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第[1277]期 埋没三百年后,他被公认为仅次于伦勃朗的17世纪荷兰大画家

2022-01-05 16:38:18

关 注 有 礼

微信加 jn_painter 好友即送

[冉茂芹绘画教程:素描/油画视频全集]

请回复123领取(不要在评论处回复)

查看往期回复0即可



弗朗斯·哈尔斯

(约1581-1666)




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也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肖像画家。生于安特卫普,1666年9月1日卒于哈勒姆。关于其生平和为人,可靠的史料极少,长期以来传说极多。











不过,哈尔斯确实一生潦倒,甚至在1630年代许多顾主委托他作画的时期中,也曾因欠债而为肉铺和鞋匠所控告。晚年更是穷得可怜,临终前4年,全靠哈勒姆市政当局施舍的一笔定期救济金,才赖以活命。







1581年至1585年之间诞生于安特卫普一个毛纺工人家庭,大约1585年之后,随父母迁居荷兰,定居于哈勒姆终其一生。他年少时便拜在名画师门下,曾参加过反对西班牙帝国统治的荷兰独立战争,战争造就了他倔强孤傲且好酒恃才的性格,据说古怪的脾气使他在人前口碑很不好,曾经因为虐待第一任妻子被告上法庭,妻子也因为郁郁寡欢而早逝。











哈尔斯终生都生活在社会下层,八十多岁时还因为生活所迫而接受美术家协会的补助,他和第二任妻子寄居在养老院中。但画家的毅力又是惊人的,一生在艺术的道路上勤勉不辍,创作了作品二百五十余幅。今天10荷兰盾钞票上的头像就是他。








哈尔斯主要画肖像画。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运用洒脱而准确的笔触来塑造形体,使画中人形神兼备,成为有性格的典型人物。其作品总数为250幅左右, 但迄今还没有发现过哈尔斯的素描稿。这或许是由于画家作画速度慢,习惯于不打底稿,就胸有成竹地在画布上直接画油画。










哈尔斯可能于1600年前后曾从样式主义画家兼评论家卡略尔·凡·曼德习画。1610年或1611年加入哈勒姆圣路加公会。留存到今天的最早署有年代的油画,为《雅各布·扎菲厄斯像》(1611,哈勒姆,哈尔斯博物馆)的一块残片。以此画的风格为依据,基本上可以确定,哈尔斯的另外几幅油画,包括《持头骨的男子肖像》(伯明翰,巴伯美术专科学校)等亦属早年作品。











这个时期正逢荷兰人民革命斗争获得胜利之初,荷兰共和国处于蓬勃向上繁荣以展时期。哈尔斯早期与盛期的作品中充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健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反映出革命胜利后荷兰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约1616年,哈尔斯的独特画风终于形成。《圣乔治射击手连们的宴会》(1616,哈勒姆,哈尔斯博物馆)等突破了传统的荷兰团体肖像画程式的束缚,画中人不再显得呆板,而富有性格特征,画面气氛热烈,洋溢着荷兰人的乐观主义。这类油画不仅色彩响亮,而且笔法流畅,从中可以察觉出不久后他即将运用的笔触分割画法的迹象。











20~30年代,哈尔斯绘制了许多带有肖像画性质的风俗画。这些画流露出民主思想和对人民形象的浓厚兴趣。他塑造了从、富裕的中产者一直到社会底层人物的各种典型人物。这类风俗画充满了欢乐而爽朗的情绪,画中人看上去大多是健康而愉悦的。例如《微笑的》(伦敦,华莱士)、《吉普赛女郎》(约1628~1630,巴黎,卢佛尔博物馆)、《马莱·巴贝》(俗称《哈勒姆女巫》)等。











画家以非凡的准确性抓住了人物瞬息间的表情和心理状态,尤其善于描写那种往往会转化为大笑的微笑。画家喜欢选取半身近景的构图,刻画人物时,特别注意面部表情,善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画面生动活泼,不矫揉造作,画中的人物仿佛正无拘无束地自由活动着。虽然多为单人半身肖像,却常常使人联想到画面之外还有其他人物,构成一个情节,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如一幅风俗画。











哈尔斯的创作,标志着欧洲现实主义肖像画发展的高峰,是荷兰美术史中现实主义肖像画和风俗画的奠基者。其油画突破传统画法的束缚,运笔洒脱,色彩简朴而明快,对后来欧洲绘画技法的改进有较大启发。他的弟弟D.哈尔斯以及5个儿子均为画家。 哈尔斯家族中的这些人以及可能是他弟子的画家A.van奥斯塔德、 A.布鲁韦尔、J.M.莫莱纳尔等,被后人称为哈尔斯画派。






















































他死后曾长期被人们忽视,直到17世纪西方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运动先后兴起,哈尔斯才被重新重视,被公认为仅次于伦勃朗的17世纪荷兰大画家。


部分作品介绍




《吉普赛女郎》



   画家以半身特写,描绘了一位吉普赛姑娘,她具有典型的荷兰民族形象特征,带着单纯开朗的微笑,袒露着丰满的胸襟,秀发蓬松,身姿微倾,似乎在与画外人会心地交流,透现出青春少女活泼奔放、充满生命活力、无忧无虑、不好华饰的自然美。这是一个从中世纪禁锢中走出来的青春少女,是自由开放气息和时代精神在这位少女形象上的反映。



   画家使用细腻多情的笔触,描绘了少女的面孔和胸部,而以流动的小笔触描绘富有动感的秀发,又用饱含激情奔放的大笔触表现衣裙,形成笔触语言的对比与和谐。画面色彩以暖色排列形成热情豪放美感。红色的裙子和发辫上的红色发带上下呼应,使整个画面充溢着永恒的生命气息和乐观自尊自信的精神气质。



《圣乔治市民警卫队官员之宴》


   荷兰独立以后,集体订制肖像作纪念的风气兴起,商会和地方军事组织开始向画家订制群体肖像。据说群像中每人交纳相同数额酬金,所以每个人在画幅中应享受相同显著的地位,这就要求画家平等地描绘每个人的形象。


   哈尔斯以宴会的形式将众多的人物组合在一起,尽量降低由于透视而产生的远近空间形象差异,使每个人尽量显示出自己的全貌和个性姿态,除前面两个人物较突出外,其余形象大小基本相似。


   画面的明暗和色彩关系也必须服从于平等原则,深暗背景环境中的人物,其头部和手部也须鲜明,画中军旗配饰和佩剑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地位和身份,所以画家也作了精到的描绘。此画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荷兰独立战争中的战士们的英武形象,而主要是描绘画中人物各自的面貌和个性。


   这是画家第一幅引起轰动的群像,人物略显拘谨、呆板,在以后的群像中就显示出更多的轻松活泼的气氛。


《弹曼陀铃的小丑》 


  富有民主思想的画家,选择了一位处于社会底层的流浪艺人,着意描绘他那乐观诙谐的小丑形象。他的装束和表情虽然显得滑稽可笑,却显示了荷兰平民的性格特征:他们幽默机智,忍辱负重,对艰涩的人生怀着乐观的态度,画家抓住了他那转瞬即逝的斜睨的眼神,透露出他那幽默机灵、充满欢乐的内心世界。


   作为画家的哈尔斯,具有火一般的热情,他能毫无成见地一眼看到对象脸上的瞬息感情的流露,并以奔放而巧妙的笔触神奇地表现在画布上,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情交流。



《马勒·巴伯》



  马勒·巴伯是一位酒馆的老板娘,她常替酒徒们预卜凶吉。这是一幅带有风俗性的肖像画。


   画家敏锐地抓住巴伯正转身狡黠狞笑的一瞬间,突出描绘了她那粗放神秘的情态。让暴发性的变异感情支配整个人物,画家揭示了这一人物的强烈表情,运用粗放而肯定的笔触再现了巴伯的性格。


   画家为了加强巫婆马勒·巴伯的神秘邪 气,特地在她的肩上立一只卜算用的猫头鹰 ( 猫头鹰含义是象征饮酒,荷兰古老谚语说“像头鹰一样地饮酒”,另一象征是黑暗与无知 ),又在前景置一铜壶,使得画面上产生呼应均衡的艺术效果,白色的帽子和衣领更衬托出面孔形象,由于狞笑使身体产生急剧的抖动,连巫婆的“咯咯”笑声都被画出来了。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