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一场毒药式的错爱,快乐教育害了多少娃

2022-06-29 07:18:50




百师物语


除了兴趣,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的是对事情的坚持。

一件事,既然选择了,就要尽全力去做好


快乐教育就是坑

兴趣并不排在学习第一位


这是最坑孩子的教育谎言:快乐就好?

有兴趣就能喜欢学习?呵呵…


大家经常说因材施教,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孩子,就要首先发掘孩子的兴趣。然而事实上呢?


孩子说喜欢画画,当你给他报了班,学了没多久,他会说,素描太难了,天天练好枯燥;孩子说喜欢钢琴,学了没几天,他又说,天天练,手都磨出泡了;相信还有很多这样,试图半途而废的孩子。所以,有时候,兴趣是最不靠谱的东西。



没有人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唱歌跑调的人通常不太喜欢与朋友一块儿去KTV;牌技差的人被朋友叫去补缺的时候往往非常不情愿;……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


并不是有兴趣就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很多事情,做得多了,自然就擅长了;擅长了,就自然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比别人好,兴趣就大起来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更……良性循环。


所以,有时候兴趣并不是第一位的。除了兴趣,更应该教会孩子的是对事情的坚持。一件事,既然选择了,就要尽全力去做好。


电视上或者报道里经常有些上名校的学霸孩子们说他们自己:“学习很轻松,玩着玩着就学好了”?


玩能玩出好成绩 ?别逗了!如果你信了,只能说明你真的太天真。



不要再给孩子说什么快乐教育。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项知识和技能,是可以毫不费力就能获得的。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全世界都一样。纵观我们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


 日本宽松教育的后果

中国如今教育的现实


日本从2002年起推行“宽松教育”,具体表现为周末双休,把教材变薄,减少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并增加实践活动内容,引入新学力观(评价体系)等。


“宽松教育”本意是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不要死读书,但是现实却打脸了。



》“宽松世代”学习能力创新低。


日本宽松教育推行十多年来,日本社会和民众对“宽松教育”批判声浪很高,认为过于轻松的教育环境,导致学生的学力大大降低。本该初中学习的知识,被移去高中学习,圆周率也仅仅记到3就够了,这些“改革”不仅弱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降低知识储备,也使得学生的基本功非常薄弱,低强度和低重复害苦了宽松一代。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日本在这份世界排名中,日本学生的数学能力从2000年的世界第二到2006年跌至第十,科学能力更是从2000年的世界第二到2006年跌出前十。



》宽松世代”抗压能力和社交能力明显不足。


明治大学教授斋藤孝曾在电视节目中公开指出宽松世代的三个特点:不重视上司的会餐,私人生活优先;无指令,不行动,自觉性太差;不喜欢被指责,自尊心强爱面子。为了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宽松教育少批评,多鼓励,却造成了年轻人太过“自我”,抗压能力极差,而且难以融入职场。


》“宽松教育”加速社会分层


日本的“宽松教育”,中国的“减负”和西方一些国家的“快乐教育”类似,在看似轻松又平等的过程中,偷偷地进行了沉淀。这个过程无异于温水煮青蛙,慢慢渗透在基础教育阶段,最后加快了社会分层。



日本宽松教育虽然要求学生的学习时长降低,但是实际上,在规定时长内能够熟练掌握规定内容的学生,也仅仅只占少数,由此导致了补习风行,学生在校表面宽松,实际却是压力重重。


一方面, 2002年,文部科学大臣强调了应该利用好课前课后的时间来为学生补习功课并且布置课外作业,夯实学习。另一方面,周末双休的公立学校的家长担心小孩的功课会被周末休一的私立学校的小孩落下,所以在宽松政策出台之后不久,学生们的休息时间便被补课班占据。



补课班成为了老师家长和学生新的“战场”。补习逐渐“被推崇”,那么有资源有实力的家庭选择顶级的教学资源,资源实力都没有的,就只能继续“快乐学习”下去了,中国目前教育现实和这一点何其相似。


英国精英阶层因苦读而精英

英国大众因快乐教育而普通


曾于1997年-2008年期间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Oliver Krame表明:


英国的中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者相差甚大,在优秀的私立学校,课堂纪律一样严格,大部分私立中学也是寄宿学校,而英国私校“精英”教育学起来一点不比中式教育轻松,结果就是: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而未来,他们将成为英国的首相、国会议员以及社会精英人士。但是,要想进入私立学校,孩子从六岁就要开始准备,然后经过残酷的筛选(包括对家庭条件的考察),才有可能进入顶级的私立中学。



而像BBC纪录片中的这种公立学校中,学习压力小,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小得多。三年后,他们的收入和所处的阶层将与名校生迅速拉开。

英国的精英教育,不是什么快乐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国一样,奉行严格、刻苦的苦读教育。

说难听点,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Kramer教授也直言,私立名校多数学生来自富裕家庭,精英教育可说是由特定的社会阶层群体所塑造出的教育模式。



在基础教育阶段,无论是在英国,还是美国,学生想爬上金字塔的顶端,压力绝不会小过中国学生。


普利策奖得主爱德华·休姆斯在其著作《梦想的学校》中写道:“4是一个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和4.0。”他眼中所见的高中生们,为了考入常青藤盟校,每天只休息4小时,饮下4杯咖啡,并全力以赴期望拿到最高绩点4.0。


且不说进入顶尖私立中学需要拼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欧美大学录取时所采取的“综合考评”就足以难倒学生甚至家长。



大部分中国学生升入大学,仅仅需要“高考”的成绩,而在欧美学校的录取,需要“绩点”、“SAT”、“ACT”、“实习”、“志愿者”、“校友推荐”、“学术成果”、“领导力”等,在所有这些方面让儿童获得优秀评价,对普通阶层家庭来讲,恐怕既无实力,也无资源。全面的评判标准,也在无形之中将精英阶层与普通阶层划分开来。


中国基础教育环节并不弱

考卷决定成败是弱势群体保护伞


许多人对中国中小学生有“创新能力差”、“考试机器”的刻板印象。


但是,近年来不少国际测试表明,经过“应试教育”洗礼的中国中小学生的素质表现颇为亮眼。


在近年来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中,上海学生屡次夺冠。


2013年4月,丹麦广播电视台DR播出四集纪录片《丹麦九年级Z班VS中国初三13班》,比较了丹麦奥胡斯Holme Skole九年级Z班与哈尔滨69联中初三13班。


中国学生上课的时间比丹麦学生长得多,前者强调竞争,后者回避竞争。


其比较结果是,本国语文阅读理解方面,中国班微胜丹麦班;数学方面,中国学生远远胜过丹麦学生。但令人许多人惊讶的是,在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中国学生仍胜过丹麦学生。



从国家的创新研究成果来看,也很难说中国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创新。


中国在自然集团2016年4月发布的“自然指数”中排行第二,是第三名德国的1.6倍,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在2012-2015年期间“自然指数”增长达到两位数。中国如果能够保持这个发展势头,就能迅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并继续拉大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教育的思路是传统主义的,是将未成年学生当做未成年人来看待,假设他们缺乏自制力和自主选择的能力,因此通过上大课并反复演练的方法,为学生注入基础知识储备。


事实上,“启发式教育”,只有在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奏效。任何领域的顶级专家和玩家,无不是经过了高强度的记忆与训练,才得以“熟能生巧”产生质变,并强化创新思维。建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创新性自然会与其相得益彰。


就此而言,中国的基础教育的基本框架是对的,并不需要方向性的调整。真正需要大力加强“启发性教育”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


此外,许多人批判的“高考指挥棒”,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资源少的社会中,实际上起到一个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



让考卷来决定结果,对于社会弱势阶层来说是最有利的,毕竟弱势阶层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让孩子去学各种五花八门的课外技能,获得权贵的推荐信,通过五花八门的活动培养所谓“领导力”。让试卷定结果,至少不是直接的“拼爹”。平时在一个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生活,学生也能培养起一定的抗打击能力,为成年之后的社会竞争做好心理准备。


以“减负”的名义减少学校的教学时间和教学难度,但由于升学的竞争仍然存在,其结果是壮大了各种校外补习市场。



而家境好的学生,就可以上很好的补习班,比较贫困的家庭,要么只能是咬牙送孩子去上好的补习班,要么就让孩子放弃竞争。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资源少的社会里,竞争烈度肯定是很高的,学校的“减负”只是减轻了学校自身的工作负担和责任,但一点都不会减少学生真正的学习负担,而且还带来阶层差距拉大的结果,这无论如何,都不是教育的成功。


教育的公平始于公平的起点


相比欧美国家而言,中国的大学名校生来源,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国家提供的公办教育。

中国的教育体制,从主观上,不分阶层,不分身份,不分贵贱。实际上是为所有的孩子,提供了类似英国精英才能享受到的高质量基础教育,,哪怕将来你是一个收银员,你也跟将来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接受的是统一标准的基础教育。



因此,在中国,教育的结果可以因为天分而不一样,但是起点却是公平的,这就是教育平等。

中国学生的水平也许不如英国的私校学生,但是平均水平却远远高于英国,这就是中国高质量的公办教育与英国教育双轨制导致的结果。这就是西方大众求之不得的最大的公平。

让人无奈的是,西方普通人享受着没有学习压力的快乐童年,如今在中国正在受到追捧。



然而很少人去注意,在西方双轨教育体制下,孩子想快乐就别想上好学校,就没有突破自己阶层的未来。从6岁开始人生就已经分流的体制下,社会阶层固化、个人上升通道狭窄。而这是西方社会无法继续保持领先的根源之一。

新中国的一位伟人曾说:六亿神州尽尧舜。如果非要给中式教育一个另类的标签,那就是“鞭策每一个人努力”。

事实上,全世界高水平基础教育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区房,高级教师向私立学校跳槽、各种高成本的素质教育加分、现代时髦的推荐制……今天,我们的教育正在被附加越来越多的西方教育特色。可我们不希望看到,因为一些精英阶层的私心,中下阶层的惰性,导致我们的教育以学习西方先进为名,滑向一个不公平的体制。


你愿意选择TA现在的快乐

还是更愿意让TA有能力选择未来


快乐教育真的会害了孩子吗?

其实问题的回答对与错并不重要。


我们好好想一想,我们究竟希望我们的孩子未来能怎样地生活?



体面地生活?有尊严地生活?快乐地生活?……也许我们给出的答案千差万别,但我想说我认同毕大千所说的:“要培养孩子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只是我不认同他对于“强者”的界定。


其实,我们内心都是希望孩子是强者的,只是我们有太多的顾虑,让我们无从承认这一点。


强者,这个词对于中国人而言过于沉重了。

我们所经历的“争夺”(甚至现在我们还在时不时地抢座位、抢厕所、抢车位……)告诉我们,强者就是能够“抢”到那些我们想要的东西。



但抢到了这一切,就是强者了吗?真正的强者,应当是那些无论生活给予了TA什么,他都能够过好每一天的人。而这难道不是我们未经孩子的同意就将TA带到这世界所应尽的职责吗?


生活的真相就是,既有痛苦,又有快乐。那我们为何不给孩子还原这真实的一切呢?无菌的快乐世界对孩子毫无益处,残酷的历练对孩子也未必适合。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


简单的说,就是让孩子去面对这真实的世界,TA会遇到困难,TA会遇到“贵人”,TA可以去面对,也可以去退缩……但父母一定要成为孩子最坚强的精神后盾。“孩子,无论你将面对什么,逆境也好,顺境也好,我们都会给你无条件的爱。”


在现实生活中,我遇到过很多进入学龄的孩子,他们从快乐天堂的幼儿园步入地狱般的学校,头几年的不适应,让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倍感痛苦。



其实,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真的是很痛苦的。我们不该为了鼓励孩子,而刻意美化学习的痛苦,这只会让孩子觉得不被理解。同时,我们也不该有意地回避学习的痛苦,这只会让孩子学会逃避。


我们真正要做的,或许应当是让孩子真切体验学习中的痛苦,并且陪伴TA去品尝这生活的苦味。


理解孩子,与孩子共情,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伸出援手,与孩子一起探讨应对生活磨难的方法。比如,学习中的痛苦该如何克服呢?这就好像孩子怕吃药,最终药还是得吃,只是方式方法的问题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成长的礼物和快乐。


第三步,向孩子确认我们对TA无条件的爱。爱,才是孩子去面对痛苦的力量所在。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积聚满满的能量,那TA一定能够成为生活的强者。


幸福快乐是我们的目标,但它不是我们的手段。只有生活的强者才能够到达幸福的终点。





(本文来源宁波百师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