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特约作家黄家鹏力作《朱门第一人——黄干》 || 六、三山开馆

2021-02-09 08:10:06


转载文章免责声明

  1、本公共平台发布的文字及图片除部分原创外,其余均摘自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版权属原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936620493@qq.com  2、转载本平台原创作品必须获得本平台授权,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六、三山开馆

 

黄榦拜别了师傅,就立马向三山新河旧居奔去。福州因有于山、乌山、屏山,宋代也称“三山。”黄榦祖籍长乐青山,世祖黄膺,五代时,随王审知入闽,传三世黄宾,黄宾受古田县令,兼知长乐县事,侨居青山下,至高祖黄诏徙三山城东新河居住。

新河位于鳌峰山麓,山清水秀,一片苍翠郁郁,只是黄家到这个时候逐渐凋零,老大黄杲去世,老二黄东长年在外为官,黄榦又一心跟随朱熹左右,只有老三黄查伏侍母亲叶太夫人。黄榦回到家后,只见家徒四壁,家里生活也不大好过。日特蔬食以对宾客,端坐讲论至达旦不寐。

为了磨练自己意志。黄榦在墙壁上挥笔题诗:“愚夫饱欲死,志士常苦饥。但能守箪瓢,何事不可为。”何等儒家气概。按《论语·雍也子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激励学子安贫守道。识者见之,已凛然有廉顽立儒之风矣。

这时赵汝愚为闽帅。听说黄榦回家了,特地过来看望黄榦,黄榦慌得乱了手脚,不知如何接待这位福建统帅。

赵汝愚是宋太宗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孝宗乾道二年状元及第。赵汝愚少年勤学有大志,曾说: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秘书省正字,迁著作郎,知信州、台州.改任江西转运判官,后入朝为吏部郎兼太子侍讲,迁秘书少监兼代给事中。代理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次年,以集英殿修撰出任福建军帅。

赵汝愚与朱熹相当友厚,感情交谊深厚,赵汝愚帅福建时,曾多次邀请朱子到福州帅府请教,而朱子到漳州为官,赵汝愚也全力支持,朱子要兴办州学、县学,赵汝愚从帅府中拨出书籍给朱子充实州县学图书。当然,他对朱子的爱徒也十分好感,敬重黄榦的勤奋刻苦好学精神。

赵汝愚见黄榦如此窘迫的情景,欣然对黄榦说:“直卿啊,你刚回来,万事开头难,这开馆收徒讲学,总的有个场所。我看附近的登瀛馆还有一些空的馆舍,我去给你说说,你就搬到登瀛馆去讲学。”

黄榦自然是感激不尽,连连道谢。然而,赵汝愚因有紧急公务,没有与登瀛馆的馆吏交代清楚,黄榦前往办理,未几。黄榦只好移会叶氏家塾,其堂名曰:“悦乐堂”

赵汝愚回来后听说此事,当勘馆吏,更以馆空闲对赵公不察,遂令置狱。赵汝愚后悔不已,又从附近一个寺庙找到一个僧舍,想叫黄榦迁居到僧舍开馆,黄榦急忙道谢,作为福建军帅能如此为其着想讲学之地,他已经心里感激不尽了,还为此连累了馆吏,这下还要麻烦寺庙,几多不便。赵汝愚见黄榦如此大度,也不便强求了,顺便问问黄榦开馆还需什么尽管开口,帅府会尽力协助。黄榦又一次诚恳道谢。

朱子高徒黄榦要在福州开馆收徒讲学消息传开后,福州及附近县的读书人纷纷前来拜师求学,永泰林学蒙首先登门叩问,林学蒙,字羽,号梅坞,是个好学青年,后来在绍熙四年、庆元三年间林羽经黄榦引荐两至考亭问学于朱子,伪学禁起,筑室龙门庵下,讲明性命之旨,不求仕进。陈师复守延平,聘为堂长,朔望设讲,执经帖然,座下者常百余人,所著有《梅坞集》传于世。林羽弟林学履,字安卿,亦游文公之门。

接着同郡潘谦之、赵舜和、郑成叔、唐去华也登门求教,连浙江丽水叶味道、永嘉徐居父、徐仁父两兄弟都慕名远道前来求学。他们手提 束脩,纷至沓来,向黄榦行拜师礼,黄榦端坐在悦乐堂上,一一接受弟子们的拜师,脸上露出了微微笑容,这是他跟随朱子学道以来,第一次感到圣贤之道,师道尊严的内在精神实质。

当月朔旦,黄榦仿效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开学仪式举行的释菜礼,也在悦乐堂举办一个释菜礼。 菜礼,是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礼记·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郑玄 注:将舞,必释菜於先师以礼之。

按照礼仪,黄榦这悦乐堂上挂先师孔子像,像前摆一条长案,案上按礼仪,需先师一案爵三(左右二爵先注酒,中爵行礼时献上)黄榦家道贫,无爵,只好临时找三个酒杯替代。品物四,中二品左兔醢,右菁菹,东西二品左栗右枣。

按礼仪,释菜礼要设初献、亚献、主持等人,引导排班通赞、齐赞等繁复的礼节,黄榦一时也找不到人主持,只好自己亲自充当初献、亚献、主持三职,率领众生向孔子像跪拜,黄榦高呼:“向至圣先师叩首、叩首、叩首”众生跟着黄榦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黄榦这才喊:“兴,平身。”众生跟着站起。

接着黄榦又引导诸生至盥洗所盥手帨巾如仪,实际上就是到旁边一个脸盘洗手,洗手完毕再向孔子像敬酒敬香。诸生跟着黄榦挨个向孔子敬酒敬香,最后黄榦高呼“礼毕。”

释菜礼举行完毕后,黄榦与诸生复归原位,黄榦整理了衣帽,端坐在堂前,以严肃的目光凝视着诸生,然后缓缓说道:“今日,是我们开课之日,我们就以《大学》为开篇,讲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为了让学生明白圣贤之道,黄榦进一步阐明:“明德,就是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在止于至善,就是要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定而能后静,就是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黄榦又说,“这就是我们读书人的读书之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诸生听的如痴如醉,如醍醐灌顶,无不点头称道拜服。黄榦首科开课成功,接着他又按朱子授予他的《四经》《四子之书》一一安排课程,每日端坐讲论至达旦不寐。

俗话说:劳逸结合,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黄榦也深谙此道,学习了一段时间,黄榦见诸生比较劳累,就提出带领诸生去福州鼓山游览。诸生高兴的连连称是。

这一日,风和丽日,晴空万里,黄榦带领诸生向鼓山大顶峰进发,鼓山位于福州市东部、闽江北岸,黄榦一行,行行走走,不自不觉就到鼓山脚下,从山麓下院登上二千多级台阶,经过七亭七里路才能到达涌泉寺山门到了第一亭东际亭黄榦他们觉得还行,但到第二亭石门亭诸生觉得有些脚酸背痛了,黄榦说:“大家休息一下再走。”诸生听了坐在亭子里,有的擦汗,有的脱衣,有的找水喝,第二亭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听涛观瀑亭水淙淙不绝于耳。黄榦他们耳听水声淙淙,一身的劳累也就慢慢消失。于是,众人继续向前攀登,沿道有石刻乘云仰涛小鼓天风吹梦风怒涛飞等。大家边走边看,指指点点石刻书法,不知不觉就到了第三亭乘云亭再往上爬,就到第四亭:半山亭。亭在半岭,故名。过此亭百余阶,有石刻路通仙苑,转小径可达十八洞景半山亭桃岩洞口,往东可到桃岩洞,桃花精舍。再往上攀登,就抵达茶亭。因亭附近有茶园而得名。到了茶亭,透过树林依稀就能看见涌泉寺的大雄宝殿,诸生觉得信心倍增,脚底也轻了很多,越过松关亭附近有石刻一笔寿、 一笔、一笔第七亭:过松关亭几十步即是更衣亭。传说闽王当年上山入寺,便在此更衣。有联曰:开门曾仰前王节,入寺还更此地衣。登山至此,汗流浃背,而高处生寒,正需更衣、添衣。附近石刻有毋息半途眼底浮云心路须平等。潘谦之开玩笑到招呼大家说:“闽王有旨,请众生更衣,歇息片刻,再登山。往涌泉寺拜佛祖。”说的诸生哈哈大笑。

  到了涌泉寺山门,黄榦吩咐诸生整理衣帽,恭恭敬敬进庙参拜佛祖。涌泉寺依山偎谷,槛廊连缀,大小殿堂簇拥着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巨柱耸立,飞檐凌空,雄伟辉煌。殿内释迎牟尼三世佛不着梵服,只披汉装,端坐其中;两旁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法相庄严。在大殿后侧,有尊巨大三圣像。像前有一张桑丝木制成的长桌,据说历经多次火劫,仍完好如初,被称为镇寺之宝。大殿内外有许多橡联佳句,如:座上白云多,正丹风浴时,苍龙卧后;眼中沧海小,看七鲲东去,五虎南来。等。

鼓山涌泉寺最盛时,僧人曾达一千多人人。香积厨仍保留有口巨锅,其中最大一口,一次可装水二十担、下米担,真可谓是千口之锅,养千人之众。出涌泉寺后山便是鼓山大顶,是观海观日出的最佳去处可以远眺到大海的地方,黄榦及诸生立于峰巅,东望大海,一碧万顷,五虎、川石等闽江口诸岛挺立于烟波之间;茫茫一片,黄榦顿觉心胸开阔,心荡神怡,万物万生,不过是过眼浮云

在大顶峰上,还有朱熹留下一处石刻,淳熙丁末年子到处观海,留下天风海涛四个大字, 还写了一字径达四米的寿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与赵汝愚的还有一处石刻在观音阁东石门附近的岩壁上。淳熙十四年从江西来福州拜访赵汝愚,不料赵已调任四川为制置使去了,朱到水云亭后,留下了一方潇洒飘逸的行书刻,表达强烈的思友之情。三年后赵汝愚再度任福州郡守,也留下题刻在石门西
朱子诗: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快哉。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赵汝愚诗:故人契阔情何厚,禅客飘零事已灰。堪叹世人祗如此,危栏独倚更徘徊。

为了纪念此次鼓山游览,黄榦特地赋诗一首。

             游鼓山登大顶峰

登山如学道,可进不可已。悬崖更千仞,壮志须万里。

平生石鼓怀,独酌灵泉水。峩峩大顶峰,欲往辄中止。

今朝复何朝,击楫渡清泚。好风从西来,缥缈吹游子。

褰裳涉危巅,万象皆俯视。东南际大海,日月旋磨蚁。

烟云隔洲渚,历历犹可指。城中十万家,嚣杂不到耳。

郊原与尘世,琐碎如聚米。同来皆良俦,得酒共欢喜。

深林更叫啸,磐石恣徙倚。摩娑陈公碑,岁月为我纪。

更持末后句,归以铭吾几。

黄榦这福州开馆收徒讲学后,学生越来越多,为了研究传道讲学,黄榦不断往返于福州建阳之间,向朱子请求学问之处。这年秋,朱子自漳州请祠南归,道经三山,黄榦跟随朱子至武夷,然后再还回福州。一路上,朱子语重心长地对黄榦说:“直卿啊,世道如此,吾人幸得窃闻圣贤遗教,安可不推所闻,以拯斯人之溺政,使不得行于当年,亦须有补于后也。”

黄榦明白先生语中含义,顿觉肩上责任重大。朱子又就如何研究学问对黄榦淳淳诱导:“为学直是先要立本,文义却可且与说。出正意令其心宽,玩味未可,便令考校同异,研究纤悉,恐其意思,迫促难得长进,将来见得大意,略举一二节目,渐次理会盖未晚也。”

黄榦一直点头倾听老师的嘱咐,老师博大精深的学问,让黄榦无比折服。

朱子又道:“吾近来编辑仪礼经传通解一书,直卿你来分掌丧祭二礼,如何?”仪礼经传是儒家关于礼仪经典书籍,朱子把如此重要的书籍的一部分分配给黄榦来编辑,足见老师对黄榦的信任与倚重。  

黄榦当即接受了老师的任务,把关于丧祭二礼部分带回福州与学生们反复研究讨论,如何编纂通解。古人非常重视祭祀,《左传》云:“国之大事,在于祀与戎。”说明古时国家的大事,就是祭祀与打仗。而且把祭祀摆在第一位。从国家层面来讲,祭祀有春祭,秋祭,大祭,祭祖,祭社,祭天,祭地,祭炎黄祖先,祭五谷百草等等,从家族、家庭来讲,祭祀则更多了,每逢节假日都要祭祀,陆游有句诗:“家祭无忘告乃翁。”说明那个年代祭祀是何等重要。古人视死如生,认为人死了,灵魂还在,要不忘祖先,父母,兄弟姐妹,所以丧礼也很重要。在古典书籍《尚书》《诗经》《春秋》《史记》等诸多经典古籍中,都有关于祭祀的记载。黄榦不断考证古籍,依循古礼对丧祭二礼进行详细阐述通解。

黄榦一边是做学问,一边还要讲学收徒,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叶氏家塾的“悦乐堂”已经容不下,诸多学生求学,于是,黄榦便迁居钟山赵善绰的赵氏馆,赵家大公子赵如腾捷足先登拜黄榦为师。赵家是宋宗室之后,宋太宗八世孙,跟随黄榦学习后,学业大进,后来在宝庆二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

接着江左里象屿人郑文遹,字成叔也来了。文遹黄榦得朱子之学,往师之,既与俱登朱子之门,命编次《丧礼》。尝观周子《太极图》,悟性善之旨,著有《易学启蒙或问》、《春秋集解》、《丧礼长编》、《庸斋集》等书。

黄榦正在热衷讲学,引导青年学子心向圣学,接受儒家文化的传统,著书编辑仪礼经传丧祭一书的时候,夫人朱兑又给他喜添一子,九月,三子黄輹呱呱坠地,又接老师朱子来信,云,他已在考亭建竹林精舍,并在精舍旁留一块地皮,希望黄榦来此建房,与他常年厮守,共同研讨圣学之道。

接到朱子来信,黄榦欣然北上,奔向建阳。




作者介绍



黄家鹏,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会员,建阳考亭文学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武夷山市成长女子国学院理事长兼朱子后学馆馆长,武夷山女子书院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发表作品100多万字,先后出版发表长篇历史小说《朱熹传奇》,学术专著《朱子后学》,同时在《福建日报》、《福建理论学习》、《武夷文化研究》、《朱子文化》、《福建商报》、《福建汽车运输报》、《闽北日报》、《武夷山文学》、、《生活创造》、达观天下》微信公众平台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等。

  

      iOS版赞赏专用通道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