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带您了解真正的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三僚》

2022-06-25 15:19:11

地理位置:三僚村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境内。地理方位是东经115º41’15"至115º45’00"之间,北纬26º20’00"至26º22’30"之间。北距江西省省会南昌400公里,西距赣州市区150公里。三僚村处在兴国、宁都、于都三县交界点,距兴国县城65公里,宁都县城47公里,于都县城55公里。三僚村经宁都可与昌厦公路相通,319国道在兴国县的大坑、于都县的银坑、桥头和宁都县赖村呈半圆的弓状将三僚村包围。始于兴国大坑、终于宁都邮村的樟青公路(省道)将319国道的半圆划了一条直线,成为弓弦,三僚村犹如搭在弓上的箭簇。319国道519公里处的桥背(于都县的葛坳、银坑之间)有一条便道与三僚村相连,里程为10公里。三僚与樟青公路中梅窖镇有水泥村道相连,仅6公里。三僚距赣州飞机场、井冈山飞机场分别是150公里,距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70公里。兴国县城、宁都县城每天都有中巴客车通往三僚村。


旅游文化资源:三僚村的旅游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风水文化资源,这是三僚旅游的金字招牌,具有极广泛的社会影响。此外三僚还有历史文化名人、山水、溶岩、古木、奇石、宗教庙宇、庙会等景观内容。风水文化资源是三僚村在全国独一无二的资源,《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三僚》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影响力:唐朝末年风水大师杨救贫定居三僚授徒传业开始,三僚产生了许多风水先生,踏勘风水的足迹上至皇家陵园,下至平民宅第,形成了风水学说的形势一派,在江西、广东、福建、浙江乃至东南亚一带具有广泛影响,在潮汕一带犹负盛名。宋朝以来,仅廖氏就有上百人在潮汕相地,其中出名的地师有宋朝廖月山、廖子安、元朝的廖国玉、明朝的廖炳章、廖胜概、清朝的廖炳子和廖仁等七人,在当地留下大量的建筑风水,三僚人称之为“七廖下潮汕”,至今在三僚仍然有“不到潮汕不出师”的说法。随着潮汕人不断拓展海外的生存空间,三僚的风水声名远播港台和东南亚一带。当然,最为三僚人感到骄傲的,应属明朝廖均卿等三僚地师勘择的明十三陵。即便如此,在地师们世代居住的三僚村,也留下了他们许许多多的风水实践杰作。


著名景点简介

蛇形祠:

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后面,是曾氏一个房祠,祠建正在后龙山一个蛇形山梁之下,整个祠以蛇的特性设计。后龙是一条蜿蜒的山梁,祠堂正好座落在山梁落穴处。祠堂后坡用石块摆成蛇鳞形,状如蛇颈。祠堂院门开在右侧,门口有一堵墙挡着,绕道而入,是一道狭长的曲廊。院墙不高,但院内一堵照墙很高,把祠堂大门挡得很严实。院内祠堂门前开了一口半月池。整个祠堂造型低矮、曲仄。到处都不对称,院子一边大小,房子一边大小,连房沿都是一边大小,屋后的墙角都是一边方一边圆。堂内香炉摆法也怪,神案上一个香炉,神案下一座香炉。这座精心设计而处处别扭的祠堂确实耐人寻味。这是一个下山蛇形,壬山丙向兼亥巳,穴点在蛇的七寸,院门丙方正是蛇口,壬山丙向兼子。

廖伯渊婆太墓(猛虎跳墙形)

廖姓在阳背垴的虎形墓,叫猛虎跳墙。阳背垴本来是曾姓人的祖坟山。廖姓久就打算在这里找块地建坟,分点风水。后来二房有一个女儿嫁到曾家,在春节带菜回娘家时,她用地契包鸡腿回去。几年后,廖姓在这里做成了一个虎形墓。以后廖姓二房人丁发展到几千人。主要在分布在下廖和寨脑。墓壬山丙向正针,共有十一块墓碑,墓过罡刻有“屏山水带、秀挹清环”横联,另有两幅柱联:位妥仍昭穆 神安福子孙;德泽绵长光日月 灵机变化会风云。主碑碑文:“祖妣生殁藏内葬本处阳坳上虎形正针壬山丙向缝针丁亥丁巳分金”

猛虎跳墙:

古来名师喜催官,首要第一取文昌。

太阴金星为用神,欲拿金星坐水星。

满盘合得阴阳理,喜产多男壮丁盛。

汩汩流出水聚堂,火耀连珠贵人乡。

五星归垣入堂局,蟲斯千古永恒传。

十一碑面来看齐,廖家规矩真稀奇。

若是分金差一线,官贵丁财不相见。



维庆堂(狗形祠)

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背后,大门甲山庚向兼卯酉,侧门壬山丙向兼子午。整个房屋按照狗的特征进行设计,门大,窗大,祠内的神案牌位不是安在祠中间,而是安在祠内北边角落,祠的后门也不是开在后面,而是开在房子的前侧,开在狗耳的位置上,祠的前面还精心设计了一个狗食盆。狗形祠属曾氏三房。


侧面虎形:

位于三僚村阳背垴枫树下,是宋代曾姓的玉屏公(又叫吾道公)之墓,他是文辿公第18代,相传虎形墓这个位置,属另一房所有,墓对面建了三房的狗形祠后。人丁兴旺,对吾道公一房压力很大,吾道公用自己的生命换到这个位置,造了虎形墓,压倒了狗形祠。 墓碑文如下:“宋十八世祖曾玉屏太公墓, 葬阳坳枫树下骑龙穴虎形申山寅向庚甲,庚寅分金。皇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岁五月吉日重修。(联曰)石淳觉春仙榻暖,佳城不夜来灯辉。”虎形墓是卧虎,这个虎形用心良苦,因为是伏地虎,两只人工的虎目很大,可谓虎视眈眈,但只是看住山坡下的狗形,并不咬狗。也咬不住狗,俗话说寅公进村食豕,先问犬公,因为狗形祠亦是同宗。


廖均卿墓:

三僚最有名的国师墓,是廖均卿墓,1982年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廖均卿墓相传是天葬,找不到墓穴。落葬时,其亲属和工匠抬至其生前择定的岭背猛虎下山形附近,突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大家慌忙四散避雨,不一会风停雨歇,大家出来一看,棺柩已失,山坡上已经隆起了七个坟堆,竟不知那一个是真穴。这个地方在梅窖镇黄岭村,与三僚村一岭之隔,为下山虎形,望碑在虎形的头顶,7个土堆正好是虎嘴的位置,实际上陡坡上突起的7块石头,很象虎牙。

廖文政墓:

位于梅窖镇店山村老爷山眠犬形,与三僚村一山之隔。墓藏在一个小山窝内,整个地形象一只卧地狗,所以地名就叫眠犬形。墓在犬形的腹部。明代隆庆四年建墓,清代康熙55年和同治6年重修,乾山巽向。横梁上书 “太史世家”,碑文曰“明敕授钦天监承旨郎廖考东山公太 妣张氏婆 妣钟氏何氏婆 之墓”,碑右上角是“皇明隆庆四年庚午岁腊月”,碑左下角是:“皇清康熙五十五年丙午岁夏月觳旦 同治六年十一月吉日 ”


寅葬卯发凤形墓:

位于三僚廖氏后龙山背坑冲,子山午向兼癸丁。此墓又名寅葬卯发、寅葬卯绝墓,墓形为凤,墓穴点在凤尾,为明代三僚著名风水师廖歧山亲建祖墓。相传,廖歧山做墓时,断言点中穴位后,全家当日将有灭门之祸,但如果弃家远遁,当日即可大发。廖歧山寅时做墓后,即从家里的后窗跳出远遁,其兄弟等人不信,当日卯时应验,屋塌人亡。廖歧山逃至外地后,大发。


太监墓:

位于诚真希望小学后面曾氏下砂的毛竹林里,坐壬山丙向兼亥巳。三僚居民有“先有陈刘沈,后有高曾廖。”的说法。沈姓过去就是大姓,人多势众,曾姓来了之后,就在沈姓的祠堂旁边(蜈蚣形) 做个下沙(一道山梁),做了三年,沈姓人一个晚上就把它刨掉了。明代初年曾从政成为朝廷的国师,请来了皇帝的圣旨,重新修筑了下沙,(关闭了沈氏的生方) 沈姓人后来迁走了。其中一个皇家太监死在三僚,三僚曾氏将其葬在下砂上,墓仍存。碑文如下:“明钦差力士官黄公讳榜之墓。太史从政公再召入京都, 旋卒,上命力士官黄公护柩回籍,公囗囗吾地,因葬此焉。曾姓合族立石 道光五年孟冬 吉日重修”从碑文看,是因为皇帝第二次召曾从政上京相地,不幸亡故, 皇帝派太监送灵柩返乡。太监死在三僚,葬在三僚。三僚曾姓有意将太监葬在砂手上,借钦差墓防止沈姓再平砂手的意图也很明显。

章罡土和七星池:

位于三僚廖屋村北无蚊祠后面,是一座人工修筑的土堆,高约2米,厚约3米,宽约20米,把一条从山谷里涌来的溪流分成二半,一条流入村内,经七处水池曲折流入村前小河,另一条从村边绕流入村前小河。建在明代初年,由国师廖信厚主持修筑,目的是化解本村后龙座山山煞水煞,使廖姓后代人丁兴旺。其做法是“文公无蚊祠”、“月洲堂”为轴,在白虎方按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在无蚊祠后龙构筑章罡土、由北而南开挖“天乙池(土)”、“犁头池(火)”、“墨池(木)”、“曲尺池(木)”、“砚池(水)”、“半月池(金)”、“太乙池(土)”,七池以小溪相连贯通,自太乙池起,逆水而上至章罡土;同时,先后在廖屋村内开挖了一百零八口塘,七星池如人的七窍能通气聚气,对应一百零八口塘,恰似人体全身上一百零八个穴位,使之血脉畅通。


阴阳溪:

三僚的地形还酷似一幅阴阳太极图形,原来是因为村里有两条弯延曲折的溪水平行地流淌在阴阳两极之间,溪水流至杨公祠前则二溪合而为一地形成了一条大溪流。最有意思的是,大溪流源头的水温左右两岸竟相差5、6度。缘由合二为一的那两条溪流水温不同,村里人把左边那条水温更冷的叫阴溪右边那条水温更热的叫阳溪。鸟瞰眼前这块大盆地,曾屋村、廖屋村分处在指针的两边,就象太极图形中的两仪。随行的风水学研究者胡玉春先生说盆地的四边各有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还有活龙脑、九尾杉、七星池、甘泉井、多士石、章光土、南箕庵、西竹寺等八景。传说,这其中就蕴藏着《易经》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 胡先生指着那块被人称之为罗盘指针的“罗经石”说:三僚的奥妙至今还没有人能够探索清楚,这座“罗经石”上有一个地下溶洞,就从来没有人走到过尽头。十几年前爱探险的我走进了这个怪石磷露的地洞,看见了许多奇妙怪异的现象,也掉入地下暗河经历了一回死的考验。

大杉树:

三僚村最富传奇的还是山腰上一棵十几里外就能看的见的形似伞盖的大杉树和树底下的形似包裹的两块巨石。传说杨筠松的弟子曾文辿当年也发现了三僚这块山环水绕的宝地,在曾文辿眼中这杉树如伞盖巨石如印章,他说:“这是一个好地方,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华盖遮荫,代代能文武,世世好为官。”师傅杨筠松却当即断言为:“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三僚人说,是杨公忍不住泄露了天机,所以他才没有后代,但他的两个徒弟却从此在这大山深处繁衍不息。替人看风水成了世世代代三僚人谋生的祖传技艺,三僚人和许许多多的人都把杨公视为祖先供奉着。


独石岩:

就是村口的罗经石,杨救贫当年选中三僚传道授业,是因为三僚村地形状如一个太极图形。站在两姓界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村是一个盆地,盆地中间一座条状石山“罗经石”恰似罗盘中的指针。曾屋村和廖屋村如太极图中的两仪,为强化八卦图形,后来人为在盆地中间建造了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在全村营造了八个景点,吻合了《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


特色风味:

三僚的风味食品就是客家豆腐和水酒,三僚豆腐宴是当地有名的小吃,很多人到了三僚必要品尝一下,在一定范围内(兴国县境内)有影响,其特点是鲜嫩有嚼头。三僚街虽小,却有四家豆腐店,而且不逢圩也有豆腐供应。三僚豆腐做法很多,可以上整桌的“豆腐宴”。主要品种有:煎豆腐、水豆腐、酿豆腐、豆腐乳、豆腐花、豆腐渣、豆浆、臭豆腐等·····其余景点简介本公众号有专门文章另作介绍。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悠悠国学历久而弥新,易学文化是国学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风水文化是易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有几千年的中国风水传统文化凝聚着祖先的心血和智慧,是随唐风水地理大师杨筠松(杨公)将专为皇室宫廷服务风水学术带入民间,在江西三僚隐居授徒传播,杨公风水文化,是从遥远的唐代走来,在三僚起源发祥,飘向全国、飘向世界、影响中国、影响世界。

杨公的生平与传说扑朔迷离,充满神秘的传奇色彩。杨公行踪与作品,如散珠碎玉,零零星星撒落民间,三僚是杨公隐居授徒的地方,更是高深莫测,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与海内外的仁人志士,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走进三僚,目的是探索这块土地的神奇和奥秘,寻觅杨公风水踪迹的履痕,和杨公庙祭祀杨公祖师,来去匆匆都未能发现它的真正面目和价值,更未发现三僚的神秘和魅力。风水学是门学而无止境的科学,探觅杨公风水真谛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当今时代,易学风水文化的科学价值不断被重新认识,三僚风水文化已是当今世界易学关注的焦点。

    三僚是中国的三僚,又是世界的三僚,太平盛世,风生水起,三僚风水学已成为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钮带,大师朝圣虔诚一拨又一拨,媒体专题报导一篇又一篇,峰会频频开幕一次又一次,游客如云探秘一批又一批,三僚再度成为中国风水文化圈的中心,列入赣州市、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申报成为国家级和世界级文化遗产有了坚实基础。坚信三僚风水文化更会使世界注目。

   鉴于此,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三僚,更好的认识三僚,更高层地去研究奥妙无穷的杨公风水文化,本文以三僚为题,将略知所晓的三僚,地理环境、人情风俗、风水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三元地理的真实性,曾廖两姓大家族为继承杨公三僚风水文化,刘江东、赖文俊为弘扬杨公风水文化,共同作出的贡献,简单论叙,供易学研究者参考:

  三僚,位于江西省兴国县城南六十余公里处,与于都、宁都比邻,是四围青山下的一个椭形盆地,这里山水环绕,重峦叠嶂,奇峰竟秀,曲涧流泉,环抱村落,林幽石古,竹翠松苍,实为人们生息最佳去处,若就风水而言,东方甲乙木地文峰如笔入云霄,南方丙丁天马如神驿腾空,西北乾亥廉脉重重护卫,西方后山拱屏玄武生威,其乃处处生情,实为五行纯清得位,定出贤明通达之士。三僚地理神秘,处处显圣,四面群山环绕紫气升腾,两条水温不一,弯弯曲曲的小溪交汇成“S”字形“阴阳河”穿越全村,地形宛如一幅巨型大极图,浑然天成、巧夺天工,在三僚目之所及,无不透露出“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奇妙融合。再则此地前有罗经吸石,形似罗盘指针,后有雨伞包裹,惟妙惟肖,巧合《易经》中的“大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易数演变成罗盘小宇宙,这是上苍恩赐,自古就蕴藏许多神秘玄机,自然形成神奇三僚村,风生水起处。

唐代未年,风水地理先祖杨筠松(杨公),从西北长安来到南方江西,经历千山万水,云游四方,发现人迹罕至的三僚神秘之处,慧眼独具相中其地的天机玄妙,断定能永远继承和弘扬他的风水文化的衣钵,隐居在此,授徒曾文辿 、廖金精共同传经布道。总结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北方与南方的复杂多变的山形水势,完善着中国风水的实践和应用,创立一套完整的风水学形法理论。著有风水实践纲领《青囊奥语》,风水实践细则理论《天玉经》、相山量水的准绳应用法《玉尺经》与《撼龙经》、《疑龙经》等十几部千古之宗的圣典著作。创造了自唐代以来,有系统的理论,有具体实践、操作规范,最为正统、科学的中国风水文化学术。同时正确应用易经数理,创造了以磁针方位为正针做地盘,以日景方位为缝针做天盘,配合易理先后天八卦阴阳,八干四维与十二地支分布为二十四山的中国罗盘,融合山形水法与易学数理的合理应用,杨公在中国风水学术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亦奠定了三僚在风水学领域不可代替的历史地位。杨公是中国风水地理开山宗师。三僚是中国风水文化的发祥地,杨公因三僚而开宗立派,三僚因杨公而天下闻名。

  千年古村三僚,地灵人杰,自祖师杨公弘扬易学风水后,其文化便在这一块神奇土地上,“ 栉风沐雨、叶茂根深”,这里大师云集,人才荟萃,自然成为古今风水文化中心,绵延千百余年,历代明师辈出,白衣承诏,代有传人,先后出了24位国师,三十六位钦天监灵台博士,七十二位明师,孕育了成千上万的风水地理传人,时至今日,三僚地理风流依旧,几乎家家有罗盘,户户子承父业,三百余名地理先生奔波与海内外,大江南北,以祖传三元真理,为人们指点迷津,从都市大厦到民间住宅的规划设计,建设美好家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树立了良好口碑,这种奇特文化现象和不争事实。印证了杨公千年前相地时“前有罗经吸石、后有雨伞包裹随身、世代出地理先生的谶言。

三僚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曾廖两姓弟子锲而不舍、不断开拓弘扬,进行了长期大量风水文化的实践运用,杨公风水遂成堪舆界的巅峰,风水杰作众多,影响深远,三僚诸多的范例,令人惊奇。民间之作更是无法统计,特别参与皇室宫城,陵墓建设的经典之作,留下了明十三陵、山海关长城,故宫紫金城、天坛、八宝山等一大批名震中外的建筑杰作。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他们为中国风水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为三僚赢得了自豪与骄傲,芳名载入史册,流芳千古。

    古往今来,历史的见证,三僚是当之无愧的风水文化圣地。出风水师地方很多,但是出名师之多,择典籍之多,造杰作之多,育传人之多,繁衍生息之旺,受皇恩宠之极,世代衣钵相传之久,还有名闻天下,历史悠久的风水地理先祖杨公庙,代表中国风水文化最权威最神圣的地方。三僚是任何一个地方无法比拟,无法企及的,三僚是令人信服的风水圣地,“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的美誉称号确属实而名归。

  三僚成就辉煌,追溯前源,必须了解杨公授徒之迷,史书记载:杨公携徒云游此地,观山形围聚、龙局奇异,公谓之徒:此处正吾辈创居之地,使后世广行其道,于文受其局,而卜下创居,(从于都迁入)瑀羡龙嶂之美、创业与上,(从宁都迁入)两姓世居。分布在两仪之位,杨公居大极之中,分别三处搭棚为寮,三僚因此而得其名,并亲自为曾文辿卜地选址,并且写下了千古流芳的屋论钳记。可见杨公有超人的意识,将中国最古老的周易智慧应用在风水学术之中。

曾廖两姓得天独厚的先天风水,居太极生两仪之位,更得人为改造的后天风水,居杨公左右,尽之其大礼,师徒相聚更利于沟通,尽得杨公真传,也许大极生两仪玄关定位之妙,将杨公三元真理例为家传,不传外人,所以曾廖两姓地理风水术在三僚盛行,世代衣钵相传,行地理成为三僚人世世代代谋生的祖传技艺,为民造福之本,以实用而名闻海内外。

  杨公是中国风水学集大成者,更是中国风水各学派的源头。尽管派流纷呈,支脉繁杂,但多数不出杨公左右,斗转星移,其局不变,实际上其理论基础依然是杨公在三僚创立的风水学!三僚神奇更为神秘,他们的祠堂与家中都供奉着杨公先师,卧室箱底存放先师密诀,祠堂庐墓藏着先师至理,古驿小道则隐含堪舆玄机,有许多特色令人深思。

     第一大特色,三僚地理历来以杨公正宗传人自居,以地理先生称号为尊,以行地理,行堪舆为荣,以帮人做,修风水为用词,千百年来从不称风水师,顾名思义,地乃天地、地方、地名等含意,理乃易理、理论、道理等内涵,从根本意义来讲,就是形势与理论配合应用,连称呼都如此讲究。

  第二大特色,三僚地理是以廖屋杨公词对联:“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的宗旨,强调阴阳调和,注重营造山清水秀,藏风聚气,本质上就是了解自然,顺其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人居生存环境,以达到最佳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环境,甚至达到天地人合一的至善境界,从古到今的风水学者,都在形气上大做文章,万变不离其宗,而只了解其一,更不知其二,称杨公三僚风水学为江西派、赣派、形势派、峦头派等挂冠,守而忍虽存利弊,从不与争什么派别,总是头龙头老大自居,更使三僚显得神秘。

  第三大特色,三僚地理有一套最严谨的操作规范,特别讲究形气与易学数理的密记配合应用,阴阳宅在什么位置定罗盘,配纳龙、穴、砂、水、法等应用法则,要求特别严格,如操作失误就会失去准确性,定要师传和面授方能正确使用操作方法,只要师从或了解三僚人,就有切身体会,是三僚最成功要点。

        第四大特色,三僚地理功夫简单精要,与众不同,用法口诀加掌诀,同时运作,快速而准确,好记而实用。举例说明:广泛流传的八宅週书,论东四宅不宜西四宅的吉凶方位,曾家用六掌之一的翻卦掌,对宫翻起,从外到内,只取八个字:生、五、延、六、祸、天、绝、伏、中起中止、生起伏止。巧翻简用,廖家同样用翻卦掌,而从本卦起,从内到外,以伏、绝、天、祸、六、延、五、生、巧起简用,虽然方法也简单,八个同样字反来复去,易懂难记,而许多流派将这么几句话收编洋洋万言的书本,口诀与理论,其诀已向外界流传。  

    第五大特色,三僚地理千诀万理论,尽归一掌中,顾名思义,就是说易学数理几乎所有的应用法归纳与六掌之中,所以: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阴阳五行、三元九运、些子法,许许多多都用掌诀顺逆起用,例如:广为流行的玄空理气的论叙,三僚曾廖两姓用紫白掌、九宫掌、后天掌三个掌诀,和分为上、中、下三个段落的三十六句诗歌配合顺逆应用,起法准确简要,将三元九运的旺衰、玄空飞星起盘吊宫法的应用分断明白,和挨星九运简单用法,而许多玄空论著十分繁杂,有的分为上、中、下三集,其理论数十万字的大观,虽易懂可用,但耗费大量心血和心机,重复更次,变换章程,让人费解,可取之处其诀已在流传,许多研究者都从理论中转用掌诀之中。

  第六大特色,三僚地理主要应用宗旨,“画八卦分阴阳道通天地”、“算五行知祸福振声乾坤”可见曾廖二姓是理气为主,一位很有知名度国学大师讲和好,自古以来,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天道畅通则风调雨顺;地道畅通则五谷丰登;人道畅通则政通人和,天地人道都畅通则太平盛世。几句真言就说中三僚杨公风水学千百余年真实应用法则真面目,杨公在三僚传授曾廖是以天地人合一的理,即是三元地理真诀,以天元、地元、人元为大三元理,天元卦、地元卦、人元卦为小三元理元卦一理通的口诀,三元为又上元、中元、下元各为六十年,分为三元九运一百八十年之久,为三元不败之理,是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定四象、四象生八卦(三僚两仪加三才为用)取中位三才为天地人之妙合,形势配合易理,三元真理是三僚的法宝,传形不传理,世代相传不外扬,是最大利弊,所以外界都以为以形为主,其是理气才是三僚最为神秘的内涵。

      第七大特色,三僚地理以理气为用,才是真正三元地理真谛,以形气为主体,理气决定阴阳宅的吉凶祸福,形气决定阴阳宅有与无之分,卦理判断内格局之好坏,所为形势、理气、卦理的三大配合应用,是世代流传秘诀,不是取其形而不用理,三僚用理之法与外界不同,只要盘中误差一字,满盘皆乱无取也,特别讲究内堂外局理气。

  第八大特色,三僚地理入门功夫,大三元理,将廿十四山分为天元龙、地元龙、人元龙,讲究龙、穴、向、水四大配合一卦纯清,又将分属于上元、中元、下元,也注重一卦纯清的运用,更要注意兼卦的配合,其用法得位均为三元不败之理,在曾廖两姓家族内传,是初步学用三元入门要诀,是三元头、中、尾三十条大功夫之一。

  第九大特色,三僚地理在得天独厚先天风水,更有人为改造的后天风水,千百年来,不断地对家乡进行改造,把三僚村中已开发许许多多与生俱来的天然景观和通过人为劳力造就人文景致。开发改造了有风水意义的作品,有意识在距离村中心五华里东西南北山顶上构建东华、西竺、南箕、北斗的寺庙,象征木星、火星、金星、为四维、曾廖两姓还按易经“四象演八卦”的原理、演绎出了各自八景,处处都和风水理念紧密联系,还有曾氏人工砂手数百米之长的风水应用,许许多多风水杰作令人惊叹。尤其杨公种下的九尾杉1120多年树龄,实为人间祥瑞。

    第十大特色,千百余年来有着严格的门规制约,将杨公三元秘诀,父子世代相传,凡是授徒外姓,只教几条三元入门功夫,虽然受益无穷,但要在杨公庙发誓,只可家用,不许外传,学者大受约束,心中恐惧,不肯与人透露真理有利也有弊,利之处能守住祖训,真理永保无人知晓,弊之处外界永远不了解真面目,还有三僚风水文化存在内部派系多,门户之见深,口耳相传方法单一弊病,在这一定程度上禁锢了这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引起了外界对三僚地理猜疑,说这说那秘诀已失传等谬论,也许是改朝换帝,而兴民主国家时期,或其它原因,一直都没有超前人创作,坚信三僚是杨公的真宗弟子,明师的后代,团结起来以廖均卿、廖胜楷字景庵、曾从政一同进京为榜样,再创辉煌,名师多多。

 风水文化是综汇性极高的学术,是历经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门追求美好生存环境的学问。杨公三僚风水文化对古代与现代的风水文化,对中国与世界的风水学术,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首届国际周易风水文化节”“首届全球华人名人峰会暨风水文化申遗第二站推动仪式”大会。在三僚隆重召开,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三僚村在世界风水界影响与日俱增,三僚村是“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历史地位得到中国及世界风水学界的广泛认同。可以预见,三僚明天一定更美好,三僚人一定会更成功,再创辉煌。

  在当前流派纷呈、支脉繁杂的风水学界,所要做的是更全面更客观冷静地看待风水为好,求同的目标下可以存异,大智高峰下应留有释疑、存疑、求疑的空间,这除了应当有的学理与学养外,摒弃浮躁,包容大度,共研共进,这些才是重要的,以使这一中华国粹重放光彩。

三僚经历过的兵灾纪录:

三僚村自唐末杨公定居以来,代代名师云集,华厦巨屋,蔚然可观。从清代三僚村二姓族谱中古村图,可以略窥一二。三僚村庄建筑的破坏,主要是清初以来的三次兵灾。

第一次

是清初顺治11年,清兵攻略赣南,在兴国遭遇民众的抵抗。据兴国县志记载:“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衣锦乡三僚曾拱辰、曾象吾、曾玉华等领导农民数百人,以梅窖太平岩为据点,继烟兵进行抗清斗争。这支队伍与青塘何辉明领导的农民队伍相联络,出入永丰、万安、泰和、于都等地。”这场战争持续了二年多,这支三僚曾氏为主组织的抗清义兵,最后被清兵封锁在太平岩溶洞之内,以烟火熏逼而败。战争结束后,。  据三僚村廖屋村尾一个旧碑记载,清顺治28年前,三僚廖氏一度逃逸一空,没有了人烟。至到顺治28年,才有少数逃到外地的族人陆续返回。

曾氏在这场战争中,更是遭到一场浩劫。据兴国县同治县志记载,清初三僚村的村民曾秀禄、曾秀荣兄弟,在“戊子至甲寅”村庄“两遭兵寇”之后,因见枯骨遍野,惨不忍睹。一起收拾骨骸数以千具,在村前的荒地黄土嵊,建了一座巨坟,并在坟前立碑名“万人墓”。清初这场战争,三僚的古村落遭到了一场毁灭性打击。

第二次

是民国八年,即公元1919年5月,正当北京城里学生爱国运动期间,北洋政府却正在对三僚村进行一场洗劫。这场战争的起源征收鸦片烟的“青苗税”。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对鸦片种植实行一种所谓“寓禁于征”的政策。即允许农民种植鸦片,但对烟农课以重税,并在每年收成之前,按每亩6块银元的标准进行征税,对于不能缴税的烟苗,立即铲除。民国八年,北洋军连长张绪千率兵进入三僚查铲烟苗过程中,和烟农发生武装冲突,张绪千被土炮击伤,在抬返县城途中,跌入河内淹死。事后,县衙向赣南镇守使吴鸿昌搬兵讨伐,发动了一场历时二个多月的战争。最后投入北洋军一个团及兴国、于都二县的警察支队,并收买了绿林武装,才攻破三僚,,将房屋焚毁一空。这场兵灾,对三僚村的古村建筑,几乎是致命的毁灭。这场战争的进程,在当时的上海《大公报》、《申报》均有详细报导,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三次

是民国34年,即公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年。当时兴国、宁都是江西省的大后方,江西省政府曾一度从泰和迁到宁都,并修通了兴国至宁都的公路。,在梅窖店山一带遭到抢劫,其军部即派兵一团,以搜剿“土匪”为名,扫荡了三僚村,枪杀60余人,烧毁房屋一千余间。三僚村原有曾屋、廖屋二个圩场,曾屋圩场即在这场兵灾中完全烧毁。三次兵灾时间跨度约300多年,尤其第二次、第三次之间相距只有26年,战争的伤痕未能恢复,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劫后之余的三僚村,令人扼腕。


风水业务咨询QQ微信:114760447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中华传统国学人文知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