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独家专访 | 东方网总编辑徐世平:我本质上还是一个文人

2021-12-05 09:34:54


本文 5160 字

烧脑指数:★★★

阅读大约需 15 分钟

媒通研究院



媒通按:在传媒业大转型大震荡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英雄与失意者并出。这是最痛的时代,也是最快的时代,在变幻莫测的进化场景中,那些锐意改革、救亡图存、舍我其谁的传媒操盘手本身就是潮流的方向,其智慧和担当,应为行业最大赋能,应为同仁鼓呼。媒通社将以史家之笔、赤子之心、专业之力,记录这个行业60位先锋操盘手的思想与行动,并将在明年3月集成《舍我其谁:中国传媒顶级操盘手访谈录》出版发行。您想了解哪位媒体人的最新思想和战略?您想获得哪方面的一手资料?只要您在后台留言与提示,媒通社将全力以赴找到您想要连接的操盘手。没错,下一个访谈对象,由您来定!



2000年5月28日,上海解放纪念日。


这一天,从上海滩最有影响的百年老报《申报》馆旧址(汉口路309号)孕育出了一家全新的媒体。上海第一家新闻网站东方网上线。特殊的日子,特定的地点,这都预示着东方网的傲然出世,衔着金香玉而生。


当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集纳整个宣传系统的资源来打造一家在地方上有影响的网站。东方网筹备之初募集了六个亿的资金,股东单位涵盖了上海的主要新闻媒体。


2000年2月2日到5月28日,东方网奇迹般地成功上线。回忆起当年的激情百日,作为创始人之一的徐世平依然记得当年的筹备细节,全班人马一不谈待遇,二不谈将来,三开始干活,几乎是24小时工作,日夜奋战,一分一秒抢出来这最后的上线。


弹指一挥间,17年倏忽而过。如今的东方网已然在新闻门户的竞争中拔得头筹,并大举转型改革,努力在移动互联网取得一席之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东方网总编总编辑、东方头条总编辑徐世平,听他讲讲东方网的传奇之旅。

 

媒通社:回首5年转企改制之路,东方网在迈出稳健步伐的同时,努力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请问近5年来,东方网取得了哪些媒体融合转型的新成绩;在移动传播方面做出了哪些新部署?

 

徐世平:“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媒体融合何尝不是步履维艰、卧薪尝胆最终破茧成蝶的过程。东方网在PC端耕耘了十几年,一直是领先的,到今天,东方网在全球所有网站的排名270位,省级新闻网站综合传播力始终排名第1,新闻产品“东方头条”在官办媒体移动APP排名中保持第1

 

随着移动互联网地发展,媒体融合或者说“互联网+”是必经之路,东方网的移动互联网转型总体而言并不激进,我们认为,没有找到模式就盲目转型,是不靠谱的,所以我们决定先摸索,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东方网的媒体融合更多的是思想意识的融合转型,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形成特色和优势,才是值得考虑的。我们的媒体融合坚持技术领先、资本贯通、特色运营为抓手,,重点发展移动端产品如“东方头条”、“翱翔”、“新闻早餐”、“东方输入法”等。可以说,因为媒体融合的成效,我们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一席之地。未来,东方网会有更多积极大胆的尝试,请拭目以待。




媒通社:今年初,随着集指挥、演播、展示功能于一体的融媒体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东方网全媒体采编播“一触即发”。请问融媒体中心的投入在稿件制作、发布流程、终端分发等方面取得了哪些具体的突破?


 

徐世平:今年初,东方网的融媒体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集采编播多终端、多平台发布功能于一体的,全媒体采编播“一触即发”。其实2014年底,,工程建设周期,长达两年之久。,也不断深化。不过,我们从项目设立之初,就有一个基本判断,,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的目标,就是将东方网旗下的所有板块的信息数据完全打通,形成一个共享共用的数据平台。、表面化的概念,而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平台。 

 

东方网融媒体中心集指挥、演播、展示功能于一体。在稿件制作上,建立了多媒体稿源资料库,实现了智能化的新闻自动配图,在简化编辑操作流程的同时也改善了受众的阅读体验;在稿件发布上,,打通东方网旗下多终端、多平台的发布渠道,编辑只需轻点鼠标,目标稿件便可在东方网、东方头条、翱翔等各平台终端同时发布。

 

最大的突破是我们基于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各栏目新闻点击率和评论数,动态刷新热点文章,为新闻决策、新闻挖掘提供数据参考。当遇到重大突发新闻时,融媒体中心将整体切换成东方网全媒体采编指挥中心和监控中心,对网站采编播流程进行全面、实时监控,并对新闻事件作出最及时、快速、高效的反应,实现全网资源的最优化调配。

 



媒通社:“一体两翼”,即以“新闻”为主体,以“政务”和“社区”为羽翼,是东方网探索出的融合转型的新路子。请您具体介绍一下三者之间是如何有机的结合起来的,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徐世平:过去十几年,我们一直在琢磨其自身定位和发展战略。东方网作为新闻网站,当然要做好新闻,但新闻网站不能只做新闻,东方网既是媒体,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一家主业突出、多元发展的互联网公司。所以我们就此制定了战略目标:一体两翼,就是以媒体作为核心业务,新闻+政务”和“新闻+社区”是发展助力的两翼。

 

其中,传统政务是我们做得比较成熟的。目前,东方网已为160余家政府机构提供包括网宣、技术、机房建设与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服务,覆盖上海62%以上的政务类网站。此外,东方网还积极拓展特色政务类频道合作,如与上海市委政法委合作开设“政法频道”,与上海食药监合作推出“上海食品安全频道”等。政务服务的过程,也是做好政务内容生产和媒体影响力延伸的过程。

 

另一块就是社区。所谓“上天入地”,互联网公司再天马行空,最终服务是要落地的。“智慧社区”也是东方网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之一。我们在上海布局了2000多个物理点,包括社区信息苑、智慧屋、网吧等等。这些服务过去都是分散操作,各行其道,没有形成合力。最近几年,我们制定“东方网智慧社区服务战略”,把线下网点作为平台来打造,引进专业服务商给老百姓提供服务,提供包括公共数字文化、生活、城市、社区电商、党建等线上、线下的服务,同时将“新闻”加载其中,增强东方网整体的传播力、影响力。

 



媒通社:目前,平台化建设成为潮流,近两年强势崛起的东方头条也正在沿着这个方向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请问东方头条在平台化建设方面的优势何在?



徐世平:平台化建设也是媒体转型老生常谈的话题,“东方头条”成立仅2年,但成绩非常不错,不仅迅速实现盈利,在传播力和影响力上都表现不俗,截止2017年9月,东方头条的独立覆盖用户近6千万,APP装机量也已超过6千万,,始终排名第一。

 

这个产品,最早是从一个10几人的技术团队、从做输入法开始的一个全新尝试。在做输入法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流量、用户阅读习惯的分析等基础,顺势而为,公司最终发展成几百人的团队。东方头条。它包含三方面的信息服务,包括PC端、H5的和APP,同时在渠道、产品、平台、技术、传播、资本上进行市场化运作,真正打造一款有新闻网站特色、同时也受市场欢迎的移动端聚合类资讯平台。东方头条去年做了7000万利润,今年目标是2亿的净利润,目前已在积极谋划上市的进程中。

 

从东方头条为例,东方网对平台化产品的打造,可以说优势在于确定技术为主导和驱动,着重聚合分发、流量变现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

 



媒通社:新技术正在为新媒体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在第三届中俄媒体论坛上您也指出,跨媒体的智能技术会让媒体传播变得更加匪夷所思。您认为这些变化对于新闻行业而言,会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徐世平:2016年度中国的移动端的用户有7亿,全球的移动用户已经有20个亿,移动互联网已经从单一的触屏信息趋向于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VR和AR虚拟实境等新技术。新技术新革命,正成为媒体发展的大趋势。过去传统媒体技术是“给受众什么,受众就看什么”,而现在的互联网是“受众喜欢看什么网络就给什么”。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传统媒体正以新的表现方式通过新的媒体渠道传播内容;新技术正在为新媒体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的未知,远大于已知。

 

从目前可见的趋势看,大致有四个方面的新技术,正对媒体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第一是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及终端技术发展推动行业进入信息碎片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获取便捷性等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需求之下,个性化的社交及新闻聚合服务应运而生,国际上的“Flipboard”、“Zite”,中国市场上的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以及东方网的“东方头条”,都是通过智能分析技术为用户筛选个性化互联网产品,发展势头迅猛,这些新媒体介质超强的运算应用能力是典型的人工智能标志。



第二是AR/VR虚拟技术:2016年被喻为VR元年,我认为虚拟实境技术将促进了媒体与新兴科技公司的联合,两者合谋共赢。沉浸式的现场体验,时空穿越式的场景体验,真实还原了新闻现场,增强了报道的客观性和新闻的可看性。媒体利用人工智能或VR、AR,实现从技术到内容的全方位转型,也为媒体进一步转型与媒介融合带来一丝曙光。

 

第三是视频技术:中国网络视频的质量越来越高,接近电视节目的水平;伴随式收看成为网络视频的主要观看方式;网络视频的精准推荐和互动传播,催生新的盈利模式。视频技术将是未来媒体传播的重要动力之一。

 

第四是社交技术:社交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已经对中国媒体的内容产生巨大影响。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开始使用微博、微信、创新资讯平台等社交化媒体进行线索索取和报道传播。用户同时在交流互动中将SNS社交平台作为其与用户互动的主要窗口。当然可以确定的是,媒体在未来十分需要探索社交和信息传播的自主性和用户黏性。在渠道上采取正确的策略,分散风险,不受制于人,强化社交属性与独创内容和精细运营才可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媒通社:您是中国媒体界当之无愧的资深人士,兼有内容生产者、管理者、经营者等多重身份。在互联网颠覆传统媒体运作模式的大背景下,纸媒等传统媒体生存出现巨大危机。您觉着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和权衡,这其中有没有相对的变与不变?

 

徐世平:作为中国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一拨人,我觉得所谓变与不变没有绝对而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定是此消彼长的。传统媒体将不断趋于弱势,趋于衰退——这是不用争论的。

 

2002年,我就说过两句话,第一句,传统媒体就是信息高速路上的“恐龙”,早晚要死的,至于说传统媒体会不会就此绝迹?暂时还不会。所以有了第二句话:传统媒体就像毛笔,用的人会越来越少,但作为一种收藏和爱好,会在一部分人群中存在,这部分人可能是精致的、有影响力的人群,但一定不是大众人群。所以,随着手机媒体、新应用的不断出现,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一定会越来越受到致命冲击。


信息消费的场景变化了,阅读人群也在发生变化,媒体不变化不转型,就是等死。有的媒体仍满足于现状,不愿打破现有发展模式和利益格局;有的认为传统媒体再怎么融合也抵不过商业网站和市场化新媒体;有的则对如何融合感到迷茫,发展没有方向;还有的缺乏互联网思维,缺少创新精神和用户、产品、服务意识,特别是在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推进力度不够,在采编流程一体化方面力度不够,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同时,多数媒体缺少平台型产品,没有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

 

所以我觉得,媒体的“变与不变”这个事情,从数据层面、流程层面,都要做全面、深刻的反省,才能谈融合。而不是简单地做个手机应用,微信上开个号,微博上开个号,你就转型了——这些想法都是没有领悟到转型的精髓。原来的人还在干原来的事情,找一批人去干新的,而且新旧之间没有关联,两层皮,这样不可能变,也变不好。

 



媒通社:时间如过眼云烟,从“红一楼205室”“筹建广播站”“感谢邓丽君”,到如今的风吹雨打,踱尽沧桑。您如何评价自己走过的路;您写下的文学创作中哪一本最贴合您当前的心境?

 

徐世平:我本质上还是一个文人,喜欢写东西。90年中期,网络初行的年代,我以“万古球”、“钢笔铁嘴”、“申公无忌”等笔名在网上写评论,发帖子,同时给一些报刊开专栏写文章。文字可以说是我一生的良师挚友,写作的时候就是我最自在的状态。

 

回顾自己的从业之路,第一我觉得是新闻成就了自己,工作至今,我基本没离开过新闻行业,我真心喜欢新闻,也自认为天生就是一个新闻人。新闻行业的挑战性比较强,流动性比较强,和我性格也是匹配的。我比较追求新鲜感,让我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干一件事情,我可能干不下来,新闻虽然是同一个岗位,但是每天面临不同的事情,让我一直都葆有这种新鲜感。第二我觉得是热情让我坚持做自己,我有一个人生信条就是“拼命工作玩命玩”。在工作中,要有火一样的热情。我做事情就是风风火火的。只要是我感兴趣的事情,哪怕这个事情很小,我认为做好是有意义的,就会当成很大的事情去做。

 

至于哪一个作品,哪一篇文章是我的最爱。没有。新闻作品都是易碎的。我过去写的专栏文章,也都有历史的局限,以今天的角度,看过去的文章,都感觉很幼稚。

 

不过,我退休之后,可能会进入比较专注的文人角色。这是我期待的。





本文由媒通社(ID:mts1000)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欢迎亲们转发到朋友圈。咨询邮箱:mts100@126.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