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关于作文指导的一篇文章,曾刊于核心期刊《教育月刊》

2021-12-07 11:49:20

指导不是限制

——作文教学的规训和自由


文章是作者内在情感的外在呈现,是独特生命的“一种确证”。当学生对外在世界或外在世界的某种事物进行观察、感悟,或被外在世界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触动后,经过思考、布排从而诉诸文字,这样便形成了一种蕴涵着思想精神的有序结构。这种结构的呈现方式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因为任何文章形式都是与写作者精神相契合的产物。外在的力量不可能瞬时地改变写作者的内在结构形态,只能在顺应的前提下,以一种合理持续不断的力量——作文训练——促其更加完善。但当外界以一种不顾及其自身的特点,而采用强势的力量促使其改变结构秩序时,它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内在的排斥,甚至关闭这一系统,而使外力的影响无效,有时由于长期的关闭可能导致这一智能的萎缩。在作文教学中便有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比如有些同学在刚刚进入高中时,其写作的热情是高涨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仅不愿意写作文,而且还怕甚至厌烦作文了。对这种现象我们虽然不是孰视无睹,但也还没有引起高度的警觉,更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殊不知这种害怕和厌烦,说明学生经失去了对于写作的爱,失去了通过写作构建个人独特心灵秩序的热情,这种怕和厌对学生“言语生命”(潘新和语)的构建是一种极大的摧残,对学生言语素质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升是一种极大的损失,也很有可能使学生终生失去这种“确证自己”,达其生命自我实现的这种有效的技能和手段。

不少老师对写作教学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感到无奈,感到力不从心,感到深陷泥潭的无助。当然有的则顺其自然,“只管耕耘,不管收获”,这样便造成了整个作文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局面。

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出在我们作文教学的指导上。我的观点:指导不是限制。指导的前提是让学生能写,喜欢写;指导的中心是研究生活,帮助学生建构求真求美的文章秩序;指导的核心是激励;指导的关键是把握规训和自由的关系。

指导不是限制。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学生感受世界,表达世界的一种生命呈现形式,任何真诚的文字后面,往往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经历。从孩子第一次写出山河日月、爸爸妈妈开始,就已经开始用文字镌刻他对世界的感觉。因为任何一种语言,任何一种由语言组成的有秩序的结构,都蕴涵着丰富而自足的精神内涵。孩子第一次用语言符号写出“妈妈”时,它所呈现的绝不仅仅是“妈妈”这个语言符号,而是一种生命的给予,生命的呵护,生命的关爱以及阳光、月亮、公园等多元交合的感觉。“妈妈”两个字是具有温度、自豪、尊严的生命代码。因此和语言一生打交道的语文老师,面对学生的任何言语表达也应该用一种虔敬之心来对待。当下作文教学中出现的“假、大、空”现象,当然和目前社会所弥漫的“作为构成实践活动内在机理”的虚假的文化现象有关,而作文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灵活动”,又和我们老师的指导有关。检视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指导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应试的本位参照。二是技术化的末节强化。三是和生活的严重脱离。也就是说作文指导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抒写自己对当下生活的真实感受,对生命的真切感悟,对生命现象的独特观察,并通过此构建学生健康的心灵秩序,而是一切为了应试。为了应试,就要加大形式的训练和要求,什么开头几式,结尾几招,什么亮点几法便成了作文指导的全部内容,这种脱离生活的训练便造成了学生写作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节,作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它必须依存的“丰厚的大地”,作文训练也就从本质上失去了它练能、育人的意义。甚至在所谓的成功的背后,是学生以说假话大话为荣,以矫饰粉饰为能的人格扭曲。这些都是技术训练,技术倡导的霸权行为所造成。我们的指导再也不是给学生点示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那可圈、可点、可憎、可恨之处,不是指导学生发现世界的真善美,不是指斥社会的假丑恶,而是要求学生写什么、不写什么,要如何写、不能如何写,把指导变成了限制,甚至钳制。这样便造成学生想写时而又无法进行真情的倾诉,必写时又只能编造的一种奇怪的现象。试想一下,一个具有一定言语能力的人,而不能言其所思,道其所想,而必须按照别人的意愿而言而说,这是一种多么令精神滞息的状态呀。我之所以坚持“以生活为基点,写作内容无禁区,写作形式无禁地,写作语言无禁忌”的大语文作文教学观,目的是把指导作为促使学生达其写作思想开放,写作思路开阔,写作表达舒放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登山”“察海”“目送”“手挥”,而不是限制、钳制,甚至压抑和戕害。使作文教学和广阔的生活接通,和学生真实的心灵世界接通,把指导变成能给学生写作动力的一种行为,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素质,在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中,促使精神的成长,人格的健全。

                  


我一直坚持作文教学的前提是让学生能写、喜欢写。没有功利性的指导是不可能的,而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新课标的表达与交流”中列举了9条。它较具体地说明了作文教学应达到的目标,但最具有新意的我认为是“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培养科学的理性精神”“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述”等,因为除去具体的要求,这几项要求是最具现代意义的。当然从这里我们可以延伸出“构建心灵结构”“培养人文关怀”“实现完美人生”等,这都应属于“科学的理性精神”之范畴。如果说这也属于功利的话,这是从学生终身发展、心灵建构的角度来说的,它和“应试”以分数为目的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爱因斯坦曾尖锐地指出: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关爱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是一只受过很多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无疑作文教学在培养具有“和谐发展的人”和“有鲜明的辨别力”的人方面是有很大优势的,而具体到这种高远“应然”的目标,在教学中如何实现,所以我认为指导的前提是让学生能写、喜欢写,如果说写作能力是一项经历练而形成的技能,历练主要是一种写作经验的获得,而指导应是在学生写作经验积累的前提下,使经验和知识相结合而达其写作经验的理性化与写作知识的系统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写而获得经验则是形成写作理性和系统知识的基础,这里的通过经验而获取写作理性和系统知识是实践和知识相结合下的产物,而区别于杜威的只靠经验而获取系统知识的说法。因此它也需要一个过程。而能写的前提是求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写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写是一种生活,一种生活的构成,只要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就是好文章,就是有益于提高写作素质的文章;写作也并不神秘,我手写我心。文章中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可以嬉笑怒骂、讽刺批判。只要按照一种合理的结构形式把你的所见所闻,想要说的话写出便是有意义的表达。因为你有你的独特经历、独特体验,你也应有自己独特的言说。关于这些只要我们坚持“大语文作文”教学观,对于具有一定表达能力的学生来说是不难做到的。而喜欢写的意思是,我们首先要明白能写并且写才是形成“喜欢”的前提,能写并且写就会逐渐养成一种通过反复历练而形成的写作习惯,而这种习惯又是喜欢写的基础,习惯如果说有惯性的成分在里面,而我们的指导中如果能发现学生本身已形成的写作特点或者优点,并加以分析激扬,也就是说我们能时时给学生以成功的激励,而不是失败的阻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自己的写作中发扬并形成自己的写作优势,它包括材料的运用,结构的安排,某些写作技巧的运用,等等。这样外在和内在的双重的成功感,就会强力地促成学生对作文的喜欢,再加上习作的公开发表、获奖等,都会使这种喜欢加强。孔子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当学生以写作为乐时,我们的作文教学可以说就成功了,而通过写作培养“理性精神”的目标,甚至对学生“言语人生”这种高端生命形成的目标基础也达到了。

研究生活,构建文章的写作秩序。“大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就是着眼于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在世界中生活,只要他的生命一诞生,他就处在与世界的交往之中。”斯普朗格曾指出:“与人的生活和个体精神没有联系的知识是无生命的知识,知识必须转向人的内在精神才有意义。”无疑学生的写作是联系生活的一种纽带,深入生活,通过对生活的感悟而进行写作,是建构健康的心灵秩序的一种有效手段。生活是丰厚、变动不居、充满着魅力和玄机的,它是智慧交融、碰撞、消长的“角斗场”,生活的教育是最有撞击力的教育,与生活相联系的写作才是智慧有意义能建构心灵秩序的写作。问题是,在当下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也强调作文和生活的联系,而为什么学生的作文内容离生活越来越远呢?这当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有关,但也不能不从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缺乏引导学生观察、研究生活的方法有关。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也强调学生观察和感悟生活,并例释了很多观察的方法,但观察一般是表层的,而以“研究”的眼光看待生活,才是深入、最有用的,才是能把握生活的本质和获取写作智慧的。我总认为生活的秩序和文章的秩序具有同构性,生活的逻辑和文章的逻辑相互关联,假如一个人能够深入地了解生活的秩序,把从生活中获得的智慧,迁移于文章中,文章的结构秩序肯定是妥帖、充满着智质慧的。因此我在引导学生对生活的研究中,注意了以下问题。

研究的关注点。即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应该着重注意那些能作为文章素材的事物,我把它定位在小事、身边事、底层事上。也就是衣俊卿教授所说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世界是人类生活的原生态,也是作为意义和价值来源的“生活形式”。我们人所须臾不离的一种有意义且不断生出意义的时空。日常的小事、身边事、底层事以无言的丰厚繁杂、秩序的凝定、丰赡而多变的文化形态,塑造着我们,改变着我们,也激发牵引着我们。让学生着眼于写这些就会有写不完的生活素材,也就会练就他们审视周围世界的眼光,从而关心生活的真正变化,感悟世界的多彩,体察人类的生活境遇,形成一种人文关怀。我们想一想,当一个家境较富裕的学生,以20 篇的“小弄手记”介绍了一个宽不到两米,长不到30米,而居住着四面八方来的二十几家外地打工者的生活状况时,这种写作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将是怎样的呢,这是多少空虚的道德说教,多少次作文写法的指导所能做到的呢。有了这样的写作实践,写作的能力难道不能形成?有了这种关注当下的精神积淀,什么样的责任感的教育能达到呢!

                    


研究的视点:原生态的生活。原生态的生活即围绕在我们周围实实在在的生活,它是质感的流动的丰富多彩不经雕饰的生活的原态。它是一种长期看似无变化而时时在涌动着的生活现状。公园及公园晨练的老人,傍晚的街头及街头的轻舞,沉静的弄堂里卖茶老人的声声吆喝等,都是一种原生态生活的状态,抓住这一视点就抓住了写作中永不枯竭的素材来源。而如何引导学生对原生态生活进行研究呢?我的做法:首先着眼于整体的把握,也就是说对任何一种自然生活状态,都要注意从整体上感受它。比如你想描叙一个菜市场,你首先就要从整体上加以概括,这里包括它的规模范围、坐落位置、交易丰寡等,把握整体的目的是体现一种全面。其次注意特点的推敲,特点又往往在比较中来显现,比如写一位老人,只有对其神情、容颜、衣着,甚至说话的语气,动作的快慢只有在比较中才能看出其家境、经历、性格等,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经验性推测。再者着眼于纵横的联系,纵的联系为了突出其变化和发展,横的联系为了呈现其特征。还有就是深究,即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生活现象进行追问。即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特点是什么,发展下去会有什么结果等。深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事物的精神文化意义。这些都可作为研究生活的常用方法。当然我们所说的研究有别于常人所说的“研究”和“研究性”学习,而是一种由观察入手,调动生活积累而把握事物特征的一种思维指向,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前面我已说到生活的秩序和文章的秩序是异质而同构的,大体上对生活的研究过程,也便是建构文章的过程。观察研究的路向,便可构成文章写作的一种思路,它是自然、实际、开放的。它不是由文章到生活而是由生活到文章,加上阅读的印证,这种做法对达成写作和生活相联系的目标是相当有效的。所以说引导学生研究生活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建构求真、求美的文章秩序的过程。

指导的核心是激励。我一直认为写作能力是经过自己的反复历练而提高的一种精神活动。有人把教育称作一种唤醒,有人主张要激活学生心灵的“内觉”等,一句话作文教学的核心之一是激励。“激励是对学生身心的一种正向调适,是写作热情之火的一种点燃,是智力的一种开发,是创造力的一种前诱”。我一直反对过多的作文技巧的指导和操练,我感到过多的技巧指导,过多的规范要求不仅不能使学生愿意写作,练就写作能力,同时还有较强的负作用。因为写作的提高只存在于写作的过程中,也只有在写作的实践中才能有提高的可能,这正如只有在游泳中,才会学会游泳是一样的。以激励为核心的语文操作的关键是在达成让学生乐意写的前提下,逐渐实现“求真求美”的作文教学目标,激励就是给学生的写作一种持续不断的推动力。在指导中我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差异性原则,对于同一类作文,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合于学生个体写作能力的评价,着眼点是看进步,而尽量避免泛泛而谈;二是阶段性原则,依据写作要求和学生的整体情况,在自由写作的前提下,确立作文的阶段性训练重点,学生的写作只要达到这一阶段的要求,便给以成功的肯定。比如一个阶段的作文要求是“求真”,只要学生文章不虚假,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便要给以成功的激励;三是及时性原则,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要及时反馈,满足其心理期待,这同样是一种激励;四是择优性原则。学生的作文由于情况差别较大,虽然我们确立了阶段性训练的重点,但是如果我们综合要求,有些学生的作文按一般的要求或是做横向的比较可能还是很差,这样我们就要在指出其不足的前提下,择其作文中的一两个优点进行放大,巧妙指导,进而给以鼓励。目的是在激励中保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这种办法效果很好,择优原则解决了学生写作中的差异问题和坚持能写、乐写的问题。

把握规训和自由的关系。我们的时代无疑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多样化的时代需要培养独具个性的人才,而个性化的培养也就是创造性品格的塑造,而达其这样的目标,在作文教学中把握规训与自由的关系尤为重要,它是作文教学中价值实现的关键,是学生能写、乐写的关键。作文教学中的“规训”也就是作文教学的规范化要求,比如文章的选材,逻辑结构,技巧方法等,但它的本质是一种技术。自由就是给学生写作内容、写作形式、写作语言的选择以更大的空间。从而在作文这一精神活动中,塑造学生的个性。当下我们的作文教学,无疑规范过重,自由严重缺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和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代圣人立言”、“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狭隘思想以及“应试教育”的限制有关;也和我们对作文教学意义认识的浅薄有关。对于写作我们往往关注的是所谓的写作能力,而没有和学生精神的成长及未来发展联系起来。既然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就需要一种自由。因为“人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思想,有意识而积极的人,是一个能够为我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并且能够用我自己的思想,来解释我为什么做这些选择的人”。我们的作文教学还没有把“自由”作为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追求来认识,金生紘在其《规训与教化》一书中指出:“自由是一种教育价值,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在这种自由的状态中,教育在场,他人在场,责任在场;却不存在干预,同时也排除了支配,依附和控制的关系。”而“规训对个人的‘造就’体现为一种操纵,一种为了‘征用’而进行的训练,一种对人的多样性进行规训化和秩序化的技术。这意味着规训把人作为一种改造现象而施加外部的训练。规训因此实现着外部的霸权,也实践着强制的形式,同时也有着外在的目的。”规训造就规范,很少造就创造,也不会舒放人的个性。我只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金先生的话,因为金先生以敏锐的眼光,深刻的思想揭示了“规训”和自由的关系,同时对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是一种警示。目前我们强调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这类的所谓的研究文章似乎给人以汗牛充栋的感觉,但偏偏没有抓住形成个性的本质条件,我们不少所谓的培养学生个性的主张和方法,实际上正是扼杀学生个性的观点和作为。比如开头必怎样写,结尾应怎样说,亮点要如何造,等等。以媚俗的观点和主张戕害学生个性的形成,以温情的指导扼杀着学生个性的发展。有人会说难道写作教学只讲自由,不要规范了么?否也。我们所要的规范应该是在学生写作内容、形式、语言自由选择上的规范,我们的规范,不是强制,而是浸润,在自由表达基础上的引导。因为我们在怎么写,必须写什么的过程中,不仅学生写的自由被剥夺了,而且写作的兴趣也被扼杀了,作文的一切功能也就不可能实现了。现在有一种现象,作文教学中我们只是凭我们的经验——即写作知识,在我们大脑中所形成的文章样式去统摄学生知识的存在样式,甚至认为学生只要置换成我们的知识存在形式,学生的作文就能提高,这是一种过分简单的霸权和专断式的认知,以这种认知指导学生写作,便导致学生对我们指导的拒斥,实际上写作知识的存在方式在每个人的大脑中是复杂的、动态的,也是不断融合变化的。我们的指导应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前提下,去融合这种丰富而适应学生个性形成的知识,从而达其写作实践的完善,并逐渐使他们建立起写作的认知和规范,这也便是规范和自由的辩证统一。

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它指向“言语人生”的形成,体现着一种人生的自由价值,只有当我们以开放的心态,统摄我们的作文教学行为,以清醒的认知指导学生写作时,写作教学才能达到培养能力,塑造品格的境界。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