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

2021-12-24 07:08:54

《论语·宪问》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意思是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宋代朱熹为此句集注“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意思是“这难道不是阐述了对立面来对自己进行修正、完善吗? 这就是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罢了。”这就是循序渐进一词的由来。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循序渐进指做事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渐进行。在教育学的教学八大原则中也有循序渐进的原则。

它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要把握该原则,我们的重点在一个字——序。此处的“序”简单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人的发展顺序和知识的逻辑顺序。具体来说包括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分别是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例如题干中如果这样描述:小学语文的教学往往是以字、词、句、篇的模式开展,或王老师面对低年级学生时讲授语言富有直观性,表情生动,语调丰富,而面对高年级学生时语言更注重逻辑性、准确性和简洁性。这两个例子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前者更侧重知识的顺序即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而后者则更侧重人的发展顺序,即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因此,在题干中遇到相似情境的题目,我们分析的重点就在于是否有“序”的体现。除过这样理解性的题目外,考查形式还包括古语名言理解类。常出现的有:《论语》中的欲速则不达,孟子的盈科而后进,《学记》中的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等,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去积累类似的表达。

考试过程中除了对循序渐进概念和理解性的考查,有时还会考到它的实施要求,包括三点:第一,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第二,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第三,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除以上考点外,我们还需注意循序渐进原则的别称——系统性原则。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