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穿透案例看本质——2016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盘点

2022-04-01 15:15:21


A股市场在告别去年过山车式的复杂多变后,。这一年,,、、,而其中的主线便是立足投资者权益,坚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2016年出台或修订的信息披露相关的法规主要有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及《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内容和格式准则》等法律法规。相应地,上交所和深交所年内也发布上市公司分行业信披指引和上市公司债券临时报告格式指引。


在此背景下,证监会年内对信息披露违规案件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并加大了处罚力度,从已处罚的27件信息披露违法案件来看,证监会处理信息披露案件的方式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直击违法行为要害,准确认定违法行为;二是严格的退市制度,对有信息披露重大违法行为的上市公司坚决予以退市。


具体做法上,证监会实施随机抽查工作并,对检查名单和检查人员随机抽取,检查结果向市场公布;同时,证监会增加被处罚行为的种类、增加处罚数量及加大被处罚当事人范围,真正实行大范围、全覆盖、全链条追责;另外,证监会,重点加强高估值重组项目的审核。



一、违规类型统计及案例分析


领灿根据违规性质将案例分为“未及时披露”、“利益相关方违规”、“重大遗漏”、“财务问题”、“虚假陈述”及“其他类”。截至2016年12月,A股市场共发生144例上市公司信批违规事件,其中未及时披露案例57例,占违规总数的39.58%;利益相关方行为违规(上市公司可控性较低)案例39例,占27.08%;重大遗漏案例有21例,占14.58%;财务问题案例8例,占5.56%;虚假陈述案例4例,占2.78%;由于其他原因违规的15例,占10.42%。












二、信披违规特征



行业特征


2016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业分布如下表:违规案例最多的为设备制造业,其次为化工行业及汽车行业,设备制造业违规公司较多主要原因为此行业覆盖上市公司的数量较大。



处罚特征





通过上图数据可以清晰发现:,达到91次,其次为通报批评和责令改正。其中处罚次数与处罚力度基本成反相关,处罚次数越少的类型,惩处力度相对较大,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也越大。


另外,,2016年上交所给出91次处罚,深交所给出28次,证监会(局)给出27次,同时受到深交所和证监会(局)处罚的有2家上市公司。观察处罚决定发现:、,而证监会/证监局出处罚段包括责令改正、行政处罚及罚款等。因此,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违规信披的处罚力度明显强于交易所。事实上,今年前三季度中,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信披违规的罚没款共2259.23万元,对于部分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处罚力度更是有移送公安机关、暂停上市、终生禁入市场的处罚决定,这也符合证监会公开场合的多次表态:“对上市公司信披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并加大处罚力度”。可以预见,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的同时,更加关注信披的有效性。



三、领灿观点


:、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提出了高要求,一方面,违规案例交易所出具的各类函件中,多次展开“刨根问底”式问询,主要表现在问询往往直击核心要害或者关键问题,若公司回应后仍不清楚的,交易所甚至不惜二问三问或停牌处理,直至公司做到完整、准确披露;另一方面,要求上市公司加强披露对其有重大影响的宏观和行业信息,避免披露格式化,增强信披有效性。在违规案例中,、对公司影响重大的行业信息缺失、行业类重大风险揭示不全面等问题。


从上市公司角度出发,2016年信披违规的上市公司中不少是由于缺乏合规信披意识、对相关法规认识的模糊以及公司内部治理问题。信披意识的缺失和对相关法规的模糊认识导致信披不及时和信披程序性错误,内部治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公司部门间的沟通不畅,或可导致对外的经营表述、财务数据出现错误和缺失。


为了避免上述信披违规情形,上市公司应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加强对相关法规的理解,同时也能避免管理层因违规增减持、短线交易、公开场合发表不当观点造成违规;另外,公司可从内部管理方面入手,加强公司内相关部门及股东沟通,如财务部门、公司高管等,保证披露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真实;在涉及到重组、非公开等重大事项期间,上市公司需对外披露大量信息,此时需提前自上而下需形成统一且唯一的对外信息出口,。这样的信披工作机制也是保证上市公司对外信息披露合规、有效运作的前提。




附件:

材料来源:信公咨询


本文由领灿资本市场动态小组裴国伟、蒯坤、涂明、舒华撰写

如需要信披违规案例的详细内容,欢迎与领灿联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