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预防医学(七)

2022-03-26 16:30:04

重要提示

「掌上题库」 App 更新了题库数据,需要联网进行更新,麻烦同学们在网络情况良好时进行。


社区公共卫生 & 卫生管理

一、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1. 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

(1)预防为主,加强人群免疫、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健康教育。


(2)加强传染病监测。


(3)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


(4)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定严格的标准和管理规范,加强血液及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病原生物有关的生物标本等的管理,加强对从事传染病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


(5)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


2. 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1)传染病报告;


(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 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病原携带者:登记、管理、随访。


  • 接触者:留验、医学观察、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


  • 动物传染源:消灭、捕杀、焚烧、深埋、隔离治疗等不同措施。


(3)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 消毒措施: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


  • 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4)针对易感者的措施

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


3. 计划免疫

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4. 预防接种

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


5. 免疫制剂

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6. 预防接种的类型

(1)人工自动免疫

通过人工免疫,使宿主对相应传染病产生特异免疫抵抗力的方法。


(2)人工被动免疫

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其制剂直接注入机体,使机体立即获得抵抗某种传染病的能力的方法。


(3)被动自动免疫

实施被动免疫同时,进行疫苗接种,使机体迅速获得自身特异性抗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7. 计划免疫方案

(1)扩大免疫规划(EPI)

坚持免疫方法与流行病学监督相结合,防治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等传染病,重点放在提高免疫覆盖率,使每一个儿童在出生后都能按计划获得免疫接种。


(2)我国计划免疫主要内容

「接种四苗,预防六病」,即对 7 周岁及 7 周岁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最新计划免疫要求添加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8. 疫苗的效果评价

(1)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抗体持续时间。


(2)计划免疫工作考核指标有建卡率、接种率、四苗覆盖率、冷链设备完好率。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

是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2. NCDs 我国流行特点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断提高,慢性病的疾病谱发生变化,疾病负担不堪重负。


3. 慢性病防治防制原则

(1)强调在社区及家庭水平上降低最常见 NCDs 的 4 种共同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命全程预防。


(2)三级预防并重,采取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


(3)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


(4)鼓励患者共同参与,促进患者自我管理,加强定期随访。


(5)加强社区慢性病防治的行动。


(6)以生态健康促进模式及科学的行为改变理论为指导,建立以政策及环境改变为主要策略的综合性社区行为危险因素干预项目。


4. NCDs 防治策略

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策略(群体干预性策略)


(1)全人群策略

一级预防范畴;政府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以减少发病为目的,以控制主要危险因素为主要内容,通过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社区参与等主要方法,在全人群中控制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2)高危人群策略

三级预防;针对高危人群特点与相关疾病特点,以促进转归和早期发现为目的,实施主要危险因素的干预和监测,进行人群筛检,早期发现患者;以减少并发症和伤残为目的,对患者实行规范化治疗和康复指导,提高痊愈率,减少并发症和伤残。


5. 疾病管理

是一种通过整合性医疗资源的介入与沟通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管理系统;对疾病采取「全程的管理」,从根本上控制医疗保健成本,节约有限卫生资源。


6. NCDs 管理原则

(1)慢性病管理的支持体系

  • 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投入和规模;


  •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


  • 建立资源整合的完善的卫生信息系统平台。


(2)慢性病管理的要素

建立有效团队协作,完善初级卫生保健团队,建立各部门的协作,建立信息系统平台,医生培训,患者健康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


7. 慢性病自我管理(CDSM)

(1)定义

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


(2)内容

  • 3 大任务:所患疾病的医疗和行为管理、角色管理、情绪管理。


  • 5 大技能:解决问题、决策技能、寻找利用社区资源、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目标设定与采取行动。


8. 成功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的要素

(1)患者自我管理。


(2)社区对患者自我管理的支持。


(3)医生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支持:日常管理活动的支持指导,有效的临床管理,准确的诊疗计划,紧密的随访。


(4)支持医生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支持的系统改变。


三、环境卫生

1. 环境

相对于某个中心事物外部的一切事物。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 原生环境

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3. 次生环境

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4.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


5. 环境卫生

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对象,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通过识别、评价、利用或控制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各种环境因素,达到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6. 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生产条件,并对居民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以及潜在危害。


(1)污染源

指污染因素的发生源,包括生产线污染源、生活性污染源、交通运输性污染源、其他污染源。


(2)污染物

指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的有害物质,包括化学性、物理性、生物学污染。


7. 一次污染物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到环境中的污染物。


8. 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9. 空气污染有害物质来源

(1)空气污染

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达到一定程度,超过大气自净能力,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2)来源

生活环境产生、职业环境产生、交通运输产生。


(3)光化学烟雾

大气中碳氢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在强烈日光紫外线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浅蓝色烟雾。


10. 水污染有害物质来源

(1)定义

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水体,达到一定程度,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水体状况。


(2)来源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自然环境因素,如水体氟中毒。


11. 土壤污染有害物质来源

(1)定义

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


(2)来源

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


(3)污染物污染土壤方式

气型污染、水型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12. 环境有害物质对健康影响的因素

(1)污染物因素

污染物理化性质、作用剂量和作用时间。剂量—效应关系:某种生物学效应。剂量—反应关系。


(2)机体因素

健康状况、生理状况、遗传因素、营养条件。


(3)多种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

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拮抗作用、单独作用。


13. 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危害

(1)大气污染

  • 直接危害:急性中毒、慢性炎症、变态反应、非特异性疾病多发、致癌作用。


  • 间接危害:温室效应、酸雨、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


(2)水体污染

引起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化学急、慢性中毒,水体富营养化,公害病,诱发癌症。


(3)土壤污染

  • 生物学污染的危害: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钩端螺旋体和炭疽病、破伤风和肉毒中毒。


  • 化学性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等。


14. 环境污染物的危险度评价

(1)定义

是对暴露于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该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预测环境有害物质对暴露人可能产生的有害效应的概率。


(2)主要内容

危害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15. 环境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制定并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强化环境管理,依法进行监督;加强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采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四、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

1. 职业有害因素

是指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2. 职业有害因素分类

物理性有害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不良生理、心理性因素。


3. 高温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高温作业

指工作场所存在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 23 w / m3 · h 或 84 kJ / m3 · h 的车间;或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 2℃ 及以上的作业。


(2)类型

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


(3)中暑

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4)中暑分类

热射病,含日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4. 噪声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定义

指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声音的统称。


(2)健康损害

  • 听觉外系统损害: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变化、胃肠功能紊乱、生殖内分泌系统改变。


  • 听觉系统损害:暂时性听阈位移(TTS)、永久性听阈位移(PTS)。


5. 非电离辐射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定义

非电离辐射是指量子能量 < 12 eV 的电磁辐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电磁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射频及激光等。


(2)高频和微波相同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用

类神经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3)微波独有的作用

微波除上述作用外,还可引起眼睛和血液系统等改变。


(4)红外、紫外辐射和激光

均主要是对皮肤和眼睛的损伤作用。


6. 毒物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毒物(poison)

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2)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


(3)生产性毒物份类

按其综合性分为金属及类金属毒物、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农药等。


(4)金属及类金属

铅、汞、镉、砷等。


(5)刺激性气体

硫酸、乙酸等无机和有机酸,NO、NO2等氮氧化物;③氯及其他化合物。


(6)窒息性气体

CO、HCN、H2SCH4


(7)有机溶剂

苯、正己烷、二氯乙烯。


(8)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苯胺、联苯胺、。


(9)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氯乙烯、丙烯腈等单体;磷酸三甲苯酯、偶氮二等助剂。


(10)农药

有机磷、氨基酸甲酯、拟除虫菊酯类。


7. 粉尘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生产性粉尘

是指在生产中过程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可吸入性粉尘

空气动力学直径(AED)小于 15 μm 的尘粒可进入呼吸道。


(3)呼吸性粉尘

AED 在 5 μm 以下的粒子可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4)生产性粉尘来源

矿石开采和冶炼,隧道开凿、筑路,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原料的加工,铸造工艺,粮谷脱粒等过程。


(5)尘肺最为常见


8. 生物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存在于生产工作环境中危害职业人群健康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及动植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生物性有害因素。


(2)从事畜牧业、毛纺及皮革等职业人群有较多机会接触或感染炭疽、布氏杆菌。


(3)在疫区从事林业、勘探采药的职业人群,进驻森林区的部队人员有机会接触或感染森林脑炎病毒。


(4)农民、井下矿工、下水道清理工等有较多机会感染钩虫病。


(5)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引起细菌、病毒性感染。


9. 不良生理、心理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不良职业性生理因素主要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人体工程问题而出现的个别器官或系统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2)不良职业性心理因素是指当职业或工作的需要与作业者的完成能力、适应能力和认识之间出现可察觉的不平衡时,作业者可因此产生不适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此时的社会心理因素成为一种工作中的社会心理不良刺激。


(3)职业紧张指由于工作或工作有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引发的紧张,产生有害的心理生理反应。


10. 职业卫生服务(OHS)

是指以保护和促进职业从业者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以职业人群和工作环境为对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卫生服务。


11. 实施职业卫生服务的原则

(1)保护和预防原则

保护职工健康、预防工作中的危害。


(2)适应原则

使工作和环境适应于人的能力。


(3)健康促进原则

增进职工的躯体和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4)治疗和康复原则

使职业危害、事故损伤、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的影响减小到最小的程度。


(5)全面的初级卫生保健原则

为职工和家属提供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


12. 职业卫生服务的核心内容

工作场所的健康需要评估,职业人群健康监护,健康危险度评价,危害告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职业病和工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实施与作业者健康有关的其他初级卫生保健服务,职业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


13. 职业人群健康监护

以预防为目的,通过对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检查以及系统、定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有关健康资料,掌握职业人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并连续性地监控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等的分布和发展趋势,以便适时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患的发生和发展。


主要包括接触控制、医学监护、信息管理。


14. 医学监护

(1)概念

对职业人群进行医学检查和医学实验以确定其处在职业危害中是否出现职业性疾患。


(2)内容

就业前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离岗或转岗时健康检查、职业病的健康筛检。


15. 职业环境监测

是对作业者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


16. 职业病

是指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我国的职业病分为 10 大类 115 个病种。


17. 职业病特点

(1)病因明确。


(2)病因与疾病之间一般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是可以检测和识别的。


(3)群体发病。


(4)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处理,预后康复效果较好;大多数无特殊治疗方法。


(5)重在预防,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18. 职业病诊断

(1)必须由各级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专门医疗卫生机构进行。


(2)诊断程序是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提出诊断申请 → 受理 → 现场调查取证 → 诊断。


19. 职业病报告管理

(1)急性职业病报告

任何医疗机构接诊应该在 12~24 h 内向患者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非急性职业病报告

及时转诊到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明确诊断,按规定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15 日内报告。


20. 职业病预防管理

人为的疾病,遵循三级预防原则,包括有害作业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医疗卫生机构职业病防治。


21. 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因素不是疾病发生或发展的唯一因素,是诸多因素之一;职业因素影响健康,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通过控制有关职业因素,改善生产劳动环境,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这类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五、食品安全与食品中毒

1. 食源性疾病

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2. 食品污染

各种条件下,导致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或食物成分本身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分类:①生物学污染;②化学性污染;③物理性污染。


3. 黄曲霉素及其危害

(1)常见于玉米、花生及其制品;谷类、豆类、薯类、奶类、动物肝、调味品。


(2)AFT 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其中 AFTB1 毒性比高 10 倍,比 AS2O3 高 68 倍。


(3)AFTB1 主要损害肝脏,引发肝炎、肝硬化、肝坏死。


(4)目前最强致癌物质。


4. 农药及其危害

农药残留问题,急慢性毒性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5. 兽药的危害

急慢性毒性作用;三致作用,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激素反应;细菌耐药性增加;过敏反应。


6. 有毒金属及其危害

主要有铅、汞、镉、砷等重金属;生物富集作用。


7. 铅中毒

(1)敏感性儿童>成人,影响身体智力发育。


(2)消化、神经、造血、免疫、生殖系统急慢性损伤。


(3)胃肠绞痛、贫血、肌肉瘫痪。


(4)严重导致中毒性脑病、死亡。


8. 汞中毒

(1)主要来自甲基汞污染,以污染的鱼贝类食物为主。


(2)甲基汞中毒导致神经损害、水俣病。


9. 镉中毒

(1)急性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神经系统损害。


(2)慢性

肾脏、骨骼、生殖系统,痛痛病。


10. N-亚硝基化合物(NOC)

来源有蛋白质腐败产生的胺类、不新鲜蔬菜、泡茶的亚硝酸盐,胃是体内合亚硝胺的场所,动物实验证实有致癌性、致畸、致突变和遗传毒性。


11. 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

代表是 B(a)P,主要来自煤炭、石油、木材等有机物的热解和不完全燃烧。


12. 食品添加剂

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物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13.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则

(1)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


(2)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形:

  • 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 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 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善感官特性;


  • 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贮藏。


(3)使用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基本要求:

  • 不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 在达到预期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4)带入原则

在下列情况中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食品配料带入食品:

  • 根据 GB2760-2011,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


  • 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用量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使用量;


  • 应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这些配料,并且食物中该添加剂含量不应超过由配料带入的水平;


  • 由配料带入食品中的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将其添加到该食品中通常所需的水平。


14. 食物中毒的定义、分类和发病特点

(1)定义

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物或者食用了含有毒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分类

按病原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3)发病特点

季节性、暴发性、相似性、非传染性。


15. 细菌性食物中毒

(1)流行病学特点

  • 发病季节性明显,以 5~10 月较多;


  •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程短、恢复快、病死率低。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程长、病情重、恢复慢;


  •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为肉及肉制品,禽、鱼、乳、蛋也占一定比例。


(2)临床表现

  • 分为三型,感染型、毒素型、混合型。


  • 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感染型食物中毒通常伴有发热,而毒素型食物中毒很少有发热,中毒潜伏期的长短与毒素类型有关。


(3)预防与急救措施

  • 加强对食品的卫生监督、食品加工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食品行业相关人员的定期体检、个人的良好卫生习惯;


  • 及时抢救病人,包括催吐、洗胃及时排出毒物。


16. 沙门菌食物中毒

(1)病原

沙门菌属。


(2)流行病学特点

多见于夏秋季节,即 5~10 月;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


(3)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继而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及发热。


(4)预防与治疗

加热以彻底杀灭病原体是防止中毒的关键措施。


17.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1)病原

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可产生耐热性溶血毒素。


(2)流行病学特点

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海产品和盐渍食品,中毒多发生于 7~9 月,以沿海地区多见。


(3)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或胃痉挛,继而腹泻,可出现水样、血水样、粘液和脓血便。


(4)预防与治疗

低温贮藏食品、加热杀灭病原体、对症治疗。


18.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1)病原

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


(2)流行病学特点

多见于夏秋季;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很多,以奶及其制品最为常见;肉类、剩饭。


(3)临床表现

起病急,有恶心、呕吐,中上腹部疼痛和腹泻,体温大多正常或偏高。


(4)预防与治疗

在低温、通风良好条件下贮藏食品,防止细菌繁殖及产生毒素。


19.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1)病原

主要是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


(2)流行病学特点

大多发生在 5~10 月,7~9 月最多见;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尤其是熟肉和内脏的熟制品。


(3)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头痛、脐周阵发性剧烈绞痛,腹泻水样便,伴有粘液、恶臭。多在 24 小时内恢复,预后良好。


(4)预防与治疗

防止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繁殖、加热杀灭病原体。


20.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常见包括赤霉病麦中毒、霉玉米中毒、霉甘蔗中毒。


21. 有毒动物中毒

是指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一些天然有毒成分,或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形成某种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引起的中毒。


22. 河豚中毒

(1)有毒成份

河豚毒素。


(2)中毒机制

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进入人体后作用于周围神经及脑干中枢致神经呈麻痹状态。


(3)临床表现

中毒潜伏期短,为 10 min 至 3 h,最初为知觉神经麻痹,继而运动神经麻痹,最后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


(4)抢救与治疗

无特效解毒药,以排除毒素和对症处理为主。


23. 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1)有毒成份

组胺。


(2)中毒机制

青皮红肉的鱼类肌肉中组氨酸含量较高,当受到富含组氨酸脱羧酶的细菌污染后,可使鱼肉中的游离组氨酸脱羧基而形成组胺。


(3)临床表现

一种过敏性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面部、胸部或全身潮红,头痛、头晕、胸闷、呼吸促迫;病程大多为 1~2 d,预后良好。


24. 常见毒蕈中毒

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肠炎型毒蕈中毒。


25. 化学性食物中毒

食用了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被误认为是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常见包括亚硝酸盐中毒、砷中毒、有机磷中毒等。


26. 亚硝酸盐中毒

(1)定义

食用了含有大量亚硝酸盐食物,短时间内引起的以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2)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胃肠道症状、全身皮肤及粘膜呈现不同程度青紫色,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急救措施

  • 催吐、洗胃、导泻、静脉输液、利尿、纠正酸中毒,


  • 应用特效解毒剂亚甲兰(美兰)、吸氧及其它对症处理。


27. 砷中毒

(1)中毒成分

砷化物,主要是三氧化二砷(砒霜)。


(2)临床表现

  • 急性砷中毒:表现消化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发性神经炎、中毒性肝炎和心肌炎。


  • 慢性砷中毒:除有神经衰弱症状外,多见皮肤粘膜病变和多发性神经炎,胃肠道症状较轻。


(3)急救与治疗

控制溶血,及早进行血透及换血疗法,合理应用特效解毒药物二巯丙磺钠、二巯丙醇、青霉胺。


28. 有机磷农药中毒

(1)神经毒物,导致乙酰胆碱蓄积,产生毒蕈碱、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中毒症状。


(2)经口摄入潜伏期 10 min~2 h,轻度中毒时全身无力、头痛、头晕、躁动不安、视物不清、恶心呕吐(蒜臭味)、多汗、瞳孔缩小、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


(3)急救措施包括迅速排出毒物,催吐、反复洗胃。

  • 轻度:抗胆碱药,如阿托品。


  • 中度、重度:抗胆碱药 + 胆碱酯酶复活药,如碘解磷定、氯解磷定、双复磷,对症治疗。


29. 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

(1)流行病学调查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危害因素调查啊、实验室检查。


(2)技术处理总则

  • 对患者采取紧急处理,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报告;停止食用中毒食品;采取患者标本,以备送检;对患者急救治疗,急救(催吐、洗胃、清肠) + 对症治疗+特殊治疗。


  • 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 对中毒场所采取消毒处理。


六、医疗场所健康安全管理

1. 医院安全管理

通过对医院有效和科学的管理,保证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患者及其家属在接受这些服务的过程中,不受医院内在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伤害。


2. 医院常见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1)医院专业因素

即医源性因素,有技术性有害因素和药物性有害因素。


(2)医院环境因素

医院建筑卫生、卫生工程、消毒隔离、环境卫生、营养卫生、作业劳动卫生等。


(3)医院管理因素。


(4)医院社会因素

可能引发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危害的医院相关的外界社会因素。


3. 患者安全

(1)概念

将卫生保健相关的不必要伤害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最低水平。


(2)医疗不良事件内容

医源性感染,用药(血)安全问题,手术安全问题,医疗器械不恰当或不安全的注射方法导致的伤害,各种并发症,意外伤害,环境及食品污染,患方行为问题。


4. 患者安全的防范措施

(1)人体工效学与患者安全

合理工作流程、标准化操作、安全的药品处方和调剂方法、良好沟通。


(2)用系统思维来保证患者安全

深挖系统内部缺陷,提高系统设计水平;医疗保健系统各个层面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任何因素、技术设备和工具因素、团队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


(3)加强临床风险管理

发现风险、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风险。


(4)制定并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相关制度

「三查七对制度」,其中三查包括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包括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5)从错误中学习来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


(6)做一名高效的团队合作者。


(7)通过有效交流来发挥患者和照料者在防范错误中的作用。


5. 医务人员所处环境

与普通人有共性,即暴露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又有特殊性。


6. 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原则

(1)医院内所有区域采取标准预防。


(2)标准预防指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接触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3)强调双向防护。


(4)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颗粒隔离。


7. 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立即洗手。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5)处理所以的锐器时特别注意,防止刺伤。


(6)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8. 实验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加强锐气损伤的防护和处理,加强接触部位的消毒,个人保健,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方案,建立报告与补偿机制。


9. 防范社会暴力伤害

加强安全保卫措施,推行感动服务,积极化解纠纷,加强媒体沟通。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

突发性、普遍性、非常规性。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人群健康和生命严重受损,造成心理伤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

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与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物应急反应和终止,善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保障,预案管理与更新。


7. 群体不明原因疾病特点

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


8. 群体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理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报告的原则,调查与控制并举的原则,分工合作、联防联控原则,信息互通、及时发布原则。


9. 急性化学中毒事故

一种或多种化学物释放的意外事件,短时间内损害人体健康或污染环境,使机体引起中毒病变,化学损伤、残疾或死亡。


10. 急性化学中毒特点

发生突然,防救困难;病变特异,演变迅速,可大规模杀伤人、畜;扩散迅速,受害广泛;污染环境,不易洗消;影响巨大,危害久远。


11. 急性化学中毒现场处理要点

脱离中毒环境;彻底清除和清洗污染衣物及眼、皮肤、毛发等;口服毒物迅速催吐、洗胃、灌肠或导泻;吸入中毒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跳呼吸骤停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早好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止误诊、误治;尽早使用解毒、排毒剂。


12. 电离辐射事故

引起电离辐射损伤的下限辐射剂量一般为 1 Gy。


13. 对电离辐射事故进行干预所遵循的防护原则

(1)采取防护措施,限制个人的受照剂量,使之低于可引起非随机效应的剂量阈值。


(2)限制随机效应总发生率。


(3)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时,应进行最优化的判断和权衡。


14. 对电离辐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的一般原则

(1)尽快消除有害因素来源,将事故受照人员撤离现场;积极采取救护。


(2)根据电离辐射事故的性质、受照的不同剂量水平、不同病程,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和治疗措施。


(3)对疑有体表污染的人员,首先进行体表污染的监测,迅速去污染,防止污染的扩散。


(4)对事故受照人员登记建档,及时诊断治疗,进行相应随访观察。


15. 电离辐射事故应急对策

个人防护方法;隐蔽;撤离;搬迁;控制食物和水,使用贮存的粮食和饲料。


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部分

八、卫生系统与卫生组织结构

1. 卫生系统

广义是以改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所有组织、机构和资源的总和。狭义指在一定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的组织网络,旨在组织、分配和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提供卫生保健服务,通过保证公平、效益和效果平衡,卫生机构与服务人群的互动,实现促进和维护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 卫生体制

(1)卫生事业性质

政府实行一系列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2)卫生系统组成

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


3. 卫生系统的功能

提供服务、创建资源、筹措资金、监督管理。


4. 卫生系统运行良好的关键因素

领导和执政能力、健康信息系统、卫生筹资、卫生人力资源、基本医疗产品和技术、卫生服务提供。


5. 卫生服务的需要、需求、利用(加以区别)

(1)卫生服务需要

主要取决于居民健康状况,是根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和「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服务的客观要求;包括:个体察觉到的需要,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


(2)卫生服务需求

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


(3)卫生服务利用

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有效需求量)。


6. 卫生系统目标

提高总体健康水平,提高卫生系统对人们的需求和期望的反应性,保证卫生资金筹集过程中的资金公平性。


7. 反应性

卫生系统在满足人们对系统中改善非健康方面的合理性期望的程度。

(1)反应性测试分主观性指标,;客观性指标,如以卫生服务对象为中心。


(2)7 个要素包括尊严、机密性、自主性、及时性、社会支持、基本设施、服务者的选择。


8. 公共卫生

是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和提高效益的一门科学和艺术。


9. 公共卫生体系

各级政府的公共卫生机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系统、社区、企事业单位、大众媒体、学术研究机构。


10. 公共卫生作用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环境免受破坏;预防意外伤害;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11. 公共卫生功能

核心功能包括评价、制定政策、保障。


12. 公共卫生组织结构

从国家到地方的与卫生行政部门相对应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食品与药品监督局、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3. 医疗保健体系

是由向居民提供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和有关保健的机构组成的系统。


14. 医疗保健功能

通过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达到「延长寿命,增进个体的功能,缓解患者及其家庭因健康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解释患者及其家属有关的健康和医学问题,为患者提供有关预后的咨询,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相关的支持和照料」的目的。


15. 良好医疗保健(GMC)基本要求

即「7A3C」。


(1)7A:可供性、适量性、可及性、可接受性、适宜性、可评估性、责任性。


(2)3C:综合性、完整性、联系性。


16. 医疗保健组织结构

我国实行等级管理,共三级。


(1)一级医院

直接为社区提供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综合服务的基层医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初级卫生保健机构。


(2)二级医院

为多个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地区性医院,是地区性医疗预防的技术中心。


(3)三级医院

跨地区、省、市以及向全国范围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是具有全面医疗、教学、科研能力的医疗预防技术中心。


17. 双向转诊

根据病情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院间、专科医院间或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间的转院诊治的过程;包括纵向转诊和横向转诊两种。


18. 家庭医生制度

是以全科医生为主体,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安全、有效、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


九、医疗保险

1. 医疗保险

将多种渠道筹集的经费(保险费)集中起来形成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用于补偿个人因病或其他损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种制度。


2. 医疗保险特点

保障对象的广泛性、补偿形式的特殊性、运行机制的复杂性、保险风险难控制性。


3. 主要医疗保险模式

(1)国家医疗保险

保险基金有国家财政预算支出,提供食物医疗服务基本是免费的,保险对象是全体公民。


(2)社会医疗保险

基金来源是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政府适当补贴。


(3)商业型医疗保险

商业保险公司承办、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市场机制筹集费用提供服务,无强制性。


(4)储蓄医疗保险

通过立法强制劳方或劳资双方缴费,以雇员或家庭的名义建立保健储蓄账户,是强制储蓄保险的一种形式。


4. 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参保范围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保障基本医疗,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双方缴纳,资金使用管理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范围覆盖不属于(1)的中小学阶段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资金筹集原则为自愿,保险费以家庭交费为主,政府适当补贴;保障范围重点是参保居民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个人缴费、机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是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4)补充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充。


(5)商业医疗保险

纯商业化,一般不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接轨。


(6)社会医疗救助。


5. 医疗费用控制措施——供方

主要在改变费用支付方式,包括:

(1)按病种给付方式

即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定额付费制。


(2)总额预付制

总额预算,由政府或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协商,根据医院的实际确定医疗保险支付每个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年度总预算额。


(3)按人头预付方式

医疗保险机构按月、季、年或其他规定的时间,根据医生服务的参保人数和每个人的支付定额标准,预付费用。


(4)按服务单元付费

平均费用付费,预先确定服务单元平均费用标准,根据服务提供方的服务单元数量进行支付。


6. 医疗费用控制措施——需方

主要通过费用分担的方式,促使需方增加费用意识,主动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利用。主要的共付措施有:


(1)起付线

即扣除保险,是指医疗保险开始支付医疗费用的最低标准,低于起付线的医疗费用由被保险人自负,超过起付线以上额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按规定支付。


(2)共同付费

即按比例分担,指医疗保险机构按合同或政府的规定对被保险人的医疗费用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补偿,剩余比例的费用由个人自己负担。


(3)封顶线

即高支付限额,低于封顶线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支付,超出封顶线的医疗费用由被保险人自己负担。


7. 第三方(医疗保险管理方)的管理措施

(1)医疗保险需方监督

医疗保险费征缴、医疗保险费使用。


(2)医疗服务机构监督常用方法

审批支付监督、抽查住院费用、设置医疗费用预警监控系统、重点调查、定点医疗机构考核。


(3)定点零售药店监督内容

提供购药服务监督和药品费用监督;常用方法包括审核支付、抽查、暗访、重点调查、定点药店考核。


十、全球卫生保健策略与初级卫生保健

1.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是指世界全体人民都达到在社会和经济两方面生活得到富有成效的那种健康水平。


全球所有人民都能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并且通过消除和控制影响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使人们都能享有在社会和经济生活方面都富有成效的那种健康水平,达到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价值准则

公平,伦理观,性别观。


3. 二十一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总目标

(1)总目标

使全体人民增加期望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促进卫生水平,使全体人民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卫生系统提供的服务。


(2)基本实施策略

将与贫困作斗争作为工作重点,全方位促进健康,动员各部门合作。


4. 初级卫生保健(PHC)

又称基层卫生保健,它是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公平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


(1)核心是人人公平享有;


(2)手段是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


(3)筹资是以公共财产为主;


(4)受益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


5. 实现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原则

合理分配资源,社区参与,预防为主,适宜技术,综合利用,合理转诊。


6. 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内容

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基本医疗、社区康复。


7. 社区卫生服务(CHS)

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一体的综合、基本、便捷、连续、有效、经济的管理或实施行为。


8. 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原则

(1)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


(2)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3)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调整和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4)坚持预防为主,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综合服务。


(5)坚持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


9. 社区卫生服务特点

以健康为中心的保健服务;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持续性服务;提供综合性服务;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资源,提供协调性服务;提供第一线的可及性服务;在社区成员积极参与下的团队式服务。


10. 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内容

(1)基本医疗服务

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管理;社区现场的应急救护;康复医疗服务。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


11. 全球卫生面对的挑战

儿童健康问题仍需给予关注,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不可忽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加重,伤害增加,卫生人力危机。


12. 千年发展目标

消灭极端贫苦和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疟疾以及其他疾病,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13. 我国卫生面对的挑战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不容忽视。


(2)人口老龄化导致压力。


(3)我国现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弊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不健全,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混乱,卫生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14. 我国新医改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2)坚持立足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


(3)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4)坚持统筹兼顾,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体制体系结合起来。


15. 我国新医改主要内容

「一个目标、四大体系、八项支撑」


(1)一个目标

到 2020 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四大体系

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3)八项支撑

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督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机制,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健全的医药卫生法律制度。


16.「健康中国 2020」战略

(1)到 2020 年,我国的主要健康指标要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具体包括可操作、可测量的 10 个目标和 95 个分目标;


(3)依据危害的严重性、影响的广泛性、明确的干预措施、公平性以及前瞻性原则,筛选出针对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及可控健康危险因素的三类优先领域,分别提出 21 项行动计划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


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掌上题库」App。

执考
助手

每天看微信,轻松过执考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 app@dxy.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