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测量数据处理之考点随手练Ⅱ

2021-03-08 07:25:19

1、  按照JJF1059.1-2012中的规定,评定被测量估计值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可以有_____

A、误差合成的方法

B、概率分布传播的方法

C、按不确定度传播律计算的方法

D、用对测得值统计分析的方法

答案:BC

解析:

JJF1059.1-2012中的规定的评定被测量估计值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就是GUM法,GUM法中是通过不确定度传播律来确定输出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从而得到扩展不确定度的,本质上属于概率分布传播的方法(这点与MCM法本质相同,所以答案BC是对的。)

2、用标准电流源检定一台测量范围为(010)A,最大允许误差为±1%(引用误差,引用值为测量范围上限)的电流表,当标准电流源输出电流为5A时,电流表的示值为4.993 A。下列关于该电流表5A测量点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对误差: 0.007A ;    B、相对误差:0.14%;

C、引用误差:-0.07% ;    D、最大允许误差:-0.007 A;

答案:C

解析:

对于本题:

1.引用误差:由于引用值为测量范围上限,即10 A

所以:电流标准源的最大允许误差±1%10 = 0.1A

2.电流表的示值误差=示值-标准值=4.993-5=- 0.007 A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测量值=(-0.007/5)*100%=- 0.14 %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特定值

=(-0.007/10)*100%=- 0.07 %

准确度等级:指在规定工作条件下,符合规定的计量要求,使测量误差或仪器不确定度保持在极限内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等别或级别。

准确度等级是量化表示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准确程度的参数,是根据最大允许误差而确定的测量仪器的等别或级别,或对仪器不确定度所规定的极限而确定的测量仪器的等别或级别。

示值误差:指示式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示值-标准值

引用误差: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误差除以仪器的特定值,特定值 一般称为引用值

相对误差是相对于被检定点的示值而言,计算时分母的标准值是随示值而变化的。

最大允许误差:技术指标或规定中所规定的允许的测量误差的极限值,适用于测量、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

3、某个计量标准中采用了标称值为1Ω的标准电阻,校准证书上说明该标准电阻在23℃时的校准值为1.000074Ω,扩展不确定为90uΩ(k=2),在该计量标准中标准电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______

A90uΩ; B45uΩ; C4.5 x 10-6 D4.5 x 10-5Ω

答案:BD

解析: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应有计量单位,故答案C是错的。已知扩展不确定度求标准不确定度,应以扩展不确定度除以包含因子k,故正确答案为BD

4、使用一台电子天平对标称值为200g的砝码重复测量5次,测得值分别为(单位:g):200.0002, 200.0008, 200.0006, 200.0010, 199.9992。使用极差法计算得到本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偏差是(  )(极差系数:C4=2.06C5=2.33C6=2.53

A、 0.0002g;     B、 0.0004 g;    

C、 0.0008g;     D、 0.0009 g

答案:C

解析:

五次测得值为:200.0002 g ,200.0008 g , 200.0006 g , 200.0010 g , 199.9992 g :

Xmax=200.0010g , Xmin =199.9992 g ,C5 = 2.33 代入公式:

C= (200.0010-199.9992)/2.33=0.00077 g=0.0008 g

实验标准偏差的估计方法:

极差法:从有限次独立重复测量的一列测得值中找出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n,得到极差R=Xmax - Xmin,根据测量次数n查表得到Cn值,代入下式得到估计的标准偏差:

sx=Xmax- Xmin)/Cn

5、使用格拉布斯准则检验以下n=5个重复观测值:1.79,1.80,1.91,1.79,1.76。下列答案中______是正确的。(注:格拉布斯准则的临界值G0.05,5=1.672

A、观测值中存在异常值;

B、观测值中不存在异常值;

C、观测值中有一个值存在粗大误差;

D、观测值中不存在有粗大误差的值

答案:AC

解析:

计算该测量列的试验标准差为s=0.0579,均值为1.81,最大残差为0.10G0.05,5x S=0.097

最大残差(0.10)大于G0.05,5x S=0.097),因此对应的1.91数值为异常值。所以答案为AC

来源/计量测控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