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例谈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技巧

2021-05-13 13:46:11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快乐的、动情的、深思的过程,通过阅读理解,提高语文的素养,丰富人生的阅历,通晓做人的道理,给人以智慧和启迪。《语文课程标准》所蕴含的许多新理念和要求,最引人关注的便是积极倡导学习方式的改变,即要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探究性阅读。设置既吻合语文课程特点又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是能否实现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关键。

一、课前精心设计问题,为课堂深入的探究作前期储备

老师的备课是对教材个性化的解读,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每课的学习重点、需突破的难点课堂实际操作的预先设计。是否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为课堂再怎么变,如果没有自己课前对这篇课文的准确把握,探究的点的预设,就无法在课堂上灵活变序。如果每一篇文章均采用千篇一律的满堂问,再精美的文章也会变得索然无味的。相反,如果设计好关键性的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变散问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问,可以避免启发式流于“提问式”的散问。其实,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问。好的问题设置能变课堂的“问”为“思”,抓住学生积极思考的“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这样的问题既能启发学生思考, 又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这时候因势利导,把学生带进文本,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本,吸取文本的精华,水到渠成。

 

【案例1.

  认真研读教材,你会发现绝大多数文章都可以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从预设问题入手进行备课,是保证探究性阅读顺利进行的关键。如《长征》一诗,围绕统领全诗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句,寻找红军远征曾碰到哪些难题,从“红军不怕”,你体会到什么?课堂上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围绕主问题读懂诗句,反复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及情感;然后引导学生由诗歌想开去,通过对类似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秋天的雨》一课,研读教材时,可以从每一段的第一句,得到问题设置的启示,设置了“秋天是什么”来展开教学。一节课上下来也会顺顺当当。或者从学生可能感兴趣的一句“香味常常把小朋友的脚勾住”,提出“香味怎么会勾住脚?”引导从这句话入手,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读中理解:那么多香味,我们会被深深地吸引住,从而理解“勾住”就是吸引住的意思。再回到上面的内容理解:秋天吸引人的还有什么?学生很容易找到“还有那缤纷的色彩,动物、植物的忙碌,小朋友在秋天里玩耍、学习的快乐”等。学生肯定会学得兴致盎然。


  案例1所展示的,是备课时我们必须事先预设好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后为引导学生的学习而精心设置的。王士荣老师曾指出“但这些问题的出发点不是要学生寻求答案,而是为了学生的‘学’,它的功能不是推动‘教’,而是要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让语文课个性飞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与途径》,061-2〈语文月刊〉)所以先行的问题应该是起启发作用的问题。课前,老师充分的预设,是生成课堂的精彩的有力保证。在阅读教学的课堂,好的问题的设置可以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所以说,探究性阅读的关键是教师备课时除了备常规的环节外,让人殚精竭虑当然是如何精心设置好问题,让问题的探究统领课堂教学,简化课堂问题的头绪。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变为“感受阅读材料”——“自我发现问题”——“带有兴趣探究”——“柳暗花明又一村”(探寻的乐趣)——“成功的体验”(王士荣),这时,学生成了阅读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指引者,学生获得的知识有自己的体验,也有老师的补充与纠正,更多的消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

 

【案例2.

小学生是个小问号,在他们的脑海中总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那些问题稀奇古怪甚至天马行空,而且往往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例如,上《蝙蝠与雷达》一课,学生一上课便如放机关枪似的发问:“蝙蝠怎么知道物体的大小?”“是呀,这篇文章好像还没有说明蝙蝠怎么知道物体的远近?”“蝙蝠的眼睛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说他的眼睛没用?”“不对,我看的书上说蝙蝠的眼睛是有用!他的眼睛看得见东西的,只不过视力相对较弱”……学生为问题争辩得快吵起来了,表面上看,这是多热闹的讨论,可与文本相关的信息无几,怎么办?怎么才能既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又不影响语文的本位教学?真正体现语文味?

当时我采用把问题抛回给学生的办法,解决了比较集中大家的兴趣的两个问题后,马上转移话题,说:“同学们这种爱思考值得表扬。而且应该继续像XX同学那样,提出了问题并努力在书中或其他途径找到答案。同学们提到这些问题,涵盖了物理、生物等学科,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也会学得更深刻,会有更全面的认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回到书本,看看课文是怎么介绍的,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解决你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进入书中的情境,让学生潜心读课文之后,复述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再从动词的表达效果、举例子的妙处、上下文过渡衔接等角度,欣赏玩味课文,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品读,使学生完全沉浸于浓郁语文特色的活动中来。

 

【分析二】摒弃非语文化,为过泛的语文探究纠偏

 

教学实质是师生之间的特殊交往,教师是学校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当学生的活动非语文走向,就需要老师及时纠偏,教师的及时参与,引领对话,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本”“切己体察”,才能实现对话有效性。只有创设机会,给予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把文本的精髓领悟,把文本读通、读透,了然于胸,悟出个中的滋味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知识的自主建构。如果老师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看似热闹的课堂活动不及时诊断,作出相应的引导的话,让学生天马行空般地散问,非语文地泛问,充其量只是满足了个别学生的好奇心,浪费了绝大多数同学学习的时间,迷失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

所以,我们不能追求所谓的让学生尽情表现的空间,不敢“剥夺学生的话语权” ,不敢打断学生的发言,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中,教师应该从容不迫地引导,大胆防止学生问题的“旁逸斜出”,教师要不动声色地“截流”。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敏感引导教学走向,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这样的课堂探究才是灵动的。

当然,我们应该肯定的是,学生自我发现的问题,能增加阅读的兴趣,自我消化文本知识,阅读的效果往往又会超越老师的预设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不断提高教学机智,捕捉课堂教学的精彩的瞬间。例如:

 

【案例3

《将相和》中“完璧归赵”这个小故事里有这么一个细节:蔺相如在巧妙地与秦王周旋,故意迟延献宝的日期,从而赢得了时间,偷偷地让手下人把价值连城的和氏璧送回赵国。学到这里,我发现台下有只小手一直举着就是不放下,于是我中止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师:哇!好强的个性,举了这么久的手,肯定有非说不可,一吐不快的话题了吧!

生:这块和氏璧连秦王都垂涎三尺,一个手下人不更想据为已有吗?这个手下人如果在半路上偷偷逃走,不回赵国,远走高飞,他不就发达了吗?蔺相如的计谋不是全部落空吗?手下人就那么信得过吗?

师:好实在的问题,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同学们,大家一起想一想,这个手下人真的那么信得过吗?

生:当然信得过喽!蔺相如是什么人!他做的事还会有错!

生:可能手下人不止一个,能起着互相监督的作用。

师:如果这样的话,说明了蔺相如有什么高明的地方?

生:送宝的制度很完善,说明蔺相如考虑事情很周到。

生:这种说法我不完全同意。因为蔺相如这么一个身居高位的人都能为护宝而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手下人肯定受他长期的影响,和他是同一条心的,是同心协力的,是为了捍为国家的尊严而不顾个人的利益的,所以我觉得无论怎样,手下人决不会把国宝据为已有的。(生鼓掌)

师:说得非常的好!是呵,俗话说“勇将门下无弱兵”,再说,这个时候和氏璧已成为一个国家尊严的象征,赵国举国上下已经是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同心协力,大家都可为捍卫国家的尊严而牺牲。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此国必兴矣!这也为下文写蔺相如一些感人的举动作了铺垫。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善于从周围人行为中学会感动,学会汲取别人的力量的精神。

 

【分析三】捕捉课堂的瞬间,生成精彩的语文课堂

学生爱质疑,有的时候学生爱钻牛角尖,甚至有时问题有点离谱,离开课文去臆想,这时关键是老师的用心倾听准确判断问题的性质,想办法让看似离题的问题与文章的主题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案例3.)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善于思考,使课堂成为生生、师生之间的不可重复的智慧碰撞的过程,使课堂教学出现无法预约的精彩。这是教师课堂教学应该具备的教学教学的机智。可以想象,如果教师在不经意间忽视了高举的小手,就会错过上述精彩的一幕,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错过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最佳契机。这正是,新课程里理念下的课堂给我们老师的能力提出的新挑战。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那种在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生命和美的生存。语文教学如果能建立学生与课文之间沟通的桥梁,走入文本,与书中的人物对话的,理解文本,这样的教学就具有生命的灵性,这样的课堂是富有诗意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具有生命的创造力和包容力,才能发挥个人的潜能,丰富人的心灵生命。所以,探究性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捕捉契机外,还应善于采用带有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促使学生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领悟文章的真谛,从作者的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笔调,描写的感人的内容,得到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唤醒自己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同时,习得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的目的。

让我们一起努力,准确把握新课标精神实质,用一个个精彩的案例创造性地解读探究性阅读,让师生都诗意地栖息在探究型的新课堂里吧!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