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一炷香的功夫是多久?古人计时精确度实在高的可怕 | Mr.X大探秘

2022-05-16 12:40:12


一炷香的工夫,一顿饭的时间,一个时辰……这些都是描述时间长短的词句,那么在古代中国,时间到底是怎么被记录计算的呢?

古人很早就发现日月星辰等天象的运动和时间有某种联系,掌握天象运行的规律,观测日月的方位,了解星辰的位置,便可向天问时。

十二时制源自古人观察太阳所在的方位来决定时刻。所谓「太阳的方位」,是指在春秋战国时代,天文历法学家为了研究的需要,把天穹以北极为中心划分的十二方位,分别以十二辰表示,认为太阳每昼夜绕北极旋转一周,依次经过天穹上的十二个方位,因而这十二辰便成为划分一日时段的单位,以太阳所经天穹的方位来计时。

而这种即使计时方式最原本的称呼方式就是「日加某方位」或「时加某方位」例如「日加卯」或「时加卯」。这种计时方式在西汉的文献有很多记载,如《周髀算经》言「日加酉之时、日加卯之时」;《汉书‧翼奉传》言「日加申」,又言「时加卯」。直到《南齐书‧天文志》始有子时、丑时、亥时等十二时辰的时称。

为了提高测量精确性,后来更精细的二十四方位制也用来表示时间,尤其是在南北朝时经常使用。如《晋书‧律历志》记载黄初「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日加壬、月加丙食」,乃描述月食时间在二十三点左右,且日、月所在方位相对。又如《隋书‧律历志》记载北齐后主武平「六月戊申朔,太阳亏……至日食,乃于卯甲之间。」即说明日食在五至六点之间。

唐代为了时间的记载更详细准确,又把时辰划分为更细的单位。一时辰分成四份,以「初、少、半、太」等名称来表示。其后为了更加精确,再三等分,因此一时辰可细分为12个小单位,其中每个小单位等于现今的10分钟。

例如《隋书‧律历志》记载「九月十六日庚子,月行在胃四度,时加丑,月在未半强上,食十分之三半强」。这句话要怎样理解呢?就是预测月食发生时间是在「时加丑,月在未半强上」,就是凌晨2点10分至20分之间。

但是后来在实践中发现,这种过细的分法只是对于天文学有着更好的帮助,在日常生活中是没有太大的意义。于是在北宋开始就采用里另为一种更为简便的做法,每一个时辰分为两半,前为初、后为正。这也就是十二时辰计时法。

漏刻制也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计时工具之一。《隋书‧天文志》:「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后因以命官」这段话是描述古中国的漏刻计时制度。

漏刻,是古中国的水钟,以水量的变化来计量时间。自周朝以来,历代都设有专职机构负责管理与开发,民间应用也相当普及,是古中国最重要而普遍的定时器。

漏刻的计时单位是刻,是在用竹或木制成的指示水深的箭尺上,于对应一个昼夜升降的长度内分划为100个间距,每个间距就是1刻。箭尺下端固定在浮舟上随水面升降,利用箭壶水位的等速变化,观测箭壶上箭尺显示的刻度来计量时间。

古人把漏刻分昼漏和夜漏两种。因为不同季节昼夜长短不等,全年不能仅以单一箭尺来测量时间,一般一年之内使用41支箭或48支箭。在实际应用上,不同季节昼夜时刻的分界点是经过具体测量日出与日落时刻而制定的。通常是测定夜晚的长度,即是由昏至旦的刻数是夜漏刻数,百刻减夜漏刻数就是昼漏刻数。

漏刻也是古中国重要的天文计时仪器,因此十二时制与漏刻制的结合是必然的事。然而十二时与百刻之数并不成整数倍的关系,两者的配合较为困难。自东汉以来,历代都提出改革漏刻制的意见,改百刻为十二的倍数,如九十六、一百零八、一百二十。

但实践证明改革百刻制的途径不易行得通,只能从十二时制与百刻制的调合方面寻求配合。

古人的解决方式就是把漏刻制度中也把每刻细分成较小的刻度。汉代到南北朝把每刻分为十分,但是不能和十二时制调和。所以自隋《大业历》以来,十二时制与百刻制二者配合就有了更大的改进。

两者配合的方法就是:昼夜百刻,每刻是六小刻,每小刻又十分,故昼夜六千分,每大刻六十分也。其散于十二辰,每一辰八大刻二小刻,共得五百分也。这是古法。

也就是说百刻制中的每一刻都划分成60等分,一天就相当于6000分,对应每一个时辰就是500分。现在我们知道每个时辰就是两小时,这样的话每一分其实就相当于14秒左右。

大家或许会问古代真的可以算出这么精确的时间吗?其实我国古代的工匠一直在改善水钟的准确性,在隋唐之际大量采用的多级补偿式浮箭漏相信已经可以达到如此的精度。

本文来源:Mychistory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