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如何为一个城市做战略咨询? | Dialogue

2022-04-29 13:00:58

导读


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城市的增长在唯GDP外有了更丰富的层次和角度。雄安新区的出现也将“城市群”、“未来城市”炒到了风口浪尖,诸多城市政府选择与咨询公司合作,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趋势。

 

在本次达沃斯论坛上,BCG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周园女士接受了慎思行的采访,她对于城市咨询、城市群提出的独到见解对理解中国城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大时代下如何“破题”都带来了很多启迪。


达沃斯对话嘉宾

周园 

BCG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城市化和地产课题全球领导人


给城市做咨询到底做什么:

从内而外,抓住灵魂


慎思行:一般看来咨询公司关注的更多的似乎是企业类的话题,比如企业怎么增长,如何获取利润,我看您做的主题好像跟企业的相关度不是很高,而是更多聚焦城市层面。那如果给一个城市做咨询,最主要的是在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呢?


周园:其实给城市做项目和给企业做项目,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是,其实做战略就是解决我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的问题,城市和企业需要共同考虑的就是竞争环境怎么样,独特的优势在哪里,如何能有一个差异化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以及如何去落地,如何去实施的问题,这些典型的战略问题和企业咨询是很类似的。其实咨询公司的看家本事就是解决最高端的顶层设计的问题,我们考虑的因素,包括竞合关系,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的局限,是我们给很多企业做项目也会考虑的——企业面临怎样的竞争,身处怎样的发展环境,拥有怎样的性格;这些在做城市咨询的时候,就变成空间的动态关系是怎样的,区域的宏观大势如何,城市的灵魂在哪里。如果说看企业看的是文化,看一个城市看的就是她的灵魂。

 

那么谈到不相似的地方;首先,企业是具体而微的。无论多大的企业,它的人员规模还是相当有限的,相对来说关注点还是比较聚焦;但是一个城市是非常复杂的。企业可以只在利润上进行考虑,但是一个城市考虑的因素一定更多。对于一个企业,我们可以只关注它如何快速的增长,但如果一个城市只看这一点就变成唯GDP论。城市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企业。企业里面更多关注的是我们的员工,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媒体,我们的投资者等等;但是城市里面包括在这里生活工作的所有人,这其中的利益冲突相当复杂。而且当你在考虑效益的时候,一定是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短期效益、长期效益综合考虑的。

 

另外一个不同点是,企业的数据还是比较可靠,比较好掌控的,因为企业的数据来自内部。在中国做城市,一手的数据比较少,二手数据的可信度比较低。做项目的顾问一定要到一线去,自己扎下去,去做一手的数据。因为城市与企业相比能够收集上来、现成的数据比较少,如果你没有到现场去看,没有去做企业采访,没有到工厂里面去看,没有跟当地的居民去访谈,其实很多数据很可能是假的,注水的或者是有导向性的。这也是城市项目与企业项目的不同,因为数据的不可得性,对深入调查的要求更高。

 

还有一点是,就是做城市战略和做企业战略,就像是一个大心跟一个小心相比。我经常跟我们的团队说,你应该到现场去看,感觉这城市的前世今生,感觉到它的灵魂在哪里,要感觉到这里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幸福在哪里,痛苦在哪里,限制在哪里。我们给企业做战略则会更理性一点,但是给城市做战略的时候你应该有一颗同理心,去感受这个地方的人,不管是弱势的还是强势的,是主流的还是不主流的。因为城市应该是包容的,所以你需要更强烈地感受到人们多方面的需求。还有就是说做城市战略很大程度上是有诸多限制的。因为城市的发展需要投入更多资源,你需要考虑如何做一个优先排序,如何照顾到各方面的需求。所以我觉得做城市战略更需要情怀,真的要有报国报民的胸怀去做城市,才能有非常好的灵感。企业当然也会有报国报民的考虑,但是相对会更加的具体而微。


慎思行:城市战略的主题和今年达沃斯的主题是很相符的,所谓包容性增长。除了增长之外,你要考虑其他的很多事情。


周园:是的,你不能只考虑让少数的企业引领。少数企业引领的方法在做企业项目的时候绝对没问题,成王败寇。但是你在做城市的时候,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大多数的人参与增长,而且不仅仅是短期增长,是中长期的增长,是如何为未来的增长打下基石。尽管我们每届政府是三到五年,对短期会很关注,但是我们不能只着眼短期。

 

一个企业的规划一般是三到五年,顶多十年,而一个城市的规划基本上是二十年、三十年,你不可能每过五年做一次重新的规划。所以我们的责任感和担当心理要非常强,如果项目做砸了,就毁了城市未来三十年五十年的发展,但是如果有所成就,也是成就了一个崭新的城市,成就了十几万人、几百万人的生活。所以企业和城市的格局差异还是很大的,这也是我这么多年从事这一行业很有激情的主要原因。


慎思行:我感觉城市战略好像在研究方法上,跟企业就不太一样,可能更强调进入度,需要去感觉才能抓住城市魂。我在想这样会不会把这个项目时间周期拉得比较长,投入的资源就会比较大?


周园:在理想情况下,你可以无限制地做下去,因为你要去研究一个城市,可研究的实在是太多了,一个城市几万平方公里,有太多不同的企业和人。但现实情况下,时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投入是有限的,绝大多数情况你会有明显的时间限制,尤其对于咨询公司,我们不可能无限投入。所以最关键的一点,这也是城市战略和企业战略有别的一点,就是你对优先级的判断。

 

你需要在快速的进入城市之后快速抓到它的关键破题点。因为一个城市永远是“百废待兴,我们看城市永远充满无数问题,但是你没有无限的资源投入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就算你有无限资源你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有些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必然会把另外一个问题引发出来。

 

所以我们要抓住在这个阶段它的重点是什么,关键点在哪里,脉搏在那里,撬动点在哪里,快速的判断和抓住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战略咨询公司能创造特别大的价值,因为这真的是一个非常高智慧含量的一个问题。而企业战略是一个在排除了很多因素和环境的限定条件下的分析,相对来说就会简单一点,一个城市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们有一些年轻的团队经常一散开就收不回来了,发现太多可以去看,太多可以去解决,但最关键的就是一定要聚焦,要想清楚优先解决什么问题,后解决什么问题。


慎思行:在城市战略的这么多主题当中,是不是城市定位类的主题会比较多,或者您觉得哪一种主题会比较多?


周园:一个是城市的战略,还有一个就是产业发展规划。第一块就是刚才谈得比较多的和企业战略相关的城市战略的东西,第二块和产业的相关性非常大,也就是说,城市的区位已经确定,未来的大趋势就是这些,竞合关系也很清晰,应该怎么去定位,如何去发展,这是更加细化的分析。

 

对于产业结构来说,一个大的产业很好分析,因为就那么几个大的产业,但是关键的是你的细分产业到底是什么。而且在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能一哄而上,不能什么热就做什么,,大家就全去做,这种战略肯定是要过剩的。因为中国有2000多个县市区,大家全部一哄而上,首先有的东西明明没有条件发展,其次就算有条件发展,还有很多城市和你同时发展,短期就产生了过剩的产业,本来很好的产业就不行了。所以在产业这块特别忌讳随大流,,或者什么听起来高大上,我们就搞什么,都是不可行的。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结合城市的定位,我的条件是什么,趋势是什么,瓶颈和优势在哪,灵魂在哪,然后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再看产业的趋势。比较细致的结合就可以分析出大产业下面的细分产业,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为什么我们做这一块做得比较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是一家地产咨询公司,而是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大的企业中有很多都是我们的客户,这样我们从内到外的去了解一个产业,其实是比较容易的。

 

因为有很多数据不可得,有很多企业对外的数据未必是完全真实的。从外部视角去看,其实还是雾里观花,可能有些产业听起来不错,但是搞不清楚到底哪里是水分,哪些是真实的。但是我们跟这些企业不是一年两年的合作,都是十几年、几十年的合作,所以我们对这些企业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我们对行业的趋势和这些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我们就可以把对产业的从内到外的理解带到项目分析中来。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对实事求是的要求很高,产业不适合就是不适合,再热门也不行。有时候是泡沫看着就起来了,这时候我们一定会坚守真理的底线,这事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慎思行:也就是说一个城市要找到它的定位或者它的产业规划,它需要先梳理一下自己的精神和禀赋,再看和现在的产业里面哪些能有所结合,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咨询公司对企业端的资源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把产业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所以城市找咨询公司做项目,我感觉更看重它对产业端的理解。


周园:咨询对城市的价值我觉得是三方面;一个就是在定位的方面。定位很需要外脑带来的冲击,我们跟很多城市都有合作,对一般地方政府对本身的条件、企业、经济都非常了解,但是很多时候当地政府并不了解整个大区域或者全国的发展情况,缺乏大局的理解。第二点,是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但是涉及到结合市场的发展,结合消费端,结合企业端,大趋势在什么地方,政府是缺乏理解的。第三点,就是典型的战略问题,做城市战略对于高度的智慧密集型的产业,需要非常强的聚焦、优先、排序的能力。

 

当然还有很多政府觉得我们在招商方面也帮了很大的忙。因为规划是需要我们通过招商,通过企业的发展来落地的,如果落地不了就是废纸,所以我们是比较提倡说,能不能把企业吸引来是验证规划最直接的标准。我们在项目上会有一些招商项目的代入,所以政府在这方面是非常欣赏我们。

 

我们帮政府破题,帮它找到它看不到的一些方向。因为政府毕竟不是专门做产业或者企业这块,现在政府的水平提高非常快,但是还是受一定的限制,通过这些外脑的代入看到他没有看到的东西,这就是咨询的价值,哪怕说方案不是完全可行也有非常大的价值,因为避免了一个错误的投资可能就是避免几亿、十几亿、几百亿的损失,避免了错误就是价值。


城市“业务模式”的变革:

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


慎思行:您如果把城市看作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经济体的话,是不是也有一定所谓的业务模式,因为以前可能城市发展主要靠卖地赚钱,我不知道在您看来,不同的城市有什么不同的业务差别,从过往到现在有没有什么变化?


周园:城市的复杂度在于它不仅仅只是经济体,如果你仅仅把它作为经济体问题就简单多了,就是唯GDP论。但是城市是有其复杂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提新型城镇化,它是经济体,是社会体,是环境体,也是历史文化体。城市其实承载的东西非常多。任何一个地方失调或者说没有考虑周全,城市会出非常大的问题。哪怕选择唯GDP论,到了一定时候发展一定会碰到瓶颈。只要是唯经济体论,你就会牺牲其他的板块,导致无法长期留住优秀人才,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去升级,需要往上走的时候,就会碰到后续的问题,这种现象其实在中国也非常常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整个国家在转型,也就是一个城市的复杂性。在经济体之外,它还有非常多要考虑的元素。其实现在市政府的领导,县政府的领导,考虑的因素远远超过了单纯的GDP,他们在各种方面都有要求,但很多时候又存在矛盾和冲突,因为资源有限,城市有限,如何去平衡,如何去协调的发展,顾及各方的利益是很重要的。


慎思行:那么如果咱们就从纯经济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因为城市毫无疑问还是需要赚钱,才能进一步完善其他的事情,经济体还是比较核心的问题,在这一块,你觉得过往和现在有没有什么变化?


周园:我觉得变化是比较巨大的,其实这跟整个中国的经济相关。因为我们以前是投资驱动,我们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低成本。我们的地便宜,人便宜,那么我把这些东西便宜卖出去,给外资企业优惠,让它们进来设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体的核心是投资商或者工厂,现在这种方法毫无疑问是不可持续的。

 

你不可能把劳动力成本永远压得这么低,这是不公平的。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工成本一定会上调,这是自然现象,而且我觉得这也是好事,不应该剥夺中国人民的收入,中国人值这个钱。加上土地成本也在升高,还有各种各样的税费就别说了,所以成本驱动一定不可持续,它只能在某个阶段发挥作用。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创新驱动,只要是创新驱动一定是以人为主。以人为主考虑的一定是多元化,是人愿意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愿意在什么地方工作。此外,绝大部分的创新需要中小企业带来的增量,而不是说吸引来几家大的投资,所以需要考虑如何打造一个生态环境,能让中小企业蓬勃的发展起来,让企业自己转型。

 

所以我认为要做这两方面的调整,中国经济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也是我们觉得难度很大的一点。因为大家都习惯了投资招商,这套老的路子已经玩得很顺了,突然间要往这条路上去走。我觉得现在各地都在想办法去破题,都在进行探索,我们也跟很多的政府在合作,因为这条路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一定是因地制宜,根据它本身的条件去摸索不同的道路。


慎思行:那么怎样才能营造一个环境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过来呢?


周园:首先也不是所有城市都一定要吸引高素质的人。如果是一二线城市,应该是高素质的人居多,但是创新不是只有高大上的创新,创新也有下里巴人的创新。其实中国改革开放就是下里巴人的创新,农村包产到户就是顶端创新。

 

我觉得创新不应该局限在“硅谷”,其实创新的定义非常广泛。我觉得中国改革的伟大之处就是我们没有局限在一个窄的范围内,改革是从底层推动起来的。在未来我们理解创新也不应该太狭义,而是高端有高端的创新,三四线城市,广大的乡镇县有它们的创新。但是它们也需要以人为本,以前觉得农民工有房子住,有居住资格就可以了,城市的福利都没有他们也能忍,但是新的这一代人不会这样,他们需要基本的权利,这是对人的根本的尊重。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