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数据造假众生相】饿了么”相约“一亩田: "大数据"之瘾何时休?

2021-11-16 14:16:31

1.饿了么6.3亿美元F轮“系列”融资揭底:极度缺钱,无他!

  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昨天(8月28日)午间,饿了么官方放出消息称,公司已经完成新一轮(F轮)6.3亿美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由中信产业基金、华联股份领投,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歌斐资产等新投资方以及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原投资方跟投。其中,华联股份出资9000万美元。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虎嗅已对此事做出过解读,分析了饿了么的业务战略及面临严峻的竞争局面,其极度缺钱,要“舍命狂奔”。

  F轮“系列”融资加大了业界对饿了么融资数额的质疑

  与此同时,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饿了么的独家财务顾问华兴资本突然向媒体发出邮件,要求撤回已发布的融资公告稿件,仿佛间接佐证了业界原本就对饿了么的融资数额充满的质疑。

  所以在昨日晚间,质疑饿了么融资数额的各类稿件在朋友圈浮现,同行们忍不住吐槽。迫于外界舆论压力,在今日(8月29日)凌晨,华兴资本终于站出来为自己的客户饿了么“澄清事实”:

  “我司撤回发布的稿件,是应华兴资本饿了么融资项目负责人的要求,出于严谨的考虑,在原新闻稿的标题和正文中将‘F轮6.3亿美元’补充完整成为‘F轮系列6.3亿美元’。”

  那么问题来了,事实是F轮“系列”融资,请注意“系列”融资,仅仅两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虎嗅向华兴资本方面询问了如此“严谨”的原因——此轮融资,以签字为宣布的时间节点,不是交割(详见文末附录)。

  而饿了么方面给出的解释为“F轮融资6.3亿美元已经全部到位,但此轮融资还在继续”,言外之意:6.3亿美元是真实的数字。对此,虎嗅也询问了多位投资人,他们均不想对饿了么此轮融资做评论,但其中一位投资人给出肯定回答:“(融资金额)水分肯定不小”,具体情况他未做解析。

  如果按照腾讯科技的报道,会是这样的情况:

  饿了么的投资方相关人士称,饿了么多位股东均是按比例跟投,经过这一轮融资后,饿了么这一轮的估值是10多亿美元。腾讯科技据此推算,饿了么这一轮融资应在数亿美元左右。同时,腾讯科技采访到的投行人士披露,饿了么此次融资股份稀释很大,稀释股份达40%,“饿了么若当时无法完成大笔融资,可能会面临资金链断裂”,饿了么实际的融资金额约为4亿美元左右。

  事实上,非上市公司夸大、虚报融资数额已成国内创业公司的“潜规则”。这些公司不会、也没有义务向社会公开财务信息,而从投资方那里也很难得到相关信息。比如,此次饿了么领投方之一的华联股份公布“对外投资合同的主要内容”其中第三条保密条款:股东对本次投资的金额、标的公司估值、财务状况、及投资人信息有保密义务。

  因此,外部人士无法对一家非上市公司的具体融资金额做出明确判断,除非该公司接受第三方审计,或者在IPO招股书中进行披露。后者往往会“打脸”创业公司虚报融资一事。如窝窝团在上市前报道融资金额有2亿美元,IPO时招股书真实融资额仅5500万美元,夸大了近4倍。暴风影音上市前报道融资额1500万美金,而真实融资额只有600万美金。

  F轮“系列”融资足已说明饿了么太缺钱

  要求证饿了么的真实融资数额,那真的只能等它熬到IPO那天了。不过从诡异的F“系列”融资来看,最少已经暴露了饿了么资金链吃紧。我们不妨先从字面上来理解下什么叫“系列”融资?用非专业术语来讲,就是某家公司在完成X轮后的短期内(通常不超过半年),按照统一估值进行连续融资。比如,常见的系列融资代号:A+、A++。

  “系列”融资区别于天使轮与A轮之间的Pre—A,后者多是公司前景不明,估值达不到A轮的预期,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双方达成的一种默契。而后者以多方投资机构各自的投资合同签订时间分时间节点完成,期间不排斥新近投资者,此类做法往往用于资金需求量大,融资金额高的情况。

  所以饿了么F轮“系列”融资已经暴露了其资金链吃紧的问题,虎嗅再从以下几点展开分析:

  1)参考京东2013年的“系列”融资

  2013年2月,京东完成G轮(上市前的最后一次私募)7亿美元融资时,也是类似的“系列”融资。先是“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在年前(2012年11月份)确认投资京东,再是“Kingdom Holdings Company”(沙特王国控股公司)确认投资京东,时隔3个月,只是当时表示为“属同一轮融资”。

  这件事有个背景。2012年4月时,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在一次公开活动上调侃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傻大黑粗”,京东烧钱不融资的话撑不过10月份。同年8.15,京东、苏宁掀起电商价格大战,而京东此前零毛利图书大战阻击当当上市,又扩建仓储物流。烧钱是无底洞,所以某种意义上李国庆也说准了。刘强东在11月获得了“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投资。此外,当时正处于B2C资本寒冬,国内风投、私募都在观望。

  同样,饿了么面临美团、百度的外部竞争(详见《饿了么获6.3亿美元F轮融资,在外卖O2O之路上“舍命狂奔”》,查看),外卖O2O也是烧钱抢市场的行当,加之一、二级资本市场寒意的相互传导,融资环境恶化了。且饿了么资金缺口大,不是单个投资机构能“接盘”的,所以为避免夜长梦多,饿了么创始张旭豪也必须像当年的刘强东一样,拿到一笔是一笔,“系列”融资也避免了把十个指头数完融资轮数的难堪。

  2)从效率与规模来说

  融资节奏上,饿了么F轮“系列”只与E轮融资相隔7个月。虎嗅已经推算过了,当时饿了么公布的业绩是,2014年交易总订单量为1.1亿日订单,按此计算可得,其日订单约为30万单,而到今年7月份为200万单每天。也就是说,饿了么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接近570%的增长。如果数据完全没水分,那么最少说明饿了正在快速扩张。而当时,张旭豪也高调宣布进军白领外卖市场。

  此次,饿了么还公布其在上海、北京、广州等25个一二线城市拥有超过4000人的专职配送团队、超过20万人的兼职配送团队。虎嗅单独咨询了饿了么自建物流订单处理情况,获悉饿了么目前专职配送团队大约处理10万单/天,约占总订单的5%。按全勤推算,其专职配送团队的日单处理能力约为25单;兼职配送团队的日单处理能力不到10单。而物流公司的快递员日单一般能达到50单。

  为什么饿了么配送效率远低于物流公司?原因就是,外卖O2O配送早、中、晚时间分段集中明显,即及时性需求大,所以在三个时间段之外的为闲置时间,当然是个行业属性问题。所以包括饿了么在内的外卖O2O平台都在做区间性需求,比如送下午茶。

  所以要提升效率,饿了么一方面在自己物流上投入加大,另一方面做“开发配送平台”在系统搭建成本、管理成本上都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

  3)从饿了么纵向扩张来看

  在上半年,饿了么扩张了B2B食材业务,上线B2B食材采购平台“有菜”,张旭豪看到了手中合作商家(餐馆)上游供应商的机会,不过饿了么本身是做外卖生意,要做好食材O2O生意,需要配套食材产业链上下游运营能力,以及一套成熟的交易系统,完备的交易平台工具,这些正是饿了么所欠缺的,也是饿了么需要重金投入的。

  饿了么类似的扩张或许还会继续。未来,在外卖O2O领域格局形成后,饿了么也不排除要做横向扩张,正如当前美团外卖、百度外卖进军医药O2O。虎嗅认为饿了么很有可能以物流平台切入高频消费的生鲜O2O。当然,“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2017年之前,火力点还是集中在外卖领域。

  最后,回到饿了么F轮“系列”融资的数额真伪问题上,还是没解决具体融资金额,原股东稀释多少股份?这个问题嘛,对我们旁观者而言,难度好似让你证明“你妈是你妈”。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然分析饿了么资金链吃紧的角度还有很多,也欢迎各位补充。

  附录:华兴资本关于饿了么F“系列”轮融资给虎嗅的书面回应——

  以业内惯例为准,确保流程的正确性和文字披露的严谨性:

  通常私募融资和并购交易宣布的时候,都是以签字为宣布的时间节点,不是交割。

  鉴于投资者总体认购需求踊跃而各自工作进度时间有差异,考虑公司对于融资时间节点的要求,公司按市场惯例,在完成大部分现有F轮投资者签字交割的同时,将有明确书面投资意向但尚未完成最后文件工作的投资人时间期限放宽,总体融资系列会有两个交割节点,因此称为系列。这样的签字交割方式在近期几个高需求的大型私募融资项目中屡有出现。

  关于在一轮金额较大的融资中有几个closing,这轮融资到底是泛称为某一轮还是特称为某一轮系列,反映了各家机构对于金融专业定义的不同,以及该项目负责人对于文字披露的判断要求。(来源:虎嗅)

  2.传红杉资本撤资一亩田突裁1500人 八成员工被裁掉

  也在昨日(8月28日),一亩田裁员的消息刷屏了,对此有消息称一亩田因红杉资本撤资而裁员1500人,八成员工被裁掉。数据造假被媒体报道后,资本方不玩了。自媒体人磐石之心预计类似的案例将越来越多,创业的庞氏骗局和泡沫将逐个破掉。

  前不久因“假数据争议”缠身的一亩田再度被陷入困局。有多位员工通过多种渠道从昨日晚间至今,不断向亿邦动力网爆料称,一亩田在周五(8月28日)晚大规模辞退销售员工,辞退理由为“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

  “觉得莫名其妙,白天还在乡间地头上拉客户,晚上突然收到被辞退的邮件,原因竟然是我违反公司规定,让人无法接受。”据西北大区产地专员李卫(化名)告诉亿邦动力网,长期加班,有时候甚至24小时连轴转的他们,本以为昨天早收工可以睡个好觉,却没想到从明天开始他们再也不用上班了。

  像是约好了一样,在李卫接到辞退邮件后,身边的同事也陆续收到一模一样的通知,其中还包括自己的上级一位县域经理。还在纳闷的李卫被拉进一个三百多人的微信群,才发现此次裁员并不局限在西北地区。

  据此前一亩田介绍,其共有十个大区,基本以3个省为一个大区,每个大区设置大区经理,再向下有区域经理(省区领导)、县域经理及专员。

  李卫称,现在许多省份只剩下几个人,鲁苏大区苏北区域剩下6人;宁夏区域剩3人;南京区域剩6人等等。“从总部传出的消息是,此次裁员将超过1500人。”

  全国各地的被裁员工聚集在一起,讨论这件事情带给他们的恐慌。在收到通知一段时间后,部分员工的内部工作邮箱被清理,账号已显示无法登陆。

  对于此次裁员的原因,虽然发放统一的邮件通知,但据不同的职员介绍,被开原因不尽相同。甚至还有员工爆料,称一亩田的部分股东已经撤资,资金链无法跟上,所以只能选择裁员。

  亿邦动力网发现,被辞退的员工中,存在被拖欠工资及绩效奖金的普遍情况。据云南通海产地专员陈林介绍,一亩田销售工资算法为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三个月前收到公司通知称,公司为核算资金,6月份的绩效工资将于9月8日发放,累积起来至少有2万元。

  除此之外,这些产地专员还有不知怎么面对供应商的焦虑。据甘肃的产地专员张建(化名)介绍,他的采购商还有22万货款没有到账。而河口产地的刘燕称,早在26日客户做单时就收不到尾款,她本人已被吓得够呛。

  “欠款终会还的,但是客户都是相信自己才会选择签约,如此下来名誉都毁了,这是怎么也还不清的。” 同为专员的陈林(化名)无奈地说道。

  山西运城产地专员赵娟(化名)称,家乡的老百姓还指望通过一亩田来致富。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一亩田线下销售人员主要分为产地专员和门店专员两类。产地专员负责寻找供应商,并教其如何在一亩田APP上发布农产品信息。产地专员还有一项工作是要说服供应商加入“金牌供应商”,缴纳1000到8000元不等的保障金。

  “在签约成为‘金牌供应商’后,在一亩田上发布的农产品信息将被置顶,不会被其他信息刷下去,同时一亩田将收取千分之五的服务费。”赵娟告诉亿邦动力网。

  至于门店专员,主要负责在批发市场找到采购商,鼓励其加入一亩田的线上交易平台,成交后返利千分之二。另外,在门店专员了解采购商的供货渠道后,会将其告知产地专员,产地专员去该地区挖人,将线下交易提到线上来。

  亿邦动力网咨询相关法律人士,其表示此次一亩田大规模裁员并不符合正常流程。如若员工的确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公司单方面可解除劳动合同,同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若员工实际上并没有违反制度,公司必须先通过工会提交审核后,发布公告。此外,公司还需要与员工协调好经济补偿金发放细则,方可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给员工提供双倍经济补偿金。

  不久前,一亩田曾被媒体曝光销售数据造假,行业人士对此褒贬不一。包括丁香园CTO冯大辉、58同城CEO陈小华、百度副总裁李明远等人曾为其背书。

  此次裁员风波爆发之后,亿邦动力网第一时间与一亩田发言人取得联系,其称:早有传闻,但并没有收到类似的消息通知。

  亿邦动力网了解到,根据知情人士提供的最新消息,目前所有大区经理均被召集至河南召开紧急会议。而一亩田内部对于没有离职的员工发送邮件,要求其保守公司机密。同时,为了安抚其他客户,一律对外宣称为员工正常离职,不会影响后期合作。(来源:亿邦动力)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