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为何要「一哭二闹三上吊」?

2022-03-02 06:43:07

请输入标题     bcdef

心理客与大家一起分享心理成长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何要「一哭二闹三上吊」?当寻求注意的失序行为时怎么办?


为什么他就是没有注意到我!?



生病了,另一伴却对你不闻不问,没有贴心地帮忙买药、没有细心地照顾、没有帮忙处理家务等等。这时,为了让他能「感受」到自己真的不舒服,便开始「放大」病痛、哭泣,把事情「演得」很严重,目的就是希望让得到他的注意。


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太久没回家就会接到父母的电话,妈妈可能会说:「哎呀你老爸最近身体状况不太好啊…时不时就跑医院…」然后没有把话说完,但就是暗示你该回家了,希望得到你的注意。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行为呢?


这称为 Attention Seeking(寻求关注、博取注意力),也称作 Attention Calling/Attention Getting,意指用一些不恰当、消极或者夸大的行为来换取对方的注意。Attention Seeking 的行为从小孩身上也看得到,应该说更为明显。我们常看到大卖场里,因为父母不买玩具给他,就在地上大哭大闹死赖着不走的小孩吧?或者小学教室里,有调皮的孩子故意捣蛋作怪让老师关切并吸引班上人的注意 。其实人都需要受到注意的,毕竟我们是社会化的动物。但为何有些人博取注意的行径会如此脱序?我们先从小孩的行为来让大家了解。


不适切的行为来自错误的目标


在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的「逻辑结果(Logical Consequence)理论」中,他觉得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其目的存在。例如想得到父母关爱所以哭闹或者想在团体中证明自己的存在所以搞怪作乱。而这些不适切行为的动机都是来自「错误的目标」。


错误的目标主要有四类型:


1. 寻求注意:这类型的孩子的错误推论是,觉得只有在自己被注意到时, 在世界上才有一席之地。


2. 寻求权力:这类型的孩子的错误推论是,有权力自己才是重要的,所以可能出现某些特质,如欺负弱小、爱当老大指使别人等。


3. 寻求报复:这类型的孩子愤世嫉俗,觉得上天对自己不公平,且没有人喜欢自己,所以他们错误推论是伤害别人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因为你们先伤害我。


4. 自觉无能:这类孩子常以无能当作挡箭牌,做任何事情都显得无法胜任、避免任何可能失误的时候。


所以我们知道在小孩的行为中,「寻求注意」并不是算是很恰当的行为。


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其目的存在,为了达成常常用哭闹或捣蛋的方式,而这样的不适切行为的动机都是来自「错误的目标」。


而在《Practical approaches to behaviour management in the classroom》这本书中提到,通常孩子因为没有得到正向的「鼓励」,就会选择错误方法来寻求注意,例如调皮捣蛋、上课不停举手讲话。他们的心态扭曲,宁愿使用错误的方法也不要让自己被忽视。


如果是发生在孩童身上,多鼓励他的正向行为,并忽略错误的行为,让孩子知道自己用这些错误方法来换取注意是没有用的。但如果当这些行为在孩童时期无法改善并带入成人期后,就要看看是否是人格障碍(会在另一篇文章说明)或者大脑结构导致情绪自控差(动不动就以哭、死相逼)、社交适应差(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另外这也许跟文化背景有关,像我们华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内敛、谨慎、自制、情绪要藏好……等。所以到最后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演变成要使用「这种方法」,来间接地呈现自己的情绪。


职人小语


为什么谈 attention seeking?也许在看这篇文章前,你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行为,或者没有「发现」这是一个不太适切的行为表现。


在小儿职能治疗领域中,attention seeking 是属于「行为问题」的一种,既然我们已经不是孩童,或许该学习,如何「直接」地表达情绪、表达自我,不要这么「迂回」、「拐弯抹角」、「用心良苦」,这样人与人之间,会少一点隔阂,多一些颜色的。


attention seeking 是属于「行为问题」的一种,既然我们已经不是孩童,或许该学习,如何「直接」地表达情绪、表达自我。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如果自己身体不舒服,对方却不帮忙或者给予关心,这时应该「直接表达需求」,而不是「闷着」不吭声,心里却暗自想着「他应该要懂我」或者「我不能随便表示情绪,要矜持」,结果发现对方还真的不懂你,于是就想把症状演得严重一点,让对方注意。


人与人是不同的个体,没有人知道你在想什么。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方法,时间拉长后,你和别人的关系只会越来越远;另外,相信大家一定听过「放羊的孩子」,这样的行为也会失去对方的信任。直接说出需求吧!


记住,这类的人容易没安全感,博取注意可能是他们潜意识里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有这些行为,多给予一些关怀,响应他的要求,了解其背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但如果行为已经到非常脱序,利用、自伤来博取注意,请带他就医接受适合的治疗。


参考文献


•Billi Gordon Ph.D., Excessive Attention Seeking and Drama Addiction, 2014

•Jennifer Poindexter, Attention Seeking Behavior: How to Gently, But Effectively, Stop it

•M.Farouk Radwan, MSc., Attention seeking behaviour in adults



本文系“心理客”公众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审核处理。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道中人可以成为加盟作者,或者贡献主题,请联系心理客微信:psykr361。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心理客网站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