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研马·理论前沿| 增强高校思想教育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2-06-23 15:32:33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黏合剂’”,“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拥有的传统和价值的充分认同与肯定,是对其文化旺盛生命力所保持的坚定信心和希望。只有对其文化坚定信任,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才能鼓起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的勇气,才能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攻坚克难,激发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不断增强文化力量。、科学性、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具有文化底蕴、体现文化内涵的一项系统工程,因而也表现出强烈的渗透、融入、过程性特点。高校要结合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文化类型,从凝聚价值理念、完善制度安排、注重日常养成、丰富文化载体等方面入手,。

一、凝聚价值理念:

:“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的复兴,更重要的是文化和精神的复兴,形成能够反映当代、影响未来的文化的力量。中华文化蕴含着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形成的革命文化,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化、大调整的过程中,文化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更加凸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实现繁荣富强,充满创造和活力,必须发挥和依赖文化的强大力量。,因此必须注重人的精神文化建设。,必须解决好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问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只有在对其文化抱有强烈信心和高度认同的前提下,才能鼓起奋发有为的勇气,获得坚持和坚守的意志,激发出无限的创造活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文化自信也越来越强,同时我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深刻地感受到建设新的文化形态的紧迫性。当前,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抓好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引领,。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缺失理想信念,人在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理想信念凝聚学生的思想共识,使之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动力。中共中央、,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要结合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发展大势,将理想信念同大学生所看到、所经历的社会发展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接受,在接受的基础上成为自己的信仰。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必须更好地根植于文化自信。只有引导青年学生深刻地认识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创造当代中国文化,才能使其更好地坚守、坚持当代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才能更深刻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是凝聚价值理念、形成思想共识的目标导向和根本遵循。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立德才能树人,德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做人做事做学问,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就是要形成价值共识,明确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什么样的价值观是错误的,寻找不同利益主体间共同的价值取向,树立共同的科学价值理念,在此基础上发挥科学价值理念在大学生个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指引和精神动力。“文化有正确的和错误的、先进的和落后的之分。如果用正确的、先进的文化育人,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甚至决定性的意义;反之,如果用错误的、落后的文化育人,则会使人误入歧途、贻误终身。因此,文化育人要牢牢把握住文化的先进性这一根本。”这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及其文化形态为重要内容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并以此培养和影响青年学生。立德树人在实践中就是要着眼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自觉地和青年学生的业务能力、科学知识、身心健康、人生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学习知识和品德修养相统一,理论学习和积极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相统一。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对人的浸染、影响集中体现在价值观上,但在实践中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这是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千江有水千江月、月映万川的道理,所以,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发展、在多变中求共识讲的也是文化建设发展中的价值观问题。。,承载着中华民族深沉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追求,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判断的是非曲直标准。,。,是人民群众对科学价值观的共识。,凝聚大学生的价值共识。,,也是专业教育教学的任务和要求,也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科研育人的责任,自然也要体现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组织育人之中。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深入挖掘提炼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和德育元素,明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等环节的德育要求,突出学科专业的科学属性、社会属性和德育属性,坚持整体设计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相融合、知识学习与实践体悟相统一,科学构建系统的德育内容体系。

二、完善制度安排:
  、客体和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制度的设计和安排直接关系其实际效果和工作的连续性。、易反复的现象,制度文化的建设尤为重要。,就是要创造一种优秀的文化环境,进而形成一种可以长期坚守不断延续下去的环境,并以此去影响人、塑造人。由于优秀的文化环境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本身就需要制度的保证,优秀的文化环境一旦形成,一旦凝聚和体现为制度,也就会自然地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传承性。所以,,、长效工程。制度本身具有行为规范和价值引导的功能。在高校管理中,通过发挥制度自身的激励和惩戒功能,,实现管理育人的目的。同时,,保证内在规律的相对稳定性和外在工作推进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1.制度的育人效用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制度本身致力于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首先,制度的设计与确立本身就蕴含和体现了特定的价值观念与文化认知,在组织行动层面,制度可以直接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其次,在个体层面,制度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能强化社会共识与主流价值取向。最后,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影响。在此基础上,各类制度的相互衔接和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制度体系、运行机制都使制度的影响效用更为持久、深远,也更为潜移默化、不可抗拒。。、内容方法的创新性、机制体制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质量评价的科学性。

2.制度安排要遵循规律。制度的产生,源于对组织运行规律的理解与前瞻。制度安排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高校一般管理制度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体现育人导向,坚持育人和管理相结合,实现管理育人。其次,、,兼顾激励、导向、调控功效,、连续性。比如,,润物无声、潜移默化都是强调对过程的重视,对时、度、效的深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时机、时节,意在通过“时”来思考人们展开绵延实践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过程的无限性。,尤其应当注意将其切入到不断延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找恰当的时机,进而形成对青年学生内心世界的触动,。

3.确保制度机制的稳定可持续。首先,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具有可持续性的管理制度。第一,建立国家优秀教材评选奖励制度,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健全优秀成果评选推广机制;第二,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第三,建立健全校领导、院(系)领导联系师生、谈心谈话制度;第四,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践制度;第五,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增强军事训练实效,建立健全学志愿服务制度;第六,, ;第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坚持和完善党委定期研究、领导干部联系高校等制度,建立部门协作常态机制。其次,制度机制的运行要具有可持续性。,不抓就停”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建立稳定持续的制度机制。,需要确保制度机制的稳定可持续运转,避免制度机制形式化、表面化、短期化,。

三、注重养成和成长体验:、感染

,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和变化规律,在学生的日常养成和成长过程中寻求把握其思想状况、发展需求、实际问题的契机,也就是要更好地发挥行为文化的育人功能。,。成长过程中的感悟、思考和收获、喜悦,哪怕是遇到的烦恼、挫折和失败,都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和财富,也是青年学生成熟的前提。养成教育奠定的是思想的外在规约,成长体验提升的是内在素质。,一方面可以拉近教育者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教育针对性,、亲和力和感染力。

1.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利益关切,找准与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交汇点,。青年学生的需求是丰富的,。教育对象到了哪里,教育也应该追踪到哪里,在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过程中努力做到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样中实现引领,并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其与外在教育的统一。

2.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效性与吸引力、感染力。,一方面,,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只有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在自身的行为文化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管理、施行、评估都要结合当前学生的生活实际,它关乎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有效性、施行的针对性、评估的准确性。

3.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准确认识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关注学生的行为文化,、、。《意见》强调:“要贴近师生思想实际,,建立健全校领导、院(系)领导联系师生、谈心谈话制度,在平等沟通、民主讨论、互动交流中进行思想引导,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地开展工作。,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其背后的动因,。

4.结合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体验。,而人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大学生而言,不同的成长经历是其特殊性的主要表现。,结合教育对象各自的成长经历制定目标、内容、方法,。、做细的过程,也是做到渗透融入的过程,同时自然也是体现其文化力量的过程。

四、丰富文化载体:

,具有自身的特性和优势。,在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中涵养育人内容,彰显文化育人优势。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优秀文化载体本身内含着思想教育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时代凝聚的实践、精神、。大学阶段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各种文化活动都是潜移默化接受教育的机遇和场所,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运用文化活动所蕴含的教育契机。

1.文化载体具有育人优势。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在劳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内在性的人的主观心态、作为过程的对象化活动、作为结果的对象化活动产物构成了文化的三大基本领域。由此可见,无论是作为结果的“自然的人化”(文化产品),还是作为过程的“人化自然”(文化活动),都与人的劳动密不可分,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以人们自己的生存方式为育人载体,可以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有助于帮助受教育者理解教育内容,,。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这些都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厚的历史记忆、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就是文化赋予我们的精神力量。当前,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关键就在于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校史馆、陈列室的布置和设计就是这样的文化载体。

。。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断创造好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营造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有效利用文化载体,涵养教育内容,。一是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导向结合起来。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影响着社会个体与群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任何知识、文化都包含一定的价值取向,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成长。因此,要注重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导向结合起来,把学习科学知识和加强思想修养结合起来,在智育活动中注重价值观培养,在知识传授中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具有突出的科学性和鲜明的价值倾向,更要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价值导向,使大学生牢固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把文化产品创造和文化环境营造结合起来。先进的文化产品鼓舞人向前,落后的文化产品引人误入歧途。文化自信的践行性品格,不仅体现在态度上、信念上,也体现在文化活动尤其是文化产品上。文化环境是影响人的素质生成的最基本、最复杂、最深刻、最重要的元素。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的增强是社会发展变化在青年学生身上影响的直接表现,应对这种挑战、解决发展中的思想问题不是一时之功,长期性、稳定性、渗透性、融入性的东西和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很重要的就是要创造一种优良的文化环境,并以这一优良的文化环境去塑造人。因此,创造好的文化产品和营造好的文化环境对于以文化人可谓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创造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营造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围,为高校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强力支撑。

3.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就是要重视人文教育、隐性教育,注重精神成长、思想提升,坚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从而提升人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文化人就是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长久地、默默地、逐渐地感染人、影响人、转化人,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近和接受正确价值观、远离和摒弃错误价值观,实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就是强调这种植根于人内心的“化人”效果。,。校园文化建设要把握好正确的价值导向,活动的设计要注意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加强资源配置整合,推动路径和活动方式、平台的创新,还要尽最大可能地调动青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累、凝聚和展示文化成果。当前,尤其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网下文化引导和网上文化引导结合起来。应该看到,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坚定文化自信,,要把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作为一个极端重要的方面。要准确把握网络文化传播规律,深入研究网络信息在生成发布、接收传递、评论转发、互动反馈等各环节的特点规律和大学生群体的上网规律,提高网络文化传播的效率和效果。要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积极研发创作网络文化产品,创作一批有态度、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探索建立“多形式加工、多终端适配、多形态传播”的网络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增强网络文化作品的吸引力,。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必须在内容、方式、结构、过程、评价上考虑互联网要素。如果互联网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我们可以选择用或者不用,但当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深深融入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情感的环境时,我们只能去适应。网络时代同样需要思想,网络时代同样需要文化,只有将网下文化引导与网上文化引导紧密结合起来,校园内外兼顾、网上网下联动,真正把网络时代的思想引领和文化建设聚焦到时代精神上,让青年学生既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时代的延续和传承,又使其在时代发展中创造当代中国的文化,才能为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也才能激发青年大学生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和自身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

由此看来,,应从两个维度上解决好双向协同的问题:一方面,要努力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和作用,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上取得新成效;另一方面,,在精神引领、制度设计、价值凝练、人文关切等方面形成更具亲和力、感染力的内在力量,让青年学生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彰显更有持久性和稳定性的贡献力。


作者简介:冯刚,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7期。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编辑:赵爱霞,田雪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