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樊庆林:浅谈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上)(下)

2022-04-11 08:57:48

▶樊庆林:浅谈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上)

▶樊庆林:浅谈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下)


樊庆林,男,汉族,1945年生于山东郓城,先后受教于霍春阳吕云所曹文驰等诸位当代国画名家。现为河南省濮阳市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美展。1983年毕业于安阳师专中文系,2003年结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2004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出版有散文集《雪泥鸿爪》,主要国画作品有《云山飞瀑》、《青山无古今》、《新月挂太行》、《崖上人家》等。

本次讲座主要讲述:一、尊主、 二、政绩卓著的良臣能吏 三、豁达乐观的性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在5000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苏轼是可与屈原、李白、杜甫比肩的超级文化名人。像他这样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史学、文论、医药、饮食等各方面都卓有建树的人,环视华夏史海,极为罕见。而他的人品,更是被后人推崇备至。
  林雨堂在他写的《苏东坡传》中这样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我们可以说,他是诗人、画家,是散文家、书法家,是乐天派,是道德家,是百姓的好朋友……可是这些都还不足以描绘他的全貌,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苏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
  “苏东坡的独一无二,还在于他的平民气质。一个经常被放逐的官员却有着最多的人缘,文人骚客、贤士大夫自不必多说,难得的是他与野老村夫、渔樵僧道,都能找到沟通的话题。九百多年来,有那么多人热爱他,是因为苏东坡自有其迷人的魅力。苏轼的魅力是一个谜,在他身上包含了最大限度的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传统文化通过他这个载体历久弥新地在当代社会呈放光彩。”
  构成苏轼人格精神主流的,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这种思想,塑造了苏轼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仕途顺利时,他身上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精神十分突出;而被贬后,便是为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在徐州,他亲自带领官员防洪、筑堤;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在广东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此外,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惠州的东坡孤儿院,海南的东坡医所……也都是苏轼为民创下的实绩。苏轼的人格魅力,显得格外鲜明突出。
  人们喜欢苏轼还有一个原因,他的遭遇令人同情。因先后不容于改革派和守旧派,他在仕途上几起几落,被贬达十余年之久,几次因诗文获罪,“乌台诗案”差点使他丢了性命。然而,在沉浮不定的人生面前,他表现出极强的适应力:横遭贬谪也罢,自请外放也罢,都没有使他颓唐丧志;不管身居何处,无论爵位高低,他都能随遇而安,有所作为。
  《金山题像》一诗,是64岁的苏轼赴常州时写下的,可说是他对自己一生作的一个最好总结和最终绝唱:
“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40多天后,这位大文豪即在常州藤花馆内辞别人世……
  书生一介认为,古往今来,英才是怎样炼成的?是磨难造就的!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是什么?要经得起折腾!
东坡先生的人格魅力之所以永恒,与他历经磨难、折腾而能独善其身、独锐其志是分不开的。
东坡先生说过,“人生二字,东西而己!”
他又说过,“天下无一不是好人!”
他更说过,“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
人们最喜欢苏东坡的,正是他这种屡遭挫折却能够始终保持一份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名字,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名字,更是一个亦官亦民、为官为民的名字。
在封建专制的黑暗官场中,苏东坡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照亮着普天下苍生百姓的心,同时也成就了他在中华文明史上独领风骚的历史地位。

浅论苏东坡的人格魅力

摘 要: 苏东坡是中国文学中上一位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千百年来, 他一直受到文人、普通百姓的推崇和爱戴。从四个方面可以看到苏氏的人格魅力: 文学上的杰出表现, 使他的作品深深烙在人们心里; 性直坦率, 胸怀宽广, 有君子之风; 参悟人生, 对人生的理解超凡脱俗、常人不及; 性情随和、自然, 为人厚道、务实, 将伟大的人格与普通人格巧妙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苏东坡人格魅力
  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光华耀眼, 富有鲜明个性特质的人物。千百年来, 每一个时代都有人真心崇拜苏东坡。“提到苏东坡, 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①,这种表现, 无疑体现了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征服。那么, 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到底来自哪里, 怎么形成的呢? 本文试作浅析。
  一、文学上的杰出表现是苏东坡的魅力之源苏东坡首先是一个诗人、文学家, 我们认识苏东坡是由文及人, 所以他的魅力也首先来自他在文学上纵横驰骋的杰出表现。苏东坡“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赵翼《瓯北诗话》) ,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 许多篇章我们都烂熟于心。他把人生的感悟、心灵的火花、深刻的见解都付诸笔端, 思想敏锐、文笔优美, 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格气息, 充溢着思想和审美的魅力。
  苏东坡在词的创作上开一代新风, 自成一家。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均为脍炙人口的佳作。苏词不协音律, 内容丰富、境界阔大。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里说: “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 如诗如画, 如天地奇观。”胡寅也说: “眉山苏氏,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 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 举首而歌, 而浩怀逸气, 超然乎尘俗之外, 于是花间为皂隶, 柳氏为舆台矣”(《向子湮酒边词序》)。苏东坡的词作使宋词的发展柳暗花明、别开洞天, 实在是功不可没。提到宋词, 就不能不提到苏东坡, 提到苏东坡就不由你不动容, 这实在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苏东坡的诗有二千七百多首。他的诗无论是反映现实(如《吴中田妇叹》)、还是抒情(如《初到黄州》)、写景(如《新城道中》) , 乃至理趣诗(如《题西林壁》)、题画诗(如《惠崇春江晚景》) , 都切近现实, 发自内心, 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索和真挚的感受。赵翼在《瓯北诗话》里说: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 至东坡盖大放厥词, 别开生面, 成一代之大观。”可见, 苏东坡在诗的创作上也别具一格。
  苏东坡的散文创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游记文前后
  《赤壁赋》是宋代文赋的代表性作品。文章将引人入胜的景色与发人深思的哲理融为一体, 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苏东坡作为一代文人,“他挥动笔尖??, 有如挥动一个玩具。??我们由他的笔梢听到一组反映人类欢乐、愉快、幻灭和失意等一切心境的琴音。”②他常常顺手拈来, 把性情、感悟寄寓在字里行间, 他的作品常令人回味和思索。
  他的生花妙笔不知给人们带来多少美的享受、情操的陶冶、生命的启迪。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如果缺少了苏东坡,
  那将会黯淡不少。文学是支撑苏东坡生命的顶梁柱之一,他的智慧和魅力也更多地体现在这里。
  二、性情直率、光明磊落的君子风范是苏东坡魅力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为人坦率公正、光明磊落, 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 是我们判断一个人品格的重要标准, 而苏东坡就具有这种风范。他心直口快, 敢于仗义直言, 常常不顾后果。王安石推行变法, 取消台谏自由, 。苏东坡却“不识趣”地写了著名的九千字“上皇帝书”, , 也显出他直言陈见富有正义感的性格和脾气。苏东坡认为, 好要允许人民自由发表意见, 要靠民主的健全作用来维持。这些都是肺腑之言, 里面并没有什么玄机, 我们可以推想, 当时朝中决不会只有苏东坡一人有这种认识和见解, 而事实是只有苏东坡一个人敢于站出来, 直言不讳。苏东坡不是一个有城府的人, 他爱说话、敢说话, 常常妙语如珠、口没遮拦。因为他光明磊落, 所以他无所畏惧。他说自己见到不平之事,“如蝇在食, 吐之乃已。”苏东坡任告院权开封府推官时, 出了一道试题《论独断》, 从侧面批评王安石独断专行的作风, 使王安石非常生气, 苏东坡立刻遭免职。苏东坡还独自对抗的贪污和, 改革吏政, 尽力选拔人才, 把官吏怠惰、和欺君的情形报告朝廷。苏东坡绝对是一个尽心尽责的官吏, 但却受到本不该得到的攻击和弹劾。苏东坡太过耿直, 他“一肚子不合时宜”, 所以他与他生存的社会总是发生摩擦, 他的生命也总是磕磕绊绊。而这一点也许正是苏东坡的魅力所在, 常人做不来, 包藏祸心的人做不来, 只有性直坦率、光明磊落的苏东坡做得到, 他敢于为真理和正义而战, 而且常常不顾后果, 他的这种完全自然、完全忠实的品格是构成他非凡人格魅力的重要层面。
  三、为人亲切、随和、厚道、务实的作风构成了他人格魅力的又一个层面
, 一个大文豪, 难能可贵的是他又是一位慈祥、随和的长者, 一位厚道、务实的官吏。
  在苏东坡眼里, 没有等级的区别, 他喜欢与普通百姓为伍, 谈天说地, 给他们讲故事, 无拘无束, 完全可以放纵自己的性情, 不必费心提防和猜忌。有一个例子可以更好地说明苏东坡的随和和厚道。有一次他审理一起经济案件, 一个商人因债务而被起诉。原因是债户因父亲去世而欠了许多债, 债户以卖扇为生, 又适连连下雨, 扇子卖不出去, 实在是没钱还债, 而不是故意赖帐。苏东坡沉吟半晌说: “拿扇子来, 我替你卖”, 他用判笔在扇子上写草书,画枯木竹石, 时间不长就完了, 然后拿给那人说: “出去卖吧。”那人刚跨出府门就被早已得到消息的人围住, 争相以一千钱买一把扇子, 几分钟就卖完了。苏东坡就是这样厚道和热心, 以解民困为己任。苏东坡任徐州太守时, 徐州发生水灾, 苏东坡舍身救城, 好几周没有回家, 每天住在城墙顶的小棚内, 监督修固外墙工作。在杭州任上, 苏东坡做了许多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完成了供水系统、医院等公共设施; 疏通盐道, 重整西湖、平抑粮价、热心赈灾,以他的一腔热忱不知疲倦地为百姓谋福利。苏东坡曾对一位太守说, 为官的秘诀是“使民不畏吏”, 象这样的父母官,民怎么会畏呢? 恐怕只有敬和亲。, 在文学上大笔如椽, 却又能对普通百姓体贴入微、嘘寒问暖, 他人格的力量也许就在于此吧。
  四、参悟人生、超脱旷达的生命态度是苏东坡人格魅力的又一层内涵
  苏东坡对人生的理解和领悟几乎达到了圆熟的程度,他快快活活, 像旋风般过一辈子。此种境界, 凡夫俗子实难做到, 因为我们总是为外物所扰, 这也许是我们敬慕他、崇拜他的另一个理由。苏东坡一生多次遭贬, 飘泊不定, 杭州、扬州、徐州、密州、黄州、惠州、海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面对人生, 他把儒释道融为一体, 表现得相当超脱旷达。他欣赏生命的每一刻, “人生不过百年三万日, 但已经够长, 肉身死去, 会变成天空的星辰、地上的雨水, 照耀、滋润、支持所有的生命。个人的生命只是这个大生命中暂时显现的一粒小分子, 是哪一粒小分子并不重要, 生命毕竟是永恒美好的。”③无论在什么境遇下, 他都能够找到愉快生活的理由, 这实在难得。苏东坡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这种性情, 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完美理解。

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使我们看到了一位不以外物萦怀, 在人生路上漫步轻吟、自得其乐的老者形象, 大有任凭风浪起, 稳坐钓鱼台的况味, 也显示了作者于人生的风雨中从容、镇静的心态,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超脱旷达。

再如《满庭芳》: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 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 须放我, 些子疏狂。百年里, 浑教是醉, 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 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浩月, 苔茵展、云募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 一曲《满庭芳》。
  这首词虽然隐含着宿命的意识, 但对于他多灾多难的人生境遇也是一种大彻大悟。这与他乐观豪放的一面似乎相抵触, 实则不然。这正是苏东坡人格的独特处。人生宦海, 浮沉难料, 不必过分强求, 顺天致性, 顺其自然, “行其所当行, 止其所不可不止也”, 这也是一种生的策略。
  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写下的《赤壁赋》也是千古传诵的佳作。这篇作品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深沉的思索和顿悟, 透示了人生的哲理, 表现了作者超脱旷达的思想境界。作者从清风明月引出超然之乐, 从历史人物的兴亡引发人生须臾之悲, 借水月为喻, 阐明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 聊以自遣: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者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种于人生的参悟何等透彻而深刻。这种进退自如的生命态度, 引起许多人的美好向往, 但是不易做到, 只有感叹的份儿。这构成了苏东坡人格魅力的第四个方面。千百年来, 苏东坡之所以备受推崇和爱戴,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东坡有魅力”, 他非凡的人格魅力, 也来自于他自然、不事雕琢的本性和他对世事的洞彻, 以及他高尚的人品。苏东坡是一个具有伟人品格的普通人, 他很独特, 他具有人格魅力。
  注释:     
  ①林语堂1 苏东坡传1 原序第1 页[M ] 1
  ②林语堂1 苏东坡传1 原序第2 页[M ] 1
  ③林语堂1 苏东坡传1 原序第4 页[M ] 1
  参考文献:   
  11 林语堂1 苏东坡传[M ] 1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21
  21 唐圭璋、周汝昌等1 唐宋词鉴赏词典[M ] 1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1 
  2000 年第3 期  

苏轼的人格魅力初探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堪称人格魅力的典范。他为人正直、随遇而安、才气横溢,上至皇帝、太后,下至歌女、农夫,都为之倾倒,甚至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赞叹不已。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的序言中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传》,林语堂著,张正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5页)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苏轼的“不可无一难能有二”呢?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
  一、高洁的品格
  苏轼幼年时候,就显露出了早熟的个性和远大的志向。七、八岁读乡学时,有人从京城给他的老师带来一本石守道的《庆历圣德诗》,苏轼从旁观看,对书中所歌颂的范仲淹、欧阳修等改革家十分钦羡,连他的老师都感到惊奇:“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胸怀竟如此高远!”苏轼的母亲程夫人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一次,她给儿子读《后汉书》中的《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名士,为反对宦官专权误国而被杀。苏轼听罢问道:“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程夫人说:“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于是苏轼“奋励有当世志”。在幼年时期,苏轼受到了较深的儒家正统教育,为以后的“以身许国”奠定了思想基础。
  及至成年,苏轼为官耿直正派,反对唯唯诺诺、迎合虚浮的作风,。苏轼入仕不久,便遇到了王安石为挽救宋王朝的日益颓败而进行的大改革。改革派本想通过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颁布了很多法令,但他们的做法太过激进,没有丝毫的过渡。作为改革标志的《青苗法》实施后,农民生活越发清苦,本已动荡的社会局面更是雪上加霜。苏轼刚开始时支持改革,但看到改革后的人民生活更加苦难,心里非常难过。在《吴中田奴叹》里,苏轼记录了自己在湖州劝农时,看到江南农民在遭灾后,还必须把仅剩的少量粮食,拿出来贱卖缴税,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王安石的变法中,到处都是好官,农民却一天比一天难过。正因为苏轼敢说不昧良心的真话,不趋炎附势,他与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都有政见不合之处,两派都容不下苏轼,最终他被贬出了京城。
  经历“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了当时极为贫穷的黄州,做团练副使。黄州地方有一陋习,就是家中的孩子一旦超过了两男一女,再生下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就得扔进水里淹死。这种做法一来是因为生活贫穷,难以抚养,二来是由于重男轻女思想所致。这种骇人听闻的恶习令苏轼极为震惊,他一面给当地长官写信,建议官府下令严禁溺婴,一面和朋友一起出钱创办育婴院,养育弃婴,为社会的稳定和人民思想的解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北宋后期政局更为腐败,官场倾陷成风。一些士大夫为了争权逐利,不讲操守,有的揣摩当局心意,曲意迎合。如苏轼被下狱时的宰相王圭在苏轼被捕后,为了讨好皇帝,硬说苏轼的《咏桧》诗对圣上有不臣意,连神宗皇帝都觉得太无根据。司马光被起用后,一些台谏官又都围着司马光转,看到苏轼同司马光有了分歧,便“逆探光意”(《杭州召还乞郡状》),对苏轼吹毛求疵。苏轼认为这种为了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做法是可耻的。他赞成个人要独立思考,不能随声附和、看风行事。“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送李公恕赴阙》)这有力的诗句表明了他刚直的品操。对于上级乃至皇帝,他也反对阿谀逢迎。苏轼很崇敬老师欧阳修“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居士集叙》)的高风亮节,他曾向朝廷提出:“臣闻圣之治天下也,宽猛相资,君臣之间,可否相济。若上之可,不可问其是非,下亦可之;上之所否,不问其曲直,下亦否之;……孔子所谓惟予言而莫予惟,足以丧邦者也!”(《辨试馆职策问札子》)
  晚年时期,苏轼被一贬再贬,已是花甲之龄,他依然深深受着海南岛这块“蛮荒之地”,深爱着在此居住的黎民亲友,并尽可能把个人的心血浇铸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他介绍先进的农耕方法,破除迷信,开凿井泉,散发药剂,提倡观念……高唱“余生欲老海南村”(《澄迈驿通潮阁》),在最后北还时甚至写出了“九死南荒吾不恨”的不朽名句。在这个中原文化波及不深的地方,苏轼创办乡学,亲自为当地学子授课,向朝廷大力推荐优秀人才,这些为当时还处于“文化沙漠”的海南带来了人文的气息,更为海南在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功不可没。
  二、博大的胸襟
  苏轼生活在社会矛盾极为尖锐的北宋时期,是一位乐天旷达的名士,,约近四十年中,几乎每隔两三年乃至几个月即“补外”或被贬逐一次。他虽成年颠沛流离,辗转奔波,踏遍了天南海北,一直过着逆旅过客、,但他却能安然处之,旷达乐观,随缘自适,这也是普通人难以达到的境界。他“平生傲忧患,久矣恬百怪”。(《十月十二日将至涡口五里所遇风留宿》)在出狱贬黄州团练副使时,他首先唱的是:“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防员外置。诗人例坐水曹郎?”(《初到黄州》)他觉得,诗人当这个水曹郎又有什么关系呢?大自然的恩赐是无私的,能让你处处尝到美味佳肴。紧接着,他筑雪堂,作《雪堂记》,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了自己谪居之后做个快乐散人的处世态度。客告主人以散人之道曰:“夫禹之行水,庖丁快刀,避众碍而散其循者也。是故以至柔驰至刚,故石有时枥。以至刚遇至于柔,故未尝见全牛也。”文中表现的刚柔相济思想,乃是自古英雄成大业者所必备之修养。顺乎自然,以至柔弛而刚,。
  岭南自古贫瘠,被认为是瘴疠蛮荒之地。苏轼于晚年来到此地时,又高唱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在惠州竟能天天啖食鲜荔枝,比起朝中要优越得多了。他晚年被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后,曾以戏谑的口吻说到:“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食蚝》)他乐天安命的旷达情感,是朝中龌龊之人所难理解和做到的。《定风波》应是最能反映其旷达态度的代表之作。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从词序所述情况来看,他们遇到的雨应该不小,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被词人“穿林打叶”四字轻轻带过,“莫听”、“何妨”更给人以意态潇洒、悠然信步之感。下句中的手拄竹杖、脚穿草鞋固然是沙湖道中遇雨的东坡居士形象,同时更是惨遭诬告流放黄州的词人自画像,他认为,“竹杖芒鞋”比达官贵人的骏马还要轻快自如,以形象且诗意的语言一下子就把眼前之实境描写放扩为整体人生态度的光辉写照。整个上片以实境写雨中,下片则写雨后并设想厄运之后再回首反思时的心态:料峭的春风伴着雨丝吹醒了诗人的醉意,他感到了几分冷意,突然,雨后天晴了,迎面而来的是落日山前,一夕晚照。等到再回首展望,当时咄咄逼人的风雨云烟,已为乌有,尤其是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更能使人品味到东坡特有的禅宗式顿悟。
  三、真挚的情感
  苏轼是一位具有旷世奇才的伟人,同时也是一位普通的凡人,有着常人所共有的情感。与古今圣贤相比,苏轼的情感更丰富,更能以人性化的特点征服每位读者,从而成为人们为人处事的一面镜子。
  (1)亲情
  亲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情感,但由于父母过早离世,苏轼对父母之情并没有太多的表述遗留下来,倒是他同苏辙的兄弟情,最令他回味、珍惜。
  苏辙是苏轼唯一的同胞弟弟,兄弟感情从小就很好,经常彻夜长谈。作为兄长的东坡很爱护弟弟,在兄弟俩丧母离乡而又面临分别之时,苏轼写出了能标志其为超一流大诗人的首篇诗作: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子由诗原作如下: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其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稚马但鸣嘶。
  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苏轼以真挚的情感而动人,写出了兄弟相别的孤独心情,更从一次具体的人生经历中,生发出了对人生离合的哲理性体验。在“泥、西、题、嘶”的旋律中,既表明了自身的为人处事之风,更给弟弟以榜样的力量。其中更是将具体场景与抽象的概括融为一体,格调高雅,可谓千古绝唱。
  (2)爱情
  如果谈爱情婚姻生活,苏轼并不是一个完人。处在宋代纳妾、携妓颇为风行的社会环境中,他亦曾有过一些风流韵事,这在民间传说中有一些半真半假的记载。但整体而言,苏轼对待爱情婚姻还是较为严肃质朴的,他钟情于自己的妻子,尽管他不止一个妻子。
  东坡的发妻王弗,漂亮、温柔而又富有文采,与丈夫心心相印。可是,二十六岁时王弗突然病逝于汴京,苏轼悲痛万分,在王弗坟前长叹痛哭:“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祜!”就这样,东坡与王弗沉痛地诀别了。十年后,正当调知密州的苏轼在孤寂失意的日子里,忽然在梦中与爱妻相会了,醒来却是一场空梦,他流着眼泪写下了这首哀婉凄恻的千古绝唱《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里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经历十年沧桑后,苏轼还在梦中见到他的妻子,可见东坡对其亡妻的怀念是多么深沉而绵长。人死不能复生,“生死两茫茫”,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并没有因为生死之隔而断绝,十年当中苏轼都一直“不思量,自难忘”。亡妻毕竟不能作为苏轼倾诉的对象,“无处话凄凉”之余,苏轼只有把对亡妻的思念以及自己的苦闷寄托于梦中。单从情感的真挚来看,大概只有西方弥尔顿的《悼亡妻》可以与之媲美。
  苏轼的继室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和王弗一样谨慎、质朴、贤慧,对苏轼的关怀无微不至,苏轼对她也极恩爱,在诗文中都对她有过描述。但王闰之跟随苏轼走南闯北、相夫教子近三十年后,于四十七岁时卒于京师。对于王闰之的亡故,苏轼悲痛万分,他发自肺腑地祭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须,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愧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祭亡妻同安郡文》)
  苏轼的第三位妻子王朝云本是歌女出身,但东坡疼爱朝云,视朝云最为知己。《西江月》、《蝶恋花》等均是苏轼歌颂其美貌和高尚品格之作。但到惠州以后,朝云患上了瘴疫。病情危急,苏轼只有放下所有的事情,托门生、朋友带来许多珍贵药材,亲自为她煎药,喂她喝药,但已无力回天。朝云死后,苏轼亲自撰写《悼朝云》、《朝云墓志铭》来表达对她的怀念。有一则材料说,苏轼曾经写过这样的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更思卿。”其情之真,其意之切,由此可见一斑。
  苏轼以情感真挚,语言朴质表现出了特有的高尚的文风和人格,打破了文人艳词的红香翠软、华靡纤弱、内容贫乏的弱点,这在男女地位极不平等的时代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3)友情
  苏轼一生爱惜人才,广交朋友,而且心胸豁达,待人朴厚真诚,可谓朋友遍天下。但宦海浮沉,官场常有不测。他与朋友也常因升迁、贬谪而辗转江湖。所以,苏轼十分珍重朋友间的欢聚与重逢,一旦与朋友分别,怅然之绪便油然而生:“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想秦川去。”(《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浣溪沙·重九旧韵))其惜别之情深致精微,可见苏轼对友情的珍重。分手后,他更一往情深,每当想念朋友时,总认为朋友也一定在思念自己:“凭杖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当朋友因长年漂泊异乡而忧思时,他写词予以开导:“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临江仙》)只要清除世俗之念,纯于一心,忘却个人的开沉得失,无论是在哪里都能安之若素,处之泰然。苏轼这种通达的观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辨力量,能给朋友以情绪上的鼓舞和哲理上的启迪。
  更难能可贵的是,苏轼不仅对朋友厚诚豁达,在对待受侮辱、被损害的歌妓们也能平等相对,并寄予深切同情。当他将她们的命运与自己四处飘零的坎坷一生联系在一起时,往往引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在《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一词中,他更是劝歌妓们不要再哭泣,留下点泪水,好在下次的重逢中有些许的留恋。他把殷勤离别的佳人,看作比旧交新贵更值得交往和珍贵。假如没有朋友之间的深切了解和真诚信赖,怎么能写出如此深情厚谊的词句?
  四、执着的追求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尽管他在有些方面表现出了佛老的超脱,但归根结底,苏轼是执着的。
  东坡出生于一个具有儒家传统的家庭,入仕以后,苏轼因自己反对激进改革的诗文被政敌抓住了把柄,诬陷为“玩弄朝廷,妄自尊大”,差点死于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面对着李定等人在狱中的严刑拷打和人格侮辱,苏轼高昂着头颅,宁愿以死来表达对自己对真理的追求。
  在贬谪黄州所作的《与李公择书》中,苏轼执着道义、坚持真理。在《雪堂记》、《纵笔》、《与参寥子书》等许多作品中都能发现诸如此类的执着,这是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人所难以做到的。
  绍圣四年,苏轼被贬儋州,在游览当地名山儋耳山后,写下了著名的《儋耳山》:“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进是补天余。”正如诗中所写,儋耳山和道旁石,都有补天之才,却被弃置不用;惟有其孤峰独立,高撑天空。用一赞一叹的方式,写出了诗人自己被排挤打击,无法为朝廷立功,为社会出力,壮志未酬,流落天涯,但仍坚强不屈,像“道旁石”一样,保持着刚直独立的人格气节,要在新的职位上,继续努力工作,为民服务。
  苏轼作为一代文宗,是一位旷达无双的诗人词文赋、书法、绘画、皆一流的全能作家,尤其是他那豪放坦诚、胸襟博大的个性,雍容旷达、超迈乐观的情怀和堂正做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为后世的文人士子所景仰。赵艳,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教师。 


苏轼的人格魅力浅论
  在中国的文学星空中,苏轼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是一位旷世奇才,是中国士大夫心驰神往的人格典范。林语堂先生把苏轼当作自己心灵的老师,说他是人间独一无二的人物。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也称自己最喜欢的文人是苏东坡。千百年来,人们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且历久不衰。苏东坡的迷人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成就,更在其人生实践闪烁出的人格魅力。笔者以为,苏轼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五有”:即有情义、有作为、有情趣、有智慧、有操守。
  一、有情义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性质是抒情,那些为人们所深深喜爱的文人也必定是一些用诗文抒写其真性情的有情人,苏轼也不例外。
  说到苏轼的情感世界,自然会让人想起他写给亡妻的那首《江城子》。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十年,有太多的变化可以发生。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这首词所流露的感情之深挚、心境之凄凉,不知打动了多少女儿心,以至于现代社会的很多女孩子发誓来世便嫁苏东坡,那怕为此历尽千年情劫。
  历朝历代的诗文,写儿女之情的不计其数,而对兄弟手足之情却很少提及。而苏轼的一些写给弟弟苏辙的词,其中蕴涵的手足亲情和闪烁的人性光芒则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永远是历史长卷中璀璨夺目的华章。苏辙说苏轼:“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说苏辙:“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那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上写明了是“怀子由”的。那无眠的思念,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殷殷期盼,无不充溢着手足深情;因“乌台诗案”入狱后,苏东坡误以为皇帝要杀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首先想到的是弟弟,在绝命诗两首寄子由时说:“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自海南返乡途中,老东坡病重,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患难与共的弟弟子由。兄弟情深,以至于此,夫复何求?
  苏轼不仅仅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丈夫和兄长,他的心中,更怀有对苍生的悲悯之情。他的一生辗转流离,但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他都以一颗敏感善良的心感受着并书写着老百姓的苦痛:他写被征调来挖运河的农民,黎明时分,工人闻号声而聚集开工,他看到“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寥寥几个字透露出的是这位慈悲的官员心中隐隐的不安与苦痛;在黄州期间,得知当地有“溺婴”的恶俗,苏轼寝食难安,他向太守朱寿昌写了一千多字的长函,无比痛心的描写溺婴当时残忍状态:“初生辄以冷水浸杀,其父母也不忍,常闭目背后,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嘤良久乃死”。苏轼一方面请求朱太守以知州的权力,挺身废除这个太不人道的恶俗。苏轼还积极发起、组织一个私人慈善事业的“育儿会”,向本地的富人劝募,以接济家境贫困者或劝其收养自己的骨肉。
  二、有作为
,希望能继承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他的一生,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在官场沉浮中,他执著于“济苍生,,,但他在历任地方官吏时,非常关心人民疾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
  在徐州,黄河决堤,面对汹涌而至的滔滔洪水,他亲自上堤指挥,过家门而不入,奋战七十余日抢修防洪大堤,使徐州黎民免受洪灾之害。苏轼调离徐州时,百姓依依不舍,揽辔送行。而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浣溪沙·徐州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不愧是一位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在广东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此外,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惠州的东坡孤儿院,海南的东坡医疗所……都是苏轼为民创下的实绩。
  所有这一切表明苏轼虽然一直处境艰难,,但在职位上始终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在他身上,始终有刚健有为、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在闪烁着光芒。
  三、有情趣
  苏轼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幽默乐观、最亲切洒脱、最富有生活情趣的可爱文人。
  在苏轼看来,“凡物皆有可观”“皆有可乐”,生活中是“无所往而不乐”。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所与游者,亦不尽择,各随其人高下,谈谐放荡,不复为畛畦。有不能谈者,则强之说鬼。或辞无有,则曰姑妄言之。于是闻者无不绝倒,皆尽欢而后去。设一日无客,则歉然若有疾。”由这段记载不难看出苏轼是非常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制造幽默的,而且达到了“闻者无不绝倒,皆尽欢而后去”的绝佳效果。但苏轼的幽默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苦中作乐,他是“一日无客,则歉然若有疾”,可见幽默风趣是他的秉性,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他为人亲切洒脱,任杭州太守时,作为一城之主,他夏天赤足上山,向和尚借一躺椅,脱下袍子和小褂,赤背在躺椅上睡觉;他被称为“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流放琼州(海南)时,他已是年过花甲,生还内地的希望非常渺茫。可他依然不改其天生的乐观,牵一海南大狗,四处闲逛,找人聊天;他始终以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热爱着生活,即使是一些生活琐事也处理得井井有条,对管家理财、烹饪饮食、医药保健、养花养鱼等都颇有研究。贬黄州时,薪水很少,他担心入不敷出,就将月俸分为三十串挂在屋梁上,每天用叉子取一串下来作为日用,若有节余,便用一竹筒贮存起来,以作待客的特支。苏轼还是一个著名的美食家,对煎茶酿酒、佳肴烹制、粗粮细作均有讲究,他所发明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饼”至今还保留在中国传统的菜谱里。
  四、有智慧
  苏轼一生屡经坎坷磨难,数次被贬,遭人诬陷几乎被置于死地,其心灵所遭受的种种困扰更是可想而知,而他内心的挣扎与解脱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思想和智慧,无疑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苏轼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在苏轼看来,对“物”的态度如何,决定了人的一生是否拥有快乐。所谓“留意”,是以获取与占有为主要目的的心态;所谓“寓意”,是超越了自私的占有欲望而以审美与乐观的态度对待事物的心态。苏轼能够从超越利害关系的角度来对待事物,能够发现更多的“可观”“可乐”之处,从而以乐观旷达的态度去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他将人生视为一场棋局:“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苏轼的一生,既是面对现实的一生,也是超脱现实的一生。他往往能以一种诗意的艺术的审美态度来看待人生逆境。当他贬谪到海南时,不少亲戚朋友与学生寄来书信安慰他,他却说:“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即使是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苏轼依然“索沐浴,改朝衣,谈笑而化。”走得如此轻松而洒脱,没有其对死生的超然、乐观态度是绝对办不到的。苏轼超然物外的人生观,不仅超越了世俗的功利得失,而且超越了生死,使他能够面对任何人生灾难。
  可以说,苏轼是将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一位智者。他的人生智慧来自于对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理解与实践。儒家思想始终是鼓励他百折不挠、积极奋进的精神力量,佛老哲学则更多地作为他身处逆境中自我解脱的思想武器。他将三者融汇贯通,进取而不迂执,超脱而不厌世。他不会成为权力和功名的工具,也不会躲避社会而“江海寄余生”。他遇事通达,能从多角度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使自己不陷于感情的漩涡、不沉于矛盾的深渊,表现出一种理性的人生智慧。
  五、有操守
  “有操守”是指清醒、坚定地持守为人处事的基本立场和原则,使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葆有人格的光辉。在大节问题上,他是“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始终秉持一颗天地良心,有一股浩然正气,这从他对待变法的态度可以看出。在变法派实力强大、炙手可热的时候,他敢于指出新法的缺点和错误,乃至身陷囹圄;后来变法派失势,保守派执政,废除所有新法,苏轼也没有因为保守派重用他就偏袒他们,他不随波逐流,而是秉持公心,为新法辩护,。这些,没有坦荡的胸怀,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强健的人格,是做不到的。苏轼的这种精神,为后人所景仰。宋高宗《苏文忠公赠太师制》说他“不可夺者,巍然之节”。陆游《跋东坡帖》赞扬说:“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凌然。”这种人格风范所彰显的生命的尊严于光华也正是苏轼的高贵之处。
  可以说,正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生问题、生活问题上,苏轼表现出他对人生的独特领悟,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具有的真实性情,使他赢得了当时和后世人们的深深喜爱。,也还是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传抄、诵读;尽管他被贬到天涯海角,但还是有人不远千里,浮海专程去探望、访问他,拜他为师,这正是被苏轼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版权属原作者,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天下苏氏信息平台”或ID号“TXSS138”搜索,即可关注!查看历史消息请点击标题下面的“天下苏氏信息平台”进入,请大家分享本平台资讯,请订阅今日头条天下苏氏信息平台》多谢!

投稿方式
微信/QQ:138033389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