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细数中国古代的才女(二)

2022-06-19 11:30:52


04

姿陋无宠——左棻

左棻(?—300年),出土墓志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诗人。少好学,善属文。为晋武帝贵人。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传。

930年,河南省偃师县城以西十五里的蔡庄村,出土了一块《左棻墓志》。此块墓志高27.3厘米、宽14.3厘米、厚3.9厘米,墓志正面有字四行,每行十字,共三十九字,全文如下:“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人,晋武帝贵人也。永康元年三月十八日薨,四月廿五日葬峻阳陵西徼道内。”墓志告诉我们,左棻的父亲熹字彦雍,太原县弋阳太守;兄思字泰冲,有两男两女,其中左聪字骠卿,奉贵人祭祠。《晋书·后妃传》记载:“左贵嫔,名芬。兄思,芬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武帝闻而纳之”。史籍皆记载“左芬”,当有误,“贵嫔”与“贵人”是古代后宫品级,属“三夫人”之列,贵嫔还稍高。《墓志》为当时所制,《晋书》为唐人修撰,《墓志》当更具准确性。

《左思传》曰:“妹棻入宫,移家京师”。左思兄妹居住家乡,左棻的才名如何从青州远播京师,并达圣听?这应当与左棻之父左熹有关。左熹“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多由勤勉的寒人担任,可出入殿堂,亲近圣躬。中古时期,“婚”与“仕”同为家族地位提升的重要途径。左熹每每喟叹儿子之愚钝,因为少年左思“学钟、胡书及鼓琴,并不成”,而喜于女儿左棻之“少好学,善缀文”。他或许会有意无意间把女儿的才名宣达于宫掖,使得居于乡隅、貌不惊人的左棻被武帝“闻而纳之”。泰始七年(271年),左棻入宫,全家跟着左棻移居京师,次年拜修仪。

晋武帝司马炎虽宠爱原配皇后杨氏,却仍然下诏采选民间美女充实后宫。《资治通鉴·晋纪二》记载:“诏选公卿以下女备六宫,有蔽匿者以不敬论。采择未毕,权禁天下嫁娶。”后宫粉黛三千,像左棻这样才学出众的却不曾见,武帝心中爱慕,一纸诏书,左棻来到深宫大院,成了武帝的修仪。《晋书·左思传》称左思“貌寝,口讷”,想来为左思同胞的左棻,也不会漂亮到哪里去。《晋书·后妃传》载:左棻“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在崇尚美风仪的晋代,注定了她的悲哀,更何况在以色事君的深宫里?

后宫中美人多如牛毛,都渴盼帝王的恩泽。也许武帝带着一睹才女风采的渴盼召见,没想到写得出如此华章的人,姿色却如此平庸,自然是非常失望,撩不起一点爱意。

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左棻入宫拜修仪未久,即“受诏做愁思之文”,于是,就有了中国辞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离思赋》:

“生蓬户之侧陋兮,不闲习于文符。不见图画之妙像兮,不闻先哲之典谟。既愚陋而寡识兮,谬忝厕于紫庐。非草苗之所处兮,恒怵惕以忧惧。怀思慕之忉怛兮,兼始终之万虑。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意惨愦而无聊兮,思缠绵以增慕。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风骚骚而四起兮,霜皑皑而依庭。日晻暧而无光兮,气懰栗以冽清。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昔伯瑜之婉娈兮,每彩衣以娱亲。悼今日之乖隔兮,奄与家为参辰。岂相去之云远兮,曾不盈乎数寻。何宫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仰行云以歔欷兮,涕流射而沾巾。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伤于离别。彼城阙之作诗兮,亦以日而喻月。况骨肉之相于兮,永缅邈而两绝。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乱曰: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惨怆愁悲,梦想魂归,见所思兮。惊寤号咷,心不自聊,泣涟洏兮。援笔舒情,涕泪增零,诉斯诗兮。”

这是诗人深居宫中的亲身体验。她一改前代望幸忧宠的诉求,首次在作品中加入思乡盼亲的真实情感。汉代宫怨作品都是叙述渴望得到帝王宠幸的忧愁、怨恨和焦躁不安的心态,左棻打破常规,但更多表达的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盼。这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理想的女性形象,她想要倾诉的哀伤与痛苦,不再是对君王的依恋和求得宠幸的想法,而是希望与家人再见面,并回到自己以往的生活中去。

宫怨诗赋多写待临望幸之怀。从陈阿娇的《长门赋》到江采苹的《楼东赋》,无出其右。钱钟书先生曾给《离思赋》极高的评价:“左棻不以侍至尊为荣,而以隔‘至亲’为恨,可谓有志。”把所有的情感依附在男人身上,失去人格的生命是苍白和痛苦的,郁结在左棻心中的强烈忧伤转化为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和向往,这是左棻文字独具魅力和牵引人心的一面。《资治通鉴·晋纪二》记载:“诏又取良家及小将吏女五千余人入宫选之,母子号哭于宫中,声闻于外。”左棻的诗赋字字句句都是被压迫、被戕害的宫廷女子的悲歌。

左棻不仅有才,更重要的是她有高洁的品格,秉性娴静温厚,与人无争。被选入宫,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对于其他女子来说也许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而对于因才德被选入宫的她可以说是一种不幸。在尔虞我诈、戒备森严的宫廷之中,左棻极不适应。她不像有些嫔妃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择手段地献媚争宠,而是表现出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她不求宠幸的独立人格可以用她自己的一首诗《啄木鸟》来体现:“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树,暮则巢宿。无干预人,唯志所欲。性清者荣,性浊者辱。”沈德潜评《啄木鸟》说:“学问语,无蒙腐气”。

左棻极有才华,名气稍逊于其兄左思,清代史梦兰的《全史宫词》有一首宫词曰:“一赋离思卓不群,朝朝珥笔制奇文。五千纳尽吴宫妾,独为怜才重左芬。”左棻的诗歌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艺文类聚》中载有他的《感离诗》。左棻自幼丧母,依靠父、兄长大,兄妹二人素来情浓。兄妹俩同居京城,但宫禁森严,只能通过赠答诗篇来寄托咫尺天涯的思念之情。在左思看来,左棻入宫,“虽同京宇,殊邈异国”,近在咫尺,却如同死别。他赠诗曰:“自我不见,逾今二龄。咏尔文辞,玩尔手笔。执书当面,聊以咏日。何以为赠,勉以列图。何以为诫,申以诗书。何以抒怀,告情翰墨。”左棻满含伤感地观览兄长的赠诗,不由得泪流满面:“自我去膝下,倏忽逾再期。渺渺浸弥远,拜奉将何时?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仿佛想仪容,唏嘘不自持。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何以诉辛苦?高情于文辞。”这首毫无雕饰的诗,质朴自然而潜含伤悲之情,虽平平叙出,却有震撼人心的效力。她流露出的纯真至情让人们仿佛看到:左棻徘徊不已,想见至亲而不得,无休止地期盼,收获的只是失望。这是左棻对自由生活的憧憬,是对以诗书自娱的生活的怀念。

晋武帝杨艳皇后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性妒”的她对身后事作了苦心安排。将“姿陋无宠”却富有才德的左棻提至“三夫人”之列,左棻十分感激,力求回馈,陆续作《纳杨后赞》、《武帝纳皇后颂》、《杨皇后登祚颂》三文。

但凡世事,皆有两面性。左棻深居宫中,失去自由,但宫廷生活为她提供了游心艺文的时间和空间。她脱离了世俗女性的繁琐事物,时间支配上更为自由。史载左棻“体羸多患,常居薄室”,薄室正处于皇家园林华林园中,这不仅是她安身立命之所,更是她心灵的栖息地。栖居于翳然林木,对女诗人学养的提升与性情的熏染极有裨益。晋武帝对文艺的好尚,使得华林园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文化资讯的集散地。左棻参与皇家丰富的文化活动,“帝每游华林,辄回辇过之”。她在清谈场中展露风采,“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

《晋书·后妃传》记载:“帝重芬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以是屡获恩赐焉。”除了彬彬有礼的客套,武帝对左棻是敬而远之,皇家盛典,需左棻作颂写赋,雅兴来时,与左棻谈论文墨,除此之外,武帝对左棻是无情无爱的淡漠,她只是点缀繁华的工具而已。

左棻被关上幸福的大门,赏赐却源源不断,这也许是武帝给予的补偿吧!

权力的倾轧和宫廷纷争永远不会离开帝王家。杨艳皇后和武帝相继离世,留下年轻的杨芷皇后敌不过阴狠丑陋的贾南风,终于被贾南风灭族而亡。因为被武帝疏离,因为姿陋无宠,左棻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阴谋和杀戮。在华林园芳草萋萋的薄室里,以诗书遣怀的左棻冷眼观看世间纷扰。在孤独和冷寂中,看惯了月缺花残,看多了流水落花的左棻,心如槁木,难起波澜。

公元300年,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动乱中,左棻悄然而逝。

《晋书·后妃传》记载:左棻“答兄思诗、书及杂赋颂数十篇,并行于世”。文学史上,兄妹齐名者,晋有左思兄妹,南朝有鲍照兄妹。鲍照曾谦逊地对宋孝武帝说:“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太冲尔。”南朝文学评论家钟嵘在《诗品》中把鲍照的妹妹鲍令晖列于左棻之后,左棻的崇高文学地位可见一斑。

05

书圣之师——卫夫人

卫夫人,本名为卫铄,是为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在书法艺术上颇有天赋,且书法成就不让须眉,深得赞叹。

  卫夫人出生在书法世家,其祖籍为河东安邑,卫夫人的祖父、叔伯、兄长均为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在书法理论上均有见解,遂卫夫人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的成长为一个爱好书法的高手。

  卫夫人于18岁的时候下嫁江夏李家的李矩,据记载李矩年轻时深有抱负,因捍卫家乡有功而被提拔为汝阴太守,后官至安西将军等职务。卫夫人的夫家李氏家族也是一个书法世家,甚有名望,而后卫夫人儿子的堂兄李式名气更甚,其书法成就极高与当时的书法权威王廙可相媲美。

  江夏李氏的书法名气得以有很大的提升其中和卫夫人下嫁李家脱离不了关系,卫夫人将书法诀窍和技巧传授于李家,方使他们达到更高的书法造诣。

  卫夫人为李矩生有一子为李充,是为东晋著名的文学大家,早文学方面的成就颇高,留有不少的文学作品如《翰林论》,而李充甚是擅长楷书书法,也是受其母卫夫人的影响。

  后李充至剡县为官,卫夫人随儿子前往,后于公元349年病逝,享年77岁。卫夫人还曾是一代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多亏卫夫人的书法启蒙,使得王羲之在书法学习方面颇有造诣。

06

凤韵高迈——谢道韫

  谢道韫(公元349—公元409),东晋著名才女,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其父是晋安西将军谢奕,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百万大军的一代名相谢安之侄女,谢安的二兄亦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其夫是江州刺史王凝之。

  谢道韫自幼聪识,有才辩。在东晋士族中王、谢两族是北方最大的士族:谢安以军功和才能立身,王导则以中庸安命,王、谢间明争暗斗,但毕竟盘根错结,才女谢道韫成了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之妻,也正所谓门当户对,才女配才子。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谢道韫才学过人,甚是聪慧,且勇敢果断,品味高雅,为东晋女诗人。《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因此,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谢道韫的文才气度,曾令她的小叔子王献之折服。相传谢道韫曾为王献之论战过。

  谢道韫长于诗文,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言语》引《妇人集》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她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全晋文》收其《论语赞》。

  《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我国古代名媛诗作,多以阴柔见长,以宛转细腻见胜,而谢道韫的这首《泰山吟》,却充满阳刚之气。女才子大笔挥洒,气度非凡,不让须眉。《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这首诗正可见其一斑。

  谢道韫的书法也为后世所称道。唐张怀瓘《书断》称其书法“为其舅(指王羲之)所重”。唐人李嗣真《书后品》则称其书法“雍容和雅,芬馥可玩”。

  公元399年丈夫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后一直寡居会稽。孙恩之乱既平,新到太守刘柳素拜访谢道韫。事后刘柳素常对人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世说新语.贤媛》)

  “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宋蒲寿宬《咏史八首?谢道韫》)如谢道韫这般的女子,被后世才子佳人的笔墨不断追诉敬仰也是意料中的事。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