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文昌会文十八行村的7大待解之谜

2022-05-09 10:40:34



会文十八行村位于文昌市会文镇湖峰村委会,总户数66户,人口233人,村域面积87.2公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十八行村的先祖是在明朝正统年间从福建莆田迁来的,已有600多年历史。十八行村的最大特色是现存古建筑规模大,较为完整。以村中成扇形分布着十八行整齐成排的多进院落而得名,每行院落中都住着六七户人家。


站在正屋的庭院上看,各家各户的正厅前后大门洞开,由顶端可以一直看到底端的房子,视线非常通透。各家的门楼都建在正屋的一侧,形成规整的天际线。每行院落间都留有相当间距,形成村巷,是各户人家出入的主要通道。



这是一座神秘的村庄,高墙深院,青砖黛瓦,飞檐翘角,蕴含几多明代雅韵、清朝风骚。


有人说,从车水马龙的城市走进文昌十八行村,仿佛进入了一座明清古城,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有人说,仿佛从颜色鲜亮的五彩世界走进了一张老旧的黑白照片里面,时间在这里像是凝固了一般,所有的一切都慢了下来。


有人说,进村有点像行走在城墙间,整个村庄似一座古城遗址。


陌生的旅人从四面八方而来,揣着一肚子的问号离开,村口为什么摆石鼓?这一带到底有多少间“九牧堂”?村庄依扇形规划有何讲究?这些待解之谜足以令人魂牵梦萦。



疑问1:村庄为何呈扇形?


慕名来参观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村的客人们,总是先问:这里为什么叫十八行村?


“因为这里的住宅一共有十八行,故得名十八行村。”村人热情地带着大家参观,每个院落都是狭长的,各家的院落高低有序、笔直划一,各家院落内,每座房屋正门相通、连成一体。每两个院落之间形成一条小巷,以扇形结构排开。


有趣的是,外来的游客感觉走了很远的路,没想到,走着走着,全都回到了村口。


各家各户院落构造大致相同,一样的高墙深院,一样的青砖黛瓦,一样的飞檐翘角,一样的石板小径,恰似一座巨大的迷宫。


十八行村流传着这么一个善意的笑话:有一位刚嫁入的新娘,出去串门之后准备回家,哪知道在各条巷子里穿来穿去,认不得归家路。这时刚好碰到村里有一位路过的年轻男子,按老规矩,新嫁娘低头问路,不敢正眼瞧这位男子。哪知这位男子一把牵过她的手,“来来来,我带你去我家。”原来,这位年轻男子便是她家中的夫君。



十八行院落呈扇形分布,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有特殊的讲究?


“所有院子都是多进式的,短的有两进,最长七进,总共有十八行这样的多进式老宅,村子因此得名。”十八行村隶属湖丰村委会管辖,曾任湖丰村党支部书记的林运椿,对村史颇有研究。


据他介绍,十八行村始祖从福建迁来,已有600多年历史。260多年前,当初从福建迁移到这里的林姓先祖只建了一行老宅,后来子孙多了,房子住不下,就将周围的地分给子孙们,让他们自己建房居住。兄弟们不愿分开住得太远,便按照先祖的建房模式紧靠这一行院落建起新房,从明朝到清末,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十八行格局。有些老宅后来也翻修过,但是都遵从先辈,在原房基础上小修小补。


在居于第十二行的林方汇家的院子里,从最前面的屋子回首望去,四进老宅前后共8道门全部打开的时候,门框呈一条直线,中间没有影壁以及任何障碍物,视线通透。“这种建筑格局,寓意着兄弟同心邻里不欺。”林运椿说,每行院子住的都是由同一房分出去的兄弟辈直系亲属,在“行”的中轴线上,每进房屋的正厅前后大门都要对齐,宽度统一,以示同心;而“行”与“行”的住宅间,同辈的房屋必须高度相等,以示邻里相互平等。每行院落间都留有一定间距,形成村巷,是各户人家出入的主要通道。这种布局使宅子之间相互分开保持独立,却又阡陌相连。


十八行村的上马石


疑问2:谁踩过村口的上马石?


一群小伙伴在村口玩耍。他们一遍遍地从两尺多高的上马石顶端往下跳,发出乐呵呵的笑声。


村口摆有两块上马石和一对抱鼓石,它们不知在风雨中静静地坐了多少年,仍然保存完好。特别是那一对抱鼓石,美观大方,非常引人注目,上呈鼓形,鼓下为莲花座。鼓面直径约1米。


据介绍,古代的大户人家,在宅门前常设置两块巨石,一块为上马石,一块为下马石,下马石因语言禁忌,故同称上马石。


抱鼓石,在古代大多竖立在官府门前,是古人身份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宅门“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志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品。


这些器物,足以让人遥想当年村头红翎相映、贵人衣锦还乡的盛况。村里人称,上马石和抱鼓石是由清初时期曾在江西高安县任知县的林运鑫在世时所用。除他之外,还有谁踩过这里的上马石,他们驶向了什么样的前程?这些信息都有待进一步考证。


村口的石制莲花缸


疑问3:石制莲花缸有何用途?


村口,有几尊1米多高的石制大水缸,缸底、周边浮雕虽有些斑驳不清,仰状莲花纹却依稀可辨。村民们对水缸古时的用途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喂马的水槽,也有人说是古时的消防器具。在一束花丛下,有一口石缸,高1米余,面上浅浮雕荷花形纹饰,有出水芙蓉之美。有人猜测这是用来养鱼的,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浴缸。古代的人是怎么用它来洗澡的呢?不会嫌硌得慌吗?还有,1米多的高度,按照海南人普遍的身高,没有垫脚物,是怎么进到缸里的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十八行村400多年历史的九牧堂客厅


疑问4:到底有多少间“九牧堂”?


在十八行村,林方汇家的老宅是最有名的“古董”。据专家考证,这间名为“九牧堂”的古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房梁、主体结构至今仍然保持着数百年前的原貌。这些年来,村里人经历过很多次洪水灾害、台风灾害,“九牧堂”却一直安然无恙。


不少专家、学者造访过这一村庄,其中包括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的建筑专家。专家们认为,这间坐南向北的老宅,第一进明间用了26路瓦,次间用了13路瓦,用材十分厚重,在海南很少见。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间屋子主人当年的身份与富足。


支撑着梁架的圆形木柱早因年代久远褪掉了表层的光亮,就连它脚下的石柱也因岁月的侵蚀而苔迹斑斑,唯有那描绘于窗门拱处的壁画残留的几缕彩色,诉说着这屋子曾有的繁华。


据村里老人讲述,十八行村都是林氏后人,九牧堂这个堂号来自于唐代。其先祖是在明朝正统年间从福建莆田迁来的,闽林始祖林禄的孙子林披,有9个儿子,都官居刺史(又称州牧),门庭显赫,这支林氏遂以“九牧堂”为其堂号。


林氏后人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在建好房屋后都会挂上“九牧堂”或“九牧世家”的牌匾。他们并非全部都在这个村居住,周边也有一些村庄的林姓人家挂有“九牧世家”之类的牌匾,会文镇到底有多少“九牧堂”?谁都没统计过。


单林方汇家,就有两处“九牧堂”,同样的格局,同样的牌匾。只是,一间维持古旧原貌,一间是经过翻修后的宅子,它在保持原有面貌的基础上,少了一些沧桑,添了几许洁净,林家人称其为“复制品”。


村民林方汇说,最为古旧的这间“九牧堂”曾被祖先捐赠出来,当作供子弟们读书识字的私塾。十八行村还曾把重视教育这条写入了村规。当地村民一到6岁就被家里送去读书。当年的村规明确规定,适龄的家族子弟必须要送到祠堂或私塾读书,如果有哪家的父亲不把孩子送去读书的话,除了被村人看不起外,死后他自己的牌位也不能被放入祠堂,这是一种很严厉的惩罚。今天的十八行村同样有很多人考上大学,走上知识改变命运之路。


疑问5:两间房内为何要开一小门?


林方汇家的老宅“九牧堂”拥有对称式的一厅二房。令人诧异的是,一间大的卧屋中间有墙,被刻意隔成了两小间,两间屋子中间有道小门,宽约60厘米,只能容人侧身而过。这道小门有何用途?


据当地人介绍,会文镇有很多老房子都保持这一风格,卧屋用砖头或木板隔成有门相通的两部分,分别称为“房号”与“上房”。当地人的儿子娶媳妇时,再穷困的人家,也要打制两张床及购置两张床的被褥,分别放置于“上房”与“房号”内。


不像北方人,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一张新床,一床被褥。在海南,不管关了门夫妻是单睡还是双睡,外人所看到的是夫妻同房不同床。新娘为人之母后,和孩子住在一间房内,丈夫住另一间房。中间有小门相通。这种把卧屋分为“上房”“房号”的民俗,据说是保持了闽南的民俗。


十八行村的村巷


疑问6:百年“九牧堂”用何材料铺地板?


林方汇家所居住的“九牧堂”,墙面和瓦面上都长出了厚厚的青苔,廊柱已被虫蛀得斑斑驳驳,但墙壁至今依旧坚固。老屋如同一位苍老而硬朗的老人,用它的岁月沧桑与人做着无声的交谈。


令人惊讶的是,脚下所踩的地板洁净而平整,俯首仔细观察,地板上有很多蜂窝状小孔,如同海边礁石一样。林方汇说,铺地板所用的材料与众不同,是从海里采来砗磲、珊瑚礁,然后用海南花黎木将其烧成粉末,再经特殊手法打成地板。在制作过程中,到底有什么诀窍?现已难以考证。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喜欢在九牧堂玩,现在我都快50了,这间房子里的地板一点都没有变化。”在该村长大的林阳笑言,照现在的算法,修建这座九牧堂的成本是难以想像的。


十八行村新建的九牧堂


疑问7:有多少传统习俗需守护?


海南农村常见的水泥钢筋建成的漂亮小楼,在十八行村难觅其踪。是因为村子贫困吗?绝对不是!


“很多村庄都建起了现代化的小楼房,我们村的父老乡亲却最爱这样古色古香的建筑,正是由于村民的爱护和刻意保护,古宅才一直保持原状。”林阳说。十八行村的村民大多为林姓,现有66户。村中的居住人口较少。清末和民国初年,村里陆续有人远渡重洋,去南洋(东南亚)谋生。因该村有半数人口侨居海外,90%的村民是侨眷。


就连一些习俗,也被村民刻意守护和继承着。比如说,每年春节前,在外务工的男人都回家,女人们更是从早忙到晚。


每年正月初十之前,许多华侨都会不远万里赶回家乡,参加祭祖大典。仪式很隆重,烤猪、烤鸡、烤鸭自然不能少,更重要的是,所有礼节都遵从旧制,参加典礼的人穿戴古人衣饰。


参观当地村民住宅的大堂时,记者注意到,尽管已经使用了电灯,在每家的大堂里却仍然挂着一盏造型典雅生着铜锈的油灯,每盏灯几乎悬挂在同一位置。每逢春节等传统节日,村里散落在外的一些华侨和外出打工的家人纷纷归来,家家户户门前还会挂起大红灯笼,在一年的初始飘扬出十足的喜庆团圆的味道。



自驾路线:经文昌市区至会文镇,从会文镇出发,一路西行驶上水泥硬板路,驾车五公里约十分钟,即可到达湖丰村委会管辖的十八行村。


图文由走进文昌编辑发布,文章来源于南国都市报、南海网、文昌发布、视频来源:腾讯视频转载须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本平台原发或转载文章均不反映‘微海南‘之意见及观点,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所载文字和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QQ:79901239 或 微信号:zlsxssyy ,将尽快改正或删除。 
1,手指按住下面图片三秒以上
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3,关注“微海南”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