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混合学习模式下学习者主体意识发展研究

2022-07-06 07:43:54

| 全文共11080字,建议阅读时11分钟 |


本文由《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授权发布

 作者:衷克定、岳超群

摘要

 

当今活跃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MOOCs、混合式教学等,真正追求的无外乎学习者主体意识发展。学习者主体意识指学习者对自身作为学习活动全过程中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观念表现。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实践意识、关系意识三个方面。混合式学习的基本特征可以覆盖当前各种在线学习模式的形式特征,其在线属性、开放属性、时空属性、实时属性和学习共同体属性等是所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产物的体现,因此研究学习者在混合式学习实践活动中主体意识的作用与影响,即学习者知识获取的同时主体意识的变化,以及主体意识发展与学习成绩提升的分布关系,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和延展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主体性教育实践多年,建设的混合式教学平台以“促进学习者主体参与,培养学习者主体意识”为核心理念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在该平台实施主体意识横向比较实验和纵向发展评估发现: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者的主体意识有显著的提升;学习者学习成绩与主体意识的分布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学习者学习行为表现(小组表现和平时表现)及其相应的成绩受主体意识直接或间接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核心素养;主体意识;学习活动;学习成绩


多年来,各种学与教模式的探究,最本质的目的就是一个: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按照马克思论教育的理论界定: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交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9,p.234)。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框架也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目标(林崇德,2017)。在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五大领域之一的“学习与发展”领域中确立了一级指标“自我管理”,指出:自我认识与评价、认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恰当评价等方面,涉及了独立自主、独立人格、独立思考、自主行动、自强自立等多项二级指标。这些指标实质上聚焦于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9,p.96),这里,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正是指向人的主体意识。


当今十分活跃的一些教学模式,诸如:翻转课堂、讨论式教学、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s)、同伴互助教学以及混合式教学等,尽管形式各具特色,真正追求的无外乎学习者主体意识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混合式学习平台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探究学习者主体意识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


一、主体意识的概念范畴


本文讨论和研究的学习者主体意识就是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习者对自身作为学习活动全过程中的主体,在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上的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主体意识能支配主体实践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案及实施过程。此间需强调的是:主体意识是学习者主体性发展的内在推动因素,是主体性在意识层面的表征,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可以认为:只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探讨学习者主体意识才是有意义的。


有研究从学科教学论角度构建了学习者的主体意识维度,包含三种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郑永圣,2005)。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张建云博士从哲学层面辨析,提出了自主意识、实践意识、能力意识、受动意识、公民意识和人格意识六维度的主体意识模型(张建云,2002)。后有研究又在此基础上在能力意识维度中补充了能动意识,形成七维度模型(张健,2004)。


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教授、裴娣娜教授主持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在基础教育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实验成果之一就是建立了“小学生主体性发展指标体系”,随后进一步延伸出了“中学生主体性发展指标体系”。实验将主体性分为“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四个基本特质,并将其细分为10个分析单元;每个分析单元对应若干行为层,根据具体学科和年级对主体性品质的要求应体现的行为特征具体见图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联合实验组,1994)。指标体系将基本特质落实于学习者的实践行为上,从而提升了可测量性和可控制性。


图1 学生主体性发展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有研究又从功能的角度审视了学习者的主体性特质,并扩展了其特质层(进一步细化出自为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分析单元,形成了由功能层、特质层、分析单元层和具体行为层的四层结构分析框架(戴忠信等,2010)。上述研究从理论和学科层面建构了主体性的结构与成分,为主体意识的研究奠定了厚重的理论基础。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者主体意识的框架结构


混合式学习的基本特征可以覆盖当前各种在线学习模式的形式特征,其在线属性、开放属性、时空属性、实时属性和学习共同体属性等是所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产物的体现。学习者在混合式学习平台上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主体意识的作用与影响具有非常丰富的研究价值和延展意义。


马克思在论主体“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时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和受制约的、受限制的存在物(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9,p.124)。从而指出了人自身属性、人对外界的改造、人与外界关系这三要素对主体意识的框定。同前面综述的理论架构相类比,本研究经取舍,确定了自我意识、实践意识和社会意识三个维度的主体意识框架,从而也归并了一些与混合学习模式对应关系不清晰、不直接、不简洁和难评估的项目。


1.自我意识


混合式学习不再由教师完全控制学习进程和活动内容,在线上学习活动中学习处于弱控制状态(衷克定,2011)。主体的意识、行为和观念将很大程度上能动地支配其主观取向。


自我意识是人存在于对象性活动和关系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区分。只有具备了自我意识,学习者才能将自己与学习活动对象区分开来,成为真正的主体。人对自我意识的觉察表现为“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自我协调的意识,即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自觉把控和控制意识,其在学习者线上活动中反映为自身情绪、情感、行为的把握和控制,甚至包括人对自身意识的把握和调节。当学习者具有足够强的自我意识时,就可以将客观事物、学习对象置于自己的意识之下,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来改变客观对象的状态以满足自身需求。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者大多数时候将成为不依附于教师、家长、朋友、同学等其他对象的独立个体,需要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由此,可归纳出自我意识包含的特质: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元认知意识、选择意识、反思意识。其中元认知意识指的是学习者觉察自己的意识指向并主动地对其进行调节和控制。反思意识即学习者能够对自身和客观对象作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反思自身进而指导自身。


2.实践意识


混合式学习的知识建构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者自身发生的,没有严苛的教学环境来强制实施。学习活动实践的方式、进程、顺序和强化都需要学习者自行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


学习者的实践意识是主体置身于活动的过程中,对外界对象进行改造和再认识的意识,是实践行为领域的意识,即“做”的意识。实践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意向性结构,是主体对意向性目标、实施程序和措施的设计和规划,是一种计划性和目的性的意识,可归纳为调控意识;另一方面是行动性结构,是为了达成预期目的,将意向、观念外化为行动的过程,是人能动意识的现实体现。由于实践意识本质上是一种主体对客体重构和再认识的意识,而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通常可分为重复性和创造性两种,后者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从现实结果角度来看,实践意识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创新意识。学习者的实践意识寓意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做”“善于做”“精于做”的意识,是学习者参与到学习中,适应学习过程,改造学习对象的意识。从而可具体化为调控意识、参与意识、质疑意识、创新意识。


3.社会意识


与传统课堂教学区别最大的就是混合式学习平台具有一个学习共同体(Community,也称学习社区)结构。共同体中众多学习者和教师彼此之间构成一种具有人类社会性质的关系,自然也就形成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管是虚拟或半虚拟社会,但规律相同。


社会意识是指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形成的,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展示自己主体能力的自觉意识,同时也是个体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所具有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权利意识的本质就是对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度的限定意识。有了权利意识后,人才可以明确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作为社会一员所具有的实际自由度和应有自由度(杨金海,1995)。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具有一体两面性,指的是个体明确自己不能任意自由的活动,并且个体需要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为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


此外,社会意识包括学习者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交往意识。竞争意识是学习者个体或团体力争胜过对方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学习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内驱力之一。协作意识是指学习者对与同伴共同行动及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是产生协作行为的前提。交往意识则侧重人际关系层面,是学习者与他人交流交往的意识。


学习者的社会意识在混合式教学平台共同体中,就表现为学习者对自己与教师、同伴的关系的自觉认识,明确自己在寻求教师帮助、与同伴交流过程中的平等关系、互助关系、互利关系、情感互动关系,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


前面理论体系综述中,所涉及的哲学领域内主体意识内涵的人格意识没有纳入混合式学习模式学习者主体意识的评测体系内。人格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存在的绝对性价值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体察。人格意识对主体意识内涵的阐述有着重要意义,它标志着人对自身的主体身份和地位的明确认知和深刻体察,标志着主体意识的成熟和完善。可以理解为,人格意识是主体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在探究混合式学习模式规律特征的初级阶段,还不能明确界定其作为主体意识的一个维度的作用和运行机制。


根据以上分析,最终确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者主体意识框架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学习者主体意识评测指标体系


由此而设计了测量问卷,该问卷经课程教研团队多名长期从事教学的教授、副教授反复讨论修改最终确定,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主体意识测量问卷的测量概述



三、主体意识测量问卷的效度、信度分析


为了检验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分别测量了问卷的效度(结构效度)和信度(一致性)。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2015学年度大一新生的“信息技术公共课”的数据采集,先后共发放问卷167份,经探索性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中特征值大于1的共有三项。利用方差最大旋转“Varimax”法得到的各个变量对其主成分(维度)的载荷如表2。


表2 三个维度内部因子分析结果


以载荷作为线性方程的系数,可以形成主体意识的总体表达方程。


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检验,问卷整体的内部一致性和三个维度各自的内部一致性克隆巴赫α系数(Cronbach's Alpha)均大于0.8,具体数据见表3。说明问卷信度指标良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表3 预测验问卷信度


四、基于主体意识的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主体性教育实践已经多年,为进一步践行主体教育思想,深化主体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北师大建设基于主体意识的混合式教学平台。该平台汇集了近100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育类公共课,有数万人次的学习者参加了课程学习。平台以“促进学习者主体参与,培养学习者主体意识”为核心理念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创设利于学习者主体意识发挥的情境、活动,为学习者的主体参与活动提供支持以及充分的尊重,以保证其开展平等的交流。平台还充分利用线上的优秀教学资源和线下课堂教学的教师教学经验,给予学习者自主选择和自主实现的条件和学习支持。


平台可以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登录平台进行学习、咨询、讨论和交流的需求,无老师指定的时间和目标。除了学习课程资源外,学习者还可以开展讨论和辩论,课程讨论区、常见问题、自动答疑、邮件答疑和教学博客等是一套非常活跃的学习共同体。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在该平台上,学习者不是被教师要求着进行规定时间、指定内容、划定范围和确定要求的学习,学习者的行为不是被迫的。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并无从属和从动关系,而是互补关系。这充分体现了主体发展的参与式策略理念:民主宽松、问题情境、思维引导、尊重个性差异、重心向学习者实际需求倾斜(裴娣娜,2000)。


该主体意识下的混合式学习活动的创建遵从以下几方面原则:


第一,学习者主体地位与自主空间的一致性。主体意识形成的前提是使学习者充分感受到主体地位的实在和自主空间的自由。主体地位体现于自我规划、自我决策、自我实施和自我评估,没有足够的空间自由度则一切都是空谈。有些网络课程将学习者的自主空间设计为“闯关”活动,每一步都是教师预设的,虽然每一步都是学习者自己走的,但事实上别无他选。学习者疲于“闯关”式学习活动,难以自省。故在“松绑”的同时,需要给予学习者在不付出太多代价的基础上有更多的选择和尝试。


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活动效果的一致性。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应使学习者能够很好地接受,很快地习惯且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讲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反思式教学等各有其适用条件和特色。但是应当讲究适配学习的内容特征、学习者特征和人的认知特征,不主张一味将小组合作、辩论、展示等活动例行公事地全都堆砌到课堂或平台上。活动效果真正追求的目标一定是学习者的自主思维活动的活跃性,而不是活动本身的热闹。


第三,学习资源推介与自主探究的一致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是混合式学习平台的特色,但不是平台建设追求的唯一目标,多样性和易用性是需要兼顾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认知风格,且即时产生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从而对资源有着大相径庭的需求。有些学生可能喜欢观看视频学习,有些学生可能喜欢阅读文本材料,有些学生可能需要夯实基础知识,有些学生可能喜欢直接跨越基础知识学习高阶内容,而有些学生可能因为一个小知识点或概念而焦虑,这都需要平台系统或课堂教学给予支持。此时资源推介的精准性和快捷性至关重要,这是对学习者自主探究的最有效支持。


第四,多种评价方式与突出主体意识的一致性。开展混合式学习模式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需要多种评价方式结合以对学生作出综合性的评价。首先需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方面平台可以系统记录下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小组协作学习表现,可以作为平时学习成绩的依据。同时课堂讨论的思维深刻性、知识建构水平同样也是小组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的结果也应充分加以考虑,改变终结性评价决定一切的方式。


第五,小组协作活动与突出主体意识的一致性。课堂教学的分组讨论和在线学习的共同体探究都是学习者协作意识、交往能力、责任观念等的外显表现。活动既是这些能力和意识的体现,又是其培养提升的过程。当然,在现实中,小组协作活动中“搭便车”现象非常普遍,难以杜绝。故混合式学习平台对小组活动开展了组员行为的记录,其贡献有“白纸黑字”的记载,可以作为评价时的依据。这突出体现学习者主体意识中的实践意识和社会意识。课堂讨论也避免一人代言,所有组员都有机会说话。


第六,教师主导作用与主体意识发展的一致性。学习者主体活动与教师主导行为是学与教双边活动的体现,互相并不抵触和制约。教师的主导行为与学习者主体活动是高度关联的,因此课堂教学不能被弱化和取代。混合式学习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在线平台上也处处表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除了教师教案、全程视频录像、屏幕操作微视频外,还有大量的以问题为导向的例题和例题诠释。再配以往届学习者的作品范本,独立思考、自主行动以形成独立人格将是可行的。


图3 基于主体意识的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


五、混合式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及其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对照研究和发展研究两种实验方法检验混合式学习对被试主体意识的影响以及主体意识与学习效果的影响及其关系。


1.对照检验实验


研究团队在2015年春季学期全校“多媒体技术与网页制作”课程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两班均为文科班级,学生人数分别为75人和66人。由于是大一第二学期,两个班选择了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末成绩进行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均值与方差差异均不显著。两个班周学时同为4节课,一个班作为对照班采用与第一学期相同的教学方法,先讲2节课,后按要求上机练习2节课;另一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混合式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总共4节课。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是:利用混合式学习平台发布探究任务后,教师的面授有针对性地讲授课程内容的关键知识点并解读知识难点、提出关键问题。此环节基本控制在一个课时。随后学习者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上推介的学习资源和布置的任务开始自主探究。学习者在平台上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小组内互动,教师对部分典型问题进行公开解答和演示。该环节不超过2课时。最后一个课时教师将引导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展示、汇报,引导小组互评,最后用15分钟总结当天的教学和知识系统逻辑,并布置下一次课的预习任务。整个学习活动并不限定学习者的学习内容范围以及学习方式。从系统记录的学习行为显示,混合式学习的学习者有很大比例没有局限于当堂的学习内容,学习和讨论的内容有一定的发散。


对照班与实验班的差异由主体意识测量和成绩的差异反映。对照班的课程成绩是平时作业成绩(四次)+期末无纸化考试成绩,分别占比40%和60%。实验班成绩包括:平时成绩+期末无纸化考试成绩,占比分别为40%和60%;平时成绩包括四次平时作业成绩、平台上活跃程度、网络学习平台发帖互动情况、小组汇报表现。比较结果如下:


经K-S检验,两个班的数据都满足正态分布。主体意识测量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二者均值差异的Sig=0.000,说明两个班学生在主体意识上呈现显著差异(均值差异为10.38262);而期末统计的总成绩方差Sig=0.256,差异不显著;均值差异也不显著(Sig=0.588),实验班成绩为85.9,对照班为84.7(均值差异为1.2)。


实验结果说明:混合式学习方式的确使学习者主体意识水平产生了显著差异,学习的方式和行为习惯也有所改变。主体意识测量问卷中对混合式学习方式的认同题反映: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的占比52%,基本赞同的占比37%,不太赞同的占比不足10%。这表明参与混合式学习的学习者大多对该方式持认同态度。但是学习者还没有完全放弃原有的学习习惯,新的学习模式的效率不很理想,成绩上也没有显著的提高。表现为部分学习者还不能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的时间完成知识的独立建构,形成独立的认知模式。在对若干名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习者的访谈发现:部分基础较薄弱者在学习平台上出现了认知迷航现象。此外,还有部分学习者感到学习任务加重了,不习惯协作学习和利用平台资源进行学习。为此,要改变学习者多年来形成的靠教师将知识建构后反复强化给学习者的方式确实还很不容易。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教师在这种新教学模式下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平台的用户体验还需提高。本次实验尽管已经证实了混合式学习中学习者主体意识的提升,但并未完全实现与成绩变化的关系。但即使如此,仍不能否定混合式学习与学习者学习成绩提升的关系,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发展研究实验


第二次实验对同一个样本在一个学期内发生变化情况,进行发展规律探究。拟解决:从学习者纵向发展来看,其主体意识是否发生变化?主体意识的水平与成绩的分布关系?以及影响是如何实现的?


汲取第一次实验中混合式学习方式的成绩相较传统教学方式成绩没有显著提升的教训,此番实验首先从混合式平台的用户体验满意度提升开始,改善系统操作难度和易用性。加强了系统应用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其次,掌握学习者的学情,加强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此外,课堂讲授多以问代讲,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深化理解。


实验从一个班级(54人)内部进行纵向对照分析。《主体意识调查问卷》编制AB卷,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各发放一次;成绩的测量和统计同上。实验结果如下:


(1)一个周期内混合式学习对学习者主体意识的影响


由于对同一样本的主体意识进行了前后测,其变化的差异性可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做分析,分析中对自我意识、实践意识和社会意识以及三者通过因素分析(见表2)的载荷值形成总主体意识,从而有3个维度分和总分,其变化结果如表4。


表4 主体意识前后测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的配对样本T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主体意识总分前后测差异显著(Sig=0.000),自我意识前后测差异不显著(Sig=0.149),实践意识前后测差异显著(Sig=0.000),社会意识前后测差异显著(Sig=0.029)。尽管三个维度的变化不平衡,但总体变化是显著的。此结论与第一次实验的结论保持一致。


(2)主体意识与成绩分布的一致性分析


通常对两个变量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以显示其彼此变化和影响,但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问卷采集的数据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判断误差,测度比较低。对其进行均值或方差以及相关等统计易导致低测度数据预测高测度结论的偏差。本实验研究中有诸如:问卷评估(学习者对自我主体意识的评估)和人为评估(教师或助教对网络发帖、小组汇报的评分),数据测度不高,故本次数据处理采用对主体意识问卷数据和学习成绩进行秩分分布差异的检验,其解释可以规避数据值的误差,专注于被试在主体意识方面的秩分与成绩方面秩分的分布一致性,(例如:主体意识分在总体中排序比较高而成绩在总体中排序比较低,或者反之。当然,也可以是二者地位相当者。)从总体来评价其分布的差异是否显著。


表5 主体意识与成绩的威尔科克逊符号秩检验结果1

(a.后测总分<期末总分  b.后测总分>期末总分  c.后测总分=期末总分)


表6 主体意识与成绩的威尔科克逊符号秩检验结果2

(a. 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   b. Based on negative ranks.)


表5中显示54名被试中,主体意识的秩分小于期末成绩总分秩分的有23人,大于的有31人,秩分相同的为0。表6中的检验结果表明,主体意识与成绩分布的差异是不显著的(Sig=0.116,p>0.05),即可以理解为学习者主体意识水平的分布与成绩水平分布具有显著的一致性。总体结论: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主体意识水平高的学习者成绩也高,反之亦然。


(3)主体意识对成绩的具体影响


上述研究已经表明主体意识与总成绩具有分布的一致性,这反映了其总体关系(尽管不可以断言其因果)。一般来讲,主体意识的三个维度对成绩的三个组成部分(平时表现、小组表现和期末无纸化考试)都应当有影响,但是考虑到平时表现和小组表现更直接受主体意识各维度的支配,而期末无纸化考试是综合各个影响因素作用的总结果,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为了进一步厘清其作用关系,本研究尽力专注于直接作用,即聚焦于自我意识、实践意识和社会意识与总成绩中的平时表现、小组表现,通过路径分析来量化描述,以表明其影响的强度关系。


实验中分别以平时表现、小组表现为因变量,构建主体意识三个维度自我意识、实践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路径分析模型。路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对小组表现影响最为显著的只有自我意识,对平时表现影响最为显著的只有社会意识,这些都以直接显著影响为特征。而其他维度的主体意识则以间接影响或零影响为特征。其量化关系如图4。


图4 主体意识与小组表现和平时表现的路径分析模型


路径分析表明:实践意识对小组表现和平时表现的影响都是间接的,对小组表现的影响要通过自我意识,对平时表现的影响要通过社会意识。而对小组表现有显著直接影响的是自我意识,但贡献率是-0.263,表明是负的贡献,也就是自我意识强的学习者其小组表现反而不积极;对平时表现有显著直接影响的是社会意识,贡献率是0.275。


六、研究结论


经过横向比较对照和纵向发展评估,两次实验研究反映了:(1)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提升学习者主体意识总体水平,对于学习者自我认识与评价、认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恰当评价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2)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者学习成绩的提升与主体意识的提升有着共同的分布规律,而后者之意义不仅仅限于知识的学习和成绩的获取,对于其今后的学习方式和对主体的认识有更为深远的影响。(3)对于混合式学习模式注重的平时表现和小组表现,主体意识的三个维度的影响是不同的,贡献率的大小、方式都会形成不同的作用程度。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联合实验组(1994). 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与指标体系的建立测评研究[J]. 教育研究, (12):53-59.

[2]戴忠信,刘军(2010). 学生主体性发展层次结构功能分析[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79-80.

[3]林崇德(2017).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145-154.

[4]裴娣娜(2000).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一[J]. 学科教育, (1):8-11, 49.

[5]杨金海(1995).人的存在论[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56.

[6]张健(2004).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主体意识及其培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59-62.

[7]张建云(2002).试析主体意识的内涵[J]. 天中学刊,(6):5-9.

[8]郑永圣 (2005).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探索与实践[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8.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96,124,234.

[10]衷克定  (2011).在线学习与发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3.



作者简介:衷克定,教授,博士生导师;岳超群,硕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转载自:《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

排版、插图来自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

《预约、体验——新维空间站》

《【会员招募】“新维空间站”1年100场活动等你来加入》

有缘的人总会相聚——MOOC公号招募长期合作者

《【调查问卷】“屏幕时代,视觉面积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你看对了吗?》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了解在线教育,

握MOOC国际发展前把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