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乌桥曾是不折不扣“汕头工业岛”

2022-07-24 08:17:23

【潮汕圈-向世界报道潮汕】

速读

据《汕头市志》介绍,乌桥曾经有过大大小小60多家工厂,生产领域涉及食品、五金、机电、铸造、汽配、塑料、化工等,除了大部分国营的工厂外,还有街道生产组等工业形式。可以说,乌桥岛在当时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工业岛。


  整个乌桥岛的天际线,或许是汕头市区最低矮的一片。站在堤旁望乌桥,绝大部分都是二三层高的建筑,除了为人熟知的占地10多平方、两三层高的“乌桥厝”之外,其中还分布着不少厂房。


  沿着北堤旁路行走乌桥,沿街可见不少老厂房。这些厂房大多已经大门紧闭,只有门口的招牌还在记录着这里曾经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


  据《汕头市志》介绍,乌桥曾经有过大大小小60多家工厂,生产领域涉及食品、五金、机电、铸造、汽配、塑料、化工等,除了大部分国营的工厂外,还有街道生产组等工业形式。可以说,乌桥岛在当时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工业岛。


  这段工业的历史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也存在于老乌桥人的记忆中,不少乌桥人的长辈都曾在乌桥的厂房中挥洒汗水和奉献青春。而这段乌桥工业史以及工业时代的产品,仍以另一种形式流传下来,那便是商品的商标。


  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陈嘉顺收藏有数百种旧时商品的商标,其中便有不少产品来自乌桥。循着这些商标,让我们重回昔日,了解乌桥的工业史。


  汕头罐头走向世界


  “当时的乌桥岛,最为著名的就是汕头罐头厂。”陈嘉顺说,在他收藏的商标中,有不少便是汕头罐头厂的产品商标,包括菠萝罐头、蜜柑罐头、荔枝罐头、糖水杨梅等产品,甚至还有蜜柑酒、荔枝汁等尝试性产品。这些产自汕头罐头厂的“天堂牌”罐头,在很长一段时间远销海外,成为彼时汕头最早出口创汇的产品之一。


糖水杨梅标贴。


  说起汕头的罐头,早在1860年开埠后不久便开始出现。根据《汕头水果志》记载,汕头的制罐工业始于清末,这在当时是全国最早生产罐头的地方之一,至抗战时期全市共有7家私营罐头厂,主要生产果蔬罐头,兼生产部分牛肉、白鳗等肉类罐头,年产罐头1万多箱。这些罐头输往海外,每年能够创汇40万到50万两银子。解放后,同化和适口两家私营罐头厂合并扩建为地方国营汕头罐头厂。罐头厂的厂址,便是在乌桥北海旁路7号,现在海霸王的位置。


解放初汕头罐头厂出品的罐头产品。


  最初的罐头厂以生产水果罐头为主,后来主要产品转为蘑菇及蔬菜罐头。有数据记载,1952年汕头罐头厂只有334名员工,水果罐头年产量236吨;到了1957年,罐头厂的员工便增至4233名,水果罐头年产量6824吨,此后的罐头厂更是在普宁惠来等地扩建至4个厂区,职工最多达到7890人。虽然在这7000多名职工中有部分是家属工,但是放在今日来看,拥有7000多人的工厂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堪称巨头。


  陈嘉顺还分享了一则他在收集研究乌桥岛老商标时的趣事:随着罐头厂产品出口海外,名声斐然,当时一度有非洲国家派人前来汕头学习制作罐头的技术。在一次下班后,有几位前来学习的黑人还与本地青年发生冲突。这件事被记录在档案中,成为当时一起“外交事件”。


  乌桥产品曾代表“汕头制造”水准


  除了汕头罐头厂的商标外,陈嘉顺的收藏中还有汕头酱油厂的“伏中牌”腐乳、“珠江桥牌”老抽王,汕头保险粉厂的“松柏牌”保险粉,汕头电池厂“夜明牌”干电池等。这些老商标,他用了10余年时间才收集到。


  虽然拥有这些商标的产品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这些无不是乌桥工业的物证。这些产品均获得过赫赫荣誉,例如汕头电池厂的“地球牌”及“环球牌”干电池,便曾在1990年获得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代表着当时“汕头制造”的水准。


  作为一名将汕头工业史作为研究课题之一的学者,在陈嘉顺看来,乌桥的工业史恰恰也是乌桥的发展史。“在1948年的汕头市规划中,便出现了功能分区的概念,当时的小公园片区属于商业区,崎碌片区属于住宅区,而乌桥片区则属于工业区,规划并非凭空而造的,说明当时的乌桥有一定数量及规模的工厂。”陈嘉顺说。


  从当时的地理位置来看,乌桥岛的确是一块发展工业的好地方。由于陆运交通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尚未普及,大宗商品仍以水路运输为主。在当时的汕头市区,也就是现在的老市区一带,物产也较为匮乏,多需由水路从周边地区及外地运输过来,使这里成为物资聚集地。工业生产所需的材料,也需要运送过来。而乌桥岛四面环水,又是韩江入海这一河海交汇的地方,无论是原材料或者是货物的运输都颇为方便。而当时的乌桥便已经有4座桥与市区相连接,住在岛外的工人到岛上上班也颇为方便。


  改革开放后渐失工业优势


  解放后,乌桥岛继续保持其工业地位,经过公私合营之后,不少原先在乌桥的工厂都变为地方国营性质。但是乌桥“成也水运,败也水运”,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陆地公路交通的发展,乌桥原先所具备的水运优势渐渐丧失,直达厂内的陆地交通更为方便,不少工厂开始陆续搬离乌桥岛,到更靠近公路的地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则是乌桥工业的大滑坡期,因为改革开放政策,汕头成为经济特区之一,企业及工厂都搬往经济特区,不仅是乌桥,连周边的光华、小公园等地区都受深受影响,城市的中心也因此开始东移,乌桥片区发展工业的优势不再。


  渐渐地,原先人声鼎沸的厂房或废弃,或改建为民宅,这段工业史也不断消亡,只存在于乌桥记忆的一角。


来源:南方日报 图/陈嘉顺

整理:潮汕圈编辑组



往期精彩好文推荐,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坐上高铁,去吃地道的潮汕美食

  2. 【重磅】粤东规划城际铁路网 ,5条线将连通潮汕

  3.【他们凭什么代表南粤文化?】一代名丑方展荣心忧潮剧:保护方言保护国粹

  4.换届纪律三种语言“唱出来” 饶平方言版顺口溜刷屏

  5.这位汕头姑娘“玩转”多重职业角色|陈哈妮:“高能”青春的“关键词”

  6.2017华人富豪榜公布:潮商李嘉诚、马化腾、刘銮雄进前十

  7.香港“贼王”叶继欢今晨去世 终年55岁,曾策划绑架李嘉诚长子

  8.汕头大学将迎来首位女校长

  9.股灾中失去全部身家后,他从零起步,创立多家上市公司




  【免责声明】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由潮汕圈进行整理编辑, 所有权利属于原作者及原出版单位,本平台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助商推广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