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检查的目的?
一、尿液分析的目的
尿液分析又称尿液检查,是根据临床需要,通过实验室手段对尿中的某些成分进行的检查,是临床实验室最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随着检验仪器的自动化,检查项目的增多,可指导临床医师解决以下问题:
☑ 泌尿系统疾病的筛查与鉴别;
☑ 其他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与观察;
☑安全用药的监护;
☑中毒与职业病的防护;
☑健康体检。
为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尿液标本能否正确、合理、规范化地采集和处理,是尿液分析前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患者准备、器材质量、采集和转运过程等各环节均会影响检验质量。尿液标本类型和收集方式取决于送检目的,临床常用尿液标本种类有晨尿、随机尿、计时尿等。尿液标本最简便的保存方法是冷藏,常见的保存方式是加防腐剂,每一种防腐剂用途不同,不能错用或相互替代。
尿干化学检测
二、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一)收集标本时注意以下几点:
1
患者准备:患者应处于安静状态,按平常生活、饮食。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标本须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运动、性生活、月经、过度空腹、饮酒、吸烟等可影响某些检查的结果。清洁外生殖器,尿道口及周围皮肤,女性患者应避免阴道分泌物或月经血污染;
2
容器:清洁、干燥、密封性能好、具有较大口径,便于留取尿液的一次性尿样杯;具有安全、易于启盖的密封容器,以利于标本的储运;
3
采集尿液标本时标本量的要求:一般常规检查最低不少于12ml,其他视具体要求而定;
4
标本留取的时间与方法:一般尿标本留取后应及时送检,以免细菌繁殖及有形成分的破坏。根据检验目的,可留取以下类型的标本:
标本类型
留取时间
应用范围
注意事项
清晨空腹尿
于清晨起床时留取第一次尿。因隔夜后尿液在体内浓缩酸化,有利于异常成分的检出,而且在固定时间留取尿标本有利于动态对比观察
多用于住院病人,适用于糖尿病的筛查、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等
除尿三杯试验需分别采集前段尿、中段尿、末端尿外,其余检查最好留取中段尿,尿量不少于30ml。女性应避开月经期,并防止阴道分泌物污染
清晨空腹尿
餐后2小时留取的尿标本
用于糖耐量检查,有助于发现不典型糖尿病;午餐2h后留取尿标本,可提高尿胆原检查的阳性率
同上
随机尿
留取任一时间的尿液
适用于门诊或者急诊化验的病人
同上
定时尿
计时开始前嘱病人排尿弃去排空膀胱,收集以后一定时间的尿液,常用的有3h、12h、24h尿
分别用于尿细胞排泄率、尿沉渣定量和尿化学成分定量测定
气温较高时需注意加防腐剂
导管尿
耻骨上穿刺尿
根据患者状态及临床需求
尿潴留,排尿困难患时的尿液标本采集(2岁以下小儿慎用)
以无菌术采集尿液标本
(二)尿液标本的保存:
尿液排除体外后将逐渐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其中尿胆素原、胆红素等物质见光后易氧化变质;细胞在低渗、高渗环境中容易变形或破坏;尿中细菌的繁殖消耗葡萄糖造成假阴性;非致病菌还原硝酸盐使亚硝酸盐定性假阳性,并分解尿素产生氨,导致尿PH升高,还会破坏细胞、管型及其它有机成分。标本长时间存放还会使筒体、挥发性酸在尿中含量降低;菌体蛋白可干扰尿蛋白质检验。因此,尿液标本应在采集后2h内分析完毕,对不能及时检验的尿液标本,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或以适当的方式保存。
尿液标本无防腐保存措施下的潜在变化
理化性质
变化及机制
颜色变化
因物质氧化或还原、尿色素原或其他成分分解或改变所致。如胆红素转为胆绿素、血红蛋白转为高铁血红蛋白、尿胆原转为尿胆素
透明度
假性减低:因细菌繁殖、溶质析出如结晶和无定形物质
气味
假性增加:因细菌繁殖或分解尿素形成氨所致
PH
假性增加:因细菌分解尿素形成氨、CO2挥发所致;假性减低:因细菌或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为代谢性酸类物质所致
葡萄糖
假性减低:因细胞或细菌分解糖所致
酮体
假性增高:因细菌将乙酰乙酸盐代谢成丙酮所致;假性减低:因丙酮挥发所致
胆红素
假性减低:因光氧化作用转变为胆绿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
尿胆原
假性减低:因氧化为尿胆素所致
亚硝酸盐
假性增加:因尿标本采集后产生细菌所致;假性减低:因转变为氮所致
红/白细胞、管型
假性减低:因细胞和有形成分分解,特别在稀释的碱性尿液中
细菌
假性增加:因尿标本采集后产生细菌繁殖所致
1、4℃冷藏或冰冻
1)4℃冷藏:4℃保存尿液标本是最简便的方法,一般可保存6h,但要避光加盖。在24h内均可抑制细菌生长,保持尿液的弱酸性及某些成分的生物活性。但有些标本冷藏时可析出盐类结晶影响显微镜检查。因此,不推荐在2h内可完成检测的尿标本进行冷藏。
2)冰冻:可较好的保存尿中一些酶类、激素等,需先将新鲜标本离心除去有形成分,冰冻保存上清液。
2、化学防腐
目的是抑制细菌生长,保持尿液的酸碱性而且不影响化学成分的测定。常用防腐剂有以下几种:
1)甲醛(400g/l):5ml/L用于管型、细胞检查的防腐。如使用浓度过大可与尿素产生沉淀物,干扰显微镜检查。同时,甲醛作为一种还原剂会造成班氏法糖定性检查呈假阳性。
2)甲苯:是一种有机溶剂,能在尿标本表面形成一薄层,阻止标本与空气接触,起到防腐作用。5ml/L尿,常用于尿糖、尿蛋白等定量测定。
3)浓盐酸或冰乙酸:一些物质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加酸降低PH值是最好我的保存方法。浓盐酸10ml/L尿,有助于保护尿中的钙、磷、17酮、17羟类固醇、儿茶酚胺等成分;冰乙酸25ml/L尿,可较好的保存尿中香草扁桃酸、17酮、17羟类固醇、5-羟色胺等。
4)麝香草酚:<1g/L,尿液标本中加入麝香草酚,不但能抑制细菌生长,起防腐作用,同时又能较好地保存尿液中的有形成分。但加入过量可造成乙酸法蛋白定性假阳性。
5)碳酸钠:用量10g/L尿,将标本贮于棕色瓶中。是卟啉类化合物的特殊保护剂。
6)氟化钠:氟化钠能防止尿糖酵解,适于葡萄糖测定的尿标本防腐。
7)硼酸:在24h内可抑制细菌,只干扰常规尿液筛检的酸碱度,适用于保存蛋白、尿酸等检测的尿标本防腐。
三、尿液标本检验后处理
1
检验后标本:检验后标本一律视为有传染性生物传染源,必须经过10g/L过氧乙酸或漂白粉处理后才能排入下水道内。
2
标本容器:如果所用容器及试管不是一次性的,必须在30-50g/L漂白粉或10g/L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2h,也可用5g/L过氧乙酸浸泡30-60min,再用水冲洗干净。
3
一次性尿杯:应先消毒,再销毁;或与污染性医疗垃圾一样送专业医疗回收处理公司做无害化处理。
《文章来源:优利特用户服务中心》