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婚姻是否是爱情的坟墓?| 人格特质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2023-05-25 17:04:5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 本期作者 • 





杨烁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在读硕士生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小组成员  喜欢舞蹈的运动白痴  重度选择困难症患者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大概是婚姻被黑的最严重的一句话了。








很多人会认为婚姻生活的琐碎会磨灭掉爱情,把不满意的婚后生活归因于婚姻,认为是婚姻葬送了自己的爱情,这也让很多未婚人士对婚姻产生了担忧甚至恐惧。


我们必须要承认很多人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像视频中爷爷奶奶一样,爱情或许会随着时间流逝日渐平淡,却从未因为婚姻而离开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电影,没有那么真实。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令人向往的美满婚姻。比如,我们时不时会被参与课题的夫妻们喂狗粮。曾经有一对年轻夫妻过来参加问卷调查,当他们填到“你们恋爱多久”的问题时,丈夫宠溺的看向妻子说:“难道我们现在不是在恋爱吗?一直都是啊。”




认为婚姻是爱情坟墓的往往分为两类人群:没有历过婚姻的人和经历了失败婚姻的人


经历了失败婚姻的人对婚姻充满失望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对于没有经历过婚姻的人来说产生这种观念,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目睹了身边不幸福婚姻的例子,从而产生对婚姻的怀疑;另一方面,可能是易得性启发式判断:某些例证在我们记忆中是现成可得的,我们就会觉得其他类似例证是常见的,我们倾向于认为越容易回想起某个东西,那个东西就越可能是真的。比起家庭和谐、婚姻幸福的事件,那些关于出轨、离婚等负面事件的报道更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我们会自然的把婚姻和这些负面事件联系到一起。



不是婚姻葬送了爱情,而是婚后生活的不满意日益积累,让我们开始怀疑最初的感情。为什么有的夫妻可以从黑发到白首,有的夫妻却在婚姻中伤痕累累?实际上,很多因素会影响婚姻满意度,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幸福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个体的人格特质会影响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伴侣,以及影响我们的婚姻满意度


人格(Personality)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彭聃龄, 2012)。


心理学中关于人格有很多理论和分类,在婚姻研究方面,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是Tupes等人提出的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 FFM),又称大五人格,即把人格分为:


外倾性(extraversion):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宜人性(agreeableness):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


神经质(neuroticism):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开放性(openness):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彭聃龄,2012)。



关于择偶,没有“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那么简单,你喜欢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伴侣不是简单的含情脉脉的四目相对。携一人白首远比择一城终老复杂的多。


往期的文章我们已探讨过,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择偶行为具有进化基础, 个体为了获取生存资源, 将自身基因成功传递下去,发展出固定的择偶标准(点击查看往期文章)。


Trivers的亲代投资模型认为,男性和女性在抚养后代上付出的亲代投资程度不同, 在择偶偏好上具有性别差异(乐国安, 2005)。男性会寻找具有多育潜力的伴侣, 偏好生理取向,女性则寻找能够提供资源的男性,偏好性格取向和经济取向。开放性、外倾性代表有机会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责任心表明能够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资源, 女性选择配偶时多倾向于具有这些人格特质的男性。


Botwin(1997)对新婚和恋爱伴侣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新婚女性和恋爱中的女性都看重男性的开放性和外倾性, 同时新婚女性对伴侣的责任心和宜人性也有较高要求,而男性则偏好和善、宽容、善解人意的女性(张小红, 2008)。



另一方面,伴侣之间在各特质的匹配上,Klohnen(1998)认为个体选择什么样的伴侣不是简单的与伴侣人格特质的相似或互补, 而在于个体的实际自我-理想自我的一致性。一致性高的个体满意自身人格特质, 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人格相似的异性; 一致性低的个体则选择与自己人格互补,接近其理想自我人格的异性。


根据这种择偶偏好的规律,Zentner(2005) 既而发展出了“理想伴侣人格” 概念。


从“理想”角度讲,个体理想自我与其理想伴侣在人格上是相似或一致的, 遗憾的是, 并不是所有个体都能找寻到自己的理想伴侣, 因而伴侣之间在实际人格上的相似性复杂不一。



人格不但决定个体对伴侣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未来婚姻的满意度。


Karney等对 115 项研究的元分析发现, 神经质与婚姻满意度呈中等负相关,即个体神经质水平越高,婚姻满意度越低。这可能是因为神经质的人通常会报告更多的负面影响,他们对负面事件的敏感程度比情绪稳定的个体更敏感(Hampson, 2012)。


宜人性、责任心、开放性与关系满意度呈正相关(Robins, Caspi, & Moffitt, 2000;Roberts et al., 2007)。宜人性的人倾向于与他人保持积极的关系并参与一些有利于亲密关系的社会行为,比如宽恕(Allemand & McCullough, 2012),他们在婚姻生活中有更少的消极互动模式。


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更善于控制自己的冲动,通常会遵循规范和规则,并且,丈夫的尽责性比妻子的尽责性对于双方对婚姻质量的满意度更具预测力(Donnellan, Conger, & Bryant, 2004)。


Donnellan(2004)提出,开放性水平高的个体在面对婚姻冲突时,能灵活的解决甚至提前避免,从而减少了夫妻的消极互动。


此外,一些研究发现外向性和关系满意度之间存在微弱但积极的联系(Dyrenforth et al., 2010)。这可能是由于外向的人有很高水平的积极影响的倾向,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加开放、积极和快乐(Lucas & Diener, 2001),此外,外向的人在问题解决等方面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建设性应对策略(Carver & Connor-Smith, 2010)。



婚姻幸福不是一个人所能决定的,那么,伴侣的人格特质是否会影响婚姻满意度呢?


尽管有研究发现具有高神经质的人容易对其伴侣产生消极影响(Caughlin, Huston, & Houts, R. M. , 2000),从而降低婚姻满意度。但是,也有研究表明,个体对伴侣认知存在积极偏差,具有理想化倾向(Kelly & Conley, 1987),也就是说影响个体婚姻满意度的不是伴侣的真实人格,而是个体对伴侣人格的积极感知。我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点击查看往期文章)。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难道某些人格特质的人就注定不会拥有幸福的婚姻了吗?


这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这些研究只是提供了人格特质与婚姻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而非必然性,另一方面,有研究发现,婚姻这种重大事件的发生,也会相应改变我们的人格(Caspi, & Roberts, 2001)。所以婚姻就像一个课堂,它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懂得如何在爱情里成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去爱一个普通人,让我们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大人。




储安平在《给弟弟们的信》中曾写到:“憧憬的现实就是幸福。”可有些憧憬一旦变成现实,人们往往无法感知到幸福,不是幸福消失了,而是我们身处其中却不自知。


愿你拥有美好的婚姻,更愿你永远拥有爱情。





往期相关内容回顾:

你喜欢什么样的另一半?| 论择偶的性别差异

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 积极错觉:让爱更美好








 • end • 




别走开,下面是我们的课题简介哦~


在目前家庭教育相关资源紧缺的社会现状下,对中国家庭、夫妻婚姻状况的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夫妻互动与婚姻质量和稳定性关系》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方晓义教授领衔开展的一项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项目,旨在调查研究中国夫妻婚姻及家庭状况,改善中国夫妻关系,提高夫妻关系质量,同时也在探索研究成果在家校合作等领域的应用。


我们诚挚邀请您和您的配偶参加我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夫妻互动与婚姻质量和稳定性关系,该项目能够帮助您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婚姻关系,建立夫妻之间的良好互动模式,促进婚姻质量与稳定性的提高,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报名表即可完成报名。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以爱为名,陪您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

     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Botwin, M. D., Buss, D. M., & Shackelford, T. K. (1997). Personality and mate preferences: five factors in mate selection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5(1), 107–136.

Carver, C. S., & Connor-Smith, J. (2010). Personality and cop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1, 679–704.

Caspi, A., & Roberts, B. W. (2001).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course: the argument for change and continuity. Psychological Inquiry, 12(2), 49-66.

Caughlin, J. P., Huston, T. L., & Houts, R. M. (2000). How does personality matter in marriage? an examination of trait anxiety, interpersonal negativity,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8(2), 326-36.

Caspi, A., & Roberts, B. W. (2001).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course: the argument for change and continuity. Psychological Inquiry, 12(2), 49-66.

Decuyper, M., De Bolle, M., & De Fruyt, F. (2012). Personality similarity, perceptual accuracy,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dating and married coupl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 128–145.

Donnellan, M. B., Conger, R. D., & Bryant, C. M. (2004). The big five and enduring marriages .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8(5), 481-504.

Dyrenforth, P. S., Kashy, D. A., Donnellan, M. B., & Lucas, R. E. (2010). Predicting relationship and life satisfaction from personality in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s from three countri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actor, partner, and similarity effec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 690–702.

Hampson, S. E. (2012). Personality processes: Mechanisms by which personality traits “get outside the ski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3, 315–339.

Kelly, E. L., & Conley, J. J. (1987). Personality and compatibility: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marital stability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2(1), 27.

Lucas, R. E., & Diener, E. (2001). Understanding extraverts' enjoyment of social situ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pleasant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 343–356.

Partner selection for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 couple-centered approach.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4(3), 268-278.

Roberts, B. W., Kuncel, N. R., Shiner, R., Caspi, A., & Goldberg, L. R. (2007). The power of personality. The comparative validity of personality traits,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ognitive ability for predicting important life outcome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 313–345.

Robins, R. W., Caspi, A., & Moffitt, T. E. (2000). Two personalities, one relationship: Both partner's personality traits shape the quality of their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 251–259.

乐国安, 陈浩, & 张彦彦. (2005). 进化心理学择偶心理机制假设的跨文化检验——以天津、boston两地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为例. 心理学报, 37(4), 561-568.

彭聃龄. (2012).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小红, & 陈红. (2008). 人格特质对婚姻影响的研究概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4), 406-408.


策划 / 童薇、贺琼

编辑 / 杨烁


 

爱情|婚姻|家庭|亲子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欢迎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公众媒体转载需授权,谢谢!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