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血培养 你必须知道的12个事实

2022-05-29 08:01:16




2016年的全国感控年会主题为「培养微生物思维,倡导精准化感控」,学习徐英春教授组织起草的《临床微生物常见标本送检指南》的解读,受益匪浅,特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走进血培养的世界,关注血培养相关知识。


1.  为什么提倡送检血培养


  • 血培养是诊断细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金标准;

  • 血培养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

  • 发热患者中有 5%~15% 血培养阳性;

  •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没有哪项微生物试验比血培养更重要了。


2.  什么时候进行血培养?


怀疑感染或脓毒血症时,应常规做血培养,如:

  • 不明原因发热或体温过低;

  • 休克、寒战、僵直;

  • 严重的局部感染;

  • 心率异常加快;

  • 低血压或高血压;

  • 呼吸频率加快。


3.  怀疑血流感染,什么时候采血时间最好?


  • 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 0.5~1h 内采血;也可于寒战或发烧后 1h 进行;

  • 在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采血;

  • 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

  • 无需同时或短时间内完成几套血培养采集, 除非怀疑存在持续性菌血症时 (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4.  为什么每套标本中应包含厌氧培养?


  • 厌氧培养能提高厌氧菌感染患者的诊断率;

  • 提高临床兼性厌氧菌的检出率;

  • 报告时间提前。

说明:

(1)厌氧瓶除了检出厌氧菌,另外对葡萄球菌、肠杆菌菌科细菌以及苛氧菌的检测有优势。

(2)资料显示 16% 的链球菌和 17% 的肠杆菌科细菌血培养时仅厌氧瓶报告阳性[1]

(3)研究者对 7072 份同时做需氧瓶和厌氧瓶的血培养结果分析显示,640 份血培养阳性,阳性率为 9%,其中需氧和厌氧瓶同时阳性为 55%,仅需氧瓶阳性为 26%,仅厌氧瓶阳性为 19%[2]

(4)研究显示需氧瓶有 9% 比厌氧瓶早 1 天报告阳性结果,而厌氧瓶有 5% 比需氧瓶早 1 天报告阳性结果[2]


5.  应该采几套血液标本?


研究表明,不同血培养套数检测灵敏度不同[3]

  • 1 套为 73.2%

  • 2 套为 93.9%

  • 3 套为 96.9%



因此建议:

  • 成人:最少 2 套,3 套更好;

  • 儿童:一般只采需氧培养瓶。以下情况时,考虑厌氧培养:分娩过程中延迟的新生儿、母婴垂直传播的绒膜炎、慢性口腔或鼻窦感染、蜂窝组织炎(特别是肛周及骶骨)、腹部感染体征、咬伤、破伤风、脓毒性静脉炎、接受类固醇治疗的儿童。


6.  标本间隔多久采集?


  • 非持续性菌血症:同时或短时间内采集 2~3 套血培养,因为体内巨细胞会在15~30min 内清除进入人体内的细菌;

  • 可疑急性心内膜炎:治疗前30min内采血3套;

  • 可疑亚急性心内膜炎:第一天治疗前,每隔 0.5~1h 采血,连续采 2~3 套。如果结果阴性,第2天、第3天再抽取血培养(24h 内采血不超过 4 套)。


7.  每次采集血液量是多少毫升?


  • 成人:每瓶 10ml,每套 20ml,两套共 40ml;

  • 儿童:按年龄和体重采集足够的血量,不超过患儿总血量的 1%。

  • 新生儿:≥0.5ml/瓶;

  • 婴幼儿(1~36个月):≥1.0ml/瓶;(≥36个月):≥4.0ml/瓶。


8.  接种时关注事项,首选注入哪个瓶子?


  • 血量充足:先注厌氧瓶,后注需氧瓶,避免空气进入;

  • 血量不足:优先注入需氧瓶,剩余注入厌氧瓶,因为多数菌血症是由需氧菌和兼性需氧菌导致的。


9.  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如何送培养?


  • 保留导管:至少采集 2 套标本, 1 套来自外周静脉,另 1 套来自中心静脉导管,2 套标本采集时间<5min;

  • 不保留导管:从独立外周静脉无菌采集 2 套血培养,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尖端或近心端送实验室。


10.  血培养瓶应该如何保存?


  • 接种前后的血培养瓶应保留在室温,不得冷藏或冷冻;

  • 接种后应尽可能快地(最好在 2h 内)送到实验室,如有任何耽搁,仍应在室温下保存。


11.  血标本阳性结果应该如何解读?


  • 常为真正的病原菌(>9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

  • 很少为真正的病原菌(<5%):棒状杆菌、痤疮丙酸杆菌、芽孢杆菌;

  • 纠结彷徨的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12.  血培养采集的流程是怎样的?



作者:邓粮(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

审核:徐艳(贵州省人民医院医院)吴洪巧(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编辑:李晴


来源:SIFIC官微


【延伸阅读】


血培养假阳性的原因及对策


色原法血培养系统采用比色计传感器和反射光原理,监测溶于培养基中的二氧化碳(CO2)的产生和存在状况。样本中存在的微生物在新陈代谢或分解糖类过程中产生CO22导致培养基酸碱度(PH)改变,从而导致培养瓶底部的半透硅胶材料(Liquid Emulsion Sensor , LES)颜色变浅,通过照射感应器连续采集信号后形成反应曲线进行分析,采用初始阈值法、斜率法及加速度法三种运算法则及时得到阳性信号。


临床工作中仪器显示阳性报警,而涂片染色未见细菌,转种平板无菌生长为假阳性。导致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一.环境因素:


1.温度:实验室室温的变化(如开关空调导致的温度骤然变化、空调直对仪器吹风等)导致反应曲线下滑或上升引起仪器报阳。

2.供电:仪器连接的电源电压不稳定或同一电源下连接其它频繁使用的大功率仪器会导致反应曲线波动,引起仪器报阳。

3.位置:放置在长期开窗旁边的仪器,由于孵育孔内容易吸附大量粉尘遮蔽测试光源,导致采集信号变化出现假阳性。


二.仪器或培养瓶因素:


1.仪器:定期保养仪器,校正孵育孔的本底信号值(difference值)保证仪器稳定的工作状态,减小假阳性瓶出现的概率。

2.血培养瓶:使用前检测血培养瓶是否出现损坏、培养基或底部变色等,查看新的血培养瓶是否常温避光保存,阳光直射会导致瓶底颜色的变化。


三.标本因素:


1.细胞本身也能发酵产生CO2,在抽血量超过推荐采血量或推荐采血量下含有大量的细胞(如白血病、真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的情况下会导致假阳性的出现。

2.某些少见的苛养微生物可能在血培养瓶生长培养基中难以生长。

3.当仪器信号显示阳性时,需快速取出阳性瓶,以避免某些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由于自我分解或其它原因引起无活性培养。

4.某些原因(酸中毒、输入大量液体)导致标本本身PH值偏酸性导致出现假阳性。


四.操作原因:


1.匿名瓶上机:不同种类的培养瓶的初始阈值不同,而仪器在处理匿名瓶时采用的是最低的阈值开始计算,触动初始阈值的运算法则导致仪器报阳。

2.装瓶后孵育箱未及时关闭导致温度变化引起的假阳性。

3.上机过程中未把培养瓶塞到底部。

4.标本瓶瓶底有油污、染料、玻璃片等物体覆盖,导致仪器报阳。


出现假阳性后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分析查找原因:


1.查看仪器是否有报警:排查仪器状态、操作失误和温度变化等引起的原因。

2.查看瓶底颜色变化:排查由于环境问题(电压、温度)、标本保存或瓶底污染引起的假阳性。

3.查看生长曲线:通过不同的生长曲线图形排查操作、标本、环境等因素的原因。

4.查看临床病历,追溯标本采集、运输等过程。


血培养是临床诊断败血症的重要方法,阳性结果对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对临床出现的假阳性瓶,应及时处理并寻找原因,制定相关制度对血培养的质量持续改进,提高阳性率和报告的准确性。


来源:迈克生物


声明:本微信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均为转载,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目的,仅用于分享,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谢谢!联系邮箱:ivdchina@ivdchina.com。


 点击标题查看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