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中医入门的唯一办法就是背诵记忆--伤寒论条文背诵

2022-07-06 10:10:14




背诵伤寒论的一点感言


背诵伤寒论的一点感言 近日买了一本 名师经方讲录 第二辑    里面很多中医老师都强调了背

诵的重要性 而且举出了他们当初求学时 他们的导师诸如刘渡舟 李克绍 等对他们的严格要求

那都是要求要背诵伤寒论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新陆回忆说:我读研究生是1978年,那时我第一次比较认真系统地

学习《伤寒论》当时徐国仟老师是我的老师,李克绍老师也是我的老师,他们两个老师一共

带了四个研究生。李克绍老师对我们四个人的要求就是把《伤寒论》背下来,398条,用45

分钟,不停顿。我背了3个月才背下来,背得很辛苦啊,李克绍老师就眯着眼听你背,你一

打梗他就给你提词,他提多了就说:你回去再学学吧,他也不听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回忆跟师刘渡舟抄方时,刘老师也是直接说出条文数让他们背出来

  

说到背诵伤寒论,到现在我背诵到109条,苔苔背诵到112条,当然我们的目标不是背了就

忘 而是烂熟,能达到顺背倒背,任意抽背,任意抽背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当然现在我们都

还看不到背诵原文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提高,但我们坚信背诵伤寒论这一经典 看似一个非常

笨非常死的方法,但总有从死到活的飞跃,学中医贵在沉潜。我们就用背诵把自己沉潜下去

。    

背诵很容易忘记,所以我们不停地反复 反复 再反复。王新陆回忆说他3个月把伤寒论398条

背诵完,背的很辛苦,我看啊王新陆教授当时可以说是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背诵,而且一天

不断 不断向前背 还不停地反复,否则3个月不可能把伤寒论拿下来。    

我给苔苔说了把127条背完了 给她录个背诵的视频纪念一下。算下时间 就背这么些 都花了

快一年了 当然她考研 考试 还有我单位考试中间有停顿没背诵 没复习的时候 。    

现在回想一下背倒100多条 也是个成绩了,晃一晃时间就过去了,现在我们就是打地基,伤

寒论背了 背金匮 金匮背了背温病条辩        背诵经典 一定要发心哦,否则很难坚持的,我和

苔苔呢现在走路上要背 坐公交车要背,一次在公交车上背诵,开始一些人以为我们在背佛

经,后来才有一个人听出我们是在背中医。    

背诵用处有多大呢?实话说现在看不出来,反正我们觉得既然老前辈是这样走过来的,那我

们也这样走一下。

 

 转载:我背诵《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中医入门的唯一办法就是背诵记忆,这本来没什么好说的,舍此之外别无二法。历代名医莫

不是扎实的背诵基本功开始学起。这是最快最好最稳妥进入中医之门的办法。
列举名老中医之路里面的记载:
(1)吴棹仙(四川名老中医)老师......中年弃儒从同乡李同庆公习医......以陈修园公余十六种

为教材,命先师诵读。如是二年,先师对《伤寒论浅注》正文与注释,皆能背诵,为以后走

上医学道路奠定了基础。……先师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

典著作,不仅都能原文背诵,且字斟句酌,做到了解经字字有出处。
(2)陈鼎三(四川名老中医)十五岁从文学医,后拜师于邑之宿医陈颖川。陈老潜心歧黄

,嗜书如命,不仅能背诵四大经典著作原文(其中《内经》是重要篇章),且能背诵一些名家

的注释。陈老主张背诵一些经典著作和经典条文,他能全文背诵《伤寒》、《金匮》、《本

经》、《温病条辨》及许多重要注家之注。对《内经》的重要篇章皆能大段背诵,对注家更

是如数家珍。中年以后,据自己历年来的体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可囿于背诵,但又不可

不背诵,应该有重点的背诵(这可不是那些不背书就要“灵机活动”者的借口)。譬如破竹,

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晋书·杜预传》)。陈老为什么主张背诵呢?他认为临床经验用文字表

现很难全面,而读书人对同样的文字之理解,又会受到文化水平、临床经验、阅历、判断力

和想象力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还原到作者所需要用文字表达的实际情况,其准确性

就比较差。我们根本不可能走到已经作古的前辈名家面前,由他们通过实际病例讲解总结成

文字的东西,既无名师亲授的可能,那么就只有通过精读,反复读,以至背诵,再在临床上

去反复揣摩,从中悟出真谛,这是其一。其二,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

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

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3)张珍玉(山东名老中医)我十六岁时,父亲便让我一面上学,一面在业余时问和哥哥

一起学习中医。首先学习浅显的内容,背诵《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潮脉学》、

《(汤头歌诀》替。《索问·着至教论》提出知医应做到「诵」、「解」、「别」、「明」、

「彰」,父亲也要求我们从背诵入手,先装进肚子里,再慢慢消化、吸收。起初父亲不给讲

解,又没有通俗版本,全凭死记硬背,非常吃力。父亲家教甚严,过一阶段就考我们,提出

其中的一句,我们必须熟练地往下背诵。我和哥哥互相督促,互相问答,睡觉前背,走路时

背,上厕所也背。学识渐进,背诵也渐容易了。二,年间把《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

湖脉学》、《汤头歌诀》都背过了。然后开始攻读王冰次注「内经》、陈修园的《金匮要略

浅注》、《伤寒论浅注》,也是先背诵。虽然都有注释,也不准看。
(4)谢海洲  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有了熟读乃至重点篇章能够背诵的硬功,博览各

家各派,才能抓住重点。老一辈所以能引经据典,脱日而出,如数家诊,就是困年轻时下过

一番苦功。经典读熟了,以后才有豁然贯通之妙。尤其在青少年时,奠基更为重要。我四岁

时,随祖父课徒的学生念些歌赋,虽不理解,念得多了,也就记住了。背,不单纯是记忆的

问题,还有加深理懈的作用。学习方歇、药物更是如此,不背不成。熟背才能得心应手,口

到笔到,熟能生巧。临术时初有方,后无方,最后又有方。这种意境都是背诵、记忆、实践

、提高的过程。背诵开始要少,由少而多,积腋成裘,积沙成塔。到一段落,可以暂放,再

另起第二段落,记熟了再开始第三段。《金匮要略》我就是这样分条分段背诵的,一共四百

条都能朗朗上口,永志不忘,并可由此及彼,互相联想,互相印证。这种背诵的「童子功」

,对学中医的人是必备的。
(5)方药中  我一开始学医,老师就要求我背诵《伤寒》、《金匮》原文,背诵经络走向及

穴位,并且在恃诊时,经常结合病人情况提出问题要我当场解答,口述方名要我开药,口述

穴位要我扎针,甚至何以用此方,何以选此穴,亦穷加诘问。一旦处方开不完全或找不到穴

位,老师就勃然变色,自己提笔开方,自己动手扎针,弄得我面红耳赤,坐立不安,只好下

死功夫,夜以继日,不敢稍懈。


在《名老中医之路》书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这些真正到达所谓“师其法不泥其方”“圆融通达

”境界的大师们,没有一个不是从扎扎实实的背诵记忆开始的。没有一个不是谆谆告诫后学

,要打好基本功。
我是从2011年一月开始背诵伤寒论的,花费了大约五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我会背诵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是整理一个最权威的标准版本,这是当前最精准的宋本伤寒论


这个伤寒论只有条文以及数字编码,全部都是需要背诵的内容。
然后就按着性子慢慢背诵了,首先要把伤寒论分成三或者四部分,每天只读这一部分,轮流

进行。这样全篇都可以得到熟悉,不会出现前面很熟,后面没见过面的情况。
也可以直接从后面开始背诵,比如说直接从少阳篇开始背诵,也可以杜绝出现前热后冷的情

况。
寒假期间,大部分学生都离开学校了,我就在学校教学楼楼顶上一个空间里面和同学一起大

声朗读,十几天后,临近过年的时候才回家。
每天只需要读,不需要用力去背诵,要求吐字清楚,声声入耳,不可贪快。有时候看起来最

慢最笨的方法却是最快最好的方法。
现在中医学子浮躁迷茫者很多,被五运六气,周易八卦,圆运动,火神派之类迷惑不少。自

己不去扎扎实实背诵东西,根底柔弱,就容易被这些学说干扰。好比站桩都不会,却要学习

什么天马流星拳,最后镜花水月一场空,徒徒耗费青春。
背诵伤寒论有什么好处呢?
就是在学习伤寒课程,看经方医案,或者其余经方书籍的时候,能很容易的听懂看懂,如果

方剂也可以熟练背诵的话,看了别人的经验就可以直接应用了。
还能够建立一种六经(六病)的思维体系,好比拥有大海中的指南针一样的感觉,这些都是

从背诵中得来。
我继续背诵了全部经方的组成成分,现在主要背诵《金匮要略》和后世方剂。

前几天听了国际经方班的讲座,受益良深,深深惊喜背诵了伤寒论,以及经方方剂的组成成

分以后别人的经验就可以被我应用起来。
中医的学习并不难,只要心思单纯一点,不被各家学说干扰,认定一个路子,一家学说,直

接当下承当下来,全身心投入于此,就可以大大缩短学习中医的过程。古人云:制心一处,

无事不办。
对于中医的学习现状,我深深担忧,眩人心目的学说如此之多,却极少有人出来说中医基本

功---背诵记忆原文的极端重要性。
我每每向人强调背诵的极端重要性,就有人说背诵会成为死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灵

机活动”之类的话。我也无可奈何。有人更是以自己记忆力差为借口,但我更不相信一个智

力正常的儿童或者成年人读诵伤寒论三四百遍还不会背诵。只是懒惰的借口罢了。
我认为早期读书,强调背诵,对初学来说,确是一个最值得重视的好方法。清·章学诚说:「

学问之始,非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超记诵。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文史通义》)

涉山济海,少不了舟车,做学问也是如此。只要不是停留在背诵阶段,而是作为以后发展的

基础和出发点,那么,这样的背诵便不得以「读死书」诮之。

很多人宣扬中医要活学活用,“师其法不泥其方”,自谓圆融通达,俨然已经获得灵机活法。

打探一下其人根底,往往基本功并不牢靠,没几个人会背诵《伤寒论》以及常用方剂准确组

成,多是沽名钓誉之辈。反而那些真正获得灵机活法的经方大师们却不断在对后人强调基本

功的重要性。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梦想建立一个基本功扎实的经方协会,要求每一个会员必须

集体读诵《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方剂歌诀三百遍以上,第一步达到字字句句熟练

背诵,脱口而出的程度。然后再制定必读书目,严格执行,步步检查。我想这可能是发展中

医后备力量,形成求真务实之风的一个好做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

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

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

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

,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

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

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

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

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

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

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

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

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

之。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

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

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

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

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

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7、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

者,与麻黄汤。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

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

,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

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

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

,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

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

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

,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

足,血少故也。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

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

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

姜附子汤主之。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

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

之。
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

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

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

之。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

,治不为逆。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

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

,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

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

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

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

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

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

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

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

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

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

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

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

牡蛎汤主之。
108、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109、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

也,名曰横,刺期门。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

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

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

也。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

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

,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救逆汤主之。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115、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116、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

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

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

出解。
117、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

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118、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119、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12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

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

致也,此为小逆。
121、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

。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12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

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

知极吐下也。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

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

,抵当汤主之。
126、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

丸。
127、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

,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130、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

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13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133、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

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

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

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

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

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

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

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

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

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

,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

,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

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145、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

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147、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

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

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

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

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

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

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153、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

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

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生姜泻心汤主之。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

,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

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

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

者,久而成痿。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

人参汤主之。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

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

,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

之。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

汤主之,,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175、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

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

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

,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

自汗出而恶热也。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

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

,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

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

。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

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

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

厥者,头不痛。
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200、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203、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

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

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205、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206、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

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

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

泄下。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

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

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

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210、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211、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

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

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

,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

更与承气汤也。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

宜大承气汤下之。
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

出则愈。
217、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

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218、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

,久则谵语。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

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

承气汤。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

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

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226、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

豉汤主之。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

,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

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

,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232、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233、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下之,当须自欲

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

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

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23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

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40、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

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

。宜大承气汤。
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

。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

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245、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

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246、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抟,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抟,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

丸主之。
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

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

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

之,宜大承气汤。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57、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

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258、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

求之。
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261、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
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4、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

,胃不和烦而悸。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

者,与小柴胡汤。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268、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269、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271、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272、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

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

枝加大黄汤主之。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

也。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

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28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287、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

利必自愈。
288、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
289、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29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292、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293、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294、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

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295、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296、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29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298、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299、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30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

者,死。
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30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30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30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306、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307、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308、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309、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310、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31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312、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313、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

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

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

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18、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31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320、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21、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322、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

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325、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329、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330、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332、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

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

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

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

,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

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

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

日,故知自愈。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

,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

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339、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

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

者,必便脓血。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343、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348、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55、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

吐之,宜瓜蒂散。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

也。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

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

汤主之。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

也。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

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375、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376、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

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382、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383、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

,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384、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

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

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

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385、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388、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89、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390、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
391、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392、伤寒阴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

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393、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394、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395、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396、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397、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398、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

损谷则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