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推行“一队一车一户一业一品”服务模式——乌拉特后旗实施草原党建“五个一工程”综述

2022-05-15 07:35:50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近年来,乌拉特后旗立足地区实际,坚持在融合上做文章、在服务上下功夫、在发展上见成效,在推行“一队一车一户”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延伸其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创新性开展了 “一队一车一户一业一品”活动,探索出一条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新路子,,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整合资源优势 强化服务效能 


  后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是一个典型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的少数民族边境旗。针对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牧民群众的购物难、办事难、增收难、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后旗旗委组织引导苏木镇党委、嘎查村党支部、边防派出所、驻地企业及群团组织集聚各自资源优势,深入开展“一队一车一户一业一品”活动。 “一队”即组建“党员流动综合服务队”,由基层党组织牵头,以党员为骨干,广泛吸收群众参与,为进驻企业和牧民群众提供拉运、维修、绿化、修路等多方位综合服务,实现农牧民就地转移。全旗共组建“党员流动综合服务队”27支,参与党员278名,参与群众1378名。“一车”,即开通“爱民固边直通车”。由旗委、政府配备车辆,补贴燃油费用,,周期性为边境牧民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免费代买米面油盐、应季蔬菜等生产生活资料,有效解决了牧民吃菜难、购物难等问题。全旗共开通“爱民固边直通车”11辆,有24名民警参与,为24个嘎查开展服务。“一户”即设立“党员中心户”,针对边境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实际,以15至30公里为半径确定1个“党员中心户”,负责联络周边10户牧民,并开展多种服务。目前,共设立“党员中心户”124户。“一业”即实现产业助力。依托苏木镇或嘎查村地域或资源优势,以发展种养殖业、牧家乐旅游、民族手工艺制品等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推动地区产业化发展道路。截至目前,全旗共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163家,152家注册为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2151人。“一品”即打造党建带群建服务品牌。以“周末妈妈”“周末爱心家庭”“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群团载体为抓手,致力于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困难家庭子女入学等方面开展服务,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在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加强扶持引导 保证服务质量 


  后旗旗委高度重视“一队一车一户一业一品”,注重在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推动该活动见实效、上水平。一是坚持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党组织上下联动,旗直部门协同配合,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党员流动综合服务队”建设的实施意见》,从项目联系、资金保障、技术指导、税费减免等多个方面进行扶持和帮助,增强“党员流动综合服务队”的“造血”功能。二是旗委、政府做后盾,实行定额补贴制度,在经费上做了重要保障。“爱民固边直通车”的车辆由政府购置,每年为5个边防派出所各拨付车辆维修费和交通补助等保障经费2万元、油料3.5吨。三是通过财政投入、以奖代补、项目实施等形式给予“党员中心户”必要补贴。优先在“党员中心户”中实施“兴边富民”、危房改造等项目,优先把他们聘为护林员、治安巡逻员。四是从6个苏木镇、旗农牧业局、兽医局、、水务局等13个部门选派94名党员干部,派驻到全旗各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力度。五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地方政府、机关团体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为留守贫困儿童争取项目、筹集爱心善款,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五年多来,共争取到自治区“儿童友好家园”项目2个,筹集爱心物资、社会帮扶项目30多万元,帮助了近300名贫困儿童。




健全运行机制 提升服务水平 


  后旗通过建立定期服务、信息共享、联系调度、困难群体共帮等机制,使“一队一车一户一业一品”活动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建立定期服务机制。确定每月“党员流动综合服务队”公益服务日不少于2天,“爱民固边直通车”上门服务日不少于3日, “党员中心户”集中服务日不少于2日,“周末妈妈”“青年志愿服务队”等群团服务活动每周不少于1次,构筑常态化服务群众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 “党员中心户”作为社情民意收集站,及时掌握牧区群众服务需求,定期不定期为“爱民固边直通车” “党员流动综合服务队”“周末妈妈”提供相关信息,实现信息一次收集、服务一步到位。建立联系调度机制。以“三级联包”为抓手,建立包联苏木镇处级领导每月调研一次、苏木镇党委主要领导每月走访一次、嘎查村支部书记每月汇报一次的上通下达的联系调度制度,了解“一队一车一户一业一品”运行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建立困难群体共帮机制。以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和脱贫攻坚为契机,帮助农牧区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巴音前达门苏木苏布日格嘎查牧民孟克,现已62岁,生活困难,体弱多病,一直是“爱民固边直通车”运送生产生活物资的重点服务对象。今年,又有“党员流动综合服务队”和“党员中心户”的帮扶,帮他清理了“五堆”,维修了棚圈,修缮加固了住房,生活明显改善。




延伸活动模式 深化服务内涵 


  随着”一队一车一户一业一品”的深入开展,激发各级各类党建活动创新载体的蓬勃发展。如以旗党校讲师团成员为主体,吸收旗农牧、科技、就业等部门专业技术骨干及部分先进模范组建“流动党校”,采取上门走访、现身指导、政策宣讲等方式定期为农牧区党员送学上门。目前,累计开展宣讲25次,1550名党员受益。旗卫计局党委开通了1辆医疗设备齐全的“汽车流动医院车”和5辆小型“汽车流动医疗服务车”,利用其流动性、便捷性、及时性的特点,完成没有村医的13所嘎查村覆盖任务。开通以来,每辆“汽车流动医疗服务车”每月平均出诊6次,诊治病人55余人次。在推进 “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部门为单位,组成“党员攻坚队”,与农牧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潮格温都尔镇乌兰敖包嘎查是乌拉特后旗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嘎查之一。阿丽玛作为该嘎查的包村干部,从不畏难抱怨,在山区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访遍了嘎查102户牧民,牧民格日乐图在大山里住着危房,车辆进不去,无法运输材料,不愿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危房改造。阿力玛多次徒步7公里山路到格日乐图家中,最终做通了格日乐图的思想工作。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头,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自愿参与到“十个全覆盖”工程中。三年来,全旗各级党组织累计投入8.37亿元,调动4900多名党员服务农牧民群众2.6万人次,拆除危房2680栋,新建改建住房4316套,清理“五堆”223万吨,修建木艺栅栏1.7万米,石头墙1.5万米,解决4396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184公里街巷硬化和57公里通村路,农村电网改造349公里,安装“户户通” 9087套。




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增强


  通过开展“一队一车一户一业一品”活动,及时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田间地头、牧民家中,为农牧民群众排忧解难,为农牧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搭建起了党组织和农牧民群众的“连心桥”,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


农牧民增收步伐加快


  “一队一车一户一业一品”载体的创建,有效解决了基层行政成本高、管理服务不到位、牧民增收致富难等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参与“党员流动综合服务队”的牧民群众年增收均在2万元以上;“爱民固边直通车”累计行程80余万公里,为24个边境嘎查、2600多名牧民群众代买了价值近160多万元的生产生活物资,节省开支50多万元;“党员中心户”通过养殖专业合作组织辐射带动238户牧民增收致富。


嘎查村集体经济壮大


  “一车一队一户一业一品”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推动农牧区肉羊养殖、运输餐饮、旅游观光等项目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从而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如获各琦苏木萨如拉嘎查依托周边西部铜业、双利铁矿及巴音善岱庙、宝日汗图水库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集体经济每年创收达70万元。截至去年年底,全旗嘎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538.8万元。


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通过开展“一队一车一户一业一品”活动,基层党员干部带头发挥了政策方针 “宣传员”、农牧民致富 “辅导员”、信息沟通 “传递员”、矛盾纠纷 “调解员”的作用,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切实感到党的温暖,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树立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地位,为深入推进“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白塔娜)



如果您喜欢“巴彦淖尔党建”发布的内容,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点击标题下面的“巴彦淖尔党建”字样关注;还可以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图片,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