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科普阅读】天气预报之我见

2021-09-29 13:53:31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天气预报已经越来越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观看天气预报、查询天气信息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天气预报的理解却并没有因此而加深,反而出现了很多对天气预报的误解,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让大家系统的了解一下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就是,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目前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主要有短时临近预报、短期预报、3-5天预报、一周天气趋势预测、舒适度、负氧离子、穿衣指数、晨练指数等。

  早在商代后期(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就有了对风、雨、水等方面的占卜,这些都被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我们的祖先用了几千年这种方法,是最原始的天气预报。到了殷周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已经总结了许多预测天气变化的经验,这些经验法天气预报已初步具有了科学依据。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人们根据所了解的自然规律(日夜交替以及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为了更详细的表示每个节气内的气候变化,又形成了七十二候。对于一年的冷暖变化,又总结出了“三九”和“三伏”。现代意义的天气预报形成于1854年黑海的一场强烈风暴,这次自然灾害当时造成了英法联合舰队沉没了30多艘舰船。巴黎天文台台长勒弗里埃受命调查这次风暴的来龙去脉,经过分析发现,如果设有气象站,完全可以避免的这次风暴。1855年3月,勒弗里埃正式向法国科学院提出建议,有政府组织气象观测网,并将观测资料集中起来进行分析,绘制天气图。1956年,在各方的赞助下,法国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天气服务系统,开始了天气预报的业务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得出了一套比较系统预报方法,称为外推预报。这种预报方法需要通过分析地面天气图,发现与天气关系密切的数据:锋面、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根据这些和预报员的经验进行外推预报。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高空气象观测得以实现,天气分析从二维扩展到了三维。四十年代初芝加哥学派的形成,罗斯贝长波理论、三圈环流的提出,使得天气学原理日趋完善;接着动力气象学的出现为随后数值天气预报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数值天气预报一直延续至今,并不断的完善。

  关于天气预报,我曾经听过两则笑话,第一则,在气象台实习终于知道“明日降水概率为30%”是怎么算出来的了,台长在办公室里找了十个人问:“同意明天下雨的请举手”,结果三个人举起了手;第二则,说女人就像天气多变,男人就像天气预报不可靠。初时真的是当做笑话听听,但当我自己成为了一名天气预报员的时候,想想真的很心酸,甚至在地震期间,,这都报不出来,。其实现在的天气预报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就晴雨率来说,基本达到了85%,并且这个数值还在不断上涨。但由于大气的混沌性以及观测和模式的不准确性,天气预报不可能做到100%的准确。因此,预报的不确定性是必然的。叶笃正等人就对此有过讨论:如果天气预报既能让公众和气象用户知道预报的结论是什么,也能清楚预报的可信度如何,就能使公众和用户能够根据预报的不确定性程度以及自身对气象条件的依赖程度来科学的使用天气预报决策,从而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公众希望天气预报能够100%的准确,却发现现有的天气预报往往不如意,有时对,有时错,渐渐也就会对天气预报丧失了信心。其实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现有的确定性的天气预报发布形式传递给公众一种错觉,以为天气可以完全准确的预报出来。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们使公众在根本上误解了我们预报的真正含义;二是预报的评估以及如果让公众理解和认识的问题。还值得提到的一点是网站上以及各种手机软件上的天气预报,作为一个天气预报员,我都不知道它们的具体数据是怎么来的,如何得出的结论。就开化而言,有次我去古田山的时候,那里的工作人员和我们抱怨说我们报的天气预报怎么那么差,又是阴天又是雨,但是天天都是大晴天,我当时就很奇怪,我很明确的告诉他,我们单位这几天根本没有预报过阴天和降雨天气(我们每天的预报结果都是有手抄备份的,作为每个预报员的天气预报准确率资料),他最后告诉我这些天气预报都是网站上查到的。现在能看天气的网站和软件数不胜数,所以我觉得天气预报也需要正版,在这里,,这2个都是发布天气预报的官方网站。

  总之,对于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问题和如何正确检验的问题都需要做大量的科普宣传,把它们放入中小学和大学的有关教材内,让学生、决策者、气象专业用户都能够明白天气预报的实际情况,了解天气预报的客观事实,这样就不会盲目的对天气预报提出不切合实际、不科学的要求以及不着边际的指责。当公众以及决策者可以把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本质考虑在他们的决策过程中,他们就可以尽大可能的规避风险,从而获利更多。这同时也是我们气象服务者愿意看到的结果。在现阶段,灾害性天气逐渐增多,危害也在不断加大,台风“菲特”为1949年10月以来登陆我国陆地的最强台风,尽管最后依旧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但中央气象台的提早预警将损害降到了最低;雾霾天气的严重可以说大家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响,气象部门联合环保部门组成PM2.5观测网,力推信息资料共享,加强极端天气条件下空气质量应急联动机制,更好的对空气质量进行提高。

  让我们一起关注气象,见证天气预报的提高,实现气象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