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狂密与真密》第八章 灌顶(15)

2021-12-01 10:34:00



第八章 灌 顶 

第一节 灌顶略说
第二节 瓶灌顶
第三节 道灌顶
==第一目 瓶灌
==第二目 密灌
==第三目 慧灌
==第四目 第四灌
==第五目 内灌顶
第四节 灌顶理论之总评



第一节 灌顶略说


第一节中略说灌顶。灌顶是修学密法之道基,故学密者须先受灌顶,方可修习密法。如宗喀巴于《密宗道次第广论》中云:《《无上瑜伽(乐空双运之双身修法)正所化机,谓如前说已修共道、净治相续大乘种性,是大乘中具足最胜种性大堪能者,由大悲心发动意故,成就猛利欲乐、急愿成佛,欲入无上瑜伽法门速急成佛,必须无倒了知续义,善学二种次第及诸密行。》》(21-154)



宗喀巴意谓:欲学密宗之道者,必须先从密宗上师受灌顶,作为「净治相续大乘种性」,而后方可修习密宗所传之无上瑜伽双身修法,故说灌顶是修学密法之道基;犹如欲入学校学习诸法之前,须先身体检查及注册之意也。



灌顶前,师弟之间须互相观察,若师弟之间皆觉有缘而能与密法相应者,方行灌顶之事:《《师长若不观察弟子法器,随人而灌顶者,非法器者不能守护三昧耶故(不能守护双身修法之「等至」密意故),现(在)后(时)俱损。故为非器宣说(灌顶诸事者)生多过失,犯三昧耶,远离成就,招诸魔害。弟子若不观察师相,随从何人即受灌顶,为彼邪师所欺,不能守护经说上师诸三昧耶断坏成就,招诸魔害、生多过患,故应互善观察。》》(21-160、163)



此说上师欲传灌顶法者,必须先观察弟子之根性是否适合受学密宗之道?若不先观察、便予传授灌顶者,则弟子若非密宗之正机,恐将来不能守护密宗之双身法「秘密法义」而予泄漏,则将妨碍密宗法道之弘传,则现在及后时,师徒俱损。故上师必须先观察弟子是否适合修学密宗之法道?若不适合者,即不可为其灌顶。弟子欲受灌顶之前,亦须先观察彼上师是否为密宗内之真正上师?否则被「不学无术」之人所欺,所学即非真正密宗之法也。由是故说欲成师徒之缘以前,双方皆须先互观察,而后方可决定是否举行灌顶法事。



在传统密宗之内,灌顶之事有时极其慎重,乃至有观察至十二年者:《《金刚鬘经第二品云:「如摩莹观宝,炼治而观金,如是十二年,应善观弟子。故应一切时,如是互观察,不尔生魔碍,招苦坏成就。」又五十四品云:「犹如狮子乳,不应注瓦器,如是大瑜伽,非器不应与。弟子剎那殁,现后俱受损;非器施教授,师长坏成就。」》》(21-160~161)



如此郑重其事者,乃因不愿密宗双身法之「密法」被外界所悉,以免密宗之法道被真证道者所破也。密宗之道其实无有深妙佛法可言,唯是世间欲乐之法,冠以佛法名相,再予渲染高推为至高无上之佛法秘密修证,诳人为最高层次、最究竟之「佛法」,以迷惑众生而已。以无佛法上之实质修证故,不许为外人所知,以免被外人所破--如今时之为平实所破。是故上师对于弟子之是否适合修密?是否能保守秘密?皆须谨慎观察,以免密法外泄而遭破斥。



然而今时之台湾密宗,、其它教派所派来者,或从他地来者,至台湾已,传灌顶时,皆已形式化:唯将法器高举示现与受灌者观见,便认作已灌顶完成。如传宝冠灌顶、金刚杵灌顶、铃灌顶、瓶灌顶……等,悉皆唱诵咒语…等后,便以法器举高、向诸多受灌者左右举示,便认作已灌顶完成;如是灌顶,已成形式化之举--成为偷工减料之灌顶,并无灌顶之实质,皆非依于密法而「如法」灌顶者。本书中所说之灌顶者,乃是依密续所说「如法」而灌者;若有在台之密宗行者所受灌顶,异于本书中所说者,当知彼是未曾「如法」受灌顶者,当依本书所举为准,全依密宗之密续据实而言故。



灌顶之法主要有五种:一者因灌。欲为人灌顶之上师,于因灌之种种皆须先行了知,然后方可为人传授灌顶。宗喀巴云:《《于灌顶仪轨支分中,护摩与资粮轮仪轨,及修彼时所需咒师之相、铃杵、大小油杓、骷髅杖等,应如何制?制后如何持用等,皆应了知。如是由灌顶力,成为法器。善护诸三昧耶,闻思教义、决择修习。上者现法即能成佛,中者于余有情起中有位而得成佛,下者转生乃能成佛。》》(21-156)



此段文中所谓之成佛者,实与显教所言成佛之内涵,大异其趣,并非显教所言之成佛也,唯是密宗独有之「成佛」境界,乃是妄想之「成佛」境界,后自言之,此暂勿述。欲受灌顶之前,弟子应先承事上师,令上师心得欢喜,而后为之传授灌顶法。



今者密宗诸法王上师来台湾为人传授灌顶者,多未如是慎重其事,仅由此地之邀请者主其事,于法坛建成后,便依期而为大众灌顶。灌顶之时,既未观察受灌者是否适合修学密宗之根器,亦未为诸受灌顶者说明灌顶之意旨,亦未向诸受灌顶者言其灌顶后所应修学密法之主旨所在--双身法之意旨,更未依密续之规定而为诸人灌顶,是故今时密宗诸师之来台为人灌顶者,主要用意在于与人结缘、收受供养,以备其国外道场之需而已,并无灌顶之实质意涵,故多数唯名「结缘灌顶」。



正式之因灌者,必须为受灌顶者说明灌顶之意义,并大略说明即身成佛法门之「殊胜」,令学者生起欢喜信乐之心;起欢喜信乐之心已,再为略说双身合修即身成佛法门之主要精神所在,然后上师方为弟子传授灌顶之法,正式灌顶。



二者瓶灌,三者密灌,四者慧灌,五者第四灌,详后第二节起一一详述。密宗之《结合经》则说唯有四灌,故云:「灌顶有四种,初谓瓶灌顶,密灌顶第二,第三谓智慧,第四亦如是。」



因灌及瓶灌属于生起次第,有次第性;有时因灌与瓶灌合并举行。兹依如法正式之灌顶而略述之:

因灌有三大主要内涵须知:一为坛城,次为灌顶之内涵,三为:因灌「所能清净者是何垢染」?



首先建立坛城,安立圆满无余本尊座:《《依初瓶灌,,菩萨座于内周;二明妃中:,实体明妃于座左;天女座示以一味之式于内周,忿怒男女座于外周,如吉祥胜乐三十七尊或密集三十二尊安立,当如是知。》》(61-181~196)



次须造作彩绘坛城,于彩绘坛城中,上师行十一法而授予弟子:《《得瓶灌之十一种,即水、宝冠、杵、铃、名、禁行、金刚上师灌等七,爰及随允加持、记别、劝慰、赞颂(原注:安慰、授记、庆幸、演法)此四后增。》》(61-192)



此灌顶者,通常名为水灌顶,如宗喀巴所云建坛、供养师长、祈请、沐浴、诵甘露咒、火供…等后:《《师长次(观想)于自心种子放光,迎请无边处所诸佛明妃(此等诸「佛」与明妃皆是双身交合受乐之相)于前虚空中住,奉供养后,请为弟子灌顶,白云:「金刚持于佛,为救众生故,传德生灌顶,亦如是传此。」……



水灌顶前观想次第:谓想诸如来佛眼明妃充满虚空,彼等于弟子上执持伞盖幢幡衣服,歌舞作乐,雨众妙花,手略倾斜执持充满菩提心甘露()之白瓶,为从佛母莲华(从明妃下体)初出(而为)弟子灌(入其)顶。时色金刚母等唱吉祥云:「诸吉祥住众生心,一切体性胜部主,生诸有情大安乐,今灌汝顶最吉祥。圆满众德若金山,三世依怙净三垢,佛眼广长如莲华,汝今寂灭最吉祥。彼说妙法不动摇,遍扬三世人天供,胜法恒令众生寂,汝今寂灭最吉祥。多闻正法多吉祥,人天修罗供养处,僧白众尊惭德本,汝今寂灭最吉祥。」》》(21-356~358)



《大日经》中则唯说有三灌,不说四灌:《《灌顶有三种,佛子至心听:若秘印方便,则离于作业,是名初胜法,如来所灌顶。所谓第二者,令起作众事;第三以心授,悉离于时方。令尊欢喜故,如所说应作。现前佛灌顶,是则最殊胜。》》(《大正藏》18册第33页上栏)

萨迦派之密灌、慧灌、第四灌则皆属于圆满次第,非生起次第所摄。萨迦派认为经由密灌、慧灌、第四灌之灌顶及修行,可以证得佛果,故说为圆满次第。如彼派之《道果--金刚句偈注》中所言,谓瓶灌可证得初地至六地之化身果德,密灌可证得七地至十地之果德,慧灌可证得十一地至十二地之果德,第四灌可以究竟成佛,证得法界体性身。如是所言,可自参酌彼书中一九九页至二九四页所说,此不举述。然彼密宗所言之诸地佛地果德,及所证之化身、报身、法身等,皆与显教之圣教量所言者不同,乃是密宗自己所发明之诸地佛地果德及三身果报,非是中所说者,后当别行叙述,此处暂表不论。



灌顶有四种故上师亦有四种:外断增绮上师、内显自生智上师、密显俱生智上师、究竟显诸法极净实相上师。由诸上师自身所证密宗法门之深浅有别,故所能为人授灌顶之层次亦有差别;是故有能为人传授因灌、瓶灌者,有能为人传授慧灌者,乃至有能为人具足传授四种灌顶者,故说上师亦有四种层次差别。



一般而言,水灌顶、瓶灌顶之上师,称为外上师,皆属于生起次第之灌顶故;其后之三种灌顶上师则称为内上师,皆属于圆满次第之灌顶故。内上师又分为「内、密、究竟」三种。密灌上师已于身脉中所观想之脉字及双身本尊明妃等像,较前外上师所观者微细而更隐蔽,故名内上师。



慧灌之上师称为密上师,谓此密灌之上师,所修证之种字及「界(界谓)」之净分(净分亦名清净现分,详后第二节陈述),于其脉字中极为隐密,如秘密般之难为一般人所了知,故名为密。第四密灌之上师又称为「究竟上师」,此因其所观修之中脉种子字等已能遍其身分,「且能灌三界甘露雨之藏智气为其所净基之究竟故,又其有能净一切灌顶、道、见、宗趣、果等各四层之涵义」,而能通达究竟,故名究竟上师。



萨迦派所修密法之道,共有二十法:分为四大部分,即是瓶灌、密灌、慧灌、第四灌,每一灌各有道、见、宗趣、临终、果等五法,是故总有二十法。读者欲知其详,可径阅萨迦派之《道果--金刚句偈注》,此处略而不述。总之,灌顶是进入密宗修学密法之必要历程,若未入灌顶坛受灌顶而修学密法者,所修密法「不能成就」,故说拜师灌顶乃是学密法者必经之途。



第二节 瓶 灌 顶


因灌顶之瓶灌中,尚有外内灌顶之分,第一节所说者为外灌顶。内灌顶者:上师于观想自心种子字放光而召请诸佛各抱明妃(此是密宗所说之报身佛形像,皆是抱着明妃之双身交合受乐像)于自己之前面虚空中安住,复观想以诸种世乐供养之后,复应观想甘露,以所观想之甘露而为弟子灌顶:《《…水生为不动佛,召入智尊;宝铠更说彼化为水,故诸瓶水先为洒净,变成吽字,次后由彼变成金刚吽字庄严,再从彼生不动。次以自心种子放光召入智慧萨埵,奉供养后仍变为水。次鬘论说:如来溶化为先,次将弟子召入口中而为灌顶。宝铠所说次第虽异,然于实行为易,当如彼说而作。先召弟子入自口中,从金刚路(从自己之尿道)出住明妃莲华(出住于明妃之)之中。次想弟子剎那空后,先生为吽,次为金刚,吽字庄严生为不动尊及明妃。由与智慧萨埵无别故召入智尊。次诸如来明妃等至(诸「如来」皆与所抱明妃行淫、生起淫乐而至高潮,名为入等至),大贪(贪受之贪、或对第四喜之贪)溶化,从毗卢门灌入(自己之)顶(门)中,随金刚路出菩提心(再从自己之尿道流出菩提心--流出与明妃混合后之),而为莲华之上生,为(观想所成之)天身弟子灌顶。》》(21-356~357)



如是灌顶皆依观想而作灌顶,不现于外相,不见有外相之水灌顶,层次虽同于瓶灌,但别立灌顶名为内灌顶。此即是密宗内灌顶时,上师之观想法。一般而言,密宗行者认为能受此灌顶者,较诸一般所受之水灌顶为胜。



然清净现分之上师,谓「如来位时身语意三无漏庄严轮清净现分」。此乃从果立名,若从因地而言,由功德之胜劣不同而有四种差异:



1、外形相:《《由二种资粮之道而者,初修瓶灌及相属之道、生起次第外相时,下品由自心间种子字放光,迎请本尊与上师不异之相,于面前虚空而供养之;上品由外内生起次第之一百五十七尊具光明相而安住,其由灌顶至种性之主印可之间为福德资粮,由其所依而生之禅定为智慧资粮。综其之:由修外相生起次第而生殊胜化身。(61-164)》》 



2、内密咒:《《由内中脉短阿字之道而者,修密灌及相属之道、自加持旃陀离火时,下品时三种净治,上品心气和合于脐间之脉轮短阿处,逆行上于中其中脉者为之。综其之:由修内旃陀离火自加持乃生圆满报身。(61-165)》》 



3、密灌:《《由佛父佛母之宫而者,修智慧灌及相属之道、坛城轮时,下品之加持自他手印,上品之心气集摄运行于佛母莲宫中(集摄运行于明妃之下体中)。综其之:由修他身而证法身。(61-165)》》 



4、究竟实相:《《由三解脱门之道而者,修四灌及相属之道、金刚波浪道时,下品由加持具莲女(具莲女详第九章中说明)后持之,上品之心气集摄于具莲女胜蕊处(上品是将自己之心气集摄于具莲女之子宫颈或),清净方便相续、清净慧相续、清净于各别之剎那上,凝坚其右能持、左能持、中脉能所二执无二之三波浪道,于三解脱门之道而之。综其之:修金刚波浪道证体性身。(61-165~166)》》



如是四种清净现分(净分)之境界,函盖密宗四种成佛差别,由最初之「外形相」成佛,至究竟地之「究竟实相」成佛境界。然而如是成佛之境界,皆未证得第八识,皆未能真解般若之总相智,更未能知般若之别相智,至于地上菩萨方有之道种智及佛地之一切种智,更无论矣。如是完全不知不证般若者,却自狂言已经成佛、狂言能令人即身成佛,荒唐之至。



密宗以为如是灌顶可以清净染垢,是故有时行者乐于重复受上师灌顶;然而密宗诸师所言灌顶时能断之见惑、思惑,乃至余诸惑等,皆非佛法中所言之见惑、思惑…等,是故灌顶之法,不论如何增益重受之,皆与佛法之断惑证智无关,者,应须有正确之认知。

灌顶复有四种:冠灌顶、金刚灌顶、铃灌顶、名灌顶。



冠灌顶者:《《祈请师长之后,想弟子由盎字及宝、什字及莲、康字及剑、嗡字及轮,依三段法生为宝生乃至毗卢,皆如前修。灌顶之物亦尔。冠灌顶物,谓用金及布等所作之五佛冠,弟子之部主居中。、顶心、脑后,如其次第,念诵「嗡斑拶达底穴曰阿毗恳拶吽。」「嗡萨缚达塔白达萨埵班即阿毗恳拶种。」「嗡惹那班即阿毗恳拶阿。」「嗡达摩班即阿毗恳拶什。」「嗡迦摩班即阿毗恳拶掌。」诵此五真言而戴于头上。》》(21-359)



金刚灌顶者:《《先诵「灌顶大金刚」颂。并诵「诸佛杵灌顶,今为汝灌顶,此即一切佛,为修取金刚。」以金刚杵触弟子心间喉处头上,授右手中。《真实光明论》释此颂义,谓一切诸佛今为汝传金刚灌顶,故汝应取受此金刚。以菩提心为杵(以菩提心即是阳具),智慧为铃(智慧即是),金刚灌顶即是金刚智灌顶故(金刚灌顶即是双身法之智灌顶故)。以此金刚灌顶,即与空性不离之菩提心自性,故是一切佛之灌顶。应受之理,谓此金刚是一切佛之体,为得彼而修彼,故汝应受。》》(21-360)。



铃灌顶者:《《将铃授弟子左手中,令手持铃杵作(佛父佛母坐姿交合)抱持状,先诵「灌顶大金刚」等,次诵幕经第四所说「嗡班拶阿底跋底当,阿毗恳拶弥,底叉班拶三昧耶当。」次令诵云「嗡班拶根枳痾痾,世尊摄授我,愿正亲近我。」》》(21-360~361)



名灌顶者:《《手执铃杵置弟子顶,先诵「灌顶大金刚」等,及幕经第四品所说「嗡班拶萨埵当,阿毗恳拶弥,班拶那摩阿毗克迦达。」次随投花所中本尊种性之名,唤瞋恚金刚或痴金刚等,传毗卢遮那本性之灌顶。依于六部立男女名,广如鬘论应知。》》(21-362)



于最后之金刚灌顶及铃灌顶,大多同时传金刚三昧耶、金刚禁行、铃三昧耶之文,作为金刚阿阇梨之禁行;亦有于铃灌顶后,名灌顶前,同时传「印三昧耶」者,亦有同时传阿阇梨灌顶者。



亦有于此后四灌顶之后各传一水灌顶者,因《《此等皆有瓶事随行而名为瓶灌顶故。鬘论亦说一切皆有如来与明妃持瓶灌顶故,从水至阿阇梨六种,同名瓶灌顶故。》》(21-362)



灌顶之观想及仪轨:水灌顶有三种,宗喀巴云:《《次水灌顶略有三法,谓从尊胜等瓶(详后第九章各节所说)各取少水,注于颅杯或螺杯内,作水灌顶。或先以尊胜瓶,次以四如来瓶,次以四天女瓶,随所有曼陀罗诸瓶而为灌顶。若唯一灌顶瓶,则于尊胜瓶中不动体性之菩提心甘露,以右手执杵取瓶上华枝略取瓶水,随金刚端流注灌顶。诵云:「灌顶大金刚,三界皆敬礼,金刚三密生,诸佛前授与。嗡啊班拶邬答迦,阿毗恳拶吽,苏惹达当阿吭。」》》(21-358)



学人若求受密宗之灌顶者,于瓶灌之意义应先了知,而后方受;万勿于未知之前便求受之、或随人受之,以免种下自己所不愿乐之邪教法缘:《《初灌那个瓶水啊,那个里头究竟是什么水?这个水是甚么意思?大灌顶时,光是这个瓶子里头啊,师父头一天就忙一天啊!他就要把这瓶子里头的水,统统要(观想)变成这个本尊的甘露啊(变成本尊受乐所出生的)!瓶上头要按个小杵,以五色线连到他的心,他(观想)将他的心光放进瓶去,还要(观想)引到诸佛果位上的光到里头下去。然后才他自己吃,他自己要见到本尊,得到许可,说你可以灌这个顶--现在我许可你灌这个顶。……初灌,这个瓶灌的水,先要这样加持。加持后的这个水,要晓得想到这个是甘露。无上瑜伽部,都是要有佛父佛母在瓶子里头协同双运(皆须有「佛」及明妃在瓶内共同),然后滴出甘露(然后流出成为灌顶用之甘露)啊。好比有些人对于这个事情根本不相信,那么他就根本不会得灌。譬如像这个最有名的德国人,,,很有名,还着过书。他连这个五肉五甘露都不知道。我解释这个五甘露啊!我说这个大香就是屎、小香就是尿;他说:「啊?为甚么要吃这些邋遢东西啊?」他还怀疑。我说你就根本没有得灌,你根本不晓得五肉五甘露这个重要的意思。那么你自己都没有得到过灌顶,你还着什么书啊?还讲什么名堂呢?还说喔:「这样肮脏的东西为甚么要加?」你根本就没得信心啊!他硬是要(他必须要)想到那个瓶子里头是「父佛母佛」在里头,然后他们里头流出来的甘露(),那个才叫做红菩提、白菩提;要有这个红菩提、白菩提,然后这个灌顶就是从这个地方产生的了。我们由父精母血是产生人了。我们要有了白菩提、红菩提那个甘露呢,我们就能够产生佛啊!》》(32-298、299)



所以灌顶时之瓶水,必须先由上师修观想法,观想报身佛(双身像之「佛」及所抱明妃)在瓶中,生起淫乐而泄出双方混合之,堕入瓶中,名为甘露。上师修此观想完成之后,再取来为密宗行者灌顶,如此方能得灌,否则不能得灌,则不能成为已入门之密宗行者。学佛者应先了知灌顶之意义后,再作决定--是否要受密宗灌顶。由是理论观之,密宗可说是从始至终皆以乐空双运作为成佛之根本思想也;有智之人闻已,自今当知邪正而自取舍,方是有智之人也。



以上所言乃依师灌顶,若修自授灌顶,则须观时辰:《《修自授灌顶的时候,要看你是甚么灌?,就是晚上。如果是师父的自授灌顶,是在早晨;本尊就是上午,空行母就是下午。(32-261)》》以上说一般之瓶灌,下说道灌。



第三节 道灌顶


道灌顶有四:瓶灌、密灌、慧灌、第四灌


先说第一目--瓶灌:欲行道灌顶者,当先修身坛城:《《修身坛城者,先圆修静虑支:观自心间种子字放光,迎请金刚黑鲁嘎(忿怒尊)于面前虚空中,与上师相无异,对其献外、内、密(密供详第十三章怀法)、实相(实相供详第十三章怀法)等供养,及强烈敬礼等,复融入自身,如举灯破闇,身坛城清晰而立,所依亦明晰而立。》》(61-200)



如是观想已,次修守护轮:《《观自身顶门种种金刚杵,足金刚地基,肋骨金刚墙垣,皮肤金刚帐幕及华盖,汗毛箭网,指爪极炽燃火焰,于越量宫中、其所依身之足底风,三叉处火,肚腹水,心间土,脊柱须弥山,身坛城为等边四方四隅,心四脉四门,八支节为八柱,眼五色檐,鼻宝石砖瓦,齿半璎珞,唇舌欲乐作用,耳牌坊,所依之坛城清晰光明而显。》》(61-200)



由修如是道、可得三种体性见:《《实修道所出之三体性见为:现类体性见,空类体性见,双运体性见。……其本身实修行法为:能依及所依之身坛城光明而立,依次得心间意金刚宫殿之本尊容颜坛城,或观红色之第三智慧眼缓缓而动,于其上者专注松缓而观,若显若晦,二皆尽断,其后如前述而修。由专一觉明摄意于智眼处时,以智眼而转遣无明,以觉明清晰而执时,为「无明相所颠倒之有法」。当于其时,二种分别悉皆不入,不独慧眼光明,及其它本尊与坛城等。其遮遣轮涅一切分别,谓「离遍计执意之性相」者,此为择定离一等之类不生之法性亦非,本净之自性清净法性亦非,谓「瑜伽士无分别觉受之识明晰升现法性」。此为以遮遣所破无明相与遍计执意之二种分别,由断治门而安立有法及法性。又,所谓「执持觉明有法,生无分别法性」者,亦由能立所立门而安立。复次唯以执持明觉而生无分别,唯生无分别现前为明觉,谓「体性为一」。至若谓「以其用相异」者,由执明觉门而立有法,若于其时,以其它分别寻伺而空者,乃由生无分别之门而立法性。以其(现类体性见)轻易能持,依次生外内能依所依之坛城本尊而无余,或集摄情器世间之所现一切实有中,于前述见地之智能完全生起者,谓之「现类体性见」。空类体性见:于眼等之一切对境上,悉皆不迷,仅空之觉受朗然明照,其所谓以空类之觉明而执持之法性等,悉与前相同。双运体性见:心住于眼等之时,所修之境亦不生,空之觉受亦不至,觉受有烟、阳焰、如来之于眼前升起时,是谓「双运」,以其非所成于外境,亦非能成于欲想之由,故非实;然其就所升起觉之相而亦非虚,故谓非实非虚。为其所缘对境双运,彼所缘之了知者,谓「双运体性」。…》》(61-204~206)



如是现类体性见,乃是认为觉知心于修观之时,心无妄想杂念,住于觉明之境中,执持此明觉之心体能生明觉之境,复又不于诸法生起分别,此时之觉知心与明觉之境为一,体性不二,故名证得现类体性见,如是名为已发起「见地」;依密宗之道,发起「见地」者即是「初地菩萨」。然而如是菩萨其实完全不知见地为何物?此谓初地之见地乃是第八识之如来藏种智之智慧;此智要由七住位之证得第八识体而得总相智,然后熏修般若系列诸经而起别相智、或依真善知识熏修般若之别相智,圆成贤位之般若智后,再随善知识进修一切种智--楞伽经所说之八识心王法、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五法、三自性、二种无我法,具足修此已,然后得成通达位之见地。今观密宗之「现类体性见」所证之智,完全不知不解第八识性,完全未曾触证第八识体,而言由此「现类体性见」能证得见地,无有是处也。



复次,空类体性见所言者,唯是意识觉知心不迷于境,只住持于觉知心「空」之觉受中,保持其朗然独照之空明境界,其实际「修证」仍然未曾触证第八识心--空性,仍不得言其已具大乘见道功德也。又未断除「觉知心常住不坏」之我见,亦是未得声闻法见道功德者。



而「双运体性见」之言「非实非虚」者,乃是误解佛法者言。觉知心一向是意识心,意识心本是虚妄法,四阿含诸经中、佛说是心为常见外道之「常不坏我」,般若系列诸经中说之为有相之虚妄法,,仍是虚妄法;而密宗以此意识心之体空无色质而名之为空性心,以此意识心双运于明觉之境中,谓为双运体性见之证得,谓此能获得初地至六地之果证,并获得初地至六地之化身果报(详61-523~535),其实无稽,不符佛法也。岂有未证得七住位所得第八识性之般若总相智者,能得其上之初地乃至六地智慧者?无斯理也。是故此处所谓道灌顶所能获得之佛法修证功德,乃是无稽之谈也。



密宗更言由是道灌顶所获之现类体性见、空类体性见、双运体性见,能令密宗行者证得六地之轮涅无别见,亦是虚妄想也:《《(道灌顶之)宗趣:为出世间道中瓶灌六地之轮涅无别见者:其三千世界纳一芥子而无大小,穿墙透壁而无留碍,令河逆流,定执日月,能一变为多,亦由多变为一等。》》(61-207)



此说非实,谓密宗诸师之曾受道灌顶者,多如牛毛,而仍无一人能得如此段文中所述之作种种神变,故知所言虚妄不实。若是唯能于自己觉知心中作如是神变者,此乃想象观,非真有其实质,纯是内相分尔,亦于佛道之修证完全无益,修之何用?复次,轮回与涅盘无二者,唯是第八识如来藏之所住境界,非是觉知心之所住也。此谓第八识心自无始劫来,不曾有灭,故不曾有生,不生不灭故名轮回与涅盘不二。



复次,第八识心自无始劫来不于三界六尘万法相应而起贪厌,故无轮回之可言,亦无生死之可言,故名轮涅不二。反观觉知心(意识)夜夜断灭,不能由前世来至此世,唯有一世;亦永不能去至后世,故说觉知心有生--缘此世之色身而因如来藏生;故说觉知心有死--色身坏已即随之而坏,受生入胎时永远断灭,尽未来际永无复现之时,来世之觉知心乃是另一全新之意识,故说觉知心有生死。如是有生有死之觉知心,云何可说为轮回与涅盘不二之心耶?无斯理也。是故唯有第八识心方是轮涅不二之心,今者密宗古今诸师悉皆不知不证第八识心,而言觉知心如是修行道灌之法,能证初地之见地及化身果者,其谁能信?唯有无智愚人信之尔。



第二目--密灌:施行密灌之前,上师须先勘验弟子之气功已否成就?若未成就者,不得为其传授密灌之法。接受密灌之行者,于灌顶之前,须先奉献曼达及观想供养除罪,以修集福德资粮:《《为积集顺缘之资粮故须献曼达,其法:观面前虚空中杂宝庄饰之座上,有莲、月,其上复有自己之根本上师,彼为三世诸佛身语意之体性,与金刚持无异,周匝一切传承祖师及诸佛菩萨围绕,以自心所悦之相而住。于其曼达瓶上献七堆花,为所缘之依凭;自性根本清净之吠琉璃地基上,四洲、须弥山、日、月、人、天无不圆满齐备。复次,于世间界中悉皆充盈由自己悉皆无执之所供养一切资具,誓愿集积自主三世圆满受用身之一切善根,不观前面之一切客众,一再献供,祈请加持自己能生现证悟、禅定、无边功德相续。如是祈请,且持一定数量次。复于上生强烈敬信,谓「除遣违缘」:诵念百字明,及观自顶上金刚萨埵安住,一面二臂,持铃杵;佛母--金刚慢母--持钺刀颅器;二身皆白,以诸宝、骨饰庄严,金刚跏趺相交抱;其心间月轮坛城上白色吽字,由彼生甘露相续,充盈薄伽梵金刚萨埵佛父母身中;复如兴云雨般(复又犹如行淫一般),其甘露续自顶门而入(其下体流出继续自行者顶门而入),消除一切黑相(消除一切黑暗业相);甘露续清净二垢道已(甘露继续清净尿道与谷道之后),复自二足心流出(复自行者二足心流出),智甘露(佛父母所降赐之)盈满身中诸处,复诵黑鲁嘎百字明(复诵欢喜金刚之百字明)。如此积集资粮、净治除喜,经年累月而行之。以其二者之持数定量,献其数于上师,若其同口,则生大障碍及劣定;若异口,则生妙定及障碍少。》》(61-224~225)



如上所举口诀之意,其中隐语经余加注已,读者阅之自知其意,无须再加解释。百字明之意涵,容后另述,此处暂置。密宗行者如是「修集福德资粮」已,方可正式进修密灌之前行与正行道。



密灌之修行次第者,先修自加持次第道;此有前行与正行,前行者:《《先行静虑九支。复行三净治,其身净治者,转头颈,双手各摆动,二足猛烈抖,此所谓五肢之净治;如是如实而行,至疲累时,身语意弛,自显自松缓。其语净治者:舍诵经及聒噪等,为摈除语业。意净治者:暂舍本尊瑜伽等静虑观修,意离诸业而厌离。如是三种净治,须经年累月而行之,禅定势必自生,设若不生,则行静虑之正行。》》(61-226、227)。如是前行所谓之静虑,并非中所言之禅定静虑,而是密宗自行创设之静虑法门,依之而修者,不能成就 佛于三乘诸经所说之禅定等静虑功德及境界,皆是依于密宗之成佛妄想而别设之「静虑」法门观想尔。学人应知此事实,莫将密宗所自创之「静虑」,误认为即是佛所言之种种三昧法门修法,于下随说之:



静虑之「前修」有三:《《身要:身跏趺或危坐,以舒适为度。然其背须无倚靠而直其椎骨,头微俯,眼上翻,舌抵上颚,唇齿相合,此为身要之建立,如筑屋之墙垣。次以鼻猛烈呼息三回,此语要之建立,如扫除屋中不净秽物。次心要之建立者,放怀散心,出息如逸马奔马;以此前行三法中第一法,为利益一切有情故愿成佛,即是修菩提心。修上师于顶门安住,于彼生强烈敬信。诵吽字为守护轮,以诵吽字修本尊。此静虑九法为一切静虑之前行。》》(61-227~228)



静虑之「正修」者:《《…其气瑜伽纵令清净正觉,亦曰不可思议,且其口诀亦为二万一千六百诀,略为九百诀,复略为二百二十五诀,复略为十诀,复略为集「出、入、住、遍」等四诀。于其气瑜伽自在,以此四诀,能行一切道,谓命懃、或金刚诵。其外出有四:命懃均出、止懃出命、劲生均出、口有声出。其内盈之口诀有二:止懃盈命、口无声入。其住(之口诀)为能行道相合。如彼实修时,各有四要,即:实修方便、究竟之量、生何功德、离何过患。》》(61-228~230)



复修五不观待轮:燃灯、梵雷、脉瑜伽、舂棒轮、点瑜伽(61-242~253)。又加修三观待轮:利、迅、固(61-254~261)。复有五不观待轮及三观待轮之修习口诀及其它口诀与所缘七法:拙火红、火燃炽、明点交征、火轮、火猛炽、火极炽、火遍炽等修法(61-261~265)。由修此诸法故,能得「见地」而生四定,所谓:烦恼自生定、分别自生定、空寂自生定、轻明自生大智定(61-266~267)。

至于此「静虑」之实修法及其要诀,皆是在气功及种子字之观想上,以及观想明点运至下体尖端引生其淫乐而如何不使漏失等法门上用功。然后言如是用功修行者,能得「见地」及四定等;然而此诸定慧等内涵,皆非佛门中所修之静虑与定境,亦皆非是佛门中之般若智慧;皆与三乘诸经所说之第八识主体无关故,名为「心外求法者」也。依如是外道之修法,而言可以证得中之「圆满报身任运成就果等」(详见61-230~269,文长繁琐故不举述),完全与佛法之断惑证果无关;法道迥异,所证果报之内涵亦迥异,绝非是佛法也。



密宗行者如是精进一心修行,所得宗趣为临终光明、不须混藏于死时修、亦可得究竟宗趣--得圆满报身任运成就之果(61-269)。然究其所说所证,皆是外道邪知邪见之修行法门,与诸经所言之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修证完全无关,所谓得圆满报身任运成就之果者,其实与所修证之圆满报身果无关;密宗行者不知其谬,随顺其邪见邪法而精进邪修之,所得之果报则是邪证之外道境界,及得「大妄语--未悟言悟、未证谓证」之重罪,以及「破坏正法弘传」之大恶业,何其冤枉?



行此密灌时,上师必须能作观想--观想「佛父佛母」于宝瓶中交合而乐空双运,降注「甘露」于宝瓶中,方可为密宗行者灌顶,是故此灌又名为「观想的三灌」。若上师对于如是观想不能成功,则不可为人作此密灌;纵然灌之,亦无得灌之实。



密宗上师欲为人作此密灌之前,必须先已受此密灌,并取得阿阇梨资格,娴熟此灌顶之仪轨及内涵意义,并能观想成功,而后始可为之。阿阇梨灌顶者,如宗喀巴所言之金刚阿阇梨不共灌顶云:



《《金刚阿阇梨灌顶之正行,如持祥云:「又不退转灌顶,于金刚与铃三昧耶,增身加持。」又云:「由此加持令成欲天体性大印(由此加持令成欲界天男女交合受乐体性之大手印),即是印三昧耶。」谓授印三昧耶时(谓授予双身法密意之大印三昧耶时),即授阿阇梨灌顶之正行。罗侯罗吉祥友常住金刚亦说授印三昧耶,作欲天父母抱持状时为阿阇梨灌顶。为证如是印三昧耶,故引「智慧满十六(谓密灌时所需之智慧母须年岁方满十六岁者)」等。毳衣大师亦云:「此中自欲天身金刚持性,以结合次第加持令作抱持状,即大印三昧耶。」



此说以印三昧耶颂令如是行。……云何亦引「智慧满十六」等?……以修身为欲天父母,是阿阇梨灌顶之因支故。由证三昧耶,须修欲天父母,故引「智慧满十六」等。意谓应修智印作如斯状。「金刚铃结合」者,谓持铃杵修抱持状。寂静论师亦云:「金刚铃结合者,谓由双手。」「为上师灌顶」者,谓由抱持生妙乐三摩地(谓作此秘密灌顶时,要有方满十六岁之「智慧母」抱持交合而得乐空双运--生起乐空不二之妙乐三摩地而,产生男女混合之--红白菩提心--作为灌顶之用,方能成就秘密灌顶之实质)。……时轮大疏中云:「次将铃杵授于弟子手中,而授某甲金刚之阿阇梨。」谓于瓶灌顶前,由三三昧耶门中传一阿阇梨灌顶。……如是第一瓶灌顶者,如略续云:「初触祥慧乳,即是瓶灌顶。」欢喜于「智慧满十六」等,释为:瓶灌顶及以阿阇梨灌顶,是依真实明妃(是依实体明妃、而非观想之明妃)而说;第二瓶灌顶者,谓由抱持触九明妃(言此灌顶所须用之明妃应达九人之众,一一与之淫合而生妙乐故生种种多量男女混合之以为灌顶之用)所生妙乐,唯多寡异,余与前同。》》(21-363~366)



此中所异者,唯是明妃之多寡差别;宗喀巴作此说者,意在授此「上师不共灌顶」时,由上师之一一与彼九位明妃淫合,而现场表演并告知受灌之弟子,令弟子了知种种女人之性欲差别,则受灌之弟子成为金刚上师之后,将来为异性弟子灌秘密顶时,能知如何令其种种不同种类之女弟子达于、而体会其中淫触之乐空不二等,受灌弟子由此缘故而取得阿阇梨(上师)资格之秘密灌顶。



如是密灌,宗喀巴主张须用实体明妃多达九人,令于灌顶坛中一一与上师淫合而取得,作为密灌之用;亦令弟子了知种种不同女人之同异等,以后为他人授密灌时,方知其中之方便与善巧也。各派密灌之阿阇梨灌顶,大多主张明妃只须一人即可,黄教宗喀巴所造《密宗道次第广论》此段文意中,则主张须有九人;唯此有异,其余无大差别。以上所言乃是道灌顶之密灌,及上师不共灌顶。



密灌之立名者,宗喀巴如是云:《《……此之三昧耶者,『结合经』说:依五甘露,不害众生,不舍女宝,不毁师长。名义,是以父母菩提心密物(男精及女人)灌顶,故名密灌顶。秘密灌顶嗢柁南曰:『供明妃请白,生弥陀弟子;师长及佛母,二密物灌顶(以师长及明妃行淫后而与明妃之混合,名为具足红白菩提心甘露,即是二种秘密物),授灌顶清净(依此规定而灌顶者,方是清净灌顶)。』》》(21-397)。是故密灌必须以男女之混合液作为甘露而灌顶,若不具备此二密物(男上师之白菩提心及明妃之红菩提心)者,则密灌即成不实,不能成就灌顶功德--不名清净灌顶,不名得灌。



第三目--慧灌:下说道灌顶之慧灌。此灌由上师实行无上瑜伽(与异性在灌顶坛中淫合而取得甘露)而为弟子灌顶,并随宜解说,故又名为实行的第二灌--第二灌中只略作解说故(上师不共灌顶时方有详细解说,非「上师不共灌顶」之密灌,只作大略之解说)。上师以曾受「阿阇梨不共灌顶」,故已了知密灌慧灌之真实意涵,因此能为其弟子作密灌及此智慧灌顶。



弟子欲受此灌顶之前,必须已先随上师修成风瑜伽,并能自由提降明点,亦能降于摩尼(男性之摩尼谓,女性摩尼谓,亦名宝珠轮)受乐而不漏者,方可受此灌顶。受此灌顶之弟子,必须已先受秘密灌顶,否则不许受此智慧灌顶。意谓欲受此灌者,必须已经了知密灌及此灌之内容及涵意,然后方可受此灌顶。若不知其意者,灌顶已,必谓遭受上师之性侵害也。以此缘故,恐将伤害密宗之名声及「弘传事业」,是故有诸严格限制。



灌顶之法:先须寻求具相之明妃,此说共有六相之女:《《1、具兽女:上身乳坚实,下身丰腴紧密,腰细,步态悠闲,见男子时目不瞬眨,其体气及密处有麝香味。2、具螺女:总相为骨粗,肉滑软,脐有右旋螺纹,身力大、迅捷,音清亮快疾。3、具象女:总相为身肉丰腴,身肢短,力大,眼小,耳长且大,出汗时其味极馥,聪慧寡欲,蜂常缠(绕)之。4、具纹女:肉色微红,脐上有三竖纹,眉间有一竖纹,诸肢节纤长,身肢多有吉祥纹者大吉,护爱孺,如此者应特赞许。5、众相女:具四种功德,或具二、三种功德。其它教授中亦有为具牛女,此女与具象女同一性相。 此外亦有谓具莲女种性(谓子宫口--中脉下端之脉口分明而易于与相接)者。…彼无论为何,其应具发卷、眼媚、眉际无断,口与息有麝香味,前有一特殊齿,乳坚实,脐上三竖纹,额上一竖纹,下身腴阔,莲(下体)无须,丰颊,有龙脑花香,乐行能为坛城行止(及)事(双身修法)等功德。若具此等功德,方为合适成就之所依(女)。》》(61-275~276)



如是觅得具相之明妃已,次须净治所生--将所觅得之明妃加以净治,然后方可用作双身修法之「佛母」。净治之法先以闻思「佛法」而净治之:《《由闻金刚乘四部密续(由闻金刚乘四部密续所说双身法)之时,生起不共信念(信受此不共显教之金刚乘法门),以断戏论(对双身法具足信受,而断除轻视蔑视双身法之言论),无畏行于甚深奥义(不畏惧共修此双身法之甚深奥义理)。》》(61-277)



次须以戒行净治之--令彼明妃加受密宗之三昧耶戒,以防后来泄密:《《受十善,极行于此法(努力修行此双身法),行布萨至圆满之优婆夷时,其以别解脱戒、菩提心戒、菩萨戒等清净相续。》》(61-277)



然后须先为此明妃灌顶,令其成为金刚乘弟子,方可与此明妃合修乐空双运之法,令明妃笃信双身法为最上佛法;于后始可藉与此明妃合修双身法,以取得「甘露」而为求受慧灌之弟子作慧灌之行:《《以灌顶净治:即以四种灌顶圆满而清净。》》(61-277)



如是净治明妃之后,尚不能作为明妃而用之,尚须锻炼此明妃修成瑜伽禅定(宝瓶气及明点之升降功夫),方能配合上师于慧灌过程中之乐空双运提降等行,而成就慧灌之甘露(而成就慧灌所需之--密宗谓此为双具红白明点之菩提心甘露。男上师之为白菩提心甘露,明妃之为红菩提心甘露):《《以瑜伽禅定净治:以瑜伽之力摄气,以能持菩提心(以具有能持明点不漏)者为之。》》(61-278)



此谓明妃之条件,于萨迦派而言,亦极严格,不具此诸条件者亦不能用之。如是严苛之标准,意谓:必须明妃亦能控制自己之,于上师许可时,方入等至()中体会乐空双运之境界,如此方可取得明妃之红菩提心(),如此配合上师而同入中,方能取得等分之红白菩提心(令男性及女性之相等,亦令双方之分量相等),方能为密宗弟子作智慧灌顶之用。是故萨迦派之修行,欲觅取适格之明妃,亦非易事。觅得之后,尚有许多工作须要完成之,否则不能为弟子行此第三智慧灌顶也。



上来所言,乃是萨迦派所主张之明妃,彼所需具备之条件,较他派严格。觅得明妃而净治之后,入灌顶坛已,尚须语、欲、加持等匀:谓身语等匀、所欲等匀、加持等匀。此属上师于智慧秘密灌顶中所应为之事,容于第九章之双身法实修中举证述之,此处暂置。



此灌顶中是否必须使用明妃与上师合作,古印度已是众说纷纭,故宗喀巴如是云:《《…故在印度凡十七家,有说第三住摩尼乐(有说第三灌时上师应住于引生之大乐中),从彼出菩提心(从彼大乐而、泄出白菩提心----以供弟子舌尝之用)即为第四(即为第四灌顶);有说第三灌顶无间(上师与明妃同至而观乐空不二,上师与明妃同时双运乐触与空性观,即是无间。由此而取得之称为红白菩提心,而由受灌顶之弟子)舌尝(此)菩提心为第二(灌顶);有说第三(灌顶为)无间(舌尝菩提心),用余明妃(若必须再用其余之明妃,不止一位明妃者)为第四等(则为第四第三灌之灌顶)。》》(21-399)



由宗喀巴此段文意,谓由于第三秘密灌顶之是否须用明妃(若不用明妃,则由上师以观想之法而生乐,因此而取得菩提心。或由之法)而取得白菩提心;或不仅用一位明妃,尚须用多位明妃,然后取得多位明妃与上师之合成红白菩提心,而为弟子灌顶及令弟子尝之,各派众说纷纭,并无定论,非是绝对之法。是故他派中亦有主张可仅以语言说明,令弟子了解即可者:《《谓传第四灌顶之时,如前晓示,唯以语言令生了解,即为弟子传彼灌顶。弟子亦唯由于语言立为得彼灌顶,是为成法器之第四灌顶。》》(21-397)



宗喀巴则认为,应有明妃合作而取得红白菩提心,以之作为秘密灌顶之用:《《为讲经等所传后密灌顶,谓由师长与自十二至二十岁九明等至(谓须由师长与自十二岁至二十岁各种不同年龄之九位明妃,一一与之交合而同入中而观乐空不二,而后一一于明妃下体中而收集之),俱种(具备九明之红白菩提--上师与明妃混合后之--俱有男女双方之种子)金刚(此名为金刚菩提心)注弟子口,依彼灌顶。如是第三灌顶前者,与一明(与一明妃)合受妙欢喜;后者随与九明等至(后者则是随即与九位明妃同入中),即由彼彼所生妙喜(而取得甘露为弟子灌顶),……》》(21-399~400)



是故究应与明妃合作而取得「菩提心种」?或唯上师自身之「白菩提心种」即可灌顶?或应与多位明妃共同合作而取得「红白菩提心种」?方能为弟子传秘密灌顶之法?各派对此并无一致之定论,宗喀巴则认为应与九位明妃同入「等至」,然后取得「俱种」,而灌入弟子之口,引生弟子舌尝之淫乐,方是如法清净之灌顶。



萨迦派则认为必须与明妃合作,方能为弟子传授秘密灌顶:《《第三得灌:寻思之分别有三:一、初即少量寻思者,密灌之物,于螺与蚌中现行(于与中出现),后置其舌上(然后置于弟子之舌上令尝)。二、略分别者(弟子若稍微分别此秘密物为不净者):其物以乳、酒等调和配置而赐饮之。三、大分别者(弟子若于此密灌大生不净之分别心者):其物不能置舌上(弟子不敢尝食故),则仅示于喉间明点(则仅在弟子之喉间沾点即可)。》》(61-193~194)。既言螺蚌二物,则知是主张须用明妃者也。



如何请求金刚上师传授此秘密灌顶?宗喀巴云:《《先供物请白者:以幔帐等隔成屏处,弟子胜解:「师为金刚萨埵」,以具足三昧耶之智慧母--生处无坏(生产之处无坏)、年满十二等之童女--奉献师长(以私处完好无坏而年满十二岁至二十岁童女九人奉献与师长同乐而作供养。「等」字谓十二岁一人、十三岁一人、…乃至满二十岁一人,共为九人)。如《大印空点》第二云:「贤首纤长目,容貌妙庄严(容貌必须美丽),十二或十六(年岁须在满十二或满十六岁之间),难得可二十(若有困难者,则可用满二十岁之未婚女人奉献师长行乐,以取得师长欢心)。廿上为余印(若超过二十岁以上者,则属于其余手印之用者,不适合作秘密灌顶之用),令悉地远离(会使得密灌所应得之悉地皆远离而不能获得故)。姊妹或自女,或妻奉师长。」》》(21-376)



如是随于自己之财力高下所能成办,以胜妙绝色之年轻少女,或以相貌稍劣之年轻少女,或以已经年届二十之女人,供养上师令悦。乃至财力微少、不足以募得他女,而以未逾二十之自妻、姊妹,或以家中年少之女儿,用来供养上师,取悦于上师,然后方可获得上师传此秘密灌顶之传授。此即是宗喀巴所说请求上师传与密灌之请白方法。

宗喀巴复云:《《修「密灌顶物」者,次由师长具主尊慢,将俗女身观空之后,(观想出)生天女身,先应加持金刚莲华(先应加持明妃之女阴),而(与明妃同)入等至(同入),(于时应)念诵:「嗡萨缚达塔伽达阿奴惹迦那,班拶娑跋缚,阿摩郭吭。」此出幕经与集密经。(然后再观)想以心间种子放光召请毗卢佛(密宗所说之双身像报身佛)与佛眼等入定(入中一心不乱、不起分别心),(再观想毗卢佛父母行淫大乐而流出红白菩提--)从毗卢门(从自己顶门进)入自身中,大贪融化,经阿缚都底(经中脉)至金刚摩尼(至),坚固俱生(令阳具坚挺不软而生起俱生乐不中断)。如集密后续云:「金刚莲华合(男女二根和合),集诸有金刚(收集诸有之金刚心--及女方之),身语意加行(指行淫过程中之身语意业努力等行为),彼悉摄心(悉摄入于男女双方菩提心)中,由金刚路出(由尿道出精),降于弟子口(再注入弟子之口中)。」》》(21-376~377)



宗喀巴又云:《《传密灌顶法者,次从莲取其金刚(接着从明妃之下体取其金刚心--):以大指无名指取摩尼宝(以手指撮取上师射于明妃女阴中之),胜解「如来化汁与自菩提心无二」(应当生起胜解:如来化现之汁液与自己之菩提心无二);恐彼持「语金刚弥陀慢」之弟子见而不信,故遮其面,非彼手眼所及(不令弟子眼见或以手触及),诵金刚鬘经所说之:「过去金刚持,为佛子灌顶,以妙菩提心(以如是上妙之菩提心),今为子灌顶。」又诵:「嗡啊班拶枳吽」等主尊咒,(将--金刚心)置彼口中。弟子亦应想是毗卢佛等一切如来总集体性,念诵「阿贺摩诃苏喀」而咽,咒义为希有大安乐。次明妃从定起(然后明妃从一心受乐之境而起身),不着衣服,于莲华(于自己之女阴)中取甘露滴,如是置彼(如是置于彼受密灌之弟子)口中,彼亦如上而饮(弟子亦如前面上师所授一般而饮之)。言如是者,谓非眼手之境(不许弟子观见及手碰触之),亦以大指无名指取,如前诵咒及颂(而赐与弟子尝之)。言如上者,谓以总集一切佛心(观想一切佛父母合于上师与明妃身中而行淫受乐流出红白菩提心,由密宗行者收集之)而饮,亦如前诵「阿贺摩诃苏喀」。月称论师……等说:虽一弟子(虽然灌顶时只有一位弟子受灌),亦须父母俱传秘密灌顶(亦须上师与明妃二人在密灌坛场同时行淫而传秘密灌顶),缺一不成(若缺明妃或上师其中一人,即不如法)。》》(21-376~377)



由如是宗喀巴所说,及其所举密宗月称「菩萨」之说,则已显示秘密灌顶必须有明妃合作,方能具足红白菩提心,月称已说「虽一弟子,亦须父母俱传秘密灌顶,缺一不成」故。



随后之灌顶,宗喀巴如是云:《《如是五次第论及摄行论亦说:将菩提心(将)安置瓶内或杯中而为(弟子)灌顶。明显双运论说:师长以大指无名指,(将)授弟子口之后,仍将(其余)菩提心()放螺杯等中,和以香水,唱吉祥颂为先而为灌顶,引月密空点经为证。……秘密灌顶之体,如大印空点第二云:「由大无名合,受用入内身,尔时生正智,犹如童女乐。」谓以师长父母空点安置舌上(此说以上师及明妃之安置于弟子之舌上),由尝彼而生妙乐三摩地(由尝彼以引生淫乐而入妙乐之一心不乱境界)。……秘密灌顶之后,弟子先以「菩提金刚」等文请白师长。师长次以前所供养、具三昧耶与律仪之明妃,或其余有妙色像者(师长随即以受灌顶之弟子在方才所供养之美丽明妃数人,或其余具有妙色像之明妃,指示弟子),告(告诉弟子)云:「此悦意色像,佛观汝应依(「佛」观察而认为:汝应依止此等妙色之明妃而修双身法),轮次第结合(自己中脉内之五轮须依次第与明妃之中脉五轮结合:谓全身皆须紧密结合,及由下体运入明妃中脉下端,而与明妃之明点在明妃之中脉五轮内结合运行),当受胜妙乐(应当由此享受殊胜之妙乐),由金刚跏趺(由坐姿之淫行及第四喜之乐空双运),心(及觉知心明点)入摩尼(移至)中(而引生第四喜大乐)。」令其了知(令弟子知晓此密意)而(将诸位明妃付)与弟子(弟子随即与此众位明妃而共修双身法)。……明妃以红花等妙香涂饰(之)(内有淫)水(出)生,(手指自己之下体而指)示弟子曰:「希有妙莲花(这是希有美妙之莲花),具一切安乐(具备一切安乐),若如法依止,我常住彼前;亲近诸佛等,如作莲花事(若作双身修法之莲花事业),自在大乐王(此谓密宗所说之报身佛--譬如密宗之普贤王「如来」),恒于此中住(永远都是住在此莲花中)。奔拶(依止)木叉(解脱)贺(可喜可贺)。」》》(21-377~382)。此即西密黄教宗喀巴所说之密灌也。



为何缘故传授此第三秘密灌顶?宗喀巴又云:《《秘密灌顶(之目的),为令(弟子)成为信慧之田,守护三昧耶,及清净语。成「信田」者:谓于密咒(及)密行(双身修法)不生邪疑,信心坚固。令成发生彼信法器之理:谓将明妃奉献师长,及尝师长明妃等至二界(及尝二人大乐后之男女混合后之),由师长与本尊力故生殊胜乐,遣除不信。……空界,.拏热跋谓(为)师长父母(上师为父、明妃为母)金刚(阳具)莲华()交合(名为)空界。此中实具二界(此空界其实具有上师之种子及明妃之种子,故合名二界)以及香水(以及),余者集其净分精华。清净语者,谓不异「主尊父母」之「师长父母」等至(中之一心不乱境界)所生俱生喜之密物(所生第四喜而混合后之),与请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所化体性无可分别(谓诸佛亦由此红白菩提种子所生,故皆同此体性故无分别);具大力故,尝彼能生大印点中所说如童女乐。如是彼乐下至舌喉等处,能净彼彼诸处脉风,故能净语。由舌尝受菩提心味能净语者(由舌尝味而能清净语业者),是密灌顶之力。由身领触二界(由色身领受上师与明妃行淫混合后之所产生之)触尘、能净意者(而能清净意业者),是第三灌顶力。如是由彼胜物因缘,加持脉风及菩提心,故成修脉风猛利等瑜伽之器。由修彼等,成自加持幻三摩地之器,故于修习彼道获得自在。》》(21-416~418)



由宗喀巴如是等言,可知传授第三秘密灌顶之最主要目的,乃在于令弟子成为可以修学密宗双身合修法之「道器」;藉由秘密灌顶之理论说明,及其内容说明,令弟子信受其法,不生怀疑而领解之,准备起修双身法,此是第三灌「慧灌」之主要目的。



(待续)


传播特色,历史,文化,风俗等内容。坚决反对邪教,反对分裂,反对迷信,反对极端。,活佛,堪布,法王,保护妇女儿童不受侵害。

如果您有与我们平台相应的文章,,骗色,威逼,侵害的事例请您记录下来,投稿到3163669273@qq.com

,,我们一起来营造祥和清静的生活!


附录说明:


1、投稿之文稿,视为作者已授权我们有刊载权,并得转授权其它刊物或媒体(包括其它网站)刊载。但以上授权,不妨害作者刊印或结集出版自己文稿之权利。

2、基于编辑需要,我们对来稿得作适度的删修;若不愿修改请于投稿时特别声明。

3、来稿是否采用,以及是否作适度的删修,系由审稿的相关人员而决定。无论采用与否,均不退件,请预先留存底稿。

4、因我们纯为自利利他而非是商业性质,故对您的来稿仅表示谢意,无法支付稿酬。非常赞叹您与我们共同成就这份功德。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平台属于个人的非赢利性平台,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我们将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原文明确注明“禁止转载”,我们一定不会转载。如果我们转载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想让我们转载您的文章的话,请来信告知:3163669273@qq.com

2、本公众平台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公众平台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公众平台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任何透过本公众平台而链接及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公众平台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4、本公众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平台下载使用,请在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著作权,保留本公众平台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长按二维码即可自动识别关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