲”指的不仅仅是那些眼睛盯着某一方向,像小学生背课文一样的讲解,而是经过技术处理后的一种人造似的讲解,不少老资格的讲解员常常采用这种方式。他们把心休眠起来,用一种十分老练的口吻重复着那些永无变化的讲词,大有“海枯石烂词不变”的精神。这样的讲解员很少直视观众的眼睛,常常以一种“假看”的方式与观众交流,似乎是在看着观众眼睛,其实只是盯着某一个方向。他们从头到尾使用一种讲法、一种腔调、一种音高,始终给人以你是你、我是我的陌生感。这样的讲解员往往只是在刚入门时下了一些功夫,背诵了一些段落,以后便无休止地如同复读机一般重复着这些内容,不会越雷池半步。

      与背诵式假讲不同,表演式假讲更注重自己的外部形象和表达技巧。这样的讲解员往往过分强调面部表情,他们的举手投足,甚至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以及重音、停连、偷气、换气、共鸣等等都要占据思维的主要空间。为吸引观众,他们不惜精心设计和提前演练,以期达到震动左右的效果。在整个讲解过程中,他们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细节上,仅拿出余下的约百分之二十的精力放在讲稿上,任凭那些背得滚瓜烂熟的讲解词下意识地向外流淌。

      不同门类的艺术采用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正如作家用文字、画家用色彩、音乐家用声音、舞蹈家用形体一样,这种表现形式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单一的,还是综合的,最终都必须通过受众的感官汇集于讲解员的大脑中,形成一种静态或动态的多维画面。这种画面受客体自身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有的色彩浓重、有的画面模糊。

      同样,讲解也是一门艺术,它与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艺术形式一样,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却是比现实更具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陈列内容为依据,通过讲解员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表达将可视的陈列展品、背景画面与展品所包含的大量信息融合在一起,经观众眼睛和耳朵收集后,转化成完整的画面,以超出计算机数倍的速度在观众的大脑皮层中反映出来。讲解者表达得越生动、形象,呈现在观众脑海里的画面就会越清晰、鲜明。

      人们常说,看景不如听景,可视的展品是有限的,而不可视的语言表达内容却是无限的,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如地在观众的大脑里作画,观众在接受这种画面的同时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将情绪的记忆揉入其中,形成一副完整的画面。这幅画面能否打动观众,能否唤起观众的共鸣,则取决于讲解者是否先在自己大脑中绘制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绘制时是否为内容所感动而充满激情,所绘制的画面是否主题鲜明、脉络清晰、引人入胜、耐人寻味,表达时是否随机应变、有的放矢等等。这不仅要求讲解员具备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的责任心和以人为本的亲和力,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与陈列内容相关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表达力以及因人施讲的应变能力。

      艺术来自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要表达一个事物时,我们会同时在大脑里出现该事物的形象,比如我们说“苹果”时,在“苹果”两个字脱口而出之前,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涌现出“苹果”的具体图象,听众也会迅速地将“苹果”转化成图像反映在大脑中。如果让他们将这只“苹果”画下来,结果就会发现,有多少观众就会有多少种苹果,有大的、小的、红的、绿的,但无论形状颜色如何,它们一定都是苹果,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作品面对不同的受众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成语“望梅止渴”所反映的就是一个典型的大脑成像的事例。传说,魏武帝曹操率部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卒们口渴难耐,他灵机一动,用马鞭指着远处说:“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丰富,酸甜可以解渴。” 士卒听说后,凭着情绪的记忆迅速在大脑里绘出一片梅林,青梅的甘酸滋味会条件反射地刺激口腔分泌唾液,淌出口水,暂解干渴之苦,利用这个办法,曹操把部队带领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而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本能地掌握这种作画的技能。一个讲解员能够绘声绘色地向家人描述他在商场里发现的那件衣服的款式,他在描述的同时,大脑里会本能地出现这件新衣服的样子,家人也会根据他的描述将这件衣服同时复制在大脑里,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而这种本能一旦被搬上舞台或展厅,就常常会被打破,大脑的主要位置被外来因素所占据,正确的交流轨道被扰乱。事实上,人的本能允许人在自己大脑中设置一个小小的监督岗,以便在交流中随时监督自己和观众的反应,并向大脑传达信号以调节自己的交流方式。但是这个岗位只应占一个不及十分之一的位置,若超出这个数值或持续时间太长,主题画面就会被打破,出现心不在焉或怯场现象。讲解者不再与所讲内容进行交流,而是停留在字里行间,与段落和文字交流,出现在大脑皮层上的不是生动的画面,而是未经转化的文字符号,观众接受了这些符号并极力将它们转化成画面,逐渐他们会发现这些画面里缺少了一些重要的东西----激情与色彩。

      如果说背诵式假讲是讲解者与字里行间的文字进行交流的话,那么表演式假讲则是在文字的基础上与讲解者外在形式进行交流了,当讲解者的心思被这些内容所占据的时候,真正反映陈列主题的画面就被挤得无影无踪了。

     产生假讲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假学

      知识来源于实践,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人们将这些认识和经验经过提炼和整合,以文字和图画的形式分门别类地记录在书本里,供后来人学习和掌握。但是,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简单的文字和图画已难以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于是一些概念、公式、定义、术语以及抽象繁缛的逻辑推理便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知识体系。这些高度浓缩的体系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在揭示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渐离于生动鲜活的知识原生态,变得浩繁威严,使人难以在大脑中还原其具体形象,令初学者或望而兴叹或昏昏欲睡。这样的知识体系一旦遇上传统的应试教育,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类似这样的名词解释被中学生铭刻于心,他们不必参加任何社会实践活动,也不必参观各类博物馆、做各种试验,甚至不必像劳动者手持工具辛勤劳作,也无须在脑海里还原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要学生把这些文字符号收集在记忆里,再抄录在试卷上,就可以拿到令人满意的好成绩。我们把这种不经过心灵滤化,不进行二度创作, 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称为“假学”。

      假学于某一方面的知识还并不十分可怕,最可怕的是从小养成假学的习惯,这是贻害终身的毛病。一个讲解员一旦染上假学的习惯,就会下意识地关闭思考的闸门,用假学的方式认识身边的事物。其中有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摆在所有讲解员面前——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你的工作岗位?另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你的讲解内容?

      认识决定高度,高度决定态度。如果讲解员对这两个问题认识模糊,停留在假学的位置上,就会直接导致假讲行为的出现。

      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你的工作岗位?”

      人们常说:站得高,方能看得远。反过来,看得远,往往也能使人站得高。一百多年前中国著名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在参观大英博物馆后,便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来认识“博物馆”,他在《漫游随录》一文中说:“此院各国皆有。英之为此,非徒令人炫奇好异、悦目怡情也。盖人限于方域,阻于时代,足迹不能遍历五洲,见闻不能追及千古;虽读书知有是物,究未得一睹形象,故有遇之于目而仍不知为何名者。今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于礼拜一、三、五日启门,纵令士庶往观。所以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用意不亦深哉!”

      王韬认为,博物馆的功能不仅仅在于令观众炫奇好异、悦目怡情,更重要的是“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使人足不出院就能遍历五洲、追及千古,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形成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载体。博物馆是人类世世代代创造美好生活所结成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记忆空间,是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提高审美与创新意识、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教育基地,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一座桥梁,承担着记录过去、反映现代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大众休闲娱乐的公共文化场所,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造访的文化胜地。国家每年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博物馆的建设和开放,并且取消门票的限制,“纵令士庶往观”,其用意之深恐怕是当年的王韬老先生始料不及的。

      但是,这些物化的记忆是经过“博采旁搜和综括万汇”才“悉备一庐”的,它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兴衰,以及其中所蕴含着的哲学思想、精神力量、审美价值,甚至包括相互间的对比关系、发现过程、观众提出的问题等等都是文物本身或短短几行文字说明所不能诠释清楚的。同时,来博物馆参观的群体又是形形色色的,从耄耋老人到学龄前儿童、从各级领导到普通观众、从知识分子到工人、农民,各个年龄段、各种身份和职业、各种知识结构以及各种肤色的观众都会一同涌入博物馆。这就需要有一支深谙陈列主题,熟悉展品内涵,了解观众心理,熟练掌握语言发声与表达技巧,具有亲和力,能够因人施讲的讲解队伍为之讲解。

      语言所描绘的世界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甚至是高科技陈列手段也不能比拟的。听一次关于石器或青铜器的讲解,可能会使观众为我们的祖先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创造出如此灿烂的五千年文明而骄傲,激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新时代的建设贡献力量。听一次关于陶鬲与陶甗的讲解,可能会使观众懂得的不仅仅是炊具从煮到蒸的演变,更重要的是发现一个道理,受到一次启发,原来一个小小的创新竟然能掀起一场饮食革命。听一次关于恐龙化石的讲解,可能会使观众懂得环境与生命是息息相关的,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听一次关于蒙古包或撮罗子的讲解,可能会使观众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有保护才会有传承,有传承才会有创新,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听一次关于古代瓷器或书画的讲解,可能会使观众从此多了一份兴趣和爱好,懂得了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认识美的眼睛。听一次关于革命烈士的讲解,可能会使观众为先烈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精神所鼓舞,坚定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好的讲解,不但能够提高观众的认知效果,还能够增加博物馆的亲和力。一个优秀的讲解员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表达均构成了讲解艺术本身所产生的审美价值,使观众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从而忘记了长久站立的疲劳,进入一种由陈列和想象构成的空间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讲解员在向观众进行讲解的同时,也客观地成为展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民俗文物陈列,观众在欣赏陈列的同时也在欣赏由这种文化培养起来的属于本民族的讲解员所进行的讲解,将静态陈列与动态讲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特殊效果,并在解答观众提问时增加了可信度。当然,在观众队伍里,也不乏愿意自主参观的,我们切不可因为有了自学成才的人就全盘否定教师的存在。

      当讲解员摒弃虚假,真正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在传授知识、传承文化、传播文明、增强观众审美意识、启发观众创新精神,致力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伟大事业中,也真正感触到我们的生活中确确实实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与五千年文明主旋律不和谐的音符。且不说那些违法乱纪的,单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几乎随处可见。早晨你可能被楼上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邻居的喧哗声所惊醒;上班路上你可能被那些开车抢道的、逆行的、乱按喇叭的、随时从车窗里向外扔垃圾等违规的行为所干扰;工作岗位上你可能被某些流言蜚语所中伤……巨大的反差会使人产生一股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通过展品和讲解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传播给观众,这种传递一定是发自肺腑的,没有任何虚假成分的,一定是经过心灵净化的、再创作的,同时也一定是立体的、形象的、真实的,是真讲而不是假讲。

      相反,如果一个讲解员是用假学的方式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将这门神圣的职业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他所投入的热情就会大打折扣,表现出来的就是应付和敷衍。有的讲解员已经在博物馆工作若干年了,但是,客观地说,他可能始终都没有读懂究竟什么是博物馆。

      所以说,假学不光会使讲解员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认识不清导致讲解员责任心和使命感的缺失,还会使讲解员对讲解内容认识模糊而导致讲解兴趣和讲解激情的缺失。

      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即:什么是你的讲解内容?

      “讲解”一词包含着两层意思,一个是“讲”,讲述一件文物“是什么”。另一个是“解”,解释该文物“为什么”。“解”的外延非常宽泛,就像大树一样伸出许多枝干,同样一件文物,既可以从历史的角度讲述它沧桑变迁的演化过程;又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揭示其内在与外在的美;也可以从哲学的角度诠释包涵在其中的精神世界;还可以从考古学的角度叙述其鲜为人知的发现过程以及田野考古的科学知识。任何展览,历史也好、民俗也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属于不同的知识体系,有着不同的趣味点,同时又相互联系,互为佐证,需要你深入其中,层层拨启,用历史的眼光看其中的变化,从科学的角度探索每一件展品的历史脉络,寻找它们与现今世界的相互关系,揭示隐藏在其中的哲学道理。人类生来都是渴于求知的,人的认识与人的兴趣、情感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没有深刻认识,或者只停留在假认识的状态下,就不会对它产生兴趣,更不可能发生情感。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越深刻,兴趣越浓厚,情感也就越丰富。

      反过来,兴趣能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悦或激动的情绪,促进认识的不断深化。许多成功者往往都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兴趣点才唤起他不断学习、勇于探索,最终走向成功的,相反,许多失败者也往往因为找不到兴趣点,产生不了激情和火花最终选择放弃的。讲解员与观众一样,除个体的差异外,求知欲和好奇心常常都是很相似的。你的心其实就是观众的心,讲解员要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要不断地问自己:如果我是观众,我在博物馆里究竟想了解什么?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往往等于回答了观众的问题,同样,能吸引自己的讲解内容往往也能吸引观众。讲解如登山,在攀登险峰的路上要不断地为自己寻找新支点,只有这样,攀缘者才能够将身体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这些支点一定要坚实,能承载自己全身的重量,任何虚设或易滑的支点都会使攀缘前功尽弃,只有脚踏实地勇于开拓才会登上险峰,欣赏那绚丽多彩的无限风光。对于讲解员来说,这些支点就是讲解内容,讲解员不但要吃透每一件文物、每一句讲词,并逐字逐句地研究它们,还原它们的本来面目,在大脑里形成鲜活的动感画面,而且还要善于从四面八方收集新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储量,达到格物致知的认知效果。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的知识丰富了,兴趣就会宽泛,兴趣宽泛了,渴求知识的欲望就会变得强烈,同时,渴求把自己所发现的知识传达给别人的欲望就会变得越来越强烈。知识的来源不仅是从书本上,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实践。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行合一是获得真知的最好途径。笔者从事讲解工作近三十年,先后六次参加中外联合白垩纪恐龙化石田野考察发掘工作,当我趴在磷磷白骨之上与恐龙化石零距离接触的时候,才深深感悟:一个讲解员虽然与展品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却犹如隔着千山万水。理性认识再强,若不与感性认识接触,也只是纸上谈兵,隔靴搔痒,缺乏的是情感与信心,这也是为什么讲解员常常被专业人员窃笑的原因所在,更是产生假讲的原因之一。

      博物馆要多为讲解员创造条件,讲历史的不仅要读历史、考古等相关书籍,还要深入考古现场,体悟考古发掘的全过程;讲民俗的不仅要读民族理论、民俗知识等相关书籍,还要深入生活,了解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只有将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有机结合才能找到信心,获得激情,使讲解不仅仅只停留在心到、口到、手到的水平上,而是让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根毛发都在为自己的讲解内容服务,真正达到“心到、口到、全身到” 的艺术境界。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八十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进行的一次《敬业与乐业》的演讲中说:“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

      当假学摧毁了讲解员对工作的责任心和趣味感时,激情和信心就会大打折扣,留给观众的就只能是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内容了,这是产生假讲的主要原因。

      二、招聘误区

      随意从百度上搜索“博物馆招聘讲解员启事”,就会发现,在数百家博物馆推出的《招聘启事》中,绝大多数采用了极其相似的招聘条件,即:(1)拥护党的领导,品行端正,遵纪守法;(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容貌端庄,气质高雅,身高:女1.62——1.70米,男1.72——1.82米,身体健康,年龄在23岁以下;(4)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5)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熟练运用外语者优先。

      从这篇极具代表性的广告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将用人条件锁定在应聘者的容貌、气质、身高、年龄、音量、音色、普通话等内容上,忽略了讲解艺术至关重要的一环,即:与展览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历史、民俗、古生物等。如果我们按现行博物馆的标准把讲解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罗列出来,再逐一递减,看看失去哪一条讲解艺术便不复存在,我们就会发现讲解艺术的根本就在哪里。

      我们先去掉被大多数博物馆视为馆策的两个基本条件-----年轻与漂亮。从人的审美本能上看,这两项硬件的确能够吸引人的眼球,但如果没有内在的知识作保障,观众同样会离你而去。近年来,各个博物馆涌现出来许许多多老年志愿者,他们有的来自科研单位,有的来自教师队伍,有的还参加过与陈列内容相关的野外考古发掘工作,他们大多已年逾花甲,但他们旁征博引、侃侃而谈,那种充满激情与自信的讲解常常赢得观众发自肺腑的赞美声,他们的风采和美岂是一般“年轻与漂亮”所能比及。事实上,当观众的注意力完全被讲解内容和陈列内容所吸引,讲解员就会逐渐淡出观众的视线。尽管观众的眼睛还停留在展品与讲解员之间,但占据观众大脑空间的已不再是讲解员本身。讲解员淡出画面的速度越快,陈列主题就会越早地进入工作状态,观众就越容易被讲解内容所吸引。相反,讲解员淡出画面的速度越慢,观众就越容易被讲解员本人所吸引,陈列主题就会在观众心目中变得若有若无,假听行为随之产生,这就是为什么博物馆常常强调:讲解员切不可过分修饰和渲染自己,要知道,吸引观众的是陈列内容,而不是讲解员自己。

     对于讲解来说,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固然十分重要,但事实上,那些普通话并不十分标准而内容却非常生动的讲解,同样能博得观众的一片喝彩声。有些民俗展览,特别是民间谚语、打油诗、顺口溜等,若不用方言、俚语讲述反而失去了它的原生态,变得生硬呆板了。至于音色、音量也不是不可或缺的。一次感人肺腑的讲解,即使你是用低沉、沙哑的嗓音表达出来的,也同样能使全场变得鸦雀无声。一位声音条件十分优越的讲解员在得到观众赞扬后说:“我希望观众夸我的是我的讲解内容而不是我的声音。”

      显然,讲解的核心是讲解内容,讲解艺术的生命是讲解员对讲解内容的感悟和认知程度。讲解员如果对讲解内容认识模糊、流于表面,找不到隐藏在其中的趣味点,所讲内容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这样的讲解既不能打动自己更不能感染观众,最终陷入假讲的境地,只能用背诵或表演的方式来应付这项工作了。

      《招聘启事》中要求应聘者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殊不知,这只代表应聘者受教育程度,而不能代表他的专业水平,文史类和理工类甚至艺术类的毕业生都能符合这一要求。当然,博物馆也希望能招聘到既是本专业的又形象出众、普通话标准,且能言善辩,富有朝气的年轻人,但事实上常常令招聘者失望。符合专业要求的毕业生,却往往受诸如形象、身高、年龄和普通话的限制,即使有才貌双全者前来问津,却也常常止步于“工资多少?有没有编?”的尴尬中。博物馆只好降低门槛,定睛于应聘者的外在条件上。虽然博物馆会以补课的方式,举办一两次专业培训,甚至还以末位淘汰的办法督促讲解员奋发图强。但事实上,大多数讲解员只在进门时努力一把,将“拿来的讲解词”背得滚瓜烂熟,听上去像是专家在“讲”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一旦拿到博物馆的上岗证,便开始像留声机一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些内容,遇到普通观众提出的问题尚能应付几句,若是遇到一些专业性问题,其情景就十分难堪了。

      铁杵磨针非一日之功,荀子曾用“蒙鸠”为例说明垒筑基础的重要性,他说:“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显然,蒙鸠筑巢,不是巢筑得不好,而是不该把巢系在芦苇上面,一旦风起,就会因芦苇的折断而巢破子亡。荀子又以一种名为“射干”的植物为例,说明登高致远的道理,他说:“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相反,射干虽只有四寸之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上。同样,讲解者若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就很难在讲解中丰富自己的作画内容和作画空间,只好将那些表面似乎理解但没有真正用心领悟的内容,甚至是外行话抛给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假讲的俗套。

      “要想给观众一杯水,自己必先具备一桶水。”-——这是讲解员耳熟能详的一条座右铭。一个优秀讲解员无论他是不是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他一定要按部就班地补齐并巩固这些基础知识。当一天讲解员就要学一天新内容,随时随地搜寻和积累与讲解相关的内容,并大胆地在讲解中尝试使用,使学习和工作成为一种乐趣。讲解员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任何一种讲解模式都不可能让你受用一辈子,再好的讲解词重复得次数多了,就会令自己兴趣大跌,产生腻烦,导致假讲。讲解如同爱情一样,需要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一个优秀讲解员是多年励练的结果,没有几年积累的功底是不能真正胜任这项工作的。它如同美酒佳酿一样越陈越香。讲解工作不是吃青春饭的职业,讲解工作者的一生是面对观众的一生,他会遇到许许多多不同的观众,回答各式各样不同的问题,并且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在不断摸索中激励自己发愤图强、努力向前。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样,一个好讲解员也是观众用掌声和眼神夸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讲解员越讲越想讲,而有的讲解员越讲越厌讲的缘故。

      一个人职业形象的形成固然受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自我定位的结果。博物馆《招聘启事》中所确定的招聘条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用人单位对讲解员的自我定位,这样的招聘条件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服务行业,它强调了讲解员外在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应聘者内在知识的贮备量,客观上为假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三、榜样的作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纪念馆都在举办讲解员讲解比赛,它从客观上激发了人们对讲解工作的重视,推动了讲解事业的发展。但是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这种比赛形式只能反映讲解员讲解水平的一个侧面,不能衡量一个讲解员综合素质的全貌,尤其难以衡量他的内在知识含量。参加这类比赛时,选手的参赛稿可以是别人事先代写的,表情、动作和音高都是精心编排过的,甚至选手在比赛现场的站位,目光停留的位置都是经过现场磨合的。至于情感,对于朗诵功底过硬的选手,有过舞台表达经验的人来说,哪怕他一天讲解工作都没做过,一件文物也没接触过,只要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现派或体验派原理,依靠情绪记忆、情景再现等表现手法,就能够在熟记讲词之后,很轻松地达到一种更适合于舞台表现形式的艺术效果。他们无论在表达技巧上还是在表演艺术上都能做到声情并茂、光彩夺目,极易博得观众的一片喝彩声。

      相反,有些长期扎根于讲解事业,高度特化于展厅讲解的选手就显得暗淡无光了。于是某些对专业知识陌生而精通于朗诵和表演的选手就有了用武之地,他们靠外在的优势和临阵磨枪似的专业培训便可赢得喝彩。有的参赛单位为了取得好成绩,请来电台的播音员老师进行赛前的突击训练,哪一个字需要重读,哪一段需要停连,如何抑扬顿挫,这些原本应该日常掌握的功课一下子被灌进耳朵里,与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讲解词混杂在一起,常常会出现邯郸学步的窘态。比赛时,选手一边讲解、一边想着老师威严的面孔和重音的位置,大脑中原本自然流畅的画面被强行打破,如同一台行将废弃的电视机,屏幕上忽而画面忽而波纹,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假讲境地。

      笔者也曾观摩过一次蒙古族祝颂比赛,与传统的讲解比赛有许多相似之处。按照蒙古族的古老习俗,人们把一切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灵,每当进行重大活动之前,蒙古人便采用祝颂的形式祈祷上苍保佑。起初他们跪在地上叩头祷告,之后演变成用语言陈述,最后发展成为韵文形式的祝词。祝词在元代和明代得到很大发展。经过漫长岁月的筛选、淘沥、锤炼,蒙古族祝词凝结成了蒙古语言的精华。比赛时,参赛选手身着各色蒙古袍,手捧哈达面向苍天放声祝颂,有的祝颂成吉思汗及古今英雄、有的祝颂敖包、草原、江河、树木以及婚礼等等。祝颂者声若洪钟,气壮山河,忽而如万马奔腾由远及近,忽而如雄鹰展翅滑向天际,那气势起伏跌宕、婉转悠扬,着实令评委和观众振奋。但是,按照蒙古族传统祝颂习俗,在现实生活中,蒙古族祝颂活动常常要随内容、场合、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祝颂者除掌握固定祝词之外,还要掌握即兴创作的本领,把祝颂对象与人们的愿望巧妙结合起来加以即兴创作。为了考核祝颂者的内在功底,评委决定临时为选手安排一场即兴比赛,要求选手现场抽题,现场即兴祝颂。出人意料的是即兴比赛几乎颠覆了前面的比赛成绩,那些无论是形象还是音色、音量都表现得十分突出的选手在即兴比赛时变得磕磕巴巴,甚至前言不搭后语,而一些原本名次落后的选手却赶超了上来,他们结合现场情景自然流畅地将祝愿之辞由衷地表达了出来,博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其实,甄别真假讲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现场即兴讲解、现场问答以及因人施讲,它可以直接检验一名选手的内在底蕴。但是,从历年来文博系统举办各类比赛中分析,突出和强化选手内在功底的比赛还是少而又少,这样就使得参赛选手把大量精力花在外在的训练上,而忽视了内在基本功的提高。他们不必担心考官会问讲词之外的问题,所有的现场问答都是在给出的标准答案的范围内进行的,只要提前背熟就可轻松得分,比的主要是选手的音高、共鸣、动作、表情、气场、舞台效果、背诵能力等内容,最终获奖的自然是那些外在条件突出的选手了。笔者曾在一次大型讲解比赛之后,随团参观了当地的一家参赛博物馆,观摩了该馆一等奖获得者的现场讲解。几天来的赛事已经使参赛选手之间彼此很熟,完全可以轻松自如地一边讲解一边交流,像接待老朋友一样共同探讨讲解内容。但是,几乎与舞台比赛的模式一样,锣鼓一响,演员登场,依旧是抑扬顿挫、声音圆润、洪亮,依旧是语言优美、动作舒展、流畅,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肢体表达从表面看都无可挑剔。而说实话,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们至始至终都有一种冷的感觉,我突然体验到了普通观众常常体验到的那种滋味,一种不温不火却又让你找不到症结的滋味,一种由于假讲而衍生出来的令人不得不去假听的滋味。

      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树立了一种榜样,这种榜样会演变为一种导向,使初学者以为,原来优秀讲解员是这样的——他们不必深入生活、研究讲解内容,也不必长期扎根于广大观众之中探索讲解奥秘,只要年轻漂亮、表情激昂、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会朗诵、懂表演,稍稍掌握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就行。这便使得大批讲解员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外在条件的追求上,忽视了对讲解内容和讲解艺术的深入探求,为表演式假讲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四、 铁打的营盘与流水的兵

      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全体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修订后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显然,最新的博物馆定义是将教育摆在了博物馆职能的首位。如果说物质及非物质遗产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那么,博物馆教育则是博物馆工作的灵魂。能否有效地将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转化为为人类服务的智慧动力,则要依靠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大体需要接受三种形式的教育,一是家庭教育,一是学校教育,还有一种是社会教育。不同的是,前两者是有时限性的,而后者却是终生的。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大潮中肩负着重要使命。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有一行醒目的标语:“I hear and I forget,I see and I remember,I do and I understand!”“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将记住;让我做我就会明白。”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知识的传播途径主要还是通过教师的授课方式来完成的,学生将听来的知识通过想象转换在大脑里进行消化和吸收,虽然大多数学校设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实验室,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但是比起那种更加立体、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更加宽泛的博物馆教育来说,则要显得抽象、枯燥得多,容易产生“告诉我我会忘记”的结果(I hear and I forget)。与学校教育相比,博物馆教育更强调直观性原则。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到的东西往往比听到的东西更形象、生动,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使人过目不忘( I see and I remember)。但是,要想真正了解其中的奥秘,达到格物致知的认知效果,除听之、见之外,还必须行之、践之,做到内化于心、践之于行。

      荀子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这正是对“让我做我就会明白”( I do and I understand)的最好诠释。博物馆是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的地方,是结合文物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的理想场所,学生可通过情景再现与模拟制作,践履事物形成的原过程,体会隐藏在其中跨越时空与先民零距离接触的乐趣,感悟先人们的聪明才智,分享他们的智慧结晶。事实证明,内蒙古博物院通过常年组织学生开展“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小讲解员培训班、考古夏令营、模拟恐龙化石挖掘、石器的打制与磨制、陶器的制作、纺线与织布、蒙古包的制作与搭建、蒙古族传统礼仪与礼俗演示等各类互动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习并掌握知识。有的学生已步入社会多年,至今还津津乐道于他们在博物馆里学到的东西,正是那堂课成全了他们今天的职业和爱好。这应证了美国教育家克莱·贝德福特说过的话:“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好奇心来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博物馆开展的各类互动项目就是一种有效激发孩子好奇心的教育。:“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觉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觉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觉的跟前。气味应该放到嗅官的跟前,尝得出和触得着的东西应当分别放到味官和触官的跟前。假如一件东西能够同时在几种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种感官接触。假如事物的本身不能得到,便可利用它们的代表物‘范本或模型。’” 理由是:“知识的开端永远是从感官得来的。科学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其所赖于感官证明的证明者较之其他一切事项都要多。感官是记忆的最可信托的仆役。所以假如这种感官的知觉方法能被普遍采用,它就可以使得知识一经获得之后,永远可以保住。”博物馆正是一个集观众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于一体的知识殿堂,它不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仅仅停留在第二课堂的位置上,而是与之平行发展,互为效力,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的公共教育机构。

      国际博物馆协会公布了201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处于变化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 呼吁所有人思索博物馆在当今新社会、新媒体时代的地位,共同探索和审视博物馆如何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博物馆需要创新,博物馆社会教育也需要创新,讲解艺术更需要创新。面对新挑战、新启示,博物馆必须要有一支业务过硬的、充满活力的、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愿意为博物馆事业奋斗一生的社教队伍,以应对社会变革和满足参观者的不断需求。作为社会教育的主力军,博物馆在充分发挥自身文物资源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中,无论是视觉教育还是触觉教育始终都离不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讲解工作是博物馆教育的核心,也是博物馆教育的基础。一件文物研究得再深,或一个展览布置再好,要是没有观众来看,或是观众看不懂,那它的博物馆教育功能就等于零。讲解员是连接博物馆陈列与广大观众之间的一座桥梁,他们不但要熟悉讲解内容,而且还要了解观众需求。既能横向讲解,又能纵向深入,就每一个展品所蕴含的背景知识,最新发现和研究动态,以及该陈列与大、中、小学生教科书之间的关系,与大众的关系等,同时还要做社会调查,收集观众反馈信息,研究观众构成和观众心理,他们既是观众的朋友,也是观众的老师。

      近年来,各馆都在深入探索社教工作的新途径,有的将“讲解员”更名为“教育员”,以扩大社教人员的专业范围;有的将讲解工作直接交给了志愿者或导览机,以专心致志地来举办各类社教活动。举办活动和推广志愿者工作固然重要,但不能以弱化讲解主业为代价,讲解与参观是一对孪生姊妹,是博物馆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博物馆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古人说:“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艺术总是相通的,与之相仿,当讲解员讲解某一文物时,常常会被人类创造的物质与非物质文明所折射出来的智慧所折服,甚至用尽各式肢体语言也不足以表述其中的奥妙,有“言之不足,故嗟叹之”的冲动 ,自然会升华出一种渴望亲自动手去做的愿望,通过与观众一起开展各类互动活动感悟语言不能尽述的知识内涵。由于讲解员长期与观众接触,比起非讲解员出身的工作人员来,更了解观众心理,更容易策划出各类丰富多彩、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社教项目。

      但是,从目前博物馆的现状来看,,但在实际中仍然存在着某些苏联的老模式。许多优秀人才挣扎于“在编与不在编”的困惑中,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有机会转身就走,不管这个新职业是不是适合自己,哪怕到山沟里当村官儿,只要是铁饭碗就勇往直前。于是逼着博物馆只好在“热爱不热爱上”做文章,一次又一次走进人才交流市场,希望会有更多热爱博物馆事业的有志之士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比起招聘大会上隔壁摊位上企业打出的用人待遇来说,博物馆向应聘者承诺的薪水数字恐怕连写出来的勇气都没有。年年招聘,年年培训,一拨毕业另一拨再来,正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博物馆人只好自我解嘲,无奈地说:“我们这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呢!”

      虽然说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平行发展、殊途同归的,讲解员和人民教师一样肩负着教育育人的重要使命。但是,受博物馆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讲解员的讲解寿命比起学校老师来要短得多,教师队伍可以老、中、青三结合,白发教授与年轻教师一样可以登台授课,直到退休。而讲解员则不同,一条由来已久的潜规则一直在被延续,为保证讲解队伍的年轻化和靓丽化,与某些服务行业一样,只要年龄稍大(35岁-40岁),讲解员就得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讲解岗位上退下来。有编制的大多被转移到后院其他部室,诸如图书馆、档案室、工会等,只有个别能留下来的,终于从媳妇熬成了婆,要么管理新来的讲解员,要么做一些幕后的辅助工作。至于没有编制的,事情就很难说了……

      对于大多数与“编”无缘的讲解员来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常常摆在他们面前----“你们四十岁以后做什么?”也常常会有消息传来-----某某老讲解员辞职了,某某某考上事业编了!这样的消息会常常刺激留下来的人,她们会反复问自己——“我该怎么办?”

      非宁静无以致远。不稳定因素会使讲解员产生不稳定心理,怀着一颗不安的心,是难以安静下来踏踏实实地钻研业务的。心思就是战场,当心灵被太多局外的事情占据时,留给观众的就只能是虚无的东西了,这也是假讲产生的主要原因。

      结语:生活中类似假讲的行为实在是太多了,譬如假看、假写、假听,有的已习以为常,融化在骨头里。笔者有时稍不留心便落入假写的套话之中,等到发现了,已写出好几百字,只好撕掉重来。那日在厨房一边炒菜一边构思这篇关于假讲的文章,女儿居然尝得出今天这道菜变了味道,说这一定是假炒的结果。讲解的最高境界是真讲,真讲的最好状态是忘讲与忘听——讲解员忘记了自己在讲,观众忘记了自己在听。观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同跨越时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彼此忘记了现实的存在,忘记了两条腿长久站立的疲劳,一起翱翔在知识的长空之中,达到一种心灵的碰撞。正如唐代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图》中所描述的那样:“观夫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当其有事(作画时),已知夫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艺术总是相通的,讲解艺术与绘画艺术一样,只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真道才能经过耳目融会于心,达到物在灵府的艺术境界。


长按图标关注科技馆论坛


长按加微信号进科普群

点击原文看更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