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模仿在唱歌学习中的作用(唱歌爱好者必看)

2022-07-20 06:51:55

长按识别

左图二维码 

即可免费领取

千元健康养生课程

在歌唱中养生,越唱越健康!

 要:模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学习本能,是通过观察和仿效其他个体的行为而学会新技能或改进自身技能的一种学习类型。在声乐学习中,模仿是学习者获得声音要领,掌握歌唱技法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正确、合理的模仿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模仿在很早的时候就被声乐先贤们灵活运用于声乐教学了,旧社会我国许多戏曲和说唱艺术大多是依靠模仿的形式代代相传的。现在,模仿在声乐学习中也被广泛运用。

无论从生理学或者是心理学角度看,模仿都是一种本能。自然,学习声乐也离不了模仿,并且声乐模仿确实是随处可见的。难怪人们常说,意大利到处都是歌唱家,他们确实有好环境,听唱歌的机会也非常多,自然经过模仿也唱得很好,而用不着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歌唱的技巧(有很多的歌者甚至连谱也不会看)。假如能找到一位适合自己的歌者来给予“指点”,让我们“模仿”,那岂不是很“幸运”吗?。

声乐学习是一种直观教学,有很多是口传心授的,不是能够用语言表述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由于学唱者的个人差异较大,很难找到一个对任何人都适用的一成不变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训练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进度也应当因人而异。对于声乐初学者,模仿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手段,因为学习和掌握声乐技能,需要学习者不断反复、不断巩固最后逐渐完善。


声乐学习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从师,一是自学。无论是从师还是自学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模仿学习的问题。声音的模仿即是当学唱者收到一个声音信息后,按着这个信息所发出信号的模式,从而发出较为相像的声音。模仿是声乐学习者获得声音要领、掌握歌唱技法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它的优点是信息真切,具有较深的感受力,易于学生掌握;缺点在于学习者缺乏对作品和演唱者演唱技巧的理性领悟,对不适宜或目前不适宜的模仿会导致发声方法上的错误,以至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发声状态,对今后的声乐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模仿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对声乐教师的模仿

我们在从师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听取教师对歌唱原理和技巧动作的表述,从原理上明白以外,另一种更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对老师的示范进行模仿,这是直接模仿。每一位具有歌唱示范能力的声乐教师在其平时的演唱和上课时的范唱,给声乐学习者带来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声乐教师,在歌唱技巧、音色音质方面,都会远远高于学生。教师的范唱,是直接进入学生耳髓的正确声音,势必会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时赶快去模仿,那么,这个正确声音必然会加深脑海里的印象,那学生在唱时,必然会朝着这个正确的方向去,这样以来,学生学起来一定会事半功倍,并且把握老师教学方向也会比较快。


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们势必会发出各种正确或错误的声音,然后再通过老师的引导及学生的参与,将这些声音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最后学生再模仿、再尝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模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模仿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学习声乐的感觉,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巩固加深就习惯成自然了。在声乐课上,除了学生模仿老师的声音状态,还会模仿老师对声乐作品的处理、表达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最初的声乐教学过程也就是模仿能力进一步培养的过程,通过学生对老师的模仿,慢慢地实现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

二、学习者自我模仿

自我的声乐模仿法,就是从自己中声区中最自然、发声状态比较好的一个以至几个音同时向上下扩展,保持和模仿自己中声区的状态。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迫使学生对他自己的发声每时每刻地进行检验,使他自己发现发声技巧,并加强对声音的记忆力。瑞典歌唱家佛尔就认为这种自我模仿的方法是保证声音统一的最好方法之一。

面对初学唱歌的人,老师让学生模仿“闻花”体会慢吸气,为了使学生体会中低声区和气息流动、避免肩胸部紧张,老师要求学生模仿“叹气”;为了使学生的颧骨和面部肌肉积极运动,老师还会让学生歌唱时模仿“微笑”;唱歌时喉咙没有打开,老师会引导学生模仿“打哈欠”时的生理状态;腰使不上劲,老师又会让学生体会抬钢琴时腰的感觉,并在歌唱时模仿这种感觉;还有的学生U母音唱得好,A母音不好,老师就会要求学生在唱A母音的时候,多模仿U母音……这些都是自我模仿,这些模仿就是老师将抽象的声音要求,通过引导,使学生对自身的感觉进行模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做到在模仿中学习唱法或技巧。

(一)模仿自己的生理状态

歌唱中的许多技巧大多与人的生理状态相通,如:打哈欠、打喷嚏、叹气、哼鸣等生理现象都是很短暂甚至是一瞬间完成的动作,歌唱中要一直模仿并保持这种状态,才能稳定和把握良好的歌唱状态,并能自然而然地掌握歌唱技巧。

(二)模仿自己日常生活状态

有些歌唱技巧通常也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体验,如:微笑、说悄悄话、啃苹果,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状态却是歌唱中不可缺少的正确状态,把这些不起眼的技能转化到歌唱中就是神奇的歌唱技巧。这方面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是微笑是所有声乐教师和歌唱家们强调最多的生活状态之一。当歌唱者微笑了,露出了牙齿,声音马上就明亮好听了。

(三)模仿动物鸣叫

1、模仿全腔体鸣叫的动物,我们经常接触的全腔体式鸣叫的动物如:牛、狗、虎等在吼叫时其共鸣通常是巨大的、致远的,通过模仿动物吼鸣时的声音,帮助寻找发出全腔体共鸣声音时的状态。

2、模仿鸣叫声音嘹亮清脆的鸟儿,如:夜莺、画眉、百灵、布谷鸟等,其实我们听到或演唱的一些作品中作曲家就巧妙地把把鸟叫的声音用特别技法揉进音符里了。如一些著名的花腔歌曲:《军营飞来一只百灵》、《七月的草原》、俄罗斯艺术歌曲《夜莺》等作品都有摹拟鸟叫的声音效果。

三、通过观看歌唱家的现场演唱或录像,以及听他们的录音和唱片等对歌唱家进行模仿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学生学习声乐提供了新的途径。名家的音乐会、磁带、光碟、MP3等成为越来越多声乐学习者的好帮手。这些名家的音乐会、音像资料为声乐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模仿对象,也为声乐学习者汲取多方面的声乐技能和知识提供了途径。很多声乐教师都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多模仿,毕竟声乐是经验性很强的学问,经过大量的耳濡目染和熏陶,使学生获得很多积累经验的机会。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的鉴别能力和音乐修养,还能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从而调整自己的歌唱状态使自己的声乐技能得到提高。

(一)关于唱片、录音中的声音音色

录音或唱片是经过了现代录音技术手段精心处理后才与听者“见面”的。我们听到的唱片或录音,都是经过录音师甚至演唱者无数次的剪辑、合成才完成的,这些经过精心演唱和练习中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效果。所以,盲目的模仿唱片、录音中的音色,往往会使一些学生造成歌唱技术上和声音观念上的错觉。声乐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能因长期聆听唱片或录音而失去声音判断上的能力。

(二)关于模仿歌词语言的发音

绝大多数的声乐作品都是有歌词的,要表现好一首声乐作品,必须准确、清晰地唱出歌词,才能将作品的内容借助优美的旋律和声音传达给听众并感染他们。在学习欧洲美声唱法中,用原文演唱那些经典作品,更有助于原汁原味地再现作品的风貌,所以声乐教学也经常介绍相当部分的原文歌剧唱段或艺术歌曲供学生学习演唱。在学生没有掌握外语(主要是意大利语)技能的情况下,很多教师的做法是介绍学生靠听录音或唱片来学习歌词的发音。

但需要注意的是,唱片中的录音者并不都是地道的意大利人,各国的歌唱家在演唱意大利语的作品时,经常会带有自己母语的发音习惯,就如同大多数外国人学说汉语一样,不免会有些生硬。这时,学生听录音或唱片学习歌词的发音,往往有很多地方是生吞活剥,囫囵吞枣,造成发音不准,意义走样,使人听了不解其意。所以在学习演唱意大利等原文歌曲之前,最好是学习一些有关意大利语等语言的发音基础知识,了解意大利语等语言的单词、字母的发音拼读规律。那种完全靠听录音来学习外语歌词的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

(三)自然界某些声音和状态的模仿

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为了调整声乐学习者的歌唱状态,改正声乐学习者歌唱中出现的毛病,常常会引导学生通过对自然界某些声音和状态的模仿,使学习者从抽象的声乐术语中解脱出来,逐渐建立起正确的歌唱状态,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例如:为了使学生获得更高声音位置,老师要求学生学猫叫;为了增强呼吸肌肉的能力,老师会要求学生学狗喘气;为了使学生放松喉咙,同时建立气息支持,又会让学生模仿狗叫、牛叫、或婴儿的啼哭……这些是在声乐学习中常常都会遇到的模仿。但是,模仿只是声乐学习过程中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手段,不是学习声乐的唯一类型。

在模仿中内化自己的唱功有了自己的音色和歌唱状态还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歌唱境界,有些特殊的高音或低音,有些艺术处理手段还需要不断加强和巩固。有些知识和技巧在课堂上一时半会还学不到,要经常观摩歌唱家现场演唱或唱片才能丰富自己的见识和能力,在模仿中提升内功是每一位歌唱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帕瓦洛蒂、多明戈等都曾模仿过卡鲁索和马里奥?兰扎那优美的声音之后才走进歌唱艺术殿堂之上的。当年轻的帕瓦洛蒂在舞台上主演《艺术家的生涯》中的鲁道夫时,他的前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斯基帕特意跑到后台对帕瓦洛蒂
:“你的声音很美,继续唱下去,不要盲目模仿别人!”而帕瓦洛蒂确实没再模仿哪位歌唱家,用模仿中内化的技巧唱出了响彻全球的绝妙歌声。同样多明戈也经常听唱片里前辈歌唱家的声音,来内化自己的歌唱功夫。他说:“卡鲁索的唱片对我影响最大,那种音质,不可估量的声音力量。我常常听他的唱片。

我可能会一味地模仿他而学成不三不四的样子;但我没有试着模仿卡鲁索,我只试着探索他是怎样唱的。一天,当我录音时,我在高音上仍然困难。我试着模仿他,忽然间我发现可以任意自如地唱起来了。”因此,声乐学习者要善于吸收前辈歌唱家们的艺术处理手段,把属于他们的技巧和方法“扬弃”地“拿来”,尽快从他们的歌声模式中走出来,把他们的唱功内化为自己的唱功,因为“你的声音有它本身的一条道路和走向。”

(四)在同步模仿中增加歌唱自信心

同步模仿是声乐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有些学生有能力演唱某些乐句,但又缺乏自信心,总担心自己唱不好,或上不去高音。墨西哥著名歌唱家阿兰扎年青时跟老师学习过程中一连几个学期都达不到high C。有一天,老师提出与阿兰扎一起唱《浮士德》中的咏叹调,其中有个high C,阿兰扎回忆说:“唱到紧要关头,我可以感觉到我在唱high C了,实际上是听不到的,因为她和我一起在唱,突然,她停了下来,我呢,正在大声唱high C,我能听到,那声音不像是勉强唱出来的,唱得很好,位置适当,声音嘹亮。”[3](P109)

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在跟沈湘先生学习时,有一段时间高音有个坎儿,当他在梦中体会到老师把理想的声音帮他调出来后心里非常激动,果然上课时他唱出那个理想的声音,非常兴奋的沈湘先生,为了帮助范竞马巩固高音,竟忘记医嘱,“忘情的与范竞马一起唱,共同升向高音C的辉煌

欲想在歌唱领域有所建树的声乐学习者,必须从模仿中寻找到自己的音色和歌唱状态,否则,永远就是拾人牙慧,没有个性特色。只有找准属于自己的方法和状态,歌唱时才会舒服耐久。每个人的生理结构都不一样,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条件,有些歌唱家能唱出宽广或纤细的音色主要是其独特的声带和腔体结构决定的,千万不可模仿他们的音色和歌唱状态,任何歌唱者的状态只能唱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声音,“你的生理结构最终会排斥外来的东西”,“出于重要的愿望而‘嫁接’的习惯,是一种无益之想,无力之举。”

因此,在声乐学习的模仿过程中,不能只是鹦鹉学舌,不知所以然,不能生搬硬套地盲目模仿。一个老师有众多的学生,学生的嗓音条件和模仿能力更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所以在课堂上模仿老师,不要只是模仿老师的声音,最重要的是模仿老师和名家的歌唱状态、歌唱方法和分析、处理、表现作品的方式。要唱得好,就应该从真正地理解声音的本质原理和作品出发,而不是靠表面的模仿。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研究自己,才能逐渐认识自己,要找到和把握好自己的特点,要用自己的嗓子和心灵唱歌,而不要把自己的嗓子和脑子都变成别人的嗓子和脑子。

 

模仿与声乐学习的不解之缘有着一定理论依据,具体地说:首先,声乐模仿是时间的艺术,在学习声乐中,某一个特别的感觉会瞬间即逝。因此,对它的模仿具有及时性,在听觉感受最强的时候,对这一声音模式予以重复,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容易记忆;其次,声乐的模仿也是听觉的艺术,通过聆听教师和歌唱家的声音不仅准确,而且直观,模仿起来容易掌握;再次,声乐也是情感的艺术,通过模仿,加强了人与人的交流和互动,这种具有人类本能性的活动,更具有情感的动力。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预言:声乐模仿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教学中是会得到长期传承和使用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