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2017年10月20日第一分会场:显微学理论、技术与仪器发展分会场报告集锦

2020-11-30 13:48:42

点击上方「电镜网」快速关注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中国电镜网官方微信

电镜网为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旨在促进显微学领域学术交流,发布电镜学会官方通知与信息,并选择性发布与学科相关的人文风情,地区发展介绍。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谷林研究员的报告题目:Prob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functional oxide at atomic scale by STEM。谷林研究员的报告风趣幽默,介绍了非相干与非弹性的电子显微学方法,改变探测器的位置,从而改变接收效果,通过控制信号的相干性与非相干性,(非相干分辨率理论极限大于相干),来获取不同信息,提出了大量的问题,与可研究的领域,开拓了大家的视野,并得到了启发。


        兰州大学彭勇教授的报告题目:低维磁性单体的电镜原位磁化动力学研究。彭勇教授介绍了微型化电子器件中磁性材料使用所面临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开发了电镜原位磁疏运测量仪器。并实现了单个纳米材料实时、动态化磁-电相互作用下输运性能测量。实时、动态观察并记录了低位磁性材料或器件的磁化反转过程能。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苗澍研究员的报告题目:ADFImaging of Graphene Structure with a Thermal FEG Eletron Microscope。为研究催化单原子反应,热场电镜观察石墨烯,分辨率是可以达到相同加速电压下的冷场电镜,为易受电子辐照影响的材料提供了更广泛的研究方法。同时也分析了热场电镜中在研究中由于探针电流及噪声等产生对相对低衬度对问题。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杨元杰教授的报告题目:涡旋电子束第产生方法研究。通过从涡旋光束原理及应用对推广,杨元杰对过去涡旋电子束的总结,并结合多年对涡旋光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电子筛产生涡旋电子束方法。通过大量对称性及衍射方面的设计与计算,解决了过去FIB制备的纳米光栅力学性能差对缺点,并做出了降低背底信号,提高有效涡旋电子束的新型电子筛。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曾荣光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金属中氦泡关键物理参数的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核材料在应用中通常会出现氦聚集而产生失效。目前研究主要分为氦在材料中对围观形态、分布及其迁移和释放;另一方面是氦引起的宏观性能变化。因此,曾荣光对氦泡的定量化物理参数进行了研究,由于氦对原子序数小,发现EELS相对其他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优势,研究分析了包括氦泡的形状、尺寸、浓度分布,单个氦泡中氦的原子个数以及氦泡中氦的压强。

         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朱瑞博士的报告题目是:低能聚焦电子束诱导的金属表面局域荷电效应。通常认为金属表面是不会产生类似绝缘材料的荷电效应,朱瑞为我们展示即使技术也会具有表面荷电现象。在观察到现象后,构建了局域电荷累计及迁移模型,做出三个假设并进行了讨论分析,发现模拟与实验可以达到很好对拟合。分析了二次电子逃逸区局域电荷积累对电子发射率对影响。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白雪冬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原位透射电镜技术开发与应用。白雪冬研究员讲述了团队在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探针显微镜发展而来的可操纵原位透射电镜。并利用开发的仪器技术进行了纳米操纵与物理性质测量。观察并解释了光纤诱导纳米线的振动模式,原子尺度固态电化学现象,和外场下氧空位的迁移。最后,介绍了最新关于超快光谱空间、时间分辨率测量表征的工作。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杜奎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亚稳beta型钛合金中的形变与相变。由于钛合金在生物结构材料以及其他领域的重要应用,因此分析其强度机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杜奎通过研究亚稳态beta型Ti合金,解释了beta型Ti合金伪弹性机理。其中包括马氏体间孪晶界滑移,位错在界面上的往复滑移。同时给出了疲劳过程中裂纹前段发生相变从而提高疲劳强度的证据与机理。

        武汉大学赵东山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镁镍锌镝合金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的电子显微分析。镁合金作为一种比强度高的结构材料,赵东山对合金不同成分处的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进行了大量样品分析。首先分析了MgNiZnDy合金新型LPSO的结构与MgCoY合金的EDS mapping和界面偏析。其次是MgZnYSn合金Sn对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广西大学王双宝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T92钢在高温热暴露和蠕变变形过程中析出相演变以及断裂机制的新见。T92钢在火电领域有重要应用,其高温高压下的工作环境要求对其力学进行研究。王双宝研究了高温下不同热曝光条件析出相的相变化。对不同样品Lavis相及其他相的位错等做出了详细的研究,对其极端条件和蠕变过程的断裂机制提出了新的解释。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学院李凯讲师的报告题目是:随州陨石在高温高压碰撞过程中的FeTiO3多晶型转变的追溯。行星撞击是一个高温高压快速的碰撞过程,研究陨石组份对地质演变有着重要意义。李凯对随州陨石样品进行了结构分析,比较陨石中钛铁矿与常规钛铁矿的区别。在理解结构过程中进行了相图计算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

        上海大学顾辉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化合物界面的能损谱表征方法体系及其对结构与功能性的影响。顾辉教授的报告系统的介绍了利用电子能量损失谱对化合物界面进行表征的方法体系,以及该方法体系对样品结构和功能性的影响,并以SrTiO3,,SiC,SiN等样品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表征与讲解。

        浙江大学田鹤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利用干涉法实现电荷分布测量及其应用。田鹤教授首先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对于涡旋电子束的研究。接着是利用干涉法实现电荷分布的方法,利用过焦、欠焦,正焦的三张TEM照片,计算出纳米线中的电荷分布模型,利用这种模型,仅使用样欠焦照片就能够计算出电荷密度与分布,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传统的透射电镜中快速的计算纳米材料在纳米尺度上的电荷分布。

        华南理工大学刘江文教授的报告题目是:Mg/TMOx复合薄膜的微纳结构与储氢特性。刘江文教授首先介绍了Mg/(Nb2O5+Nb)具有较好的吸放氢性能,多价态的Nb+离子可作为Mg/Mg2+与H/H之间电子转移的有效载体,有效的催化Mg/MgH2+。随后报道了课题组利用半共溅射法获得了院子级别催化剂Ti的Mg-Ti/Ti/Pd多层薄膜,相较于普通方法制备的薄膜能够更加有效的催化Mg/MgH2,增加MgH2的脱氢动力学过程。

        华南林业大学林芳教授的报告题目是:CalAtom软件:原子位定量分析软件。林芳教授详细的介绍了自己编写的CalAtom软件,这是一种图像分析软件,能够精确的分析原子位置,并给出了相关应用实例。林芳教授为大家提供免费的软件试用版(未完成);并且最终完整版仍会免费发布。

        南京大学蔡嵩骅博士的报告题目是:光电原位测试平台的开发与在新型电子器件研究中的应用。蔡嵩骅博士介绍了一种新型光电原位MEMS芯片,将LED与电学测量集成在同一个MEMS芯片上,利用DENS的双倾加热干,实现原位光电实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1 nm/min),适合的工作寿命(~6h),并给出了相关应用实例,及在该MEMS芯片上的相关电学实验。

        南京大学王鹏教授的报告题目:High speed STEM ptychographic diffractive image。王鹏教授报告为高速STEM电子叠层衍射图像,首先简要介绍了Ptychographic技术的发展及在STEM中的模型。利用这种技术实现了亚埃尺度的轻原子2D图像重构;可以对样品光学截面进行原子尺度的三维重构;并介绍了快速,Low-dose和低能量的相位图。

        武汉理工大学胡执一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通过相分析研究一步法多相TiO2核壳结构微球的形成机理。胡执一教授利用一步法合成的多相TiO2微球,并利用TEM,EELS技术,Tomography技术研究了该微球的组成,并证明了其核壳结构的存在,进而分析了TiO2微球核壳结构的形成机制及调控手段。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孙俊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粉末孔材料的结构确定。孙俊良教授介绍了粉末孔材料的结构解析方法。X射线衍射解结构,但对样品有尺寸要求;电子衍射可以解出小晶体的结构,但对样品损害较大;电子衍射解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材料的损伤,而在此技术上发展出来的旋转电子束衍射,和连续电子衍射,能够避免电子衍射的动力学影响,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并给出了大量的对比实验数据,证明了连续电子衍射与旋转电子衍射的优点,并强调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仍需要另外两种方法进行验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葛炳辉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高分辨像中的非线性信息是否可以被利用。葛炳辉副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相关背景,包括非线性效应和信息极限的概念,高分辨像种非线性信息的信息极限高于线性信息。进一步讨论HRTEM的非线性效应能否有利用的价值,利用013衍射分开了Al-N的dumbbell信息。这就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利用非球差矫正电镜的非线性效应获得高分辨率的结构信息。

 

        南京大学邓昱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超弹性形变的动态4D-STEM研究。邓昱副教授通过介绍铁电材料在纳米尺度的超弹性,引出了种电镜的动态4D-STEM研究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了铁电材料的超弹性(4D的意义是2D的正空间和加上倒易空间)以及变形过程种发生的应变和畴的变化。

        南京大学谷敏博士的报告题目是:利用球差矫正扫描透射电镜在原子尺度研究氧化物异质界面。谷敏博士证明了材料中会自发产生电荷转移,利用死层的概念解释了电荷转移的现象,并且利用HAADF,EELS的相关谱线进行了验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