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债券】对2018年经济和通胀组合及市场展望

2022-08-15 16:09:06

——明明,章立聪,余经纬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市场是否与经济出现背离?今年以来,上证综指振荡上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最高点高达4%,而经济依然处于2010年以来的增速换档通道中,由于今年净出口的正向拉动作用显著,数据较2016年略显韧性,但投资和需求增速仍持续走低。通胀方面,今年CPI同比中枢下移明显,处于2010年以来的低位,造成市场与经济总量发生背离的现象,然而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经济结构出现分化,这也是2017下半年以来经济显示韧性的原因,所以如果只看总量数据并不能解释近年市场的变动情况。

 

2017年经济分化下的市场表现。经济转型之路,从总量到结构,从数量到质量。投资从总量到结构的分化以及消费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主要体现,经济结构出现变化反应到市场中就是今年股票市场出现分化,供给侧改革受益的大型企业、龙头企业表现较好,创业板、主题板块相对疲弱。而经济结构的分化难以带来整体通胀的上升,高收入居民对消费的边际贡献低于低收入居民,造成了我国已是消费主导型经济以及今年以来消费显著上升的错觉,,更加容易受到情绪冲击的影响,使得债市收益率不断攀升,出现与CPI指数背离的现象。

 

拐点未到,明年或呈现经济下行压力与通胀缓慢抬头的组合。当下经济处于转型的攻关时期,拐点尚未到来,经济结构有望进一步分化下整体仍具有下行压力,直到增量主导经济产生的效用大于存量主导经济的产生的效用,我们预计明年GDP有望在6.6%-6.8%中枢波动。同时转型之路围绕的供给侧改革主线不会动摇,去杠杆作用下的通胀水平有望缓慢上升,预计在2%-3%水平,明年或将呈现经济下行压力与通胀缓慢抬头的组合,然而我们预计该组合经济和通胀的变化程度较小,并不同于经济“滞涨”,但需要关注油价上涨可能带来的压力,谨防美国当年因油价上涨导致的滞涨。相对应市场方面,我们认为股票市场会持续今年的分化格局,随着经济分化、通胀中枢抬升、货币、,明年债市有望呈前高后低格局。

 

债市策略。我们认为,当下经济处于转型的攻关时期,拐点尚未到来,经济结构有望进一步分化下的经济仍具有下行压力,同时转型之路围绕的供给侧改革主线不会动摇,去杠杆作用下的通胀水平有望缓慢上升,预计明年的基本面将呈现经济有下行压力与通胀缓慢抬头的组合。就短期而言,当前基本面较有韧性,、流动性季节性边际收紧的阶段,我们维持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将在3.8%-4.0%的中枢附近波动的判断。

 

可转债市场点评

 

12月12日转债市场。平价指数收于83.30点,下跌1.26%,转债指数收于104.32点,下跌0.88%。41支上市可交易转债, 除皖新EB停牌,桐昆EB、中油EB横盘外,2支上涨,36支下跌。其中水晶(0.50%)、九州(0.40%)领涨,久其(-1.59%)、永东(-1.55%)、光大(-1.48%)领跌。41支可转债正股,除九州通横盘外3支上涨,37支下跌。其中,山东高速(1.14%)、厦门国贸(0.10%)、皖新传媒(0.09%)领涨,中国太保(-4.15%)、永东股份(-4.06%)、澳洋顺昌(-3.49%)领跌。

 

周二沪深两市同向变动,尾盘上证综指下跌1.25%,深证成指下跌0.90%。上周转债指数连跌5日。我们认为随着冲击的持续发酵,目前转债市场最痛苦的时候正在过去,进入12月操作策略上可以逐步的变得积极有为。主要逻辑有四点,首先当前转债转股溢价率被低估存在修复可能,目标区间依旧维持在股性估值10%-15%范围;其次利率市场压力开始缓和收益率继续上行概率较低,对转债市场的负面压力有望缓解,且年底12月资金面压力可能比预期较弱;其次A股已经开始逐步企稳,无论是成交量的萎缩还是创业板的逆势上涨,无论如何中小盘的上涨是更加符合转债市场待发新券的结构,这也是未来转债多数机会的根本来源,同样未来A股市场波动率存有提升可能同样可以提振估值水平;最后需求正在路上,我们在《基础研究系列》和年度策略报告中强调转债供给与需求周期不匹配导致估值大幅波动,目前供给节奏较快但需求还需一定时日释放,我们并不担心需求的规模只是节奏与供给存在时间差。随着转债受正股与估值双冲击至目前阶段,多数股性个券已经展现出较高的弹性与不俗的性价比,若正股表现较好对应的转债涨幅同样较大,例如桐昆EB与三一转债,当估值压缩至零值附近后已经成为正股的替代品且近期随正股走出逆势上涨行情。未来随着新券陆续上市转债市场的机会也随之增多,悲观预期面临反转可能,目前可能正是较好的布局时机而不是悲观撤出市场的时点。当然我们再次强调忍受短期波动从长计议。从策略来看,依旧坚持我们近期强调的股性标的择券的思路,股性溢价率较低转债弹性较大目前正是从中期埋伏正股质优标的的机会,重点关注林洋转债、三一转债、九州转债、金禾转债以及桐昆EB等标的,且随着供给在个券层面的冲击过后仍可以提升对金融个券的关注。

 

风险提示:个券相关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晨会》报告。


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特别提示: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仅供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在新媒体背景下观点的及时交流。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


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所提供的卖方研究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关于使用本资料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在关键假设条件下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如:给予个股“买入”投资评级,并不等同于建议在当前时点/当前价位执行买入的投资操作)。(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信证券对本资料提供的分析意见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担保或保证。以往的表现不能够作为日后表现的佐证或担保。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情况并配合其他分析手段。投资者在使用该项服务辅助进行具体投资决策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中信证券并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4)为避免对本资料及其对应的证券研究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逻辑及其关键假设、投资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需要明确的是,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使用相关服务。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中信研究(原始ID:gh_294e097afc75)是由中信证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若未经中信证券官方核准,其他任何明示或暗示以中信证券名义建立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官方订阅号,订阅人在阅读、使用相关订阅号信息前还请务必向中信证券销售人员或客户经理进行核实。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订阅人及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信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中信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报道相关内容”的日常授权。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中信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中信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