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中国“悬挂式单轨列车”下线,新兴轨道交通模式如何带动相关产业?

2022-06-19 15:20:16


全文总计2890字,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


长久以来,轨道公共交通一直是徘徊在大众焦点之外的产业领域。而近日,国内最新高速悬挂式单轨列车的出厂下线,将这一颠覆性产业模式重新拉入人们视线。

 

具有超强爬坡能力、高速度和占地空间小特性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可能会给未来交通、制造产业甚至商业模式带来大量未知的变革机会。



中车下线最新“空中列车”,技术性能优越适应性强


近日,国内速度等级最高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在中车青岛四方公司下线,目前进入试运行阶段。悬挂式单轨列车又被称为“空轨”或“空中列车”,车底距离地面5米以上,最高可距离数十米。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具有强爬坡能力,且最高运行时速达到70公里。

 

悬挂式单轨列车为单轨交通制式的一种,是轻型、中速、中运量、低成本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它的轨道位于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列车悬挂于轨道梁下方行驶,具有绿色环保、造价低、占地少、运行噪音小、适应性强、全天候运营等优点,兼具观光功能。本次新下线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应用了部分高铁技术,可实现3-5列的灵活编组,载客量可达到300-510余人。列车采用新型的永磁电机,具有功率大、体积小、噪音低、重量轻的特点,最大爬坡能力达到100‰,是普通地铁车辆爬坡能力的三倍以上,可在地形崎岖陡峭的山区灵活运行。


 

从结构上来看,悬挂式单轨列车的轨道在车的正上方,环形轨道“抱着”列车转向架,轨道与列车的“腿”融为一体,行驶中既不受雨雪天气影响,也不会有脱轨的风险。列车采用欧洲最高安全标准,同时设置全车监控系统、蓄电池救援、联挂救援等多种主被动安全装置,保证乘客在遇到危险时快速安全逃生。为了提高列车舒适性,列车采用两层减震,转向架采用橡胶轮,在轨道交界面上布设橡胶弹簧,振动轻,噪音低;车辆转向架采用高速动车组的空气弹簧悬挂结构,通过高铁技术平移,最大程度地过滤车辆在运行中产生的颠簸,提升旅客乘坐的舒适性。

 

相对于地铁车辆,悬挂单轨列车具有造价低、建设周期短的优势,悬挂车轨道梁可以在工厂预制,运抵现场进行组装,现场施工时间短,对地面交通影响小。另外,悬挂式单轨列车轨道曲线半径小,占用地面空间少,拆迁工程量可显著降低,节约成本投入,仅为地铁成本的三分之一。相对于地面有轨电车,悬挂单轨列车避开了与地面车辆混跑的问题,具有安全、准点、载客能力强等优势。



新型轨道交通模式层出不穷,简单高效治堵


云轨、空铁,最近这些轨道交通热词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上,这似乎是个市场讯号,小运量的轨道交通正在被多方看好,它们均被定位为城市交通“治堵神器”,可解决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透露,这个市场规模预计超过5万亿。可见蛋糕足够大,但是谁能吃到嘴里还是要经过一番科学验证,看谁的技术更过硬。


 

云轨

 

去年10月,首列比亚迪云轨在高架轨道亮相。据报道,资本已经进入云轨,10月11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与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张旭光签署600亿元《单轨轨道交通产业战略合作协议》。

 

从外形上看,云轨的车头和车尾都为子弹头式,中间连接三节车厢。车厢内部比城铁宽敞但座位不多,有一个小小的驾驶舱可是没有司机,因为云轨使用了无人驾驶技术。云轨的本名叫“跨座式单轨列车”,单根轨道来支撑、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类似于空中小火车,时速可达到80公里。

 

据介绍,比亚迪云轨分为A型线和C型线。其中,A型线主要用于机场、火车站、地铁等专用线路的接驳站点,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连接医院、学校、旅游景点、商场、大型居民社区等。而C型线是设置在大型社区里面,靠近住宅、商场、体育场、医院、学校、办公区、公交站、地铁站等,体量较小,车站可深入建筑。而云轨的五大优势也正是它的亮点所在:高架交通,桥墩纤细,,不占用紧张的道路资源,保证出行准确性;无人驾驶,乘务少,降低运营人力成本;与其他交通方式互补,可满足高、平峰运行要求;票务系统可采用公交形式,能参与全市一卡通;备有新能源电池,如果出现城市断电,其自备电池将可以带动列车继续行驶10公里,以保证乘客安全到达站台。


 

空铁

 

去年9月底,我国首条新能源悬挂式空中列车下线推出,它被称为空铁。空铁依靠悬挂在空中的轨道形式,靠锂电池来作为牵引动力。可以在离地5米的高空中平稳行驶,同时不影响地面的车流。在试运行阶段的速度大概在每小时10公里左右,运行平稳,窗外视野宽阔。在双流的这条长达1.25公里的空铁实验线上,空铁列车将完成超过5000小时的试验,投入运营后车速将达到每小时60公里。

 

空铁动力来自新能源电池。由220块锂电池组成的超级电容包。目前这块电容包能够提供150度电力,可以支持列车行驶120公里到150公里。除此之外,悬挂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与高架轻轨或骑座式单轨不同,是由钢铁或水泥支柱将轨道支撑在空中,列车以悬挂的方式运行。



轨道交通不仅服务运输,交通综合商业体是未来趋势


近年来,全国轨道交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很多城市希望通过完善轨交建设减轻交通压力并带动区域升值与发展。轨交的完善不仅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也在与商业地产的融合中形成了新的经营模式。轨道交通和商业综合体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重要风口。因为如果仅仅发展观光轨道交通对政府来说压力巨大,参考现有经验,如果把轨道交通和商业地产做有机结合,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近几年来,“地铁上盖”的商业新模式正在快速席卷市场,随着中国城镇化不断发展,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为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消费力。上海轨道交通的完善与发展,使轨交综合体逐渐显露优势。而轨交作为联系整个城市的动脉,不仅贯穿着东西南北,还成为区域间沟通的重要渠道。在地铁上盖商业,融合轨道交通的便利,将商业地产的辐射范围扩大,成为了开发商业地产的另一个出口。

 

根据调查显示,从目前市场容量上来看,整体市场呈上扬态势,一线城市尤为明显。一线城市北上广深,预计到2020年地铁运营量将实现翻倍。并且,基于一线城市主干网趋于完善,市民对轨道交通的依赖度也相对更高。二线城市目前处于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期和增量期,主干网络尚在建设中,轨道交通站点之间相对独立,尚未能起到交通枢纽的作用。很多项目都号称TOD项目、地铁项目,但真正和地铁相连的上盖物业大概只有20%。


 

国内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发展需要形成长远规划与成熟的发展模式。我国早前的轨道交通开发和综合体物业开发是分离的,大多数都是先有物业后有轨道交通,许多现有项目都是历史形成,并没有通盘的设计规划。专业人士认为认为:如今国内发展很快,单一模式很难解决所有问题。应该将现有的模式进行总结和融合,形成以人为本的综合开发模式。

 

未来的轨交综合体发展只有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功能布局一体化、空间组织立体化才能适应新的需要。并借由“轨交+综合体”的发展模式让周边区域分享地铁和商业带来的区域升值。新鸿基地产建筑设计副总监邓伟文认为,未来的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发展需要坚持以车站为中心,以车站的进出口为门户。要始终强调人行网络、行人第一,并加强功能分区和综合管理。实现多层城市、多层车道、人车分流的有序发展。

 

编辑:李靖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